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920644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时必须具备和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如果计算能力不过关,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在计算时能够采用合理、简便、快捷的解题方法,快速、准确地算出结果,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计算能力差的表现及原因
  
  多年来,笔者一直担任数学学科的教学任务。在我所任教的五年级数学教学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计算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计算时马马虎虎,书写潦草,主观不努力不认真。
  第二,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造成计算失误。如,对乘法口诀记不熟,因而计算乘、除法时容易出错;运算定律使用错误,导致最终结果出错。
  第三,在做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时,没有把各个乘数与被乘数依次乘完,就误以为做完了,把部分积当成最后的结果。
  第四,书写时,由于不规范,导致数字变形,然后又把变形了的数字看成其他数字,以致出错。如:有的学生计算26×7,先算6×7=42,应进4写2,却把“4”写成“9”。又如有的学生把“0”写出头了,成了“6”。
  第五,用竖式做乘法时,因位置对错而导致结果出错。如,241×162,第一个部分积是482,第二个部分积为1446,其中末位上的“6”没有与第一个部分积里的“8”对齐,而是写在“4”和“8”的中间,加时不注意,把“6”与“4”相加而不是与“8”相加。
  第六,采用简便方法计算被乘数或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时,没有把被乘数或乘数末尾的零先写下来,就点小数点了。如,计算2.36×1800时,先用18去乘236得4248,还未把乘数末尾的两个“0”写下来,就在积里数出两个数位,点上小数点,结果积被缩小了100倍。
  第七,不会确定积里的小数位数。如,计算2.8×1.4,先不管小数,算出28×14的积为392,然后从右往左数出两位数,点上小数点,得“3.92”。
  第八,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不是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而是在计算其中某一步时,两个部分积乘起来了。如,计算243×25,第一个部分积是1215,第二个部分积是486,在计算2+8时,算成2×8了。
  第九,粗心,把运算符号看错。如,把加号看成乘号,除号看成减号等。
  第十,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得数的小数点不是与上面的对齐,而是用确定积的小数的方法来确定和或差的小数点。
  
  二、如何提高计算能力
  
  以上分析了了学生计算能力差的表现及原因,但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笔者在平时教学中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第一,首先让学生从思想上端正学习态度,明白计算的意义。同时,举出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如因计算出错而给国家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等事例来教育学生,使学生认识到计算出错所带来的危害。平时,对学生从严要求,帮助学生逐渐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第二,变换训练的形式。如,举办“摆擂台”(分队竞赛)、“争当啄木鸟”(挑错误)、“作业展评”等活动,让学生在训练中不觉得计算的枯燥,同时运用学生竞争心理,不知不觉中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并及时表扬认真计算的学生,予以适当奖励,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三,在教学中注意讲清计算中应掌握的各种算理、运算法则,并要求学生记熟记牢。特别是在做混合运算时,提醒学生在每次计算前一定要先看清题目,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再动笔计算。同时强调:暂时还没有计算到的部分,要按原来的顺序写下来。
  第四,加强口算练习。利用每次上新课之前的一、两分钟,准备一些加、减、乘、除的口算题,让学生口算,逐步提高学生口算的熟练程度。
  第五,经常抽一些计算出错的学生上黑板演算,发现问题,当面指出。平时批改作业,对作业中出现的普遍错误、典型错误及发生错误的学生名字加以记载,然后分析其发生错误的原因,提出不同的改正方法。
  第六,要求学生平时作业书写要工整、规范,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数位对齐。计算完后要养成验算、复查的好习惯,看有没有漏做的地方。
  笔者运用以上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出现明显的提高。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不少小学生对作文有一种恐惧感,或者说是无趣感。究其原因,是我们忽略了这样一个重要事实:小学生写作文往往从兴趣出发。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这是儿童学习作文的一般心理特征,小学作文教学应顺应这一特征,尽可能设计一些形式新颖,饶有趣味的习作形式和内容,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进行听、读、说、写综合训练,增强作文兴趣,提高习作能力。     一、培养兴趣,树立信心 
1、大蒜产量由亩株数,单株瓣数和平均瓣重三者构成、其中亩株数是群体性状,单株瓣数及平均瓣重是个体性状。在个体性状中,一般单株瓣数可塑性较小;而单瓣重受外界环境影响较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让学生愿意主动的学习知识,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使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是十分重要的。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小就形成喜欢学习的倾向,实现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创设情境 动手操作 置身活动 巧设练习 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有效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儿童去探索数学问题,从中体验数学的奥秘。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
摘要:对怎样一堂课算是好课的界定,不同时期的标准不尽相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课程观逐渐进入教师认知领域,评价好课的标准也随之发生一些实质性的转变。通过近期的摸索与探究,对新课程理念下一堂好课的标准有了一些思考:评价好课离不开对现代教学背景下课堂教学活动本质的把握。   关键词:好课 标准 新课程 尊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
个性化作业遵循以学生为本的设计原则,主要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拘于课本的局限,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思考,促进其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和社会交际活动,细心体验,
摘要: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其学习数学十分重要,是学好这门功课的重要前提。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接着从在导入时设置悬念;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设置多样化多层次,形式新颖的练习;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五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具体分析,实例介绍,说明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兴趣 激发 创设情境 体验成功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具有一
农林系统的起源,已知来自下列杂交:Fultz×Paruma(1917) Fultz-Paruma×Turkey Red (1924)=Norin 农林衍生物的矮性,可在许多半矮型品种中找到。Tarakanov等人(1970)认为农
黄麻的自然杂交率高达10一20%,因此,黄麻种子经过多世代以后,种性会趋向退化,不能遗传理想的高产潜能,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栽培实践。 Jute natural hybrid rate as high a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