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书法艺术历经千年而经久不衰,因其独特的本土性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前,高等书法教育已然成为书法学科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在多元化价值理念交汇、多种思想文化交融的背景下,高等书法教育应重返经典、博观约取,以民族的话语体系、审美范式及思维方式更新理念、重构育人体系。这不仅是推动书法艺术创新发展的理性选择,而且是高校弘扬中华文化精粹、践行传承使命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文化复兴;高等书法;困境;自我升华
引言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科的建设,继承老一辈书法教育家所奠定的思想传统,并把这一传统同当代教育潮流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能体现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所独具的教育特色,又符合现代教育的运行机制。在学生培养上坚持固本培元、继承创新、深化传统、拓展国际视野的精神,进行扎实而全面的专业基本功训练。同时进一步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全面的艺术素养和艺术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断增加,我国的高等书法教育悄然兴起,蓬勃发展。目前已有众多高等院校开设了书法专业,本专业已成为我国艺术类高等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书法纳入高等艺术教学以来,书法教学已经脱离了过去以私塾式、师徒授受式的陈旧教育方式,从此走上了学科化的行列,并形成了本专业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及理念。
一、高等书法教育当代发展方向与价值的理性探求
路漫漫其修远兮,危机所在即是希望所在。教育最根本的职能、最核心的价值是培养人才、促进人的发展。培养深谙书法文化内涵、专业基础扎实、文化素养深厚,又具有完善的人格与民族情感的新时代书法艺术的传播者与未来发展领航人,是当代高等书法教育必须肩负的重要使命,更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书法专业人才应对未来激烈的生存、就业及发展竞争的必要选择。在科技文化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高校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护与传承尤为重要。同时,高校中的各种文化元素不仅体现为雅文化形态,而且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植根传统文化沃土、服务于社会,是当代书法教育理念更新的起点与归宿。高等书法教育需要立足现实生活,厚积薄发,在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中获得生生不息的动力这是比艺术本身更加强大的发展动力。
二、文化复兴视域下高等书法教育困境
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高校在课程的创新开发中亦是不断地意识到书法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渐拓展书法领域的教学及研究,在此基础上,更是设立了多种书法类课程内容,融入了毛笔、钢笔等元素,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亦是不断地提出了具体化的标准。同时,在课程的设置基础上,更是鼓励和创设了多种形式的校园文体活动,如书法社团、书法展览等,以通过多元形式展开书法文化的弘扬及教育。但在课程的实际开展中,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如学生对于书法的了解程度并不深刻,并未形成较高的书法意识及认可度,更是欠缺对于书法的兴趣动力]。同时,在传统形式下的教育发展中,多种艺术文化课程培训并未涉及书法部分,学生对于书法的学习认知在思想上则相对固定,不认为书法亦具有培训的需要。此外,在信息技术网络化的新时期社会生活中,电子设备的普及应用亦是渗透至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其不论在生活或是学习方式上都存在较大的变化,且新时代的学生更具个性特征,对于时下的潮流更具追赶的兴趣,而缺乏对于传统的了解。学生亦是在时代的发展中更多地应用媒体技术表现文字,致使书写概率日渐降低,在这样的环境氛围的影响下,则为书法教学的有效开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与教学困境。另一方面,从高校的角度层面而言,大多高校虽积极开设了书法课程体系,但并没有准确的教学定位,致使教学效果未能达到预期期望。
三、当代高等书法教育育人质量提升的策略研究
(一)结合现代技术与传统模式
将现代科技应用到传统模式的书法教育教学中也是探索教学方式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基于书法原本多为纸质这一现状,可以采用现代科技,如立体3D还原技术,复制纸质原本,降低纸质原本在运输中可能造成的损耗。这能够在还原书法原本的同时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是发展可持续性文化传播的关键步骤。在探究如何将现代科技应用于书法传播模式的过程中,也可以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的中华书法的展示效果为范例,利用主流的媒体和先进科技传播中华传统书法文化。这能弥补传统模式下书法教育的传播力不足的短板,还能带动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传播能力。总体而言,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模式相结合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书法教育教学模式。
(二)丰富课程类型,结合专业考察开展教学
在书法社会学教学初期阶段,在师资、教材尚不完备的情况下,不能拘泥于课程形式,可进行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并结合现有课程开展教学。例如,设置选修课程或者以专题研究为纽带建立项目课题,进行短期的专题研究教学是较为可行的方法。此外,在已有课程中增加有关书法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内容。如北京师范大学设置的“学术论文写作”、中央美术学院的“学位论文写作方法与规范”等课程,大都涉及社会学研究的思路及方法。匈牙利艺术史学家阿诺德·豪泽尔在《艺术社会学》中提出了艺术与社会的互动说。将之应用于书法社会学,可解释为將书法研究的视野放置在社会之中,关注社会现象与社会发展,从书法与社会的联系中进行思考和研究。在大多数高等院校的书法专业中,专业考察是本科阶段的必备课程。对久居“象牙塔”的书法专业学生而言,专业考察是与社会交流互动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因此,可将专业考察与社会学研究有机结合,教师在专业考察前布置课题任务,考察与调研同时进行,在专业考察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书法社会学研究。
结束语
书法教育可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用文化群体培养的方式,为新时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高等书法教育必能不断发展,引领书法文化良性发展,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尹秀坤.以书法教育为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中国教育学刊,2019(S2):59-60.
[2]王敏.素质教育视角下高校书法教育作用分析[J].绿色科技,2019(24):321-322.
[3]邓洪玉.高等书法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四川戏剧,2019(11):167-169.
关键词:文化复兴;高等书法;困境;自我升华
引言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科的建设,继承老一辈书法教育家所奠定的思想传统,并把这一传统同当代教育潮流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能体现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所独具的教育特色,又符合现代教育的运行机制。在学生培养上坚持固本培元、继承创新、深化传统、拓展国际视野的精神,进行扎实而全面的专业基本功训练。同时进一步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全面的艺术素养和艺术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断增加,我国的高等书法教育悄然兴起,蓬勃发展。目前已有众多高等院校开设了书法专业,本专业已成为我国艺术类高等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书法纳入高等艺术教学以来,书法教学已经脱离了过去以私塾式、师徒授受式的陈旧教育方式,从此走上了学科化的行列,并形成了本专业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及理念。
一、高等书法教育当代发展方向与价值的理性探求
路漫漫其修远兮,危机所在即是希望所在。教育最根本的职能、最核心的价值是培养人才、促进人的发展。培养深谙书法文化内涵、专业基础扎实、文化素养深厚,又具有完善的人格与民族情感的新时代书法艺术的传播者与未来发展领航人,是当代高等书法教育必须肩负的重要使命,更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书法专业人才应对未来激烈的生存、就业及发展竞争的必要选择。在科技文化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高校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护与传承尤为重要。同时,高校中的各种文化元素不仅体现为雅文化形态,而且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植根传统文化沃土、服务于社会,是当代书法教育理念更新的起点与归宿。高等书法教育需要立足现实生活,厚积薄发,在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中获得生生不息的动力这是比艺术本身更加强大的发展动力。
二、文化复兴视域下高等书法教育困境
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高校在课程的创新开发中亦是不断地意识到书法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渐拓展书法领域的教学及研究,在此基础上,更是设立了多种书法类课程内容,融入了毛笔、钢笔等元素,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亦是不断地提出了具体化的标准。同时,在课程的设置基础上,更是鼓励和创设了多种形式的校园文体活动,如书法社团、书法展览等,以通过多元形式展开书法文化的弘扬及教育。但在课程的实际开展中,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如学生对于书法的了解程度并不深刻,并未形成较高的书法意识及认可度,更是欠缺对于书法的兴趣动力]。同时,在传统形式下的教育发展中,多种艺术文化课程培训并未涉及书法部分,学生对于书法的学习认知在思想上则相对固定,不认为书法亦具有培训的需要。此外,在信息技术网络化的新时期社会生活中,电子设备的普及应用亦是渗透至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其不论在生活或是学习方式上都存在较大的变化,且新时代的学生更具个性特征,对于时下的潮流更具追赶的兴趣,而缺乏对于传统的了解。学生亦是在时代的发展中更多地应用媒体技术表现文字,致使书写概率日渐降低,在这样的环境氛围的影响下,则为书法教学的有效开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与教学困境。另一方面,从高校的角度层面而言,大多高校虽积极开设了书法课程体系,但并没有准确的教学定位,致使教学效果未能达到预期期望。
三、当代高等书法教育育人质量提升的策略研究
(一)结合现代技术与传统模式
将现代科技应用到传统模式的书法教育教学中也是探索教学方式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基于书法原本多为纸质这一现状,可以采用现代科技,如立体3D还原技术,复制纸质原本,降低纸质原本在运输中可能造成的损耗。这能够在还原书法原本的同时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是发展可持续性文化传播的关键步骤。在探究如何将现代科技应用于书法传播模式的过程中,也可以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的中华书法的展示效果为范例,利用主流的媒体和先进科技传播中华传统书法文化。这能弥补传统模式下书法教育的传播力不足的短板,还能带动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传播能力。总体而言,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模式相结合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书法教育教学模式。
(二)丰富课程类型,结合专业考察开展教学
在书法社会学教学初期阶段,在师资、教材尚不完备的情况下,不能拘泥于课程形式,可进行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并结合现有课程开展教学。例如,设置选修课程或者以专题研究为纽带建立项目课题,进行短期的专题研究教学是较为可行的方法。此外,在已有课程中增加有关书法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内容。如北京师范大学设置的“学术论文写作”、中央美术学院的“学位论文写作方法与规范”等课程,大都涉及社会学研究的思路及方法。匈牙利艺术史学家阿诺德·豪泽尔在《艺术社会学》中提出了艺术与社会的互动说。将之应用于书法社会学,可解释为將书法研究的视野放置在社会之中,关注社会现象与社会发展,从书法与社会的联系中进行思考和研究。在大多数高等院校的书法专业中,专业考察是本科阶段的必备课程。对久居“象牙塔”的书法专业学生而言,专业考察是与社会交流互动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因此,可将专业考察与社会学研究有机结合,教师在专业考察前布置课题任务,考察与调研同时进行,在专业考察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书法社会学研究。
结束语
书法教育可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用文化群体培养的方式,为新时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高等书法教育必能不断发展,引领书法文化良性发展,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尹秀坤.以书法教育为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中国教育学刊,2019(S2):59-60.
[2]王敏.素质教育视角下高校书法教育作用分析[J].绿色科技,2019(24):321-322.
[3]邓洪玉.高等书法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四川戏剧,2019(11):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