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songzha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7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85-02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服务理念的转变,“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模式应运而生。人性化护理是一门艺术,是以“关爱生命,关爱患者”为主题,把爱心、同情心、责任心融入到每一项护理工作中[1]。妇产科是一个技术要求高,风险大,产妇及家属期望值高的科室,为了满足产妇的需求,人性化护理不断有新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1 人性化护理的概念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产妇在生理、心理、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2]。人性化护理的中心内容是人性化服务,就是在患者生活、生理、心理、安全及精神等方面服务,使病人有一种温馨感、亲切感和家庭感[3]。它包括责任心、服务意识、爱心、护理技巧等多方面的内容,最终达到较高的医疗护理质量[4]。人性化护理的核心就是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5]。
  2 护理管理者的创新意识
  护理管理者要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勇敢、主动、客观地反省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勇于打破旧的护理格局,利用新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人性化管理,真正行使自己的职能[6]。一个好的护理管理者,除了做好管理工作以外,还要精通护理技术,熟练掌握专科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技术操作,把管理学、心理学等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不断更新护理管理理念,重视信息沟通,广泛耐心地倾听护士们提出的各种建议。要懂得爱护自己的下属,知道如何关心她们的家庭、生活、子女的健康等,让护理人员的人格和尊严得到尊重,充分肯定护士的工作成绩[7]。
  3 人性化护理的具体实施
  3.1 更新接诊理念。以往接诊护士轻视自己的工作,没有认识到首次接诊的重要性。护理人员的言谈举止对美化医院及科室形象,提高产妇对医院的满意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接诊工作中给予产妇更多的人文关怀,提高接诊质量,增加满意度,让产妇在住院的第一环节中消除陌生感,增加信任度,减轻其心理压力。
  3.2 提高护士自身素质,树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任何管理活动中全部要素和整体过程都需要人掌握和驱动[8]。目前护士不但要掌握技术操作,而且还要通过多种途径,学习相关的训练操作技能,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使其在操作规范、沟通技巧、专业知识、服务理念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让产妇得到多元化的最佳护理。当产妇进入病区后,护士应根据其年龄或职业,给予亲切而适当的称谓,不要直呼床号,并将住院环境以及探视陪护、饮食、查房、安全等制度,向产妇进行耐心的介绍,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如遇到急、危、重产妇,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产妇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体现出对产妇的尊重、理解和同情,使其感到极大的温暖[9]。
  3.3 人性化护理的操作及技巧。在护理操作中,体现人性化护理理念是提升护理品质的重要体现[10]。除了用药物解除产妇的痛苦外,护理人员还应让产妇从自己的语言中感受到被关怀、被尊重的感觉。产妇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心理和情感更为脆弱,需要更多的关怀,我们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从细微处体现人文关怀,在每项操作前用温和的语言向产妇介绍该操作的目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操作完毕后给产妇摆好体位,盖好被子。
  在病区内,放置详细的入院介绍及健康宣教手册,教会产妇使用床头铃,便于护士对输液情况的了解,也不影响同病房其他人的睡眠。要运用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等五常法,对病区环境和药品进行管理,确保产妇环境的整洁与舒适,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在与产妇交谈中,护士应面带微笑,认真倾听,不要随意打断产妇的谈话,让产妇把遇到的困难、存在的不足等问题表述出来,并热情、诚恳、准确地回答产妇的问题。通过这种情感的交流,可提高护患间的相互了解,往往一个微笑,一句温和的语言,一个得体的抚摩,就可起到药物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3.4 舒适护理。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性选择的科学,它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相关知识需求,它使产妇心灵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舒适护理的宗旨是在产妇分娩前后,因人而异给予舒适护理,降低不愉快程度,使焦虑、恐惧、痛苦等感觉减轻。舒适护理可促使产妇身心舒适,缓解心理压力,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11]。在舒适护理实践中,护士认识到在生理范圍内,产妇舒适需求把无痛放在首位,心理需求中服务态度是首选,护理实践中服务效果是首要[12]。
  3.5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理念特别强调护理需要重视家庭和谐与健康,重视家庭成员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参与者[13]。产科服务的对象是产妇、新生儿,并覆盖到整个家庭,树立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理念,最大限度地满足孕产妇及家属对健康知识和育儿知识的需求,促使其掌握更多的自护能力和健康知识、育婴技巧,帮助尽快完成角色的转变,增加产妇家庭成员间的凝聚力,预防产后抑郁[14]。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提供待产、分娩、恢复和产后护理全程服务,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亲情护理、营造温馨家园的服务理念,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和满意率,拓宽了产科服务范围,体现了人性化服务。
  4 人性化护理的实施效果
  4.1 提高了护理质量和产妇的满意度。人性化护理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地提高护理质量。护士在工作中,应具有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具有热情周到的服务,给予产妇一种安全感。因为产妇在整体护理中,感受的关怀越深,对护理的满意度就越高。人性化服务将遵循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在技术操作、护士行为、护理服务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规范,因此通过人性化服务,使护理形象、技术水平都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和产妇的满意度。
  4.2 提高了护士的自身素质。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统一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价值取向,这一观点被逐渐渗透到护理工作活动中,激发了护士的智慧、潜能和创新精神[15],也增强了产妇对护士的信赖感,消除或减轻了产妇的恐惧心理,从而稳定产妇的情绪,使产妇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来面对分娩和护理。
  总之,人性化护理其护理行为的人本化原则就是要求我们护理人员不能盲目、机械地执行各项操作,补充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内涵,表现出护士职业特有的严谨、周到、细致、完美的工作作风和以人为本的呵护和关心,充分展现了护士的多重角度功能,扩大了护理范畴。
  参考文献
  [1] 黄亦武,焦桂花,王芳.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门诊子宫输卵管造影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4B):40-41.
  [2] 曹启莲,刘英,闫正芬.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护理研究,2008,22(1C):256-257.
  [3] 刘艳丽,刘丽珍.骨科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中国疗养医学,2005,14(2):31-32.
  [4] 杨华利,王海桃.人性化护理在护患关系中的应用.当代护士,2008,1,24.
  [5] 刘海欧,李连芳.人文关怀——整体护理之魅力.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7(4):40.
  [6] 许乃芬.人性化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1(1):66-68.
  [7] 梁洁材.做卓越的卫生管理者.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
  [8] 左月然.护理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44.
  [9] 廖红辉.拓展舒适护理研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7(5):40-41.
  [10] 李小玲.人性化护理操作程序在护理操作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5B):68-69.
  [11] 刘燕.舒适护理在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5,19(11C):2484-2485.
  [12] 张玉霞,聂怡蝶,古红艳,等.舒适护理用于剖宫产术后集中监护效果观察.农垦医学,2008,30(4):34.
  [13] Levandowski BA,Sharma P,Lane SD,et al.Parental liter and fant health:An evidencebased healthy start intervention.Health Mot Pract,2006,7(1):95.
  [14] 薄纯美.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护理模式168例效果观察.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16.
  [15] 王萍,杨庆玲.现代化医院护理文化建设的思考.护理管理杂志,2003,3(3):2
  作者单位:272100 山东省济宁市中区妇幼保健院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35.4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71-02    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其主要临床表现有骨痛、骨骼变形、病理性骨折、造血器官损害、贫血、易感染等。其中骨损害为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征之一,随着病程的进展,70%~80%患者有骨损害,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
期刊
【摘要】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因脑内动脉自发破裂等原因引起的脑内实质性出血,因脑出血术后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较多的患者需长时间保留气管插管。但因气管导管以及气管内吸引等刺激可引起患者剧烈呛咳和躁动,常导致血压及颅内压急剧升高,有引起颅内再出血风险。方法:使用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用与脑出血术后患者。目的:效果良好,生命体征平稳。结果:在此期间护理工作到位,对病情的稳定与好转起着重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s)移植治疗大鼠脑梗死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根据改良的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脑栓塞模型,随机分为两组: HSCs治疗组、对照组。模型制作成功后7d, HSCs治疗组定向植入Brdu标记的1 ×106 個HSCs;对照组植入等量的PBS液。在移植前及移植后1、2、3、4周进行NSS评分;移植后1、4周用免疫组化
期刊
【关键词】肝胆外科;引流管;护理;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1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73-02    目前在肝胆外科的手术中,最长见的是手术后的病人放置引流管这对手术有很重要的意义,它对于保证手术效果,防止胆管狭窄、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放置合适的引流管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甚至避免再次手术,术后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是肝胆外科病人能否顺利康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副乳切除术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根据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和健康宣教。结果:患者普遍乐于接受心理护理,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对生活态度有明显改善。结论:分析副乳切除术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促使疾病尽早康复。  【关键词】副乳切除术;健康宣教;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85.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与闭式引流术联合使用通过胸腔内注药对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我科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期间经院外临床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但疗效不佳的患者63例,采取胸腔镜先对肥厚的粘连带进行剥脱,后在持续闭式引流的同时胸腔内灌注尿激酶及异烟肼进行联合治疗。结果:63例经胸腔镜活检后均确诊结核无误。经以上方法联合治疗后胸水迅速吸收,肥厚胸膜粘连减轻,患者症状改善。结论:胸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经验,提高急救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0年10月我中心所接诊的20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及时止惊、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加强监护等综合治疗,200例患儿均转危为安。结论:及时迅速控制惊厥、降温、加强监护及做好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对于降低高热惊厥患儿的意外伤害率、减少惊厥的复发、减少脑后遗症的发生以及提高人口质量起了至关
期刊
【摘要】目的:觀察微波治疗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将80例支气管肺炎的患儿(排除影响此病恢复的疾病:如佝偻病、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免疫功能低下、结核菌感染等)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微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5天后,微波治疗组有效率97.5%,对照组有效率80%。结论:支气管肺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微波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研究应用。  
期刊
【摘要】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由外周静脉插入、导管尖端定位在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PICC置管具有创伤性小、操作便捷、保留时间长和并发症少的特点,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治疗、肿瘤化疗、肠外营养或输注刺激性、高渗性及粘稠药物患者[1]。肝胆外科危重症、化疗病人较多,长时间输注刺激性强、浓度较高的药物,对血管破坏极大。常导致液体外渗、静脉炎、静脉穿刺困难等的发生。因PICC导管顶端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联合情感沟通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作用及重要性,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因并发症死亡6例,其余均治愈出院,治愈率93.88%。结论:护理人员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联合情感沟通的方法,能使患者情绪乐观,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有效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  【关键词】整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