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物理实验障碍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ffee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上好物理实验课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目前学校物理实验课的效果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物理实验是进行物理知识教学的主要手段,是训练实验技能和培养科学素养的必要方法,是养成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是物理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最佳切入口. 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本文就农村初中物理实验障碍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1传统物理实验课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在操作前注意力难以集中
  “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一时间,这句话成了物理教学中的“经验之谈”,也成了部分教师放弃实验教学的“理论依据”.由于学校的物理实验课是在实验室进行.有一个理想的实验环境,如果条件具备,准备充分,安排得当,理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由于实验课只占物理课的一少部分.教师一提上物理实验课,学生往往热情高涨,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一旦进入实验室,由于好奇,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实验器材上,许多学生急于观察、摆弄器材,甚至动手安装,弱化了老师讲解实验原理和介绍实验器材的效果,导致教师在讲台上讲解示范,学生在实验桌旁“议论纷纷”、“ 摆弄器材”,学生接受视听信息相互影响,教师对学生实验中的操作技巧、注意事项,对记录的数据如何分析和处理等难以有效贯彻,大大降低了教师的应有作用。
  1.2学生实验效果不理想
  由于学生在实验的前期阶段只注意器材及安装,听讲效果不佳,导致学生实验进展缓慢.例如在做“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有些学生不知道如何用细线将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连成滑轮组,不知道如何测量h和s,学生对实验步骤只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操作不够熟练,部分学生要看一步做一步,延缓了实验时间.实验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有些学生由于心理紧张,就主观拼凑数据,教师也由于条件制约,难以对学生的操作和数据进行有效的反馈,失去了对错误操作和错误数据进行纠正的机会.实验课总体表现为轻轻松松开始,匆匆忙忙结束,学生实验效果不理想。
  2掌握认知规律,利用电化教育设备优化实验课教学
  2.1教师要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
  传统实验课中培养出来的学生操作技能是有限的,我们从对学生实验考核中得到验证:学生面对做过的物理实验不熟悉,进而表现出神情紧张,不知从何做起.我们对此要做认真的分析和总结。
  我们知道:人类认识事物的方式是:认识——实践——认识,即人们一开始就获得认识信息,通过实践在头脑中得到强化和巩固,最后表现为正确的操作行为.教师掌握这一认知规律对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十分重视教师的操作示范作用,用摄像机录制教师在实验中的正确操作,组织学生观看,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我们还录制学生的错误操作,播放时让学生查找,使学生领悟到错误所在.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实验的正确率大大提高。
  2.2利用电化教育设备优化实验教学
  我们认识到利用电化教育能解决传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电化教育能使学生在实验原理的讲述、实验器材的介绍和实验步骤的演示等阶段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进行演示实验时,许多仪器由于尺寸太小,可见度差,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在使用多媒体手段后,则可大大地增强实验的可见度,提高实验效果.例如,刻度尺、秤、秒表、温度计等都是我们熟悉的测量仪器,而使用这些仪器时,都要找出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测量范围,同时还要记录测量值、估计值,最后注明单位,为此我们可以将实验装置,通过投影到大屏幕,让同学们在屏幕上可以清清楚楚地看清刻度,提高了教学效果.又如在演示使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导体的电流,使用电压表测量导体两端的电压时,我们使用幻灯片,将表头放大,使大家对同一现象能较快准确地掌握仪表的读数,以此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验能力.实践证明,电化教育技术使我们的实验课得到了优化。
  3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说,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做得好的学生进行演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操作实验要多作勤练,青年学生朝气蓬勃,爱动性强,好奇心盛,实验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既得动手,又得动脑,不仅要想是什么?还要想为什么,特别是实验设计,更能激发同学们的兴趣,为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便会得到迅速全面的发展.对于物理教师来讲,除学生实验必须全部做以外,还应想方设法自制教具,改造实验,把演示实验尽可能多地变成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一些,使其手之所做,目之所视,耳之所听,鼻之所嗅,心之所想融为一体.这样做,一可加深理解,二可增强记忆,三可提高兴趣。
  4对实验的改进,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苏教版初二物理教材晶体熔化实验做了一些改进,以前教材这个实验用海波做,由于实验操作难度较大,教师也很难做好这个实验.新教材用冰取代海波,可以避免这些因素的干扰.但冰的熔点较低,这节内容教学时间安排在秋季,笔者所在地区温度普遍较高,而书中采用普通水浴加热法,由于水温不可能太低,所以几乎看不到冰先升温再熔化的过程,而且熔化速度又非常快,不利于学生观察。
  笔者采用酒精水溶液取代水给冰加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为酒精溶液的凝固点远低于0 ℃,实验时可预先取约50%的[JP2]酒精溶液大半烧杯及一小杯纯水放入冰箱中,冷冻至零下10 ℃左右,实验前取出酒精溶液和冰块,把冰块敲成小块,取一些放入到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并搅棒,然后把试管放到盛酒精溶液的烧杯中,装置放好以后,用酒精灯缓缓地给烧杯加热,这样就完整的展示出冰吸热升温,冰吸热熔化、温度不变,水吸热升温三个阶段.当然酒精溶液温度不能加热太高要确保绝对安全.
其他文献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科书选修3-4中介绍了光的衍射,光的衍射现象能够有效的揭示光的波动性.圆孔衍射是一种典型的衍射现象.根据光源和观察点到障碍物的距离,可以把圆孔衍射分为两类:一类称为夫琅禾费圆孔衍射,即障碍物到光源和观察点的距离可认为是无限远的,如图1所示.夫琅禾费圆孔衍射图样的中央是个明亮的圆斑,外面分布着几圈很淡的亮环,[TP12CW03.TIF,Y#]中央亮斑的光强约占整个入射光光强的8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近几年不少省市的高考试题以敏感电阻为载体进行命题,很好地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敏感电阻是指器件特性对温度、电压、湿度、光照、气体、 磁场、压力等作用敏感的电阻器,在试题命制时要特别注意“压敏电阻”与“力敏电阻”的区别,谨防张冠李戴.  题目1(2007年广东卷)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有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
任务驱动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目标,把学习的核心内容设计成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达成目标.任务驱动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能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现代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人们用他们已知道和相信的知识去建构新知识和对新知识的理解.如果教师关注学生带到学习任务中的已有知识和观念,将这些知识当作新教学的起点,并在教学过程中监控学生概念的转化,那么就可以促进学生学习.
点说知识点  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Q 或q单位:库仑符号:C.  2.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e =1.60×10-19 C.  友情提醒: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比荷——电荷的电荷量q与其质量m的比值qm,符号:C/kg.  3.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
电学在初中物理中非常重要,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感兴趣,但内容抽象.虽然实验较多,如果不善加引导,学生往往参与了活动,但实际上只是跟着别人动手了,学生思维参与深度不够,长期这样积累的结果就是机械记忆,乱套公式.针对这样的问题,本文通过几个案例介绍在电学教学中利用“做中学”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落实知识提升能力。  1通过“做中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式与“做中学”
图解法:当物体受到不共线的三力而平衡时,此三力一定组成闭合的矢量三角形.当其中的一个力发生变化时,只要物体仍处于平衡状态,则三力组成新的闭合矢量三角形,由此可根据动态三角形的变化,即由三角形的边长变化确定力的大小和方向.在力的动态平衡问题中,确定力的大小、方向如何变化时,以及在变化中出现极值问题,图解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绝好的办法.现举例如下.  例1如图1所示.木板沿逆时针方向缓慢移动,在此过程中,
谈到初中物理教学,我们会很自然的想到物理实验教学.因为在讲求探究式教学的今天,这是造就学生探究头脑的首要道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一种科学学习的习惯,辅导学生掌握处理物理学科问题的方法.新课改要求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应当适应变化了的新的情况进行新的改革,其中,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能十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才智,提升物理教学功用,是我们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不可须臾丢弃的重要方法。  1初中物
在一些物理问题中,一个过程的发展、一个状态的确定,往往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在这一决定中,若某些因素所起的作用和另一些因素所起的作用相同,则前一些因素与后一些因素是等效的,它们便可以互相代替,而对过程的发展或状态的确定,最后结果并不影响,这种以等效为前提而使某些因素互相代替来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等效法.简言之,所谓等效法,是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陌生、复杂抽象的问题变换成熟悉、简单、形象的问题或模
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线,好的问题不仅能引领教学活动的循序渐进,还能有效的引领学生思维,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训练思维习惯、提升思维能力,最终促使学生智力提升.笔者在苏科版“熔化和凝固”的教学过程中,尝试着用问题启迪学生的智慧,最终促使学生的思维深入,有效地达成了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有效地促使了学生学习效能的提升。  1用问题铺垫情景,让情景更深入  以情促学是情景教学的目的所在
类型1外电路只有一个用电器  例1如图1,电源电动势E=3.0 V,内电阻r=1.0 Ω,R=1.0 Ω,请画出电源和电阻R的U-I图象.求:R的功率是多少?  解析根据路端电压与干路电流的关系U=E-Ir,在图2中作电源的U-I关系图象,如图虚线所示,两图象的交点即为电阻R的工作点.  UR=1.5 V,IR=1.5 A,  电阻的实际功率  P=URIR=1.5×1.5=2.25 W.  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