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历史 明理启智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的借鉴、历史的智慧,不是无意识可以得到的,需要对历史的感悟、理解和反思;感受历史场景,引发学生的疑问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形象的材料、实际的调查,会使学生真切地贴近历史,感悟到一些新东西。当历史的经验与学生的认识产生共鸣,通过主观感悟,才可能内化为学生的智慧。
  关键词:感悟 理解 反思
  
  历史的借鉴、历史的智慧,不是无意识可以得到的,需要对历史的感悟、理解和反思。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应是反思历史寻求借鉴的过程。历史的经验只有与学生的认识产生共鸣,通过主观感悟,才能内化为学生的智慧。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在课本上明确写出一些重大事件给予人们的“经验教训”,学生则往往对此无动于衷。因此,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反思历史,直接制约着历史教学社会功能的发挥。在新课改理念下我们可以在这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尝试。下面我就以课例“文化大革命”,谈谈自己的看法。
  对这样的内容,教师一般的处理办法是:蜻蜒点水,划上几个知识点,再随便说上两句就过去了。原因是“不好深谈,避免误导”。十年“文革”,中国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所换来的经验教训应该让后代去感悟、汲取。历史教育应该告诉后代历史的真相和教训,避免后人重蹈前人覆辙,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健康发展。本着这样一种认识,“文化大革命”探究课的教学,分为三个步骤:
  步骤一:通过感受历史场景,引发学生的疑问和探究的兴趣。“文革”的往事,对高二学生来说是不可思议、难以理解的。从心理学上讲,感同身受容易引起共鸣。“文革”是学生父辈或祖辈亲身经历的历史,在上课之前一周,教师先让学生去采访曾经经历过“文革”的长辈人:家人、亲朋、老师等。学生调查的对象,有当年“造反”的学生、当年挨批斗的本校教师、“九一三”事件的当事人等等。学生了解到的是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真切的历史,因而拉近了与那段历史的距离,切身感受到了这段历史与党和国家以及普通中国人命运的直接联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历史情感被调动起来,带着疑惑和探究的愿望“走进”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介于以上了解,上课时,我播放了“文革”的录像:我的一张大字报、红卫兵运动的狂热、破“四旧”与打砸抢、林彪的表演、“四人帮”的张狂、周恩来的沉重、邓小平的冷峻……一幕幕的历史场景在回放,看录像的学生再也不是看热闹,再也不能置身事外,一个沉重的问题撞击着他们的心灵:“历史为什么会是这样!”
  步骤二:通过引导探究“文革”发生的历史原因,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为了使学生“论从史出”地思考和认识问题,我事先给学生印发了材料,并介绍了有关书目。课上的问题探究先以分组讨论的方式,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表看法。学生情绪激动,思维活跃,组内就有了争论。各组代表发言时,不时有学生站起来质疑,教学过程突破了预先的设计,变成了自由讨论和辩论,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活动始终围绕着主题展开。最后教师将大家的认识归纳为几个方面: 历史的原因:中国长期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绝对服从最高权威的意识;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
  现实的原因:领导层内部的分歧与矛盾没有正确的解决方式。
  制度的原因:没有健全的民主和法律制度;个人凌驾于组织和法律之上。
  个人的原因:个人崇拜和独断专行;群众对权威的迷信和盲从。
  国际背景:苏联的背信弃义,使“反修防修”成为政治任务和一种政治口号。
  其他因素:坏人的利用。
  学生的发言意犹未尽,教师可以引导:“我们回顾和认识这段历史,目的是防止这样的历史悲剧重演。同学们可以再进一步想一想,我们应从这段历史中汲取哪些教训?建议大家写一篇学习随感,我们再作进一步交流。”
  步骤三:通过思考:“我们应从这段历史中汲取哪些教训?”进行拓展性学习,提炼历史认识,达到教育目的。我看了学生写的学习随感,基本上都是自拟题目、观点鲜明的小议论文。如:“‘文化’大革命,留下了什么”。“‘文革’之我见”、“历史不能忘记──我看‘文革’”。
  学生的认识主要有: 一个党,特别是一个国家的执政党,必须有健全的党内民主制度;一个国家,必须依法治理。
  决策者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国惰,不能凭主观愿望制定政策。
  要正确理解和处理群众、政党和领袖之间的关系。
  青年学生不应感情用事,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不盲从。
  要找到一个普通的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位置,言行应符合社会进步的需要。
  本课确定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以史为鉴”。以此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学生理性地思考和对待那段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如果教学仅仅停留在对现象的了解、对混乱局面的渲染和对错误的谴责上,教学效果就会适得其反。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探究“文革”发生的历史成因。只有搞清了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才能悟出避免之道。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样化的:个别学习(调查访问,引出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探究)──全班讨论(观点的交流与交锋)──课后反思(深化认识,寻求借鉴)。本课采用的“三步骤”教学策略,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是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从教学论的角度看,是激发动机、调动情感在先,引导探究、深化认识在后,合乎认知规律。 这节课的教学给我的启示是:
  第一、要相信学生的理性判断力,敢于让学生贴近真实的历史。历史学习要引发学生的思考,应该寻找适合的切入点。历史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现实。
  第二、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对核心问题的探讨上来,注重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思维方法。教师的责任在于明确探究的任务,指导学习的方法,将“反思”引向深刻,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历史现象引导到历史思考,从而达到“以史为鉴,明理启智”的目的。
  第三、要适度增加开放性,使学生在拓展性思考中体验历史学习的意义,受到深刻的历史教育。形象的材料、实际的调查,会使学生真切地贴近历史,感悟到一些新东西。
其他文献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和人才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化,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能更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就业的综合实力,这是当前就业背景下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中笔者从当前我国中职院校就业情况出发,就中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有针对性的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创新性的引入模板化教学办法,旨在更好的提升中职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计算机的
期刊
在高校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课程类别中,《文学概论》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自现代高等教育体制建立以来,《文学概论》一直被作为中文专业基础理论课程,[1]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环顾今天《文学概论》课程的实际教学,却发现,《文学概论》课程几乎成了学生最抗拒的课程,许多学生认为这门课讲授的理论“晦涩”、“灰色”、“无用”。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有必要对我们目
期刊
紅烧肉去哪了?
期刊
找着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核心素养:人文积淀。  給 把 力  快乐首先在于有健康的身体。 ——柯蒂斯  加 点 料  1.扫描二维码,听儿歌《头、肩膀和膝盖》。  2.时空建议:午睡前,爸爸和宝宝在客厅进行阅读。  3.延伸问题:宝宝,你知道滑冰的时候为什么要戴护膝吗?
期刊
善意取得制度是有关物权变动规则的一项法律制度,在我国《物权法》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善意取得制度的界定和完善一定程度是我国立法制度上的重要突破。在当前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和谐社会大背景下,善意取得制度必将凸显其独特的社会价值,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民事纠纷提供最根本的依据。  一、确定善意取得制度的必要性  善意取得制度是无处分权的动产占有人让与动产所有权或者其他物权,若受让人占有时出于善意,则
期刊
摘 要:本文回顾了在西方艺术历史发展的背景下的后现代艺术,回顾了法国现代派艺术家马歇尔·杜尚不同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阐述和分析了杜尚的人生观、艺术观,总结了杜尚的美学思想及影响,认为杜尚并不是一个否定艺术、否定美的艺术家。而是宣扬艺术平民化,置艺术与大俗大雅中,把艺术拉到现实生活中的开拓者。杜尚的作品打破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引发了艺术史上一场造型领域的空前革命。并且超前的预言了艺术未来的
期刊
一件小事,兩种态度
期刊
摘 要: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教师应通过创设情景、激情朗读、提高想象,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情感教育 创设情景 激情朗读 提高想象 语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感叹现在的学生阅读能力欠缺,许多知识讲了好几遍就是不能掌握,许多显而易见的道理就是不能理解,
期刊
摘 要:小学生作文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本文通过介绍如何培养作文素养的方法来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同时提倡用教育的创新方法使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提高。最后呼吁在教育方面一定要敢于创新和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从而摸索出新的教育之路。  关键词:作文素养;创新意识;夸奖式教育;天马行空式教育    以小学生的年纪来学习,最主要的是一种启蒙状态。正如一棵小树苗在为了茁壮成为一棵大树之前必须
期刊
摘 要:愉快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关注,也有不少研究报道表明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将结合外科护理学教学与愉快教育理论特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探讨如何使在愉快教学下体验学习乐趣,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愉快教育 外科护理学 教学应用    没有师生间的爱,谈不上愉快教育。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于1854年,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