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幼儿园课程资源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009liu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州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里面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为丰富幼儿园课程,突出幼儿园特色,发扬苏州本土饮食文化,本文从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健康五大领域出发对苏州饮食文化进行了探究,以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苏州饮食文化;幼儿园;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6-0073-02
  【Abstract】Suzhou food culture is extensive and profound,which contains rich curriculum resources.In order to enrich th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kindergarten,and carry forward the local food culture of Suzhou,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uzhou food culture from the five fields of language,society,science,art and health,so as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Keywords】Suzhou food culture;Kindergarten;Curriculum resources
  与义务教育相比较,幼儿园在课程决策上的权利远远大于中小学。既然课程决策权下放到教师手里,教师就应该行使好自己的权利,有效开发幼儿园课程资源,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无疑,苏州饮食文化就是最好的选择,既体现出地域特色,又便于教师、幼儿寻找、探索。它与当地的生活密切联系,与当地的文化息息相关,是一个巨大的宝藏。
  1.从苏州饮食文化中挖掘语言资源,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语言和文化向来都是密不可分的,文化的内涵赋予了语言丰富的含义,而“吃”贯穿了饮食文化的始终,反映到词汇上随处可见,如画饼充饥、藕断丝连、望梅止渴、挑肥拣瘦。就连最常见的打招呼“您吃过了吗?”都和吃有关。
  语言对幼儿而言不是一门专门的课程,它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在娃娃家,幼儿可以较好的理解切、搓、削、剥、揉捏、碾碎、搅拌等抽象词语;在故事里,幼儿可以明白一些词语的来源和含义;在民歌和谜语中,幼儿对苏州饮食文化会有更广泛的认识。
  说是掌握语言最好的方式,吃又是幼儿最感兴趣的话题,幼儿语言的运用能力则可以通过“吃”来提高。教师应打破沉闷死板的就餐规则,释放出他们积压已久的能量。饭前,幼儿观察餐桌上的饭菜,对菜的名称、颜色、味道、形状、营养价值等进行大胆的描述;饭后,幼儿一起讨论今天饭菜的口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理解酸、甜、苦、辣、鲜,享受滑、脆、软等触觉美感,加深对食物的经验和词汇的理解。如此,餐桌上的教育就得到了及时的强化,不仅使幼儿的经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而且通过综合感知进一步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2.从苏州饮食文化中挖掘社会资源,培养幼儿的社会性
  当饮食成为一种文化,就不再是吃那么简单,饮食文化的背后隐藏着太多的历史和风俗。虽说苏州饮食文化丰富,但当地人已经忽视了食物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使得食物原有的文化意义流失、脱节。有些幼儿虽然知道一些传统节日吃什么食物,但对于特定食物的来源和涵义却一无所知,甚至有些幼儿对苏州最重要的节日“冬至夜”该吃什么都不知道。教育作为传承文化的手段,教师作为发扬文化的引导者,应加大对苏州饮食文化历史和民俗的开发、挖掘,使幼儿了解家乡的传统饮食文化及其精神文化,加深对家乡的认同感,提升对家乡的喜爱和自豪。这是苏州饮食文化中的重要资源,也是饮食教育的最终目的。
  饮食文化进入课程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解决矛盾,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团结的力量;在劳动中经历疲倦、快乐、得意等丰富的情绪,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获得自我认同、自我肯定;同时,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和人格教育,凸显当地饮食文化中的社会伦理意义。
  3.从苏州饮食文化中挖掘科学资源,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
  在饮食方面,孩子们每天看到的、吃到的都是食物的成品,对于食物原始的样子以及加工过程却一无所知。教师应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让他们感受到食物也有如此多的奥秘,激发他们对日常饮食的关注和了解。
  苏州的银鱼、白鱼、白虾、鸡头米、枇杷等多种特产随处可见。通过对食物原材料的呈现,教师引导幼儿学会观察食物的颜色、形状,触摸食物的质感,用鼻子闻闻食物的气味,用嘴巴品尝食物,了解生食与熟食的区别,充分调动幼儿的各个感官,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动手动脑,敢于探索的精神。此外,教师组织幼儿亲自参与植物的培养与种植,了解食物的来源与本质,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植物的根、茎、叶、果实以及各自的作用;知道食物的不同吃法,哪些食物是剥皮后吃的,哪些食物是要去核后吃的,哪些食物是可以生吃的,哪些食物是必须煮熟后才能吃的。等到果实成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采摘,洗切,燒煮,观察食物由生变熟的过程,让幼儿明白他们每天吃的食物是怎样来的。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当地的一些食品餐饮企业,例如,黄天源、松鹤楼,通过亲身参与活动,感受食物的多样变化。
  通过对苏州饮食文化中科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幼儿不仅对食物有了丰富的科学认知,更重要的是感受到食物的来之不易,体会到农民伯伯的艰辛,自觉改正奢侈浪费、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4.从苏州饮食文化中挖掘艺术资源,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饮食的目的本是为了获取维持生命和繁衍种族所需要的营养。而历史上无数美食家以及饮食理论家在漫长的民族饮食生活史上对美的不懈追求、孜孜探索,将饮食推向了艺术的高度。例如,苏式食品讲究色香味形,将色泽美、香味美、味道美、造型美四者融为一体,尤其是名菜中“松鼠鳜鱼”,“孔雀虾蟹”,糕团中的园林造型将绘画雕塑艺术运用到食品制作之中,令人叹为观止。
  通过对苏州一些特色菜肴的欣赏,引导幼儿发现菜肴中的色、香、味、形,菜肴的线条、造型之美,器皿独特的形状和花纹,器皿与器皿之间、器皿与菜肴之间的协调之美,以及饮食环境的美化艺术,培养幼儿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逐渐提高审美情趣及审美能力。
  从苏州饮食文化中挖掘艺术课程资源,幼儿与食材近距离接触,尝试创作菜肴,将食物的颜色搭配、造型塑造与绘画经验联系在一起,体验做“名师名厨”的感觉。这对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增加用餐的趣味性,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有着促进作用。
  5.从苏州饮食文化中挖掘健康资源,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在通讯快捷和贸易加速的年代,各种零食、小吃、外卖如绚丽夺目的烟花吸引着幼儿的眼球,暗地里却在侵蚀幼儿的健康,幼儿偏食、厌食、肥胖和营养缺乏症等情况屡见不鲜,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将苏州饮食文化引入课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苏州饮食文化的了解,改变幼儿对家乡传统饮食的误解,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的供给,避免过瘦或过胖,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例如,在午餐时间,教师可以做餐厅服务员,向“顾客”(幼儿)介绍今天餐厅供应什么午餐,引导幼儿观察菜的色泽、香味,介绍它们的营养价值,模拟现实生活中的餐厅让幼儿用餐。幼儿在老师、同伴的影响下,更容易形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和养成社会接受的饮食礼仪及态度,有利于幼儿优良品质的形成。
  为了增强幼儿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教师应帮助幼儿学会认识食品保质期,辨别腐败变质的食物,识别一些常见的防腐剂、添加剂等。随着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的发展,幼儿能自主地选择健康饮食,在生活中积累经验、掌握知识、体验健康生活。
  苏州饮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健康、科學、社会、语言、艺术等资源,对其进行开发并不是将健康、科学、社会、语言、艺术与饮食进行简单的拼接,而是使饮食文化中的各个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形成一个自然和谐的整体,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对于课程的具体实施则因人而异、因地而宜,不可一概而论。
  参考文献
  [1]费敏华.将本土饮食文化融入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J].启迪:教育教学版,2018(07)
  [2]陈丽萍.在“吃”上做教育—莆仙饮食文化走进幼儿园课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05)
  [3]童璐,张莉.幼儿园开展食育的必要性与实践策略[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7(06)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幼小衔接教育被简单理解为“小学化”教育,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目标缺乏一致性的现象,影响了幼小衔接教育的有序发展。教育改革背景下,幼儿教师应当深入解读当前幼小衔接教育存在的问题,积极改革创新,提高幼小衔接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小衔接;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6-006
期刊
摘 要: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文明礼仪的养成也集中在这段时期。“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幼儿时期的孩子,对一些未知事物有着极大的好奇心,但处于探索的朦胧期,还未形成健全的人格,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对待人事物的态度,以及该用什么行为。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主要是靠老师和家长教授,通过说教、示范、亲身体验等方式对日常行为进行规范。本文主要阐
期刊
摘 要:沙水游戏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活动,蕴含着多种教育价值。在沙水体验活动中,投放简单、开放的活动材料,创设具有生长性、启发性的活动主题,在师幼互动过程中适时提供支架,关注评价环节的桥梁作用,可以激发幼儿的自主探究。  关键词:沙水游戏;体验;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6-0074-02  【Abstract】San
期刊
摘 要:阅读区是幼儿园区域游戏之一,在小班幼儿阅读区游戏中,往往许多教师忽视幼儿的真正需求,站在教师的立场去创设,从而引发出很多问题。笔者在教育实践中尝试以《指南》为依据,儿童本位思想为根本,尊重小班幼儿的阅读需求,创设基于儿童视角的孩子们喜欢的阅读区,具体策略有:适宜的环境启“悦”读兴趣,标记的使用养“悦”读习惯,游戏化阅读策略推“悦”读发展。小小的阅读区处处都体现教师以儿童为本的理念,基于儿童
期刊
摘 要: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度和推广,幼儿园老师的理念和行为受到冲击,对幼儿园提供的体育器械有了更深刻的分析和判断,自制器械成为老师们支持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多种器械,多种玩法,吸引了幼儿运动兴趣,提升了运动质量。  关键词:优势;原则;支持;管理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6-0071-02  【Abstract】With th
期刊
摘 要:科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游戏是幼儿生命成长的内容,将游戏精神渗透到科学活动中,让幼儿成为科学活动的主导者;创设趣味性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设计探究性的游戏过程,提升幼儿学习科学的效果。只有将游戏精神渗透到科学活动中,幼儿才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由、自主的探索,获得各种能力的发展,感受科学的魅力
期刊
摘 要:数学建模思维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需充分利用教材中典型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通过猜测、观察、发现、验证、总结等一系列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模型。通过研究数学建模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思维;数学模型;数学思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
期刊
摘 要: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应从“生命在场”视角出发,以幼儿为本,基于幼儿的生活,指向幼儿的游戏,回归幼儿的发展,让幼儿在与环境和材料的互动中,感知生命的宽度,体验生命的成长,感受生命的绽放。  关键词:生命教育;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6-0064-02  【Abstract】The creati
期刊
摘 要:今年3月,各省市根据教育部的工作部署,以不同的方式开展了线上教育工作。我校根据上级从“教的设计”转向“学的设计”的教学资源设计和开发精神,创新使用了导学案配合线上教育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进行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本文以数学导学案为例,对导学案不同环节的设计与实施要点进行了介绍与分享。  关键词:导学案;设计;线上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也有了很多的变化,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幼儿教学活动当中,不仅对于教学质量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还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更好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进一步的改善教学质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幼儿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不能将多媒体合理的利用到课堂上,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和开发的软件都一定程度上的欠缺。目前的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实践工作开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