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xinl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让学生愿意主动的学习知识,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使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是十分重要的。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小就形成喜欢学习的倾向,实现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创设情境 动手操作 置身活动 巧设练习 学习兴趣
  
  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首要问题是使学生喜欢数学,而激发发生的求知欲,则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事物的认识的反映,即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个性的心理特征。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和一定的情感相联系的。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较强的延续性。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在他们有主动了解、积极探索的愿望上,有不惜时间、不怕困难、可以集中较长注意力的行为上,而且也表现在愉快的学习情绪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对所学科目的加深而产生,也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家长、朋友的影响加以培养,它也可以因为遇到困难无法克服而逐渐消失,也可以通过帮助或辅导解决了困难而恢复,进而提高。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学生刚入学时,就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对学生打好基础、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不注重学生的兴趣,不把握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学生就会扫兴到无味,一旦失去了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调动学生的内因,优化外因,使教和学达到真正的和谐统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这样既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唤起兴趣
  
  情境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运用得好,学生就仿佛身临其境,不但可以激发兴趣,而且可以活跃思维。低年级的小学生,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自编一段故事,配上一段音乐,从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境,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导入新课,可以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小学每个班级一般都有四、五十个学生,单靠教师控制课堂纪律,教学秩序难以维持。但一说到故事,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个个竖着耳朵听讲。故事讲完了,孩子们还沉浸在故事里,动脑筋为故事里的主人公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动手操作,培养兴趣
  
  我国思维科学的开拓者钱学森指出:“小孩子的思维也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然后到抽象的。”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好奇心强,他们对具体鲜明的对象,生动活泼的形式,色彩鲜艳的目标,新奇动人的事物非常敏感,特别是对那些能演示过程的活动教具,有浓厚的兴趣。针对低年级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具,把从现实世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数和形的概念,具体形象地重现到课堂上,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以概念形成的方式学习数学概念。直观性教学原则是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征,采用一些合适的直观教具进行教学。直观教具很多,如水果、玩具、花朵、鸟兽等形象十分逼真的教具,还有线段、表格、统计图等象
  征性的直观教具。
  
  三、置身活动,发展兴趣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伴随着儿童的成长,平时,我常发现无论哪一个学生,即使是一个不爱学习或被视为“智能低下”的学生,在游戏中都会表现得十分出色,会不顾时间,不怕疲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尽情地参与。因此,围绕数学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学习数学与伴随而来的愉快情绪体验交织在一起。
  
  四、巧设练习,促进兴趣
  
  课堂练习的一般化、形式化和呆板化,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劳乏味,影响教学质量,所以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注意形式新颖、多样。
  总之,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培养他们从小对数学的兴趣,才能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将知识进行比较、归纳、综合,最终获得系统化的知识。学生在学习中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品尝到甘甜的学习成果,便会获得心理上的极大满足和成就感,整个身心都沉浸在欢乐与喜悦之中。所以,一个好的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地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课施教。要善于用必要的教学手段代替多余的繁冗语言,把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认识迁移到数学中来,用关系密切的日常事物、情景来比拟数学问题,使学生铭记知识,加快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中求知、知中有乐、乐在其中,从而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其他文献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是指具有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能自我更新并能生成大量脑组织细胞的细胞群。在胚胎期,神经干细胞主要分布在大
荞麦和禾谷类作物不同,从出苗至成熟植株一直处于生长状态中。花蕾在出苗后8—10天开始出现,花期25—40天,约占生育期的一半,边开花,边结实,有的已经结实成熟,有的才开始灌
摘要:加强审美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结构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学生从小就热爱生活,热爱未来,并树立为美好未来的实现而 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审美教育又可以催化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心性。还具有“益智”的功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教育中必须加强审美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审美感受力 审美想象力 审美理解力 审美统摄力 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教育是使教育者具有科学的审美观点,较强的审美
摘要:随着中国综合实力日益的强大,中国在国际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学习汉字的人也越来愈多。但是,汉字的教学是任何一名喜欢他的人都不能轻视的,汉字含义的丰富是世界上所独有的。汉字应从娃娃抓起,那么如何学好汉字,如何学到乐趣,本文介绍了三种方法:一、 自主探索,提高能力;二、聘任小老师,多元评价;三、快乐游戏,识字容易。三种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在日常教学中应用。  关键词:识字 教学 自主 探索 多元 评价
世界万物处处存在美:高山仰止是静态的美,汪洋恣肆是动态美;楼宇栉比有形体美,小桥流水有曲线美;万紫千红呈现色彩美,莺歌燕舞体现声韵美……对美的提示,离不开语言文字,更离不开语文教育。因此在小学语文  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更要注意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利用朗读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    朗读是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章的人物、情景
一、栽培茶树的生育与产量Growth and yield of the bush.T.-W.Tanton;Experimental Agriculture,1981 Vol。17(3):323—331(省科技情报所)对有灌溉的每公顷种植8612株的七
数学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外,更重要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作为数学老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才能对学习有兴趣,产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只要有兴趣,才能学好数学。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以下是本人几年来的一点教学浅见。    一、巧设导语,诱发学习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不少小学生对作文有一种恐惧感,或者说是无趣感。究其原因,是我们忽略了这样一个重要事实:小学生写作文往往从兴趣出发。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这是儿童学习作文的一般心理特征,小学作文教学应顺应这一特征,尽可能设计一些形式新颖,饶有趣味的习作形式和内容,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进行听、读、说、写综合训练,增强作文兴趣,提高习作能力。     一、培养兴趣,树立信心 
1、大蒜产量由亩株数,单株瓣数和平均瓣重三者构成、其中亩株数是群体性状,单株瓣数及平均瓣重是个体性状。在个体性状中,一般单株瓣数可塑性较小;而单瓣重受外界环境影响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