张元济:中国出版第一人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GOU2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这是张元济晚年所写的一幅对联。百年中国,许多人都在寻找富强中国的道路,而张元济选择了以出版来推动教育,为中华民族的文明“续命”。嗜书、寻书、藏书、编书、出书,写就了他的一生。
  
  壹
  
  1898年,戊戌百日维新失败。当时的翰林院里,张謇去办实业了,蔡元培回老家教书了,原本等着坐牢杀头的张元济,因李鸿章相助而幸免。李鸿章将他推荐给盛宣怀,于是他来到了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当了译书院院长,后来还当了南洋公学的校长。
  张元济在科举时代是和蔡元培一起考中的翰林。当年戊戌变法,光绪皇帝要读西方新学的书,开列书单下交总理衙门购买,朝中竟无人能通晓,而张元济却能把它们收罗齐全。这些呈送光绪皇帝的书,大部分是张元济自己的。因为书上有印章,张元济的名字便给光绪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光绪皇帝在下诏戊戌变法的第五天,召见张元济。他进言的是兴办新式学堂、培养各种人才和注重翻译。
  在张元济的主持下,译书院出版了严复翻译的《原富》。在南洋公学期间,创办了南洋公学特班,这个“特班”,按盛宣怀的说法,就是为中国的将来培养“大才”。特班只有一届学生,却出了邵力子、李叔同、谢无量等人。
  然而时过三年,张元济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辞去南洋公学的所有职务,加盟商务印书馆。
  当年的商务印书馆只是一个手工作坊式的印刷工场,由排字工人夏瑞芳创办。张元济放弃了在南洋公学显赫的地位,到一个弄堂的小厂里,跟一个小业主合作,这样的转身,时人多有猜测和不解。
  直到半个世纪后,因为中风已卧床数年的张元济用颤抖的手写了一首诗,告别商务同仁:“昌明教育平生愿,故向书林努力来,此是良田好耕植,有秋收获仗群才。”从诗中,人们读到了他平生的理想,也读到这样一个事实:他是自觉地把商务印书馆与中国教育的现代性变革连接起来。
  张元济当了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所长,他还聘请了一批扶助教育和文化建设的有识之士,如蔡元培、高梦旦、杜亚泉、夏曾佑等。
  张元济制订了商务所有的出书计划,出什么书,怎样出书,从此成了他一生的事业。影印古籍,他要选最好的版本;推介西学,他要找最好的翻译者;出版新书,他要用最好的设备、最好的纸张,甚至对书的排版样式也要一再叮咛。
  
  贰
  
  《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然而商务印书馆却显得落伍了。陈独秀、罗家伦等新文化的干将在报刊上点名批评商务的保守,商务的业绩日见衰退,1919年积压和滞销的书刊多达60万册。
  当时商务的老人很多,用的都是文言文,于是张元济主持了“大换血”计划,主张用新人、办新事。张元济以一种开明开放、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学术情趣,广集人才。据《商务印书馆大事记》记载:1920年到1922年间,陆续进馆的就有陈布雷、郑振铎、周予同、李石岑、王云五、竺可桢、顾颉刚等。商务印书馆也因此和五四时期蔡元培主持下的北京大学一样,成为“各方知识分子汇集的中心”。
  到1926年,商务已经是远东最大的出版商。分馆不仅遍及中国,而且开到了香港南洋。在上海的宝山路,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商务印书总馆。
  在商务编书出书之余,张元济所做的另一件事,就是搜罗旧书,涵芬楼就是1909年张元济专门为收藏古籍善本所建的地方。经过20年谋划,涵芬楼所藏古籍善本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国家图书馆。而这些书都是张元济一本一本地收来的。
  在张元济的苦心奋力下,商务收藏的古籍善本在全国已是首屈一指。不同于从不把珍藏轻易示人的传统藏书家,张元济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古文献。 张元济在涵芬楼的基础上建成了著名的东方图书馆向公众开放,还用最好的现代印刷技术,影印出版古籍,这是他一生的重要成就。从第一种《涵芬楼秘笈》开始,张元济陆续主持编校、辑印了《四部丛刊》、《续古逸丛书》、《百衲本二十四史》、《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等,其中绝大部分是他在1926年退休之后完成的,是他晚年的全部心血。
  
  叁
  
  就在东方图书馆被焚毁的当天,66岁的张元济立即重返商务,主持商务复兴的工作。他又开始了每天早上八点上班,下午六点下班,晚上回家校勘古书的生活。张元济对向他表示慰问的胡适说:“如果商务从此澌灭,未免太为日本人所轻。”他说:“平地尚可为山,元济一息尚存,仍当力图恢复。”
  他每天的工作是如此地迫切,他似乎忘却了自己的年龄。张元济又从头开始校勘《百衲本二十四史》,他仿佛在与时间赛跑,他要赶在灾难再一次来临之前。
  经过四年多的夜以继日,1936年,《百衲本二十四史》终于出版了。这时,张元济已整整70岁。
  八年抗战,张元济蛰居上海。他主持着没有撤离的商务董事会,拒绝在汪伪政权下注册,拒绝与日伪任何形式的合作,甚至停止了股东年会。因为生活艰难,这位古稀老人只能靠卖字维持生活。但即使卖字,他也绝不给汉奸写一个字。
  虽然隐居一隅,但张元济依然关注着时局的发展,关注着那因战乱而流散的中华文明的断简残篇。他与叶景葵、陈陶遗等人一起发起成立了合众图书馆,在沦陷的上海,为散佚的古籍文献搭起了一个家。到1949年,合众图书馆已有藏书22万册。上海解放后,张元济捐出了全部藏书,成为今天的上海图书馆中最重要的珍藏。
  新中国成立时,张元济已是82岁的耄耋老人。1949年底,他中风了,半个身子不能动,只能背靠在墙上,半卧着。他让家人制做了一张小桌,放在床上,靠着这个小桌,张元济依然继续着他的编校工作。
  当年东方图书馆被毁,所幸有574种善本因存放在当时租界的银行保险柜里得以保存。张元济深恐这批幸存的书再出意外,开始对这批图书编目。
  就在这张小桌上,张元济用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地完成了他人生最后的一本书——《涵芬楼烬余书录》的编校,了却了牵挂20载的夙愿。他还为新发现的宋代刻本《金石录》做了鉴定,并题写跋文。在弥留之际,张元济还惦记着古书《册府元龟》的影印出版……
  一个文明古国绵延至今,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因为有张元济这样的人。
其他文献
有句话说:“到了北京才知道自己的官小,到了广州才知道自己的钱少,到了深圳才知道自己的人老。”其实,到了北京,又岂止是觉得自己官小,简直是连人都很小。那么大的北京,一个两个人走了进去,就像水珠融进了大海,看都看不见,影儿都没有一个。这其实也是北京容量太大所使然。一个空间,如果容量太大,纳入其中的事物就显不出“体积”来。不要说人了,就连摩天大楼立交桥那些庞然大物,在北京也显不出有多大。  更何况,北京
期刊
乔治·华盛顿,美国的开国总统,他半生戎马倥偬,赢得美国独立,首创民主共和,是全世界民主的典范,成为各国人民千秋仰慕的理想人物。孙中山对华盛顿感佩良深,誓言在中国“革命成功之日,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然而,孙中山与华盛顿最终的革命结果,却殊途异运:华盛顿二任隐退,孙中山三月任终;华盛顿为美国创建的成熟的宪政体系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争相仿效,孙中山创建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却如昙花
期刊
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开创者,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建元“天命”。古人以为君权神授,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故谓之天命。努尔哈赤知晓汉文,曾被明廷封为龙虎将军,“天命”二字足见努尔哈赤受汉文化影响之深。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1626年即汗位,1636年改国号“金”为“清”,称皇帝,改元“崇德”。皇太极是清王朝的奠基人,他认识到后金政权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要实现长治久安,进一步开疆扩土,必须吸收汉
期刊
住持,是一寺之首,亦称方丈。这是因为据《维摩诘经》说:身为菩萨的维摩诘居士的卧室只有一丈见方,但是容量无限。禅宗寺院用此说来比喻住持所居的寝室,故住持亦称方丈。住持俗称堂头和尚,这是因为“出堂”(正式列队进入大殿或法堂)的时候,住持走在最前面。
期刊
“张伯驹、潘素先生将所藏晋陆机《平复帖》卷,唐杜牧之《张好好诗》卷,宋范仲淹《道服赞》卷,蔡襄《自书诗册》,黄庭坚《草书》卷等珍贵法书等共八件捐献国家,化私为公,足资楷式,特予褒扬。”  —— 部长沈雁冰    1956年7月,时任文化部部长的沈雁冰颁发了这样一个褒奖令。   褒奖令中的“等”字,包含的另外三件作品是:宋吴琚的《杂书诗帖》、元赵孟頫的《章草千字文》、元俞和的《楷书》。在收藏界,张伯
期刊
如果要说说今天的中国,我们又怎能绕得开“文化遗产”——这项“与时间赛跑”的浩大工程?2009年,无愧为“非遗”的中国年。在这一年里,一个又一个文化传承形态变成纸面上翔实的文字,一支又一支朴拙的乡歌野调成为民间传承的重要环节,一段又一段遥远模糊的故乡场景变得日渐清晰,一座又一座文化名城延续着古老的中国记忆。在与时间的赛跑中,中国为维护传统的文化生态所做的努力令全世界瞩目。  中华文明是人类几大古文明
期刊
史书记载:贞观年间,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唐帝国是当时世界最为文明强盛的国家,首都长安是世界性的大都会,就象今天的美国纽约一样。那时的唐帝国是世界各
期刊
对于大师,我不知道标准是什么,只要有人封号我就认为是大师了,好像选举,有一群人提名就得了。仔细回味,发现做大师难,难得有人称之为大师,难得成为了大师还要代表一大群人说话。更难的是,被称为大师之后,还当众被发一个大师工作室红匾,接过红匾之后申明不想当大师而继续干着成就大师事业的大师。   不过大师当中最难的是专家点头百姓鼓掌而且还会搞笑,这种大师非启功先生莫属。   启功先生扬名不在于他是雍正皇帝八
期刊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通过掌握、擅长某些技能的能工巧匠的口传身授,民族的记忆、文明的脉络,才得以保留和延续——这些为人类文明的传承做出巨大贡献的能工巧匠,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怀念和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传承人是历史的活化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立之本。然而,以人为载体、口传身授的特点是艺随人走,人类的许多珍贵的技艺,也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绝种,而消亡。  传承人锐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告急的根
期刊
提到古代教育,总会让人想到私塾。想到私塾中先生们摇晃着身子,念叨着被传诵了若干年的经典。几乎很少看到有私塾先生在传授语文以外的课程,譬如数学、譬如体育、譬如音乐。然而,这在古代教育中却是随处可见的。    先贤被人忽略的伟大之处     没有谁会否认读书识字的重要性,按现在的话来说,智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从古至今,人们习惯把孔子称为智育教育的圣人。他的著作和课堂实录都被后世奉为圭臬。   如果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