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就听说河源市和平县有一个千年古村落林寨,是全国最大的四角楼建筑群体。前不久的仲夏时节,我们几位热爱传统文化的老友,驱车探微寻幽去了。
进了和平县,沿乡间小路缓缓而行,一路山清水秀,满目葱绿;不经意打开车窗,一团团的青草灌木味,和着山地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放眼望去,整个林寨古村落,尽是古朴生香的四角楼和斑驳退色的灰色墙壁,古韵悠悠。
古风悠远的建筑。
林寨古村落位于东江支流利江河畔,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它地处广东省和平县,是一个有四角碉堡楼29座的建筑群,也是广东省2008年首批27个古村落之一。其南临利江,村廓城墙环成船形,立有东西南北四门;门前五口池塘,两边护城河常年碧水环绕;四周全是平整的良田。
林寨古村落始建于秦末汉初。据历史记载,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出50万大军开拓岭南,任命赵佗为龙川县令。赵佗后见秦乱不已,就自立为王,建治佗城,将佗城周围属地建立十三个都。为防御北方来犯之敌,赵佗委派一林姓统军来此筑寨据守,故称林隘。后语音演变,官府便用其姓命名“林寨”。
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正月,时任右佥都御史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的王阳明平叛池仲容(池大鬓)部农民起义军和太平天国红巾军时,攻占林寨。之后部分官兵退伍转业,见此山清水秀 便留此定居生活。
林寨陈姓开基始祖陈元坤是比较出名的一系。陈元坤落户林寨后人丁繁衍迅速,逐渐取代了林姓人。陈姓人为防洪防盗就在林寨大院周边建了众多的四角碉堡楼。现在居住在此的村民祖先,大部分都是和平县设县前后,从中原避战迁徙到此落户的。他们很早就知道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十分注重知识积累,发展文化。近代以来,大户人家纷纷将自己的子弟送到外国读书。那些留过洋的年轻人回来后,根据当地特点,在林寨的四角楼里面还增添了一丝丝西方的韵味。尽管由于时光岁月的冲洗,许多楼房损坏甚至毁倒,但它仍然拥有当代中国最大的四角楼古建筑群。
蜿蜒的古墙。
这是一条蜿蜒、上面青草丛丛的古墙:真正的秦砖汉瓦。见过沧海桑田,见过花开花落,如今它而静静地躺在古村落的护城河边。整座寨子的城墙以“船”形建设,护城河边上的“千年城墙”上至今还留下当年防卫的枪洞。随着地壳运动和泥土的堆积,原来高耸的城墙,现在大约在腰下的位置了。数千年弹指一挥间,古城墙除了“变矮”之外,依然坚固异常。导游告诉我们(其实,从它的某些缺口的断裂面,也清楚看得出),当年先人们已经懂得用石灰、河沙、石头加上糯米等一起搅拌,让泥石水土等更加凝固的工艺。
古铜色的古井。
沿着林寨古村小径和护城河边走过,一眼就可以见到一口古色古香的古井,它静静地、一动不动地守候在村门口。古井围壁约有半人高,青板条石砌成整洁的平台诉说着流逝的岁月。整个井体因历史久远而渐渐变成古铜色。探首望下去,仍见清泉汩汩,水清凌冽。
说到古井,自然还有一段小小的历史:赵佗委派林姓干部来驻守这个岭南关隘,防范来犯之敌,自然林干部就要彻底解决驻守干部士兵以及当地群众的饮水问题,于是专门派人在村里打井,尤其打了这口屹立在护城河边上的大井。
林寨古井经历了二千多年的风吹雨打、日嗮雨淋,至今仍然一如既往的凝视着这一方的天空,无声地守护在一代又一代村民的面前,淌流出来的清泉滋润着一批又一批过往的游客。我轻轻地倚靠在古井身旁,默默地细细的体味着它的浓情,它的凝望,它的守护。
一座古堡。
林寨地处利江之畔,地势低洼,古时常有水患并匪盗之忧。故乡民建房时多采用木石结合筑成碉楼式,防洪又防盗。因此成就了四角楼这种独特的客家民居。建筑专家说,作为中国乡土建筑的特殊类型,林寨古村落是集防洪、防盗、居住、仓储及中西建筑于一体的田园式的古堡。
这种古堡以客家特色建筑而成为四角楼闻名于世,共有40多幢,乃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四角楼群。其楼群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艺术之精湛、文化底蕴之厚实,实属罕见,令人叹为观止。它们留给我的印象,不仅仅是它的雄伟、壮观、瑰丽,更是它的身上释放出来的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芒和韵味;那样一种厚重与沉淀,让我久久不能自已,夜不能寐,浮想联翩。
林寨古村落村民秉承“崇文重义、恪守纲常、诚信经商、敬祖穆宗、铭恩乡梓”的祖训,多少年来,数百户人家和睦相处,和谐共存。这些都是得益于儒家思想等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的教化,是“细雨润无声”的滋润。
当年林寨仅一个村就有私塾六间。如今,私塾作为一种教书育人的场所,早已不复存在,但当年六间私塾之一的“青园书塾”依然保存完好,门前的对联依然清晰可辨:“青灯照读人文蔚,云路联鹿士气扬”。
进入每一座四角楼,踏进每一户厅堂,首入眼帘的,一定是高悬厅堂上那庄严明亮的大牌匾,上书警句、家训。牌匾上往往写有“是亦为政”、“孝友传家”、“世业维新”、“勤俭和忍”、“克和厥中”、“乐善不倦”等儒家传统文化词语作为家训、警句。屏风上往往还写有“薰风向南”、“东辉太乙”、“西焕长庚”、“兰桂腾芳”、“燕翼诒谋”等寓意吉祥的词语。
这些字体,有的遒劲有力,有的舒展平整,楷书、行书为多,亦有个别隶书。总之,只要踏进任何一家,你马上就强烈感受到浓郁的华夏传统文化的氛围,仿佛置身在传统文化的大教堂里,令人亲切、熟悉、温暖。真的,它就像一座座矗立在青山绿水中的国学讲坛,以它无声地语言,永远的智慧,教化、滋养它的子子孙孙。
也正是如此,陈家宗族中自古以来崇尚文明,孕育众人雅士多多。据史料记载,科举考试一千三百来年只有十七人连中三元,而清朝林寨古村的陈继昌就是其中之一。陈继昌,原名守睿,字哲臣,号莲史。生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卒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由于陈继昌抱病应殿试而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声名大振。察考又得第一,故又有“三元及第”之称。他是中国科举史最后一位“三元”状元。 陈继昌在翰林院修撰国史三年后,被派放外任。历任陕西、甘肃、顺天等乡试典试官。道光六年(1826)任会试同考官。道光十年后,历任山东兖州知府、直隶保定知府、通水河道巡察、江西按察使等职。曾任山西、直隶、甘肃、江宁布政使。道光二十三年,进京受道光帝嘉勉。道光二十五年,官至江苏巡抚。一年后,因病辞官,回归故里。卧病三年,病故于家中。
陈继昌多任外放官,所到之处,他办事公正廉明。做了许多兴利除弊、促教兴文的事情。尤以兴修水利,深得民心。陈继昌善书法,有书法大家风范。能诗文,著有《如话斋诗存》。另有文《殿试策》。可以说,古村一小片处,即可凸显出客家人诗书传家、崇文重教、礼仪经商的流风传统。
走出厅堂,沿着古巷前行,可以看见那些古屋大门的门梁上几乎都是用“第”来命名的。像“天保第”、“司马第”、“大夫第”、“光远第”等等。第者,古时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亦指上等房屋。此处当指二者兼而有之。林寨古村的四角楼及其古屋用“第”作为门梁上的题额,既表示该户系有人曾出仕为官,又体现了该户系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与境界。即便是它的楼名,也大多富含很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古村落里面最具代表性的四角楼“谦光楼”为例。谦光楼建于中华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据说是屋主陈云亭被其母用激将法逼迫建成的。其楼气势恢宏,工艺精湛。它采取“五进三栋”设计,有11个天井、18个厅堂。每层有84间房间,全屋共324间。该楼内正面有四栋骑楼,造型独特、优美。正厅横梁、斗拱化门、窗棂上的木刻,层次繁复,人物众多,神采个异,堪称木雕精品。屋梁石柱装饰有花纹,屏风匾牌镂刻木雕,金漆油刷,是典型的大富户庄园。谦光两字,语出《易经》谦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权德舆诗《八音诗》中有:“革道当在早,谦光斯可取”句,意为谦逊、低调、平和方可永得光明品德。其他的还有“永贞楼”、“乾约楼”、“福谦楼”和“美尽东南”楼等等。
可见,即使是从表面上看起来很普通的楼名上,人们都可以从中体味出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韵味,让人情不自禁地从心里面涌起阵阵敬佩之情,感叹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不灭不息。
其实,当我用仰视的目光追逐那些精美建筑细节和寓意深远的家训时,我都能惊异于每座四角楼的主人,他们都具有相同的儒雅学识和对艺术人文的不懈追求。无论是屋梁的木雕、门楣上的石雕、屏风的浮雕,还是那些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和蕴含励志故事的各色人物造型,无一不自然圆润,雕工细腻、惟妙惟肖,让那些长年累月生活在此的子子孙孙于进进出出中,于耳濡目染中,感受着潜消默化的美学人文熏陶。
翻开中国文化发展史就知道,中国文化的教育与熏陶是特别重视人格的养成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就如《大学》中开头所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特别重视人的生命教育和智慧培养,不会特别注重某些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这一点,正是当今中国教育工作欠缺、失误甚至失败的根本原因。
身处海口市的朱一强先生是我大学同学。他长期开展中西文化教育比较研究,是国内最先关注与反思中国教育成败的学者之一。我们两个一边考察古村落,一边探讨反思当今中国文化教育的模式。以下是我们谈话的主要内容:
在国学上颇有造诣的南怀瑾先生,他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都亡掉了。这就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一强有历史学家的睿智,他掰着指头说,我们只要看看犹太人就知道。犹太人自从摩西出埃及到今天已经二、三千年了,他们在世界上始终是第一等人。在几千年后现在又重新建国。他们几千年来的文化教育自成一格,具有独立的体系,始终保存他们自己的文化。可是,我们中国人却往往忽视这一点。
我们边走边凝视着四角楼的外墙。古墙上还保有一些现代人涂写的反人类、反传统的标语口号(可能是当地为了保持原貌有意留下的)。我们摇头叹气。
翻开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经济、科技和军事等等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国家,中国遭受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欺侮。一些知识分子寻找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时,往往把帐算到了文化传统的头上,认为是中国旧的文化,尤其是孔子的儒家学说,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拖累了中国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五四”运动时的一班人,为了使中国走向现代化,竟然提出打倒“孔家店”、推翻旧文化口号。然而,他们根本没有弄清,到底什么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经过几千年积累考验起来的精华,什么是后来人肆意曲解、穿凿附会加入的糟粕;于是把精华、糟粕一起抛掉了。
当我们再一次次地瞻仰古村落四角楼里里外外的家训、警句时,我们感叹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对人格与人文的教化与养成。这才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这才不是仅仅靠学习某些知识与技能就可以实现的。这才是我们看到林寨古村落后浮想联翩的内容、意义与价值。
所以说,我们这三代的中国人已经变得没有了文化根基。我和一强两人一次又一次回顾地南怀瑾先生的又一句箴言,他说:“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正所谓“君子忧道不忧贫”。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滑到了极其危险的边缘。中华民族又一次“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我去过烟雨江南的徽州,那触目所及的古民居精致秀美,轻盈如画。而在这和平的林寨古村落,散落在乡间金黄稻田里的那些四角楼,却是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犹如浩浩汤汤的史诗画卷。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繁华散尽后的林寨四角楼,早已人去楼空。虽然孤寂与沧桑难掩其中,但一批又一批的海内外游客的足迹,又使它再一次从孤独中挺身而立。游客们的匆匆脚步,带走的不仅仅是古韵悠悠的四角楼,还应该是从中体味与感悟到的人文的厚重与悠远。
傍晚时分,古村落的雄姿掩映在淡淡的西阳里。我独自坐在一座叫做“颖川旧家”四角楼的庭院一角,望着高楼上空渐行渐远的西阳慢慢西去,四周一片寂静空灵,惟有夏夜之风徐徐飘过,稻香阵阵。忽而觉得自己的内心温静如一池春水,微风过处,泛起丝丝闲适的涟漪。
2013年6月于东莞
进了和平县,沿乡间小路缓缓而行,一路山清水秀,满目葱绿;不经意打开车窗,一团团的青草灌木味,和着山地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放眼望去,整个林寨古村落,尽是古朴生香的四角楼和斑驳退色的灰色墙壁,古韵悠悠。
古风悠远的建筑。
林寨古村落位于东江支流利江河畔,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它地处广东省和平县,是一个有四角碉堡楼29座的建筑群,也是广东省2008年首批27个古村落之一。其南临利江,村廓城墙环成船形,立有东西南北四门;门前五口池塘,两边护城河常年碧水环绕;四周全是平整的良田。
林寨古村落始建于秦末汉初。据历史记载,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出50万大军开拓岭南,任命赵佗为龙川县令。赵佗后见秦乱不已,就自立为王,建治佗城,将佗城周围属地建立十三个都。为防御北方来犯之敌,赵佗委派一林姓统军来此筑寨据守,故称林隘。后语音演变,官府便用其姓命名“林寨”。
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正月,时任右佥都御史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的王阳明平叛池仲容(池大鬓)部农民起义军和太平天国红巾军时,攻占林寨。之后部分官兵退伍转业,见此山清水秀 便留此定居生活。
林寨陈姓开基始祖陈元坤是比较出名的一系。陈元坤落户林寨后人丁繁衍迅速,逐渐取代了林姓人。陈姓人为防洪防盗就在林寨大院周边建了众多的四角碉堡楼。现在居住在此的村民祖先,大部分都是和平县设县前后,从中原避战迁徙到此落户的。他们很早就知道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十分注重知识积累,发展文化。近代以来,大户人家纷纷将自己的子弟送到外国读书。那些留过洋的年轻人回来后,根据当地特点,在林寨的四角楼里面还增添了一丝丝西方的韵味。尽管由于时光岁月的冲洗,许多楼房损坏甚至毁倒,但它仍然拥有当代中国最大的四角楼古建筑群。
蜿蜒的古墙。
这是一条蜿蜒、上面青草丛丛的古墙:真正的秦砖汉瓦。见过沧海桑田,见过花开花落,如今它而静静地躺在古村落的护城河边。整座寨子的城墙以“船”形建设,护城河边上的“千年城墙”上至今还留下当年防卫的枪洞。随着地壳运动和泥土的堆积,原来高耸的城墙,现在大约在腰下的位置了。数千年弹指一挥间,古城墙除了“变矮”之外,依然坚固异常。导游告诉我们(其实,从它的某些缺口的断裂面,也清楚看得出),当年先人们已经懂得用石灰、河沙、石头加上糯米等一起搅拌,让泥石水土等更加凝固的工艺。
古铜色的古井。
沿着林寨古村小径和护城河边走过,一眼就可以见到一口古色古香的古井,它静静地、一动不动地守候在村门口。古井围壁约有半人高,青板条石砌成整洁的平台诉说着流逝的岁月。整个井体因历史久远而渐渐变成古铜色。探首望下去,仍见清泉汩汩,水清凌冽。
说到古井,自然还有一段小小的历史:赵佗委派林姓干部来驻守这个岭南关隘,防范来犯之敌,自然林干部就要彻底解决驻守干部士兵以及当地群众的饮水问题,于是专门派人在村里打井,尤其打了这口屹立在护城河边上的大井。
林寨古井经历了二千多年的风吹雨打、日嗮雨淋,至今仍然一如既往的凝视着这一方的天空,无声地守护在一代又一代村民的面前,淌流出来的清泉滋润着一批又一批过往的游客。我轻轻地倚靠在古井身旁,默默地细细的体味着它的浓情,它的凝望,它的守护。
一座古堡。
林寨地处利江之畔,地势低洼,古时常有水患并匪盗之忧。故乡民建房时多采用木石结合筑成碉楼式,防洪又防盗。因此成就了四角楼这种独特的客家民居。建筑专家说,作为中国乡土建筑的特殊类型,林寨古村落是集防洪、防盗、居住、仓储及中西建筑于一体的田园式的古堡。
这种古堡以客家特色建筑而成为四角楼闻名于世,共有40多幢,乃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四角楼群。其楼群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艺术之精湛、文化底蕴之厚实,实属罕见,令人叹为观止。它们留给我的印象,不仅仅是它的雄伟、壮观、瑰丽,更是它的身上释放出来的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芒和韵味;那样一种厚重与沉淀,让我久久不能自已,夜不能寐,浮想联翩。
林寨古村落村民秉承“崇文重义、恪守纲常、诚信经商、敬祖穆宗、铭恩乡梓”的祖训,多少年来,数百户人家和睦相处,和谐共存。这些都是得益于儒家思想等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的教化,是“细雨润无声”的滋润。
当年林寨仅一个村就有私塾六间。如今,私塾作为一种教书育人的场所,早已不复存在,但当年六间私塾之一的“青园书塾”依然保存完好,门前的对联依然清晰可辨:“青灯照读人文蔚,云路联鹿士气扬”。
进入每一座四角楼,踏进每一户厅堂,首入眼帘的,一定是高悬厅堂上那庄严明亮的大牌匾,上书警句、家训。牌匾上往往写有“是亦为政”、“孝友传家”、“世业维新”、“勤俭和忍”、“克和厥中”、“乐善不倦”等儒家传统文化词语作为家训、警句。屏风上往往还写有“薰风向南”、“东辉太乙”、“西焕长庚”、“兰桂腾芳”、“燕翼诒谋”等寓意吉祥的词语。
这些字体,有的遒劲有力,有的舒展平整,楷书、行书为多,亦有个别隶书。总之,只要踏进任何一家,你马上就强烈感受到浓郁的华夏传统文化的氛围,仿佛置身在传统文化的大教堂里,令人亲切、熟悉、温暖。真的,它就像一座座矗立在青山绿水中的国学讲坛,以它无声地语言,永远的智慧,教化、滋养它的子子孙孙。
也正是如此,陈家宗族中自古以来崇尚文明,孕育众人雅士多多。据史料记载,科举考试一千三百来年只有十七人连中三元,而清朝林寨古村的陈继昌就是其中之一。陈继昌,原名守睿,字哲臣,号莲史。生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卒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由于陈继昌抱病应殿试而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声名大振。察考又得第一,故又有“三元及第”之称。他是中国科举史最后一位“三元”状元。 陈继昌在翰林院修撰国史三年后,被派放外任。历任陕西、甘肃、顺天等乡试典试官。道光六年(1826)任会试同考官。道光十年后,历任山东兖州知府、直隶保定知府、通水河道巡察、江西按察使等职。曾任山西、直隶、甘肃、江宁布政使。道光二十三年,进京受道光帝嘉勉。道光二十五年,官至江苏巡抚。一年后,因病辞官,回归故里。卧病三年,病故于家中。
陈继昌多任外放官,所到之处,他办事公正廉明。做了许多兴利除弊、促教兴文的事情。尤以兴修水利,深得民心。陈继昌善书法,有书法大家风范。能诗文,著有《如话斋诗存》。另有文《殿试策》。可以说,古村一小片处,即可凸显出客家人诗书传家、崇文重教、礼仪经商的流风传统。
走出厅堂,沿着古巷前行,可以看见那些古屋大门的门梁上几乎都是用“第”来命名的。像“天保第”、“司马第”、“大夫第”、“光远第”等等。第者,古时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亦指上等房屋。此处当指二者兼而有之。林寨古村的四角楼及其古屋用“第”作为门梁上的题额,既表示该户系有人曾出仕为官,又体现了该户系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与境界。即便是它的楼名,也大多富含很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古村落里面最具代表性的四角楼“谦光楼”为例。谦光楼建于中华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据说是屋主陈云亭被其母用激将法逼迫建成的。其楼气势恢宏,工艺精湛。它采取“五进三栋”设计,有11个天井、18个厅堂。每层有84间房间,全屋共324间。该楼内正面有四栋骑楼,造型独特、优美。正厅横梁、斗拱化门、窗棂上的木刻,层次繁复,人物众多,神采个异,堪称木雕精品。屋梁石柱装饰有花纹,屏风匾牌镂刻木雕,金漆油刷,是典型的大富户庄园。谦光两字,语出《易经》谦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权德舆诗《八音诗》中有:“革道当在早,谦光斯可取”句,意为谦逊、低调、平和方可永得光明品德。其他的还有“永贞楼”、“乾约楼”、“福谦楼”和“美尽东南”楼等等。
可见,即使是从表面上看起来很普通的楼名上,人们都可以从中体味出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韵味,让人情不自禁地从心里面涌起阵阵敬佩之情,感叹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不灭不息。
其实,当我用仰视的目光追逐那些精美建筑细节和寓意深远的家训时,我都能惊异于每座四角楼的主人,他们都具有相同的儒雅学识和对艺术人文的不懈追求。无论是屋梁的木雕、门楣上的石雕、屏风的浮雕,还是那些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和蕴含励志故事的各色人物造型,无一不自然圆润,雕工细腻、惟妙惟肖,让那些长年累月生活在此的子子孙孙于进进出出中,于耳濡目染中,感受着潜消默化的美学人文熏陶。
翻开中国文化发展史就知道,中国文化的教育与熏陶是特别重视人格的养成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就如《大学》中开头所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特别重视人的生命教育和智慧培养,不会特别注重某些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这一点,正是当今中国教育工作欠缺、失误甚至失败的根本原因。
身处海口市的朱一强先生是我大学同学。他长期开展中西文化教育比较研究,是国内最先关注与反思中国教育成败的学者之一。我们两个一边考察古村落,一边探讨反思当今中国文化教育的模式。以下是我们谈话的主要内容:
在国学上颇有造诣的南怀瑾先生,他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都亡掉了。这就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一强有历史学家的睿智,他掰着指头说,我们只要看看犹太人就知道。犹太人自从摩西出埃及到今天已经二、三千年了,他们在世界上始终是第一等人。在几千年后现在又重新建国。他们几千年来的文化教育自成一格,具有独立的体系,始终保存他们自己的文化。可是,我们中国人却往往忽视这一点。
我们边走边凝视着四角楼的外墙。古墙上还保有一些现代人涂写的反人类、反传统的标语口号(可能是当地为了保持原貌有意留下的)。我们摇头叹气。
翻开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经济、科技和军事等等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国家,中国遭受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欺侮。一些知识分子寻找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时,往往把帐算到了文化传统的头上,认为是中国旧的文化,尤其是孔子的儒家学说,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拖累了中国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五四”运动时的一班人,为了使中国走向现代化,竟然提出打倒“孔家店”、推翻旧文化口号。然而,他们根本没有弄清,到底什么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经过几千年积累考验起来的精华,什么是后来人肆意曲解、穿凿附会加入的糟粕;于是把精华、糟粕一起抛掉了。
当我们再一次次地瞻仰古村落四角楼里里外外的家训、警句时,我们感叹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对人格与人文的教化与养成。这才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这才不是仅仅靠学习某些知识与技能就可以实现的。这才是我们看到林寨古村落后浮想联翩的内容、意义与价值。
所以说,我们这三代的中国人已经变得没有了文化根基。我和一强两人一次又一次回顾地南怀瑾先生的又一句箴言,他说:“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正所谓“君子忧道不忧贫”。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滑到了极其危险的边缘。中华民族又一次“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我去过烟雨江南的徽州,那触目所及的古民居精致秀美,轻盈如画。而在这和平的林寨古村落,散落在乡间金黄稻田里的那些四角楼,却是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犹如浩浩汤汤的史诗画卷。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繁华散尽后的林寨四角楼,早已人去楼空。虽然孤寂与沧桑难掩其中,但一批又一批的海内外游客的足迹,又使它再一次从孤独中挺身而立。游客们的匆匆脚步,带走的不仅仅是古韵悠悠的四角楼,还应该是从中体味与感悟到的人文的厚重与悠远。
傍晚时分,古村落的雄姿掩映在淡淡的西阳里。我独自坐在一座叫做“颖川旧家”四角楼的庭院一角,望着高楼上空渐行渐远的西阳慢慢西去,四周一片寂静空灵,惟有夏夜之风徐徐飘过,稻香阵阵。忽而觉得自己的内心温静如一池春水,微风过处,泛起丝丝闲适的涟漪。
2013年6月于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