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画之精髓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o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画的点和线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点或线条,它具有特殊的品格和丰富的内涵。中国画中的线条本身已是高于生活的艺术和装饰化了的艺术手段,对中国画来说,线条这一艺术形式的运用对造型、抒情写意具有重大意义,并且产生着特别显著的审美效果。
  [关键词]线条 骨法用笔 抒情写意 精髓
  
  在漫长的中国绘画史上,国画线条作为艺术形式美以及国画线条对艺术美的创作所起的重大作用,都曾十分显著地表现了我们民族的绘画特色和审美意识的特征,也十分显著地显示了中国画作为中国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种反映形式所固有的东方艺术的独特性。中国画的点和线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点或线条,它具有特殊的品格和丰富的内涵。可以说,不了解中国画中线的品格和内容,也就很难了解中国画。下面我就从两方面来浅谈一下中国画的线条于我的认识。
  
  一、骨法用笔
  
  中国画创作中使用的工具材料笔和墨,由于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艺术家们高度发挥了它们的性能,使笔和墨的表现成为中国画形式系统中最生动、最富有特殊性和最能体现画家情感意趣的重要构成要素,同时也成为中国画民族风格和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风格特征。从古至今,笔墨以不仅作为一种形式技巧和艺术家功力的代名词,而且还成为画家学者人品学识、成就高低以及中国画优劣的品评标准。由此,很多人把笔墨看作是中国画的实质,可见笔墨在中国画中有着重要意义,其中用笔便是重要一项。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画当中,用笔也就是用线。中国数千年文明的历史积淀,尤其是中国书法的发展和特殊的尖头毛笔的运用,使中国人从深度方面充分发掘出“线”的内在潜力。线意识和笔墨意识的不断深化和积淀使中国画始终没有脱离具有丰富内涵的“线”的表现范畴。“线”不仅作为一种独具东方艺术特色的美的形式而得到发展,而且作为造型手段,也形成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独立的艺术体系。
  我国南齐时期的艺术家谢赫在他的《古画品录》中。第一次提出“六法”,其中“骨法用笔”排在第二的重要位置。谢赫所说的“骨法”指人的骨相,也就是人的形体状貌和与人的形体状貌相关的人的内在精神气质,也就是形和神的综合体。在谢赫看来,用笔与表达人物的形神是相统一的,用笔是达到写形传神的基本手段,用笔的目的就是写形传神。我国唐代著名艺术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也说:“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张彦远强调了用笔与造型的关系。立意必须造型,造型必须用笔,用笔便是基础的基础。
  不同风格线条的创造,首先要依赖于用笔的变化。古人讲“用笔为上”、“用笔千古不易”,都是强调用笔与个人线条风格形成的重要关系。毛笔握在手中,笔在运行过程中的急缓、提按、轻重、方圆、尖扁、藏露,都会产生线在力度和质感上的变化。这种力度和质感的变化与造型中客观物象的坚硬、柔软、轻盈、挺拔、平缓、曲直、方圆等变化相对应,使形在“线”的天地里找到自己相应的表现手段。所以,线在形体的塑造中绝不是一种对轮廓线的描摹,而是在对物象形体把握界定的同时,还能表现出物体的质感、量感和动感。例如在人物画的“十八描”中,柳叶描具有柔和绵密的感觉。而减笔描则能表现出简率而转折硬朗的感觉。在山水画中皴法的表现,虽然都是画石画山,但斧劈皴和披麻皴在给人的质的感觉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可见,中国画中的线在塑造形体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达到状物的目的,而且是以艺术化的手段描写揭示出客观事物的性情状态,也就是说达到了形神兼备,这不能不归于线的特殊品格。同时中国艺术家在运用线的过程中对客观形象的概括、提炼和理解能力,体现了他们驾驭物象的巨大创造力。中国画中的线条本身已是高于生活的艺术和装饰化了的艺术手段,它比忠实地描摹物象具有更强的主观因素。因此,中国艺术家运用线来造型的过程也是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的过程。那么,在浩瀚的中国绘画发展史中,骨法用笔作为中国画形式系统中一个最稳定的因素以成为不可动摇的了。
  
  二、抒情写意
  
  西方绘画也并不完全排斥用线条来描绘物象,但和中国画的用线细加比较,其区别就很明显,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在于中国画线条的抒情性与写意性。在中国画中,线与它构成的形体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依附关系,如果说到联系那应该是由线条自身的品格特征表现的物象与作者之间当时的情感的一种联系沟通。石涛在《苦瓜和尚话语录》中说:“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正说的是笔墨的这一特征。那么中国画的线条之所以具有抒情写意的性格特征,首先是由于画家在运笔中充分调动力度、速度及轻重、缓急等变化,使线自身也具有千变万化的姿态。一方面,线条丰富多姿的形态可以唤起欣赏者对现实生活中的万物中类似的物体形态美的联想,使抽象的线条成为现实事物形体美的一种间接曲折的反映,因而唤起人们的不同感受。另一方面,画家在运笔过程中个人情绪、意趣、思想的灌注,使得中国画中的线条具有明显的画家个性特征。达到抒其情、畅其神、写其意,进而表现人的审美理想、气质、心灵、人格。这也就是古人说的“画如其人”。同为写意花鸟画大家的徐渭和朱耷,徐渭运笔大刀阔斧,纵横睥睨:而朱耷则笔如钢杵,墨似乌云。徐渭的肆意奔放表现了他在自己“九死九生”的坎坷人生道路上时时涌现出骚动矛盾的内心情感,而朱耷那简炼凝重的笔法,则又与他孤独、冷漠、高傲、倔强的心态相连。
  可见,对中国画来说,线条这一艺术形式的运用对造型、抒情写意具有重大意义,并且产生着特别显著的审美效果。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传统不仅造就了特有的中国画形式和技法,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广博仍然是中国画发展最适合的土壤和基础。只要有中国文化,中国画所固有的东方艺术的独特性也将永远屹立,作为中国画之精髓的线条也将不断进步、创新!
其他文献
【摘要】《通天塔》所反映出的是现在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问题:人们因为缺少交流,沟通,使得矛盾不断,仿佛世界就被上帝的魔咒所牢牢控制住一样,受到惩罚。沟通并非是一种语言问题。传说中,人类由于语言不同而最终放弃了修建通天塔。如果真有通天塔,它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它就在人心里。沟通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更大的障碍是人们的灵魂。  【关键词】沟通 人性 语言 《通天塔》    人们互相理解,互相齐心协力,建巴别通
[摘要] 宪政是指一种在宪法之下使政治运作法律化的理念或理想状态,它要求政府所有权力的行使都被纳入宪法的轨道并受宪法的制约。宪政的实施首先要限制政府的权力,同时要保障公民的权利。它是“活的宪法”、“生活中的宪法”、“宪法的动态实施”,在宪政国家任何法律如果和宪法相违背则必然无效。电影《艾芙琳》就给我们阐述了这样一个理念,让我们看到了法律自身价值的追求与实施的冲突,更坚定了我们民主国家实施宪政的重
[摘要]园林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人们建造的可居可游可赏的‘‘第二自然”,又是造园主抒发思想情感和体现其人格精神的载体,是“潜精神创造的一种环境”,具有独特的美学思想和艺术价值。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同于西方园林美学观念,其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及其自然观的态度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哲学思想 自然观    畅游我国古典园林,我们会被映入眼帘的精巧
【摘 要】豫剧现代戏《香魂女》获得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及中宣部“五一工程奖”后,为进军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加工,剧中的舞蹈创作也在不断的修改加工中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  【关键词】豫剧 现代戏 固本求新 舞蹈 创作    豫剧《香魂女》是河南省豫剧三团2000年推出的一部现代戏,长达十年的演出实践,证明了其创作理念和表现方式的成功。继获得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及中宣部“五一工程
机身:富士X-T4;镜头:富士龙XF18-55mmF2.8-4 R LM OIS;焦距:32mm(等效35mm全画幅);光圈:F5.6;快门:1/200秒;感光度:ISO-500。  舞蹈是最能体现人类身体美感的一种艺术形式,也很考验摄影师、相机和舞者之间的默契。在摄影师薇白最新的舞者拍摄计划中,我们看到她用富士X-T4成功捕捉到了舞者灵动优美的瞬间。为何拍舞者?  “Dance Everywhe
摘要 怀念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岁月神偷》通过罗先生一家在香港60年代的生活经历,带我们回到一个令人怀念的旧香港,重新经历我们的成长经验,也重新塑造我们的集体回忆。这部影片不矫情,它没有哗众取宠的露骨的商业气味,于平凡之中见真情,于欢乐之中掩忧伤,姿态很低,立意却很高,平凡之中拥有着动人的力量。  关键词 《岁月神偷》 岁月 幻变 善待当下    《岁月神偷》的片名初看像是商业动作片,导演罗启锐和监
[摘要]《绝密押运》塑造了一批鲜活而动人的军人形象,在这充满诱惑,人的欲望在追逐着满足的时代里,他们对忠诚的坚守是难能可贵的。  [关键词]《绝密押运》 军人 忠诚 责任    《绝密押运》取材于武警押运部队,其热播后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剧作通过深入描写武警战士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了一批鲜活而动人的军人形象。无论是退役老兵雷家农和赵野,还是现役军人邵笛、陶涛、左毅然等人,他们的人生阅历和生存际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在家里拍静物照。我用的被拍摄主体是鲜花。我会从光线、搭配、景别几个角度,分别来进行讲解。1选择合适的场地:要有光  照片美不美,关键看光感。光感通透的照片,一定美。晴天无云,阳光从侧面的南窗洒进来,点亮一面墙,也能点亮我们的拍摄主体:鲜花。2背景的选择:看风格  我喜歡简洁清爽的亮调风格,家里的装修,正好也是浅浅的蓝色背景。如果小伙伴们喜欢复古的暗色调风格,可以选用深
[摘要] 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及其相关单位出品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大秦岭》共分八集介绍了秦岭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传奇,极大丰富我国的人文历史宝库。影片恢宏干练、广博大气、古朴悠远,全方位的介绍了秦岭的风光和故事,探寻到它古老的历史,展现了秦岭在中华文明、中国历史的进程中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 《大秦岭》 主题 结构 视听语言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1
[摘要]中国历来是一个重视伦理道德的国家,以反映社会和家庭伦理道德为题材的家庭伦理剧深受观众喜爱,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固定的模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伦理剧也在发生着蜕变。2006年《新结婚时代》的播出就是对这些社会现状一次淋漓尽致的展现,这部电视剧既有对家庭伦理剧对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表现的继承,也有对家庭伦理剧的创新。  [关键词]家庭伦理剧 《新结婚时代》 创新    崇尚儒家文化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