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及史实的双面化探讨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860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的巅峰之作,是我们华夏文明宝库的璀璨明珠。而从古至今,这本书里的人物形象就备受读者讨论,特别是作为三国的三位主要君主之一曹操,一直都是读者们茶余饭后拿出来消遣娱乐的主要角色。而现今,我们面对诸多的版本和史料,更能推出此书写作者的意图。两项对比,也不失为一个新的对曹操形象的理解。
  关键词:三国演义;演义计谋;正史形象;变化根源
  说到史诗,彷佛我们中原汉家文明真的找不到一本能与希腊史诗等相提并论的,这本身就是极其可笑的。就各国家文明形态来说,也会分别反映在文学著作上。而我们的史诗,其实就是浩瀚的文明。如果非要取一朵为之绽放的花,那么这部恢弘而波澜壮阔的《三国演义》,足矣。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可以说是非常的明确,一个近似“反派”的定位让他背负了很多的标签:乱世奸雄、乱臣贼子、曹贼、狡猾阴险、残酷好色等等。不过在读过整本书之后,曹操的人物形象和小说主体发展脉络的冲突又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曹操,真如此不堪吗?一个有着如此性格与品德缺点的人真的能成为三国中最强的存在吗? 本文就基于此阐述个人见解。
  一、《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具体表现
  整个三国故事的根源起于东汉末年的数次大乱,黄巾之役崛起了无数世间英雄,曹操正是其中一位。曹操,字孟德,他的父亲是当时东汉朝廷大内宦官曹腾的养子曹嵩,可以说就家世来说曹操连孙权都不如,更何况累世官宦的袁绍和大汉皇叔刘备。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成了一个奸诈多疑的小人,不仅残暴好色,还多用阴谋诡计,与仁义无双的刘皇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正是这一点,大多数读者都会对曹操这个角色带有一些“感情色彩”。
  在第四回中曹操献刀这个情节就可以看出曹操与刘备的根本不同之处。当时的西凉刺史董卓趁乱率军进入洛阳,先擅行废立,又自封为相国。当时忠于中央汉室的一群大臣来说,都想除之而后快。而曹操则已经有暗杀董卓之心。值得注意的是《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政治谋略和军事计谋的篇幅是很大的,但“刺杀”这种手段看起来略显下乘,考虑到由儒家主导的文化和道德体系,这种手段被曹操利用本身就是与全书的“仁义刘备”做对比,在作者铺垫暗示之下,后来的奸诈小人形象的接受就不会显得突兀。反言之,如果刘玄德突然提出暗杀曹孙二人,这就会使作者感到错愕,难以接受。
  说完了曹操在《三国演义》里较不为人喜的方面,再来看看曹操之于军政上的建树。
  整本书较精彩的战争部份,比如曹操一决黄河以北归属的官渡之战,就凸显了曹操作为一军主帅和一地诸侯的能力和魅力。在官渡之战里,袁绍占据优势,他坐拥数十万大军,粮草无数,只需坚守做长期消耗战绝对能拖垮曹操。可这时候统帅的军事嗅觉和诸侯的人格魅力就凸显出来了。
  在开战之初,袁本初就有两个人进言:沮授认为,我军虽众但勇猛不足,彼军虽精但粮草不足,提议缓守,使彼军不战自败。袁绍却认为沮授“慢我军心”,将他锁禁军中。[1]而曹操反应却与袁绍截然不同,他听从荀攸建议,也认为“利在急战”,遂传令军将鼓噪而进。[1]这把双方的长短做了对比,很显然的道理袁绍却刚愎自用地视而不见,不愿承认自己治军不如曹孟德,非要以众击寡。
  到了即将进入关键性决战之前的时候,许攸在“袁曹”两方被不同的对待也是反映两方主公政治手段和人格魅力的重要地方。在袁绍处,许攸提出计谋却惨遭呵斥辱骂;而在许攸投奔曹操时,曹操跣足出迎,携手共入。“跣足出迎”,不论是政治作秀还是“千金买马骨”的求才姿态,曹操对待人才谋士的态度与袁绍却高下立判。由小极大,从细微处见天下,曹操的形象就这样在作者的笔墨下逐渐立体丰满,白脸曹操从此天下闻名。
  二、曹操在《三国演义》中形象与正史形象对比
  在《三国演义》塑造地曹操形象里,有两大处是后世儒学所不能容的,其一曰奸诈卑鄙,其二曰篡逆。以下将在这两点将演义中的“曹操”与正史中的曹操进行对比,以重现当年作者的写作意图。
  (一)、奸诈卑鄙的人物性格与雄才大略的历史成就
  关于曹操为人卑鄙奸邪的传闻,最早应该追述在曹操年轻时的“年少情况”之举。曹操为了不让自己的叔叔打自己小报告,便想出了方法让叔叔失信于自己的父亲。不过就这一点来说却并不能成为攻讦曹操品德有失,为人奸诈的直接理由。少年时的心态向来不是否定一个人的借口,年轻人的顽皮不是考验人品高尚的正确选择。但这一点却成了《三国演义》中较为明显的曹操品德有亏的地方。
  而曹操却也有刘备“专属”的仁义之心:先是用“五色棒”打杀了宦官,后来在官渡之战时,曹操自知兵力不足,主动在白马延津二地“遂解白马围,徙其民,循河而西”[2]。如果没有爱民之仁义,在不见得能赢的战争面前,粮草捉襟见肘,又哪里会想着百姓是否被大军交战所影响呢?
  (二)、曹操“篡逆”形象的树立
  曹操的“篡逆”之说从始至终就是封建统治者的一个悖论。
  在历史朝代兴亡之际,取得胜利的统治者往往称自己“顺民心,承天命”。前朝气数尽不尽都是统治者说了算。封建统治者们一方面宣传自己得位之正顺应天意民心,又一方面极度避讳“起义”、“权臣”、“谋逆”等字眼,实在是处于统治封建局限性。曹操的評价也是如此。
  当初许劭那句“治世之能臣,浊世之奸雄”让“奸”这个字伴随了曹操千百载,民间不知其谓者便宣判曹操为奸臣。
  最致命的便是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东汉皇权从桓灵二帝开始就已经备受其他势力左右,少帝和献帝都饱受兵灾流离之苦。当董卓率兵进入洛阳后,就胁迫太后和大臣废立皇帝,皇权就已经落入了权臣之手。而到了公元201年,献帝逃乱进入山东,却是曹操前往迎接,后建都许昌,这虽是把持朝政,但这种买卖确实不是曹操首创。
  当时的各地军阀都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各自为政,长此以往统一江山将会四分五裂。曹操正是想渴望完成一统江山的伟大功业,因此借汉室名义牵制对汉室皇位有所觊觎的人,顺便有利于顺理组织进行他的统一大业。但就史料所载,曹操却还是得到了应有的评价。陈寿于《三国志》中是这样评价曹操的:“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2]
  所以,曹操谋逆叛臣一说实际上就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宣扬“顺民”“忠君”思想所强加的主观色彩。历代王朝开国,得国根正苗红者寥寥无几,以此来攻讦曹操,实为可笑。
  结语:
  《三国演义》是我们国家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民间群众创作与作家创作相得益彰的典范。其中的各个角色都是珍贵的艺术形象,是值得我们去认真研读的宝贵财富。而对于艺术形象的认知和分析也应该辨证来看待。既要学会分析艺术形象的文学特色,又要结合史料史实,辨清小说人物与现实人物的关系。当然,随着我们对《三国演义》的进一步研读和分析,相信会有更多的发现,对这些宝贵的文学财富的学习借鉴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明]罗贯中著.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262页,第266页.
  [2][汉]陈寿撰,[晋]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明]罗贯中著.三国志通俗演义[M].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0.第16页,第269页.
  [4][明]罗贯中著,[清]毛宗岗批评.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M].岳麓书社.2006.第11页,第195页.
  [5]黄晋著.《三国演义》版本流传考证[A].2012.
其他文献
摘要:后现代主义出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的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的范畴”。在设计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对当下公共艺术设计的产生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强调综合多元化思想,反对理性,注重人文关怀。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人性;公共艺术  一、后现代主义对设计理论的探索  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反对“少即是多”(少令人生厌)主张:在设计中吸收当代各种文化精神杂乱的活力,
期刊
安部公房生于1924年,是战后派代表作家。受超现实主义和存在主义等西方现代派影响,他的作品往往具有特殊的场面、奇怪的情节、象征的手法和深刻的寓意,力图揭露社会的不合理性,探求解决问题的出路。《砂女》完美地表达了安部公房的存在主义思想,是日本战后文学的优秀作品之一。  安部在作品中设定了“砂穴”这一非现实的封闭空间,男主人公误入其中,与“砂村”无形的制度不断斗争。人类迷失在穴外的世界,不断地想从日常
期刊
摘要:《聊斋志异》中爱情故事所占比例较大,作者通过描述一个个美丽浪漫的爱情故事表达自己的爱情观,本文把其中的爱情故事分为三类并选取其中的代表作进行分析,由此得出蒲松龄的爱情婚姻观。  关键词:《聊斋志异》;爱情;蒲松龄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我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作者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了一个奇幻的世界。人们关注最多的是他对社会各种黑暗现象的批判,但其中的爱情及男女关系丰富性的描写,同样值
期刊
摘要:本文拟以仓桥由美子作品的取材为中心,对其中的中国题材和中国元素进行简单考察,并探讨仓桥由美子对中国元素的各种运用,重点揭示其对中国古代文学元素的现代性改造。  关键词:仓桥由美子;中国元素;现代性改造  一  仓桥由美子(1935-2005)是日本著名现代女作家,曾与开高健、大江健三郎等作为继“第三新人”之后的新生代作家受到瞩目。仓桥由美子早年就读于明治大学法文专业,毕业论文以萨特的《存在与
期刊
摘要:《风骨》篇是《文心雕龙》全书中极为重要,最富创见性的篇章之一。关于“风骨”一词的实质性内涵,人人言殊,没有定论。笔者看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气”与文章的“风骨”有着密切的关联。“气”是风骨的内在依据和内蕴之美。风是一种使情感得以表现的力量,骨是通过文辞显现的文章的整体力量,都是“气”的外在表现。  关键词: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气  刘勰针对当时文学创作中存在的颓靡之风,提出了“风骨”一说,
期刊
摘要:本文从沈周中岁时的巨幅山水画精品一(庐山高)入手,就此画的经营位五,技法表现及画面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闲述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庐山高》 ;沈周;山水画特点  自元朝以来,明代的文人画就以史称吴门的苏州为中心,他们继承“元四家”的传统,形成了波澜日壮的吴派,逐渐显赫于画坛。吴派文人画以沈周为最突出代表。沈周字启南,号石田,长洲人。家业优裕并收藏有许多历代名画字书,所以他从小就受到家庭文化
期刊
摘要:伴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现代设计也在不断的创新发展。现代设计需要参考的因素众多,其中艺术审美则是较为重要的部分。而若想提升我国的现代设计水平,则深入探究传统工艺美术所蕴含的艺术和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可以为设计带来新的思路。基于此,本文就针对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特征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做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现代设计;应用  
期刊
碩果
期刊
摘要: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自身的品味也有更高的要求。在现代艺术文化的背景下,现代艺术的设计与发展也在顺着时代潮流前进,在此过程中需要结合现代艺术设计的现状,分析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的关系,才能将探索出的艺术加以融合发展。本文将会从现代的角度出发,研究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融合方法。  关键词:现代艺术设计;传统民间艺术;发展融合  引言:  从现今的艺术发展概况中可以得知,在产品设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扩张,,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改变的同时也颠覆了文化领域以往的状态,,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众文化对当下大众传媒文学创作的颠覆性冲击。当代文学,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对大众进行着自我的识别、认同和自我抵抗。当代文学的创作者和生产经营主体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文学创作者,大众的媒体、文化的市场和其消费者也积极地直接参与了当代文学的生产和活动。由此,文学的生产方式、价值观的取向、文学的风尚、文学的观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