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枝砚断想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a43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两日在嘉德拍下了三方古砚,却于倏忽间漏掉了一方端石梅枝砚。虽然,砚堂中那一树虬枝盘曲的墨梅或许已成为我此世永远的遗落,但是,砚边两侧的诗铭我却记下了。一侧是何昆玉的刻诗:“立马霜桥寒风摧,白发如雪难思归。问余故园何所忆,书斋窗下一枝梅。”另一侧,是英和的铭文:“报得东风第一枝。道光辛巳年元月得斯砚于金陵煦斋英和记。”
  何昆玉是晚清时有名的篆刻家,广东人,年少时曾客居山东,在金石大师陈介祺堂前拜艺,尔后,一生主要是在南方游历。但他的这首刻诗,写的却是北方寒冬的苦难时光,这便让我有所不解了。他是在写自己吗?不是吧……
  英和,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五十八年的进士,初年平步青云,年轻时差点做了和坤的女婿,后来又官至军机大臣、户部尚书,道光七年却因言获罪被降职到关外热河当都统,不久,又因监修道光皇帝的陵寝失职,差点掉了脑袋,被发配到黑龙江做了几年苦役,至道光十一年始被释回。
  而英和砚铭上的道光辛巳年恰是道光十一年。
  “道光辛巳年元月”,正是在这一年的元月,英和刚刚被释,便在金陵得到此砚,可以想见,他是多么的喜悦!于是乎,欣喜若狂之际,英和刻下了“报得东风第一枝”的砚铭。
  “得斯砚于金陵煦斋英和记”,或可断句为“得斯砚于金陵煦斋,英和记”。金陵煦斋,确有其人。金陵的胡恩燮,字煦斋,曾任苏州知府,辞官归里后在金陵仿苏州狮子林造一“愚园”,甚有时名,素有“金陵狮子林”之称。而且此人也曾游幕于长城以北的马兰镇,若是与一度在热河当都统的英和有一些交集也未可知。这样说来,英和从流放地赦返赋闲后,或许去了金陵又见到了胡恩燮,便有可能得砚于兹。
  然而,这只是猜想,仔细一查,时间不合了。道光十一年,胡恩燮年仅六岁,怎么可能授砚于年事已高的英和大人呢?显然,这个金陵煦斋不对,那么,英和的砚铭便是伪款了?
  此言差矣!只能说此煦斋不是彼煦斋,一定还另有一个煦斋在也。谁呢?那个煦斋,原来就是英和自己。英和,号煦斋。英和有一方常用的藏书印,即是“煦斋藏庋”。英和书写的落款,也多为“煦斋英和”。
  原来是断句断错了。此铭文的断句应为“得斯砚于金陵,煦斋英和记”,而非“得斯砚于金陵煦斋,英和记”。现在就清楚了:英和先是在砚侧刻下“报得东风第一枝”,后即落款言:煦斋英和于道光十一年元月在金陵得到了这方梅枝砚并记之,而已矣!两个煦斋,又都出入金陵,完全是偶合了,由此差一点张冠李戴,皆因误断砚铭所致。如果不仔细考辨,关公战秦琼之谬便是在所难免了。
  梅枝砚这一侧的砚铭搞明白了,另一侧刻的那首诗呢?应该不是何昆玉的原作,那又會是谁人所作呢?何昆玉又是为何在这一方砚台上刻上此诗呢?这又是一个谜局。这首诗尚未查到出处,但我猜测那一定是英和在黑龙江流放地的一篇诗作,诗中抒写了放逐的悲苦和离人的乡愁,又寄情于故园的梅枝,这分明是英和悲惨境遇的写照。当年,英和在流放时写下了许多诗文,汇编为《卜略城赋》,应该是收录了这首诗的。倘若如此,或还可推断,在此之后,篆刻家何昆玉又结此砚缘,遇到了这一方梅枝砚,便在砚侧刻下了英和的这首梅枝诗,以诗纪人,以砚寄情。
  英和早年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写得一手好诗文,又是著名的书法家和藏书家,建有藏书处“恩福堂”,所藏宋本便有数百卷,还曾手抄全本《永乐大典》,可谓字字珠玑,功高德昭,却一生数以罪黜,历经磨难。但即使在东北流放期间,英和也不降其志,历尽艰辛,对茫茫北漠的史地风物进行了深入考察,留下了诸多颇有价值的研究著述,其心可鉴,哀命不哀。
  英和曾有一枚藏书印“身在万里半天下”,早已佚失,只把朱红的印文落在了其旧藏的几百卷宋本上。所幸英和的梅枝砚流传于今,遗墨飘香,此次又现身于嘉德拍场,却与我擦肩而过,只给我留下几多的遗憾和些许的断想。英和的梅枝砚虽然不归于我,但是,砚侧的诗铭还没有找到确切的出处,英和故园的梅花还没有去探看,故而,梅枝砚的砚话还没有结束,英和的梅花的故事也还没有讲完。
其他文献
纵观中国传统绘画悠久的发展历史,历代不同流派画种的画家精彩纷呈,佳作迭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宝贵遗产。在历史文化传统流变当中,中国青绿山水画便是浩瀚的民族传统长河的一条支流,比起水墨山水起源要早。汉末魏晋、隋、唐、五代到宋这段特殊时期,青绿山水等院体画可谓占据了当时画坛的主流地位。尤其是到了隋唐时期,青绿山水画日趋成熟,画面出现金、银等贵重金属材料以强化其色彩的表现张力,突破了绿色、蓝色主色调
期刊
我自幼喜欢书法,尤其钟爱隶书,学书近三十载。2005年初,我开始有意地关注全国展览,大量收集国展方面的资料。因为国展高手如云,要想打破坚冰,必须有独到之处。我根据自己的喜好,秉承书法神韵,将隶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笔势论》云“夫欲学书之法,先乾研墨,凝神静虑,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则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古人书论,对创作内容有所谋划,根据所书文字来具体考虑章法、笔法、结字、墨
期刊
相识相交十多年来,尽管书路繁复多变,我一直坚持认为,海成书法风格依然偏于雄奇。  由一个书法爱好者成长为职业书法家,这是一条漫长而崎岖的路,甚至有很多人不知不觉间拐进了暗无天日的死胡同。海成近二十年的书学之路,清晰而顺畅。由唐楷入手,且多是颜真卿《勤礼碑》一类。有唐一代,变尽古法,如欧体柳体,虽楷法完备,有庙堂之气,但过于森严,只可远观,不可近抚。颜体憨厚可爱,多篆籀笔法,结体古意,烂漫天真,纵使
期刊
自有意识开始临帖习书至今已不知不觉近十个年头了。从课业繁重的中学时代到潇洒肆意的大学生活,再到现在早九晚五的“社会青年”的日子,无论忙碌抑或清闲,书法一直伴随着我。我总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自己简陋的书桌上,亮起台灯,拿起熟悉的笔,凝神静气,在纸上挥洒驰骋。无论是硬笔雕琢,还是毛笔挥洒,随着笔尖的跌宕前行,情感也在笔间流淌,不知不觉沉醉其中……  与书法的结缘始于父亲的督促,农民出身的父亲一直对
期刊
缘于文人对竹子的钟爱,竹的题材多见于历代文房用品制作中。据说竹有节,象征气节,所以以竹子形象作为砚台的造型或纹饰也由来已久,砚友们一般称其为竹节砚。  竹节形砚式在宋代《端溪砚谱》“砚之形制”中有记载,称为:竹节秉砚,实物是什么模样至目前尚未见着。  流传下来的竹节形古砚大多为明清时物,其中又以端砚居多。  最常见的竹节形端砚为竹子带节横截的造型。砚面大多呈圆形或近圆的不规则形,砚堂、砚池、砚岗俱
期刊
摘要:董邦达虽布衣出生,但好古力学,诗文书画皆精。董氏绘画并无家学渊源,文献亦无记载师从何人,其所取之成就,应全在学古人上用功。但纵观其临仿对象,多以“南宗”画家为主。其艺术创作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师古之风的环境和参与编修《石渠宝笈》的经历都是影响其创作的因素。董氏能根据作品的用途区别而采用不同的技法及创作态度,因此产生了不同的作品风格。  关键词:董邦达 山水画 长卷 风格 
期刊
说到抗战文献,从战事图档、战争遗址、遗物,到日记、回忆录、战史资料等等,这些都是第一手的历史材料,都可以从中探寻与挖掘历史真相。但还有一类抗战文献,比之上述这些历史材料则隐而不彰,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充分的研究。譬如,抗战期间国际文化交流相关史料,就是这样不太引人注目的抗战文献之一。  应当说,“国际文化交流”是个宽泛的用词,小到报刊上的一则国际報道,大到两国外事活动的一份联合宣言,可能都
期刊
以前我与川蜀画家李昌彦艺友并不相识,2013年初冬他到苏州美术馆举办个展时,我和他亲切交往多天直到他离苏,但事后其人其画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我俩都从事花鸟画创作,所以情趣相契,他的佳作让人深刻印象,加之他为人爽直大方,所以能一见如故。  我认为一个画家的画格是人格的投影,不是单纯依赖造型、构图、设色等技巧来取悦,也不是以丑怪为美而欺世盗名,更不是以操作手段去哗众取宠。其主要核心应是画家本身的修养、
期刊
人类历史上的地域文明,长以其地显达者志之。高峰人物往往是地域文明最有力的注脚与标志。  关于湖南人才的显达(或称“人才现象”),目前学界较为普遍的观点是以“湘军”的杰出首领、清人曾国藩为标志,并以其人为界,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局面。之前,湖南是“荆蛮山国”“碌碌无所轻重于天下,亦几不知有所谓对于天下之责任”(杨毓麟);之后,“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谭其骧)。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
期刊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书法艺术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唐代书法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初唐、盛唐、晚唐(包括五代)。初唐时期,书法基本上是对魏晋南北朝以及隋朝书法的延续,几乎为王羲之的书风所覆盖,这种书风的形成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力倡导。而对初唐书法影响最大的除唐太宗外,还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初唐楷书四大家”,以及陆束之、孙过庭等人,他们各有风貌,开启了“唐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