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上诗 诗中意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rbinbaya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 汝窑 天青釉三足樽承盘
  高4厘米,口径18.5厘米,足距16.9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承盘圆口,浅腹,平底,下承以三足。里外施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外底满釉,有5个细小支烧钉痕。乾隆皇帝曾为其题诗一首,由宫廷玉作匠师镌刻于器物外底。诗曰:“紫土陶成铁足三,寓言得一此中函。易辞本契退藏理,宋诏胡夸切事谈。”后署“乾隆戊戌夏御题”。镌刻字体十分规整,字和诗融为一体,更为此三足樽承盘增添了色彩。
  “官窑原出宋,猫食却称唐。越器虽传咏,晨星久尽藏。铁钉犹见质,火器早潜光。净水宜盆手,饲猧真不当。”这是乾隆帝题仿官釉水仙盆的一首诗。御制诗集在“猫食却称唐”句后加注曰:“俗称此器为唐宫猫食盆,然大内今已有三,了识为宋官窑制也。”
  乾隆帝不仅酷爱书画艺术,对各类工艺美术亦非常嗜好,特别是对瓷器尤为偏爱。在乾隆帝浩若烟海的诗篇中,就有一批是专门题咏瓷器的,约为199首。
  对宋代五大名窑的赏鉴是乾隆帝的重点。如故宫博物院中收藏有一件孩儿枕是定窑白瓷中的名品,台北故宫博物院亦藏有二件,三件造型一致,均以模印成型,除细部纹样、尺寸等略有差异外,面貌、衣饰皱褶基本一致。其中,台北一件器底便有当年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所刻乾隆御制诗《咏定窑睡孩儿枕》一首:“北定出精陶,曲肱代枕高。锦绷围处妥,绣榻卧还牢。彼此同一梦,蝶荘且自豪。警眠常送响,底用掷籖劳。乾隆癸巳春闰御题。”据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乾隆帝于乾隆三十八年至四十年曾多次提看“定瓷娃娃凉枕”,并下令为其配制木座、锦垫,可见其对孩儿枕的喜爱。而在乾隆咏定瓷的御制诗中,也以孩儿枕题材为最多,共计11首。
  乾隆每得到一件宋官瓷,特别是五大名窑的作品,必要赋诗一首,同时命工匠把诗镌刻在器物上,传之久远。乾隆降旨刻诗,并非整批送交,而是分次交办清宫专门负责的如意馆和懋勤殿处理。在清代之前漫长的瓷器发展史中,并未有帝王诗篇被题写于瓷器之上,乾隆此举还真算得上是独家首创。
  乾隆御题刻瓷器几乎都是采用阴刻手法,将诗文刻在器物的釉面上,故其文字都是低于釉面的凹型字体。间隙剥釉,显纹露胎。宋代五大名窑以釉色取胜,极少题字,而乾隆帝命御题诗镌刻其上,是为了更加有利于观赏,工整、秀丽的文字也给器物平添了几分艺术气息。这些御制诗大多为乾隆帝本人所创并复制其上,往往是对瓷器本身的解读,使观者能加深对器物艺术风格的理解。从乾隆在古瓷上的御题诗或题跋中可知他对古瓷的定位、辨别和审美情趣达到了其当时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乾隆瓷器御题诗的书法风格并不多样,早期延承康熙书法遗风,主要是晚明董其昌派,格调较高,气势较宏伟;中后期则因乾隆帝的喜爱而转为以赵孟书法风格为主体。因而,乾隆御制诗瓷器书法大都精谨沉稳、圆转秀逸、骨骼清纤,如出一人之手。
  宋 汝窑 天青釉碗
  高6.7厘米,口径17.1厘米,足径7.7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这件汝窑碗造型规整,胎质细腻,釉色如湖水映出的青天,堪称稀世珍品。目前所见传世宋代汝窑碗仅有两件,除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件外,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亦收藏一件。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微外撇。胎体轻薄。通体满釉,呈淡天青色,莹润纯净,釉面开细小纹片。外底有5个细小支钉痕及楷书乾隆御题诗一首。诗曰:秘器仍传古陆浑,只今陶穴杳无存。却思历久因兹朴,岂必争华效彼繁。口自中规非土匦,足犹钉痕异匏樽。盂圆切己近君道,玩物敢忘太保言。”后署“乾隆丁酉仲春御题”,并钤“古香”、“太朴”二印。
  宋 官窑 青釉圆洗
  高6.4厘米,口径22.5厘米,足径19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这件官窑圆洗是宋时宫廷御用器,在造型、工艺及装饰技巧方面都十分考究,尤以釉色及片纹突出。在釉层较薄的器口或未被釉层遮盖的器底部分,形成“紫口铁足”,使器物愈显古朴庄重。乾隆帝对此物尤为喜爱,为此洗作诗一首,由玉作匠师以楷书镌刻于洗之外底。诗曰:“修内遗来六百年,喜他脆器尚完全。况非髻垦不入市,却足清真可设筵。讵必古时无碗制,由来君道重盂圆。细纹如拟冰之裂,在玉壶中可并肩。”下署“乾隆御题”。
  宋 定窑 白釉印花菊凤纹盘
  高4.3厘米,口径19.2厘米,足径12.7厘米。此盘原是清宫旧藏,曾一度流出宫外,上世纪50年代由国家文物局购回并拨交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盘敞口,坦底,弧壁,圈足,口沿露胎无釉处镶铜口。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外壁明显见到拉坯留下的旋痕以及蘸釉时留下的“泪痕”状垂釉。器里口沿模印回纹一周,内壁模印荷花纹饰,盘心模印双凤菊花图案。外底镌刻乾隆帝御题诗一首。诗曰:“古香古色雅宜心,宋定名陶器足珍。质韫珠光堪作鉴,纹镂花鸟具传神。擎来掌上掬明月,题向诗中证旧因。盛得朱樱千万颗,满盘琥珀为生辉。”后署“孟春御题”。钤“比德”、“朗润”两方章。
  宋 哥窑 青釉鱼耳炉
  高9厘米,口径11.8厘米,足径9.6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鱼耳炉因可用来焚香且炉身两侧置鱼形耳而得名,是宋代哥窑瓷器中的名品。元、明时虽有仿品传世,但均貌似神离,无法企及原作之风韵。此炉造型仿商周青铜礼器簋,“S”形轮廓线上敛下丰,勾勒出端庄饱满的体态。腹两侧对称置鱼形耳,下承以圈足。造型古朴典雅。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密布交织如网的“金丝铁线”开片纹,使素净的釉面富于韵律美。外底有6个圆形支钉痕。炉之外底刻御制诗云:“伊谁换夕薰,香讶至今闻。制自崇鱼耳,色犹缬鳝纹。本来无火气,却似有云氲。辨见八还毕,鼻根何处分。”款署“乾隆丙申仲春御题”。
其他文献
纽约Barnes & Noble 2009版《格林童话》的导读是Jane Yolen写的,比Norton版注释本好读,比Race Point版明了。  Yolen说格林兄弟搜集德国乡村故事有着崇高的目的。他们加工原始童话材料为的是让这些故事更符合日耳曼乌托邦的精神:从此以后,“主人公”皆大欢喜。  格林兄弟希望展示“日耳曼通俗文学传统的光荣伟大”(《格林童话全集》的译者Jack Zipes的话)。
期刊
圆明园,对我们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既熟悉又总会感觉模糊不清的名称。从学童时代的记忆开始,历史教科书上的“圆明园”便总是和屈辱、仇恨、废墟联系在一起。耻辱比荣光总是更让人刻骨铭心,圆明园正是如此。停留在1860年的记忆,不知不觉间就掩盖了它150年的灿烂辉煌,模糊得就如同一个梦。  圆明园就是一个梦,最真实、最绚丽的梦。宏伟壮丽的地域规模、登峰造极的园林艺术、精致华美的装饰陈设、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举
期刊
三园之盛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
期刊
香港与纽约、伦敦并列为世界三大艺术拍卖交流重镇,近年来从亚洲金融中心,进化而成当代世界艺术之都,横跨全年都有密集的文化艺术展演,每年的5月尤其可说是年度高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收藏家与爱好者聚集香港。香港巴塞尔艺博会、亚洲当代艺术展、香港国际古玩展等等艺术活动在这个五月密集上演,俨然成为一场艺术狂欢。  以艺术吸睛  5月初,法国五月艺术节拉开了本次“艺术狂欢”的序幕,各大博物馆、艺术展
期刊
内务府是由清顺治时期的十三衙门发展而来的,其下属的造办处是专门掌管宫中器物的制造、修理和贮存的机构。康熙年间成立,一直营运到1924年。由皇帝特派的内务府大臣管理,设有专业作坊,与皇室的起居息息相关,除制造、修缮、收藏御用品外,还参与装修陈设、舆图绘制、兵工制造、贡品收发、罚没处置以及洋人管理等事宜。如果说作坊在古代有官府作坊和民间作坊之分的话,那么造办处则更为特殊,因为它是名副其实的皇家作坊。 
期刊
圆明园的的整体规划、设计思想,当然是由皇帝来决定的,相关大臣也会参与意见。然而,如此浩大的工程,要将皇帝的意图落实到造园实践中绝非易事,居功至伟者不得不提一个建筑世家——样式雷。  立体微缩  “样式雷”是对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建造的雷姓世家的称誉。从康熙朝开始,该家族的雷发达便以技艺精湛而被授为工部营造所长班,其子雷金玉后投充内务府包衣旗,供职圆明园楠木作,任样式房掌案。自此,雷氏
期刊
赵无极:自我认同的升华  出身总是对人的一生有着某种决定性的影响,赵无极名门世家的出身以及来自祖上传统文化的积淀造就了他人生的随和、开朗和自信。而这些因素注定左右着他人生的成长轨迹和他的画作风格,并且将在长达90多年的岁月里一直环绕在他身边。  作为同班同学,数十年后朱德群谈起他与赵无极的区别时说:赵无极上课并不专心,而我则是老老实实地学习国画。朱德群这句颇具调侃意味的话语实际上从一个侧面道出了他
期刊
圆明园三园之一的长春园北端有一组欧式园林,俗称“西洋楼”,包括西式建筑、大型喷泉、若干小喷泉以及园林小品等。始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二十四年前后基本建成,由西洋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法国人蒋友仁和王致诚、捷克人艾启蒙等设计和指导,中国匠师建造完成。  西洋楼的规划设计没有单纯模仿和照搬欧式风格,而是进行了中西结合的尝试。西洋楼以建筑及喷泉为主要内容,采用规则的几何形构图,装饰精细华美。
期刊
偶像之成长  现在的偶像需要宣传,古代的偶像又何尝不是?有宋一代,文人群体的壮大使得王维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批粉丝,而更为难得的是,这批粉丝个个不凡。在他们的拥护下,王维的名声、地位迅速成长。  王维画有诗意诗境,前人之论早有蕴含。至苏轼特意阐明,乃成公论。苏轼的阐说、推崇使王维的地位和人们对王维的认识更上一个台阶,对后世影响颇大。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期刊
我是一个细节偏执者,码字亦是如此。总觉得一篇好的文章,其间一个个的文字应当是雀跃着的,是有生命力的启发者。所以,做记者的这些年下来,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在写稿前,总会在脑海中搜索和捕捉有关采访对象言语、表情、行动中的某些“蛛丝马迹”,以便寻找灵感。  此次与陈钢先生聊天,是又一次非常愉快的经历。听先生讲巴赫、讲古典音乐、讲海派文化,滔滔不绝的一个多小时,是难得的享受并学习的过程。然而,当准备开始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