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铜匣,见证民国外交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是在云洲古玩城,熟悉的店铺,熟悉的老板。这次我是带儿子一起来的,文化需要传承,传承需要引导和熏陶。带儿子看了看云洲六楼的钱币展,然后去曹哥那里去看看,一边寒暄,一边浏览橱窗里面有没有新摆出来的藏品。在放墨盒的橱窗靠里墙,斜立着一个墨盒,抓住了我的眼球!这个墨盒面上双钩几个大字“太平洋会议代表办事处”,字体端庄,直觉告诉我,这个盒子之前没有,是曹哥新收的吧。而且“太平洋会议”字眼,肯定不会是国内会议,可能涉及到民国时期的外交。俗话说外交无小事,不用考证也能直觉判断,这后面应该有故事。问曹哥什么价格交流,他笑说是前几天岚灵花鸟早市才拿的,报了个不低的价格。我和曹哥交流向来比较爽快,他留出他觉得应当的空间,我一般都能接受。所以没有多费口舌,直接确认了。曹哥还告知,盒子有荣宝底款,这才意识到,我还没有看细部状态。请他打开橱窗,看了底部,的确是荣宝的款,还是篆书的荣宝款,字体优美。盒子内部状态也很好。
  回到家中,静下心来细细的查证“太平洋会议”,不出所料,这样的名头,注定就不会是平凡的物件。百度迅速锁定了答案“太平洋会议”,即“华盛顿会议”。时间是1921年到1922年,距今将近百年了。盒子见证了百年前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国际外交的一段历史。
  太平洋会议,亦称“九国会议”或“华盛顿会议”,是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举行,有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北洋政府的代表团参加。
  太平洋会议实质上是巴黎会议的继续,其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彼此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及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会议有两个主要议题,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远东和太平洋问题。会议最后签订三个条约:《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
  中国问题特别是山东问题也是会议重要议题。
  “山东问题”,是指日本于1914年借对德宣战之机强占山东胶州湾及胶济铁路的归还问题。巴黎和会不但没有解决好这一问题,反而做出了让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的决议,从而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中国拒签对德和约,此问题遂成为悬案。
  经历了三十六次会谈后,在英美斡旋下的中日山东问题终于有了最后结果,其要点为:胶澳租界完全交还中国,海关也归中国管辖;公产及原属中国者无偿归还,日占时新修者酌给部分补偿价;中国将胶澳自行开作商埠;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日军限期撤退;青岛盐场由中国给价赎回;胶济铁路沿线各矿交还中国后,由中国特许公司承办。依此订立的《山东悬案条约》共计十一节二十八条,附约六条。1922年2月4日,中日两国代表在《山东悬案条约》上签字。两天后,九国公约通过发表,太平洋会议闭幕。
  关于当时与会代表:
  北洋政府组建的代表团阵容非常庞大,参加会议的3个全权代表为驻美公使施肇基、駐英公使顾维钧和前司法总长王宠惠。
  除了三位全权代表外,还由前外交总长梁如浩、前财政总长周自齐为高等顾问,税务处会办蔡廷幹、总统府中将顾问黄郛等五人为顾问,另有谘议、委员、秘书、译员等,总数多达一百三十二人,反映了北洋政府对此会议的重视。此外,施肇基还在美国聘雇了三位洋专家,分别作为政治、财政和税则方面的顾问。社会各界的期望也很高,北京各民间团体组建了国民外交联合会,进行声援,并向政府提交了提案建议书,还派了蒋梦麟等人赴华盛顿,作为观察员。
  1922年3月2日,北洋政府下令对参加太平洋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成员授勋,其中贡献突出的施肇基、顾维钧两人被授予一等大绶嘉禾章,王宠惠被授予一等文虎章。
  太平洋会议中,中国代表团的表现可圈可点。在谈判中有理有节、不卑不亢,赢得了各国的普遍同情。除了在山东问题上争回了凡尔赛条约中失去的权益外,在二十一条方面,日本宣布放弃了满蒙筑路借款以及在顾问、教官等方面的优先权。此外,中国还争回了长期失去的关税自主权,在废除领事裁判权等诸多不平等协议方面也取得了相当进展。太平洋会议成为中国首次不仅没有丧失、反而挽回了部分权益的重大国际会议!
  此时此刻,笔者遥想当年,参加太平洋会议的代表团,为了在异国他乡能用中国传统书法签署重要的国际公文,特意在琉璃厂顶级墨盒店铺荣宝斋订制了这个墨匣,它跟着代表团飘洋过海,见证了历史公文的签署,又辗转百年,静静地趴在笔者的案头。
  历史如烟,笔者把玩着这个做工精良的墨匣,听到国际新闻正在报道2018年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的盛况。
  感叹中国在当今国际上的外交地位与百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但,中华儿女不论什么时候,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砥砺前行的精神,永不会变!
其他文献
相识相交十多年来,尽管书路繁复多变,我一直坚持认为,海成书法风格依然偏于雄奇。  由一个书法爱好者成长为职业书法家,这是一条漫长而崎岖的路,甚至有很多人不知不觉间拐进了暗无天日的死胡同。海成近二十年的书学之路,清晰而顺畅。由唐楷入手,且多是颜真卿《勤礼碑》一类。有唐一代,变尽古法,如欧体柳体,虽楷法完备,有庙堂之气,但过于森严,只可远观,不可近抚。颜体憨厚可爱,多篆籀笔法,结体古意,烂漫天真,纵使
期刊
自有意识开始临帖习书至今已不知不觉近十个年头了。从课业繁重的中学时代到潇洒肆意的大学生活,再到现在早九晚五的“社会青年”的日子,无论忙碌抑或清闲,书法一直伴随着我。我总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自己简陋的书桌上,亮起台灯,拿起熟悉的笔,凝神静气,在纸上挥洒驰骋。无论是硬笔雕琢,还是毛笔挥洒,随着笔尖的跌宕前行,情感也在笔间流淌,不知不觉沉醉其中……  与书法的结缘始于父亲的督促,农民出身的父亲一直对
期刊
缘于文人对竹子的钟爱,竹的题材多见于历代文房用品制作中。据说竹有节,象征气节,所以以竹子形象作为砚台的造型或纹饰也由来已久,砚友们一般称其为竹节砚。  竹节形砚式在宋代《端溪砚谱》“砚之形制”中有记载,称为:竹节秉砚,实物是什么模样至目前尚未见着。  流传下来的竹节形古砚大多为明清时物,其中又以端砚居多。  最常见的竹节形端砚为竹子带节横截的造型。砚面大多呈圆形或近圆的不规则形,砚堂、砚池、砚岗俱
期刊
摘要:董邦达虽布衣出生,但好古力学,诗文书画皆精。董氏绘画并无家学渊源,文献亦无记载师从何人,其所取之成就,应全在学古人上用功。但纵观其临仿对象,多以“南宗”画家为主。其艺术创作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师古之风的环境和参与编修《石渠宝笈》的经历都是影响其创作的因素。董氏能根据作品的用途区别而采用不同的技法及创作态度,因此产生了不同的作品风格。  关键词:董邦达 山水画 长卷 风格 
期刊
说到抗战文献,从战事图档、战争遗址、遗物,到日记、回忆录、战史资料等等,这些都是第一手的历史材料,都可以从中探寻与挖掘历史真相。但还有一类抗战文献,比之上述这些历史材料则隐而不彰,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充分的研究。譬如,抗战期间国际文化交流相关史料,就是这样不太引人注目的抗战文献之一。  应当说,“国际文化交流”是个宽泛的用词,小到报刊上的一则国际報道,大到两国外事活动的一份联合宣言,可能都
期刊
以前我与川蜀画家李昌彦艺友并不相识,2013年初冬他到苏州美术馆举办个展时,我和他亲切交往多天直到他离苏,但事后其人其画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我俩都从事花鸟画创作,所以情趣相契,他的佳作让人深刻印象,加之他为人爽直大方,所以能一见如故。  我认为一个画家的画格是人格的投影,不是单纯依赖造型、构图、设色等技巧来取悦,也不是以丑怪为美而欺世盗名,更不是以操作手段去哗众取宠。其主要核心应是画家本身的修养、
期刊
人类历史上的地域文明,长以其地显达者志之。高峰人物往往是地域文明最有力的注脚与标志。  关于湖南人才的显达(或称“人才现象”),目前学界较为普遍的观点是以“湘军”的杰出首领、清人曾国藩为标志,并以其人为界,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局面。之前,湖南是“荆蛮山国”“碌碌无所轻重于天下,亦几不知有所谓对于天下之责任”(杨毓麟);之后,“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谭其骧)。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
期刊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书法艺术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唐代书法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初唐、盛唐、晚唐(包括五代)。初唐时期,书法基本上是对魏晋南北朝以及隋朝书法的延续,几乎为王羲之的书风所覆盖,这种书风的形成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力倡导。而对初唐书法影响最大的除唐太宗外,还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初唐楷书四大家”,以及陆束之、孙过庭等人,他们各有风貌,开启了“唐书
期刊
前两日在嘉德拍下了三方古砚,却于倏忽间漏掉了一方端石梅枝砚。虽然,砚堂中那一树虬枝盘曲的墨梅或许已成为我此世永远的遗落,但是,砚边两侧的诗铭我却记下了。一侧是何昆玉的刻诗:“立马霜桥寒风摧,白发如雪难思归。问余故园何所忆,书斋窗下一枝梅。”另一侧,是英和的铭文:“报得东风第一枝。道光辛巳年元月得斯砚于金陵煦斋英和记。”  何昆玉是晚清时有名的篆刻家,广东人,年少时曾客居山东,在金石大师陈介祺堂前拜
期刊
摘要:部分学术文章和砚书专著在论述唐宋砚排序时,以及在论述端、歙、洮河和红丝砚的起始年代时,多错误地引用“柳公权论砚”加以佐证。究其根本原因,是许多古代砚文献就已引述错误。柳公权“评砚”的原文出自《旧唐书·柳公权传》,部分历史文献在引用时未尊重原文,从而造成错误和引发歧义。北宋吴淑《事类赋注》是“柳公权著《论砚》”与“柳公权论端砚”之误说的始作俑者。北宋朱长文《墨池编》省略掉“青州石末”中的“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