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bf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加强培养学生能力:(1)善于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适当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提供平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4)加强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学生能力 培养方法
  长期的应试教育培养出了一些高分低能的学生,这样的学生走上社会必然很难适合各自的工作岗位。而中国学生在创新、动手方面的能力与其他国家的学生相比较欠缺。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有责任对这样一种现象进行反思。一线教师更有义务在自己的课堂上加强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论述自己在地理课堂上如何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善于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始于观察,观察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地理课堂教学应该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的指导是一个重要因素。恰当而适时的指导,将会对学生的观察起到积极的引导点拨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比如我在讲地质构造时,用不同课本代表不同时代的地层,首先水平放置,然后用双手沿水平方向挤压,让学生观察其变化过程和结果。这样对学生理解和判断什么是背斜、向斜就起到非常大的帮助。在使用地图时,我总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从而进一步分析从地图上观察到的信息,最终获得对新知识的掌握。
  二、适当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古人有云:“授人以鱼,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吕叔湘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自学能力是学生通向成功的捷径。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教会他们如何主动地掌握知识和发展技能。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懂得松紧有度,适当放手,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上,我非常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摆好自己的位置,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比如在授课前,我会根据教材的重难点,设计一些典型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给学生自学的机会和时间。还比如精讲多练,讲一些自学的方法,讲学生自学理解反馈信息与教师理解偏差的原因及纠正措施,多让学生练习自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从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三、提供平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有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两种方法。地理学科的教学中更多的老师只注重书面的表达而很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的表达能力很重要,当然对于答案的书面语言组织方面也应该重点加以训练,在此我着重说的是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因为一个人整体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他的口头表达能力上体现出来。所以我觉得地理课堂更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口头表达平台,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上课时就比较注重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比如,我比较固定地把课前三分钟交给学生,让他们播报天气预报,别觉得简单,一些学生刚刚开始上台播报时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但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表达得就非常流利。还比如我经常会挂出一些地形图、气候图等,让学生看图说话,就这样在我的课堂上大部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知不觉地得到很大提高。
  四、加强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就必须加强实践性的活动。首先,要在课堂活动中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实践。课堂内的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用课本上的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身边的地理现象。比如教学了昼夜更替的有关知识后,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冬至晚上特别长这一生活常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其次,要重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以潜在课程为主要内容,以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为中心;根据学生各人兴趣爱好,自愿参加以自己动手实践为主的有组织、有计划、有要求的教学教育活动。比如我在讲到地形土壤时,带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野外上课,观察地形、土壤等,学生在书本外的空间里思维似乎更加活跃,能够提出各种非常具有创意的问题,我适时地加以引导,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进行积极思考,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第二课堂的特殊性既能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接触社会、深入实际,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获取最新知识,学到课堂内、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又用事实材料验证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这样可以增长学生才干,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国家的未来需要的是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靠教师撑起。一线教师肩负着重担。我们没有理由不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地培养祖国未来的人才。因此,我们必须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持之以恒地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富有能力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地理教学参考.
  [2]高中地理.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含有大量历史题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认知有些距离,有些历史内容如果照本宣科,就无异于纸上谈兵,且教学目的得不到有力的贯彻实行。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以优化课程的结构,丰富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从教学实际出发,提出将乡土历史引进课堂,提倡形成活的历史题材教育要结合当地历史典例,不用死的书本进行刻板
摘 要: 本文着力探究如何使小学历史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效力。  关键词: 历史知识 品德教育 相联系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课程从四年级下学期开始,陆续出现一些历史知识的内容。这些内容比较零碎,也没有成体系,由于这些历史知识点离现在生活的年代时间已经很久远,学生对许多历史上的人或事表现得无动于衷。因此,小学历史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如何进行联系,成为许多品德
第一部分:鼻息肉中抗金葡菌肠毒素IgE的检测及对超抗原假说的验证和分析 研究目的 1.寻找鼻息肉组织中金葡菌肠毒素存在并发生作用的证据。为鼻息肉发病的超抗原假说提供
摘 要: 历史地图是历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辅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高中教学任务中对历史这门科目有很高的要求,有很多历史知识需要学生掌握和记忆,找到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记忆方式是促进历史教学进步的重要决策。本文基于分析历史地图探讨在高中历史教学上如何运用历史地图,优化高中历史教学。  关键词: 历史地图 教学运用 教学策略  一、引言  新课改背景下,对教育提出更
摘 要: 在中职教学中,计算机科目被设定为必要部分,显示了必要价值。借助小组协作,网络环境内的平日教学添加了活力,更能够吸引师生。这是由于网络架构下的小组协同增设了互通必备的新桥梁,培养了团队意识,师生彼此促进,拓宽视野。因此,要解析网络态势下的小组协作,并在中职计算机特有的日常教学中实施这样的协作。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小组协作学习 中职计算机教学 具体实施  伴随技术的发展,传统流程内的授课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给广大政治老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营造生动活泼的互动氛围,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符合学生特点的情境有利于新课程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文字材料情境、生活情境、音频视频情境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创设情境中,我们要精心设计,选择适宜的形式,着眼于现实生活,与学生紧密联系,还要防止理论缺失、思维肤浅、流于形式。  关键词
摘 要: 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以课堂讲述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较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研究了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历史教学规律,讨论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中的若干问题,包括设问、计划、实施、讨论、评价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课外实践 融合教学  1.引言  在多元复合的社会文化与价值观念中,初中生认知历史的途径更丰富,解读历史的角度更多样。传统
摘 要: 生态式教学充分贯彻了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念,符合高中地理的学科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能力、弘扬人文科学精神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构建高中地理生态式课堂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中地理 生态式课堂 构建策略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生态失衡问题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达到高度适应、协调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教育水平在不断提升。对教育行业的发展更加精细化和人性化,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各阶段的求知欲,也更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在初中教育阶段中,历史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价值观,了解我国的各阶段发展过程。提高历史课程教学效率,能使学生明辨历史,陶冶爱国情操。本文主要从“多媒体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学科中的应用”方面进行探析。  关键词: 多媒体 情境教学 初中历史
高中生了解历史的主要途径是在学校中历史课。但是长期以来,历史课堂教学处于亚健康状态,学生无法提起学习历史的兴趣。造成现状的直接原因是历史课缺乏趣味性,这在很大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