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自律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ysshu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媒介伦理本质的哲学分析与历史分析
  要探讨媒介伦理的本质,首先要从伦理入手。伦理是道德现象的概括,所谓“伦”就是指关系,而“理”则是道理和规则,所以“伦理”就是处理人们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和规则。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媒介伦理定义为:处理媒介与社会、受众的关系的规范和准则。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媒介伦理首先是一个关系的问题,包括媒介与社会的关系、与受众的关系。关系是一个矛盾的范畴,矛盾的双方不断的冲突而又相互依存,就在这种冲突与依存的过程中,矛盾的双方才能够获得发展的动力。作为媒介的矛盾这一方,对另一方表现为扩张,媒介主张自由,要求自由的表达各种观点;而作为社会、受众的另一方则表现为对媒介的扩张进行限制,限制包括法律规范、受众的选择等等。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媒介伦理始于美国。美国于1791年通过了《宪法第一修正案》,明文规定不得剥夺言论自由和新闻出版自由。进入到20世纪以后,传媒的垄断加剧,自由主义理论所信仰的观点的自由市场已经不复存在。这一媒介的困境使得人们意识到媒介在新闻实践中必须要有社会责任感和进行自我约束,于是媒介伦理的观念在开始发展起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媒介伦理的产生是源于新闻自由的滥用并以新闻自律作为解决措施的。
  这种哲学的、历史的眼光应当是我们正确看待以及妥当处理媒介伦理中的各个问题的基本出发点。那么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媒介伦理的本质就在于两个范畴:新闻自由与媒介自律。
  二、 新闻自由的保护与限制
  “新闻自由”是指法律赋予公民的新闻传播活动的自由,它包含着以下几种基本权利:创办新闻媒介权、发表权或报道权、答辩权和更正权、知情权和采访权、保护新闻来源权、使用传媒权、对新闻侵权的诉讼权。
  新闻自由自从诞生的那天开始就面临着政府的压力,因此对于保护新闻自由的呼声从未停止过,耶鲁大学教授爱默生提出了“新闻自由价值论”,他认为新闻自由有以下的价值:第一,有助于个人的自我实现;第二,有助于人们追求真理;第三,有助于民主参政、议政;第四,有助于社会安定。这一理论成为了当今西方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新闻自由问题的基础。
  在政策上,对于新闻自由进行立法保障,许多国家已经有所完善。但在新闻实践与国家的法规之间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当媒介与政府发生法律纠纷的时候,法院往往会采取双重标准,对于政府的主张几乎都支持,而对媒介的要求则用“违宪”来定义。这一双重标准是对新闻自由的极大损害。
  但是自由从来都是把双刃剑,自由的滥用不仅会给社会、受众带来消极的影响,而且对于媒介自身的发展也是一种灾难。一方面,一些报刊为了赢得更多的受众开始滥用手中的新闻自由权,于是最易吸引人关注的黄色新闻大行其道。这个时候,媒介作为社会环境的监测器,不再是对整个社会进行反映,而是仅仅把目光集中在那么极端的、变态的社会现象上。在新闻自由的庇护下,媒介可以肆意的侵犯普通公民的隐私权、名誉权等而不必担心受到制裁。另一方面,随着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媒介的垄断也愈演愈烈,媒介越来越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媒介成为了他们控制言论的工具,自由主义理论中“观点的自由市场”已经不复存在。
  自由就像是一匹烈马,是不能没有缰绳的,因此对于新闻自由的适当限制同样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对于新闻自由的制约大致有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是来自社会或者政府层面的制约,表现为制定的法律规范、新闻宣传政策等;第二是来自受众方面的制约,在传播过程中,受众对于媒介是有着有效的制约作用的,媒介想要获得有效的传播效果就必须满足受众的需要。如果媒介偏离这一准则,那么受众就会对某一媒介失去兴趣而转向其他媒介;第三是媒介的自我约束,表现为媒介内部制定的业务规范、记者编辑的工作行为准则等等。
  三、 媒介自律的必要性和不足
  由于新闻业务实践中具体情况千变万化、纷繁复杂,而新闻法规则是相对固定的从宏观进行调整,不够灵活、具体,而受众对于媒介的制约也是间接的、滞后的,因此真正可以有效的对新闻实践中自由滥用现象进行制约的应当还是媒介的自我约束,即自律。
  二战后,西方各国新闻界普遍实行并逐步完善了新闻自律。这些自律准则基本上包括以下要点:1、客观而公正的报道事实真相;2、尊重个人自由,避免侵犯个人的隐私权;3、新闻刊出后,如果范县造成危害公众或有错处时,应立即更正。对于个人名誉或人格有所损害的,应该给予答辩的机会;4、新闻报道不能影响公正审判;5、报道犯罪新闻时,不能破坏社会善良风气;6、报道少年犯罪新闻,不能公布其姓名,以使其有自新的机会;7、报道国防机密、政治新闻时,不能危害国家的安全;8、不能接受任何企图影响新闻报道的报酬。
  媒介的自律是必要的,就我国新闻实践中表现出的情况来看,其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1、新闻伦理追求的堕落化,商业利益和政治权力使得部分媒介背离了职业道德;2、谋求正当经济利益过程中的职能错位,例如让记者和编辑去拉广告,新闻业务与媒介经营混为一谈;3、新闻报道缺乏有效的监督。新闻媒介向来以政府、社会的监督者的身份出现,但是谁来监督新闻媒介?监督的缺失必然会导致权力的滥用。
  虽然现在不少媒介有了自我约束,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由于新闻媒介的自律不像法律那样具有强制效力,所以往往发生的情况是,规范虽然有,但是从业人员照样我行我素。媒介自律在实践中的表现,使得人们对于自律产生了反思。媒介自律的产生并非媒介的自发行为,而是迫于社会各界对新闻界现实不满的压力而作出的自我调整,主观上是不积极的。自律相对于他律而言,先天上是不足的,自律从来都不如他律有力,自己监督自己当然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另外有学者认为,过度自律是有害的,是新闻自由萎缩的表现,并认为新闻自律是一种变相的新闻检查。
  新闻自由是必要的,它是新闻媒介存在的前提;媒介自律也是必要的,它是媒介良性发展、与社会、受众良性互动的基础。无论现实是多么严峻、多么让人无奈,我们都不能放弃对于新闻理想的追求,这理想中既有自由,也有自律。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的教育总与学生的活动并行,教育不可避免地在学生的活动中展开,学生的活动经历成了教育的起点,把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途径,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使学生享有更充分的思想和行为的自由、发展和选择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获得身体与,心灵的解放,使学习活动主体化、主动化。  关键词:数学活动课;农村小学;因地制宜    一、农村小学数学基础薄弱的原因    农村小学基本处于这样一种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生物学课本中涉及的微生物种类很多,考试的题目也很多,其中,大肠杆菌占重要地位,在很多知识点及试题中均有出现,在高三总复习中以大肠杆菌为载体,可以将有关知识形成网络,便于学生学习复习。现将有关大肠杆菌的知识点及典型习题进行总结。  知识点一、大肠杆菌在分类上属于细菌,原核微生物。  例题一:下列生物中,均由真核细胞组成的一组生物是( )  A、小麦、大肠杆菌 B、酵母菌、蝗虫 
情景创设是一堂课的开始。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从而使知识赋予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使学生轻松的掌握知识。  一.课堂中情境创设应该生活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数学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
【摘要】:中学地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其他自然学科衔接度高的学科。随着新课改教学方案的出台,在教学活动中切实转变教学思路,转化教与学角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思维学习中学地理知识已经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突破口。当前,我国中学地理教学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较深,传统的教学体制即使新课改方案出台后在短时间内仍然很难得到彻底扭转,因此,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广,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自主合作为主要方式的新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有的教师却把合作误解为讨论,全班讨论,小组讨论,一堂课之中看似气氛活跃,实则哗躁有余,浮泛浅表,见问题就讨论的哗躁语文课,是只有吵闹的泡沫语文,而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承担着祖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对孩子的教育也成为了很多人关心的话题。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角色已不再是学习的工具,而是综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语文这门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学好这门学科,才能有更好的能力去面对其它学科。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很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教学方式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读、写,
内容摘要:初中生物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讲述了各种生命现象和规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能举一反三、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掌握概念,并从各个概念中找出生命活动的规律,将知识融会贯通,这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一个重点。特别是在教学改革后,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好生物学,成为每一个教师的重大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初中生物 教学方法 新课改 新教材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轰轰烈烈的向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与课堂教育相关的每个环节都不同程度的发生了变化。课堂教学逐渐开始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以及综合素质,而其中情感教育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新课改;情感教育;初中语文;渗透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摘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中,把握教学艺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探索了几条方法进行阐述,努力使政治课成为学生喜爱的充满魅力的学科。  关键词:教学艺术培养学习兴趣方法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
【摘要】根据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历史课程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高中学生在学习历史教材的过程中学习方式的改变,应有利于充分释放学生的自我潜能,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策略 提高 教师水平 优化 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