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让一篇小说,吸引读者,感染读者,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对读者产生深远影响,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我们要探索创作小说的取胜之道,这篇小说是很好的素材。它寓新颖于平淡自然之中。它的立意,在普通平常之中有深刻意蕴;它的情节,在平铺直叙之中有波澜起伏;它的人物,在语言动作之中有内心世界的表露。
关键词:取胜;立意;情节;人物;独到
小说是文学作品的四大样式之一,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而优秀的小说,往往有独到的取胜之处。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在这方面是相当出色的。读这篇小说,我们能够探索到,创作小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取胜。
1.把普通常见的主题表现得深刻独到,耐人寻味
巴尔扎克在自己的作品中呈现给人们的是社会大画卷,在其中塑造了众多典型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曲折复杂,看起来就像一幅“清明上河图”。而莫泊桑却善于从百花丛中采摘最有价值的一朵,尽管在常人眼中并不是最鲜艳的;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生活小事揭露大的社会现实。《我的叔叔于勒》讲述的就是当时法国的凡人平常事。
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态度,对比十分鲜明强烈,从而有力地表现了主题思想:“现代的资产阶级家庭是建筑在什么基础上的呢?是建筑在资本上面,建筑在私人发财上面的。”(马克思、恩格斯语)《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是败家子,一般人的思维就主写于勒,以于勒为主线,小说却以于勒的遭遇为暗线,简写和虚写了他的过去和未来,而将重点放在了写 “我”的一家游哲尔赛岛在海轮上巧遇于勒这一事件上,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其取材与布局新颖别致,井然有序,详略得当,生动清晰地描绘出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现实生活的画面,将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刻独到。
2.情节看来平铺直叙,实则波澜起伏,张弛有节
菲利普这个生活拮据的职员家庭,盼星星,盼月亮,盼望过去的“恐怖”、今天的“福星”于勒降临,盼了12年,始终没盼到。作者暂时丢下这个不写,而写菲利普的二女儿婚后全家外出旅行,看来与情节发展关系不大,使情节舒缓下来,而且在舒缓中又绝妙地插上一个菲利普模仿漂亮太太吃牡蛎的“文雅高贵”的姿态,令人发笑,心情松弛下来,在这轻浅素淡的幽默之中,不知不觉地把故事推向了高潮,菲利普与他朝思暮想的“福星”于勒在海轮上相遇了。在没有确证这个牡蛎贩子就是于勒以前,菲利普夫妇已经惊恐万状,故事情节顿时紧张起来。但作者在此没有立刻解开这个谜,而是跌宕一下,让这个惊魂未定的菲利普去找船长探问底细,又把气氛松弛一下。船长的话证实了他们的怀疑,故事发展到了高潮,他们如临大敌,到了疯狂的地步。到底有没有认出来呢?由于筹划有方,退却有序,安然脱险,故事慢慢地入情入理地结束了这场虚惊,把气氛平息下来,最后用全家改乘海轮回来结尾,给人以回味咀嚼、沉思默想的机会。
这样普通的情节,莫泊桑能处理得有起有伏,有张有弛,曲折跌宕却无斧凿之痕。
3.采用多种不同的手法刻画人物
小说人物寥寥,却分别采取了多种不同的手法,有明有暗,有虚有实,有力地表现了主题。小说中的“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动,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也都是从“我”的角度道出的,在“我”身上,寄托着作家的褒贬、爱憎、喜怒哀乐,然而,对我的描写也没有用多少笔墨。
对于菲利普夫妇的两个女儿、女婿等人物,小说更是寥寥数语,一笔带过,对他们的外貌心理和语言几乎未作任何交代,他们只是起着陪衬、烘托和丰富情节,活跃场面的作用。那么,小说主要塑造了哪些人物呢?读后看得很清楚,是菲利普夫妇,小说又是如何塑造这两个主要人物的呢?本文的独到之处在于对他们内心世界的描写。
这种内心世界的描写,作者首先从人物言行的前后对比中来揭示。如在刻画菲利普夫妇时,作者让他们在自我言行的前后尖锐矛盾中揭露其以金钱为轴心而转动的人生哲学。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是:恐怖—希望—恐怖—激怒—仇恨。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因为:于勒当初花了他们的钱—到美洲赚了钱—不仅愿意还他们钱,而且还可以多给他们钱—破产又失去了钱,又可能回来花他们的钱。作者毫无评述之词,而菲利普夫妇一副拜金的嘴脸,已跃然纸上了。其次,作者通过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来描摹。当菲利普发现牡蛎贩子很像于勒时,作者着力描写了他的脸色和眼神“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当船长证实这个牡蛎贩子就是于勒时,菲利普的脸色和眼神是“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通过这些脸色和眼神的描写,刻画了菲利普急剧变化的复杂的内心活动。
《我的叔叔于勒》虽然篇幅短小,但若深入细致地进行探索,不难发现它的独到之处:平常的人物、情节,表现普通的主题,深刻、耐人寻味;行文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故事情节,巧妙真实,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塑造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这些正是小说写作成功的秘诀,因此读这篇小说,我们能够从中探索到创作小说的取胜之道。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桥南中学)
关键词:取胜;立意;情节;人物;独到
小说是文学作品的四大样式之一,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而优秀的小说,往往有独到的取胜之处。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在这方面是相当出色的。读这篇小说,我们能够探索到,创作小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取胜。
1.把普通常见的主题表现得深刻独到,耐人寻味
巴尔扎克在自己的作品中呈现给人们的是社会大画卷,在其中塑造了众多典型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曲折复杂,看起来就像一幅“清明上河图”。而莫泊桑却善于从百花丛中采摘最有价值的一朵,尽管在常人眼中并不是最鲜艳的;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生活小事揭露大的社会现实。《我的叔叔于勒》讲述的就是当时法国的凡人平常事。
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态度,对比十分鲜明强烈,从而有力地表现了主题思想:“现代的资产阶级家庭是建筑在什么基础上的呢?是建筑在资本上面,建筑在私人发财上面的。”(马克思、恩格斯语)《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是败家子,一般人的思维就主写于勒,以于勒为主线,小说却以于勒的遭遇为暗线,简写和虚写了他的过去和未来,而将重点放在了写 “我”的一家游哲尔赛岛在海轮上巧遇于勒这一事件上,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其取材与布局新颖别致,井然有序,详略得当,生动清晰地描绘出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现实生活的画面,将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刻独到。
2.情节看来平铺直叙,实则波澜起伏,张弛有节
菲利普这个生活拮据的职员家庭,盼星星,盼月亮,盼望过去的“恐怖”、今天的“福星”于勒降临,盼了12年,始终没盼到。作者暂时丢下这个不写,而写菲利普的二女儿婚后全家外出旅行,看来与情节发展关系不大,使情节舒缓下来,而且在舒缓中又绝妙地插上一个菲利普模仿漂亮太太吃牡蛎的“文雅高贵”的姿态,令人发笑,心情松弛下来,在这轻浅素淡的幽默之中,不知不觉地把故事推向了高潮,菲利普与他朝思暮想的“福星”于勒在海轮上相遇了。在没有确证这个牡蛎贩子就是于勒以前,菲利普夫妇已经惊恐万状,故事情节顿时紧张起来。但作者在此没有立刻解开这个谜,而是跌宕一下,让这个惊魂未定的菲利普去找船长探问底细,又把气氛松弛一下。船长的话证实了他们的怀疑,故事发展到了高潮,他们如临大敌,到了疯狂的地步。到底有没有认出来呢?由于筹划有方,退却有序,安然脱险,故事慢慢地入情入理地结束了这场虚惊,把气氛平息下来,最后用全家改乘海轮回来结尾,给人以回味咀嚼、沉思默想的机会。
这样普通的情节,莫泊桑能处理得有起有伏,有张有弛,曲折跌宕却无斧凿之痕。
3.采用多种不同的手法刻画人物
小说人物寥寥,却分别采取了多种不同的手法,有明有暗,有虚有实,有力地表现了主题。小说中的“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动,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也都是从“我”的角度道出的,在“我”身上,寄托着作家的褒贬、爱憎、喜怒哀乐,然而,对我的描写也没有用多少笔墨。
对于菲利普夫妇的两个女儿、女婿等人物,小说更是寥寥数语,一笔带过,对他们的外貌心理和语言几乎未作任何交代,他们只是起着陪衬、烘托和丰富情节,活跃场面的作用。那么,小说主要塑造了哪些人物呢?读后看得很清楚,是菲利普夫妇,小说又是如何塑造这两个主要人物的呢?本文的独到之处在于对他们内心世界的描写。
这种内心世界的描写,作者首先从人物言行的前后对比中来揭示。如在刻画菲利普夫妇时,作者让他们在自我言行的前后尖锐矛盾中揭露其以金钱为轴心而转动的人生哲学。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是:恐怖—希望—恐怖—激怒—仇恨。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因为:于勒当初花了他们的钱—到美洲赚了钱—不仅愿意还他们钱,而且还可以多给他们钱—破产又失去了钱,又可能回来花他们的钱。作者毫无评述之词,而菲利普夫妇一副拜金的嘴脸,已跃然纸上了。其次,作者通过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来描摹。当菲利普发现牡蛎贩子很像于勒时,作者着力描写了他的脸色和眼神“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当船长证实这个牡蛎贩子就是于勒时,菲利普的脸色和眼神是“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通过这些脸色和眼神的描写,刻画了菲利普急剧变化的复杂的内心活动。
《我的叔叔于勒》虽然篇幅短小,但若深入细致地进行探索,不难发现它的独到之处:平常的人物、情节,表现普通的主题,深刻、耐人寻味;行文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故事情节,巧妙真实,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塑造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这些正是小说写作成功的秘诀,因此读这篇小说,我们能够从中探索到创作小说的取胜之道。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桥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