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有利于增强高校學生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积极心理学将研究内容集中在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和积极的社会环境。本文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分析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并从以上三个方面探索提高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高校辅导员 职业幸福感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特殊组成部分,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职业幸福感是指主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开发、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因高校辅导员是大学校园中与学生接触最频繁,联系最密切,行为举止最易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教师群体,其职业幸福感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工作开展的质量和实效,进而影响到高校培育大学生成长成才目标的实现。所以,保证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有充分的幸福感体验至关重要。
一、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一)工作内容繁杂、压力大。
在高校,辅导员被赋予了多重角色,承担了多项工作,比如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奖勤助贷、党务工作、心理辅导、校园文化活动、就医陪护等,可以说高校里只要是与学生相关问题基本上都会牵涉辅导员。“一天24小时开机、没有明确的上下班时间、有事情找辅导员”已经成为如今许多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常态。除了较长的工作时间和较大的工作量外,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也很大,辅导员要想兼顾好各方面的工作必须紧绷神经、丝毫不能松懈。如此高强度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辅导员的身心健康,降低了他们的职业幸福感。
(二)机制不顺畅,前景不乐观。
首先,高校对于辅导员工作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辅导员的工作纷繁复杂,高校对辅导员工作的评价无法量化,一些实际在做的工作没有通过考核评价体系体现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培训学习、考察交流的机会较少,上升空间相对狭窄。受专业素质所限,转岗或升职都很困难,许多人只是把辅导员工作当做一种过渡性的工作而非终身职业,职业归属感较低。最后,收入待遇低。由于工作性质和相关的规定与要求,与专任教师比,同学历的辅导员工资水平一般低很多,无法满足自身对于该岗位的预期。
(三)职责划分不明确、职业认同感低。
目前,许多高校对辅导员工作的职责划分不明确,辅导员不仅要接受校学生处和学院党委的直接领导,其他凡是与学生工作相关的部门,包括后勤处、保卫处等也都对辅导员进行“名正言顺”的领导,一些高校甚至于连寝室卫生检查、水电费催缴等工作需要辅导员落实。这种混乱的工作关系和“万金油”的工作状态,极易让人将辅导员工作误解为一种低层次、低水平、低含金量的工作。这种认识不仅来自于学校内部的行政管理人员、普通教师,而且来自于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社会认同感的缺乏与强烈的尊严感需要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严重削弱了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二、积极心理学与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于二十世纪末由美国心理学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先生(Martin E.P.Seligman)和谢尔顿(Kennon M.Sheldon)提出。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建设性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研究对象是普通人的心理活动,其针对大部分人的心理状况指导人们如何追求幸福生活。
(二)积极心理学对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启示
关于职业幸福感,在以往研究中,学者们大都关注的是如何消除职业倦怠感,从而提升职业幸福感,而对幸福感本身关注甚少。然而,事实上职业幸福感注重的是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积极的、正面的、乐观的体验,提倡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工作,用全身的热情投入工作。单纯的消除职业倦怠感只是减轻了主体对于职业的消极的、负面的评价,并不能因为就从中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并获得对于所从事职业持续的、快乐的、正向的感受。由此,积极心理学将研究的重点由消极的“倦怠”转向积极的“工作投入”,这为提升高校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提供了新思路。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研究内容的不同使得积极心理学在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上有着其他学科无法媲美的优势。接下来,笔者从以下三个层面对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路径作出分析。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提升路径
(一)培育积极情绪,增强幸福体验。
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心理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构建基础。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曾说:“幸福的生活就是美好的感觉被最大限度的增强,不好的感觉被最大限度的削弱。”辅导员工作繁杂琐碎,有些人能整日激情满满、精力充沛;有的人却焦虑不安、抱怨连连。这就要求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和健康的情绪面对工作,善于挖掘学生工作的乐趣,将不愉快的情绪自觉淡化,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崇高价值,不断进行自我暗示,以此增加更多的快乐与满足,增强个人对于职业的认同和感受幸福的能力。同时,高校必须正视对辅导员情绪品质的培养工作,通过举办幸福类讲座、开办心理工作坊、定期组织教师参与户外活动等形式对辅导员老师心理疏导,帮助其释放心理压力,培养积极情绪,促使其以更轻松、饱满的姿态投入工作,提高学生工作质量。 (二)培养个人特质,塑造积极人格。
个人特质是一個人相对稳定的思想和情绪方式,我们把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均表现出的一些特点称为个人特质,如害羞、进取心、顺从、懒惰、忠诚、畏缩等。这些特质越稳定,在不同的情境下出现的频率越高,越有利于描述和预测个体的行为。个人特质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人格结构,构建积极人格是改变一个人思维与行为方式最有效的方法。高校辅导员要构建积极的人格需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辅导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对工作的胜任能力。高校必须认真对待辅导员队伍人才选拔和培养工作,杜绝片面追求高学历,而忽视对方专业素质和综合管理能力的行为,要选出并培养一批真正热爱和有能力胜任学生工作的人员担任辅导员一职。在知识丰富和能力提高的情况下,高校辅导员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感受到这份职业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是树立健康的职业观念,增强自我效能。积极心理学认为,高自尊和强自我效能感可以促进个人力量和顺应能力的发展。辅导员在工作中应适时地设定合适的工作目标,在实现目标后给予适当的自我激励与肯定,乐观向上地看待工作的价值,并固化为积极的人格品质,增加获得幸福的机会。
(三)完善工作制度,营造良好氛围。
尽管积极心理学者强调个体的心理、人格的良好品质,但十分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如人种、经济、教育、家庭等因素对个体情绪、人格、心理健康及对心理治疗的影响。从这点来说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不仅需要辅导员个人的努力,而且离不开学校和社会的支持。
高校应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高校要从思想上提高对辅导员队伍的认识,明确有关领导部门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合理划分辅导员的工作范围,把辅导员从繁杂的非本职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帮助辅导员走一条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让辅导员在工作中看到希望,增强对于未来的信心。此外,高校要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的考核激励机制。根据辅导员工作量的多少及工作成效的大小进行工作考核评价,规定辅导员工资标准,实行多劳多得。对于连续考核不及格者,及时调离岗位,优化整个辅导员队伍,对考核中表现突出的辅导员给予物质奖励及评优鼓励。
社会的支持与认可对于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相当重要。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呈发展状态,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然而,就现实情况看,与专职教师相比,辅导员这一岗位在社会上的认可度总体较低。一方面辅导员的工作重要性还需要大力宣传,以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肯定,在校内校外形成对辅导员工作予以尊重的氛围。另一方面,高校内部应该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给予辅导员更多的人文关怀,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这份职业所带来的幸福与美好。
参考文献:
[1]李文砚.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J].宿州学院学报,2013(5):102-103.
[2]张利兵.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提升[J].科教导刊,2013(1):224-252.
[3]申雯,段元梅.积极心理取向的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提升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1):26-27.
[4]任胜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生心理健康辅导[J].职教论坛,2012(8):68-69.
[5]刘孝菊,王向东.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深层归因与系统消解[J].中国电力教育,2011(16):30-31.
[6]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7):120-125.
[7]楼天宇.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思考[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2(5):423-427.
[8]AlanCarr,著.郑雪,等.译校.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83-184.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高校辅导员 职业幸福感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特殊组成部分,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职业幸福感是指主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开发、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因高校辅导员是大学校园中与学生接触最频繁,联系最密切,行为举止最易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教师群体,其职业幸福感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工作开展的质量和实效,进而影响到高校培育大学生成长成才目标的实现。所以,保证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有充分的幸福感体验至关重要。
一、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一)工作内容繁杂、压力大。
在高校,辅导员被赋予了多重角色,承担了多项工作,比如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奖勤助贷、党务工作、心理辅导、校园文化活动、就医陪护等,可以说高校里只要是与学生相关问题基本上都会牵涉辅导员。“一天24小时开机、没有明确的上下班时间、有事情找辅导员”已经成为如今许多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常态。除了较长的工作时间和较大的工作量外,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也很大,辅导员要想兼顾好各方面的工作必须紧绷神经、丝毫不能松懈。如此高强度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辅导员的身心健康,降低了他们的职业幸福感。
(二)机制不顺畅,前景不乐观。
首先,高校对于辅导员工作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辅导员的工作纷繁复杂,高校对辅导员工作的评价无法量化,一些实际在做的工作没有通过考核评价体系体现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培训学习、考察交流的机会较少,上升空间相对狭窄。受专业素质所限,转岗或升职都很困难,许多人只是把辅导员工作当做一种过渡性的工作而非终身职业,职业归属感较低。最后,收入待遇低。由于工作性质和相关的规定与要求,与专任教师比,同学历的辅导员工资水平一般低很多,无法满足自身对于该岗位的预期。
(三)职责划分不明确、职业认同感低。
目前,许多高校对辅导员工作的职责划分不明确,辅导员不仅要接受校学生处和学院党委的直接领导,其他凡是与学生工作相关的部门,包括后勤处、保卫处等也都对辅导员进行“名正言顺”的领导,一些高校甚至于连寝室卫生检查、水电费催缴等工作需要辅导员落实。这种混乱的工作关系和“万金油”的工作状态,极易让人将辅导员工作误解为一种低层次、低水平、低含金量的工作。这种认识不仅来自于学校内部的行政管理人员、普通教师,而且来自于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社会认同感的缺乏与强烈的尊严感需要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严重削弱了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二、积极心理学与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于二十世纪末由美国心理学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先生(Martin E.P.Seligman)和谢尔顿(Kennon M.Sheldon)提出。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建设性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研究对象是普通人的心理活动,其针对大部分人的心理状况指导人们如何追求幸福生活。
(二)积极心理学对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启示
关于职业幸福感,在以往研究中,学者们大都关注的是如何消除职业倦怠感,从而提升职业幸福感,而对幸福感本身关注甚少。然而,事实上职业幸福感注重的是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积极的、正面的、乐观的体验,提倡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工作,用全身的热情投入工作。单纯的消除职业倦怠感只是减轻了主体对于职业的消极的、负面的评价,并不能因为就从中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并获得对于所从事职业持续的、快乐的、正向的感受。由此,积极心理学将研究的重点由消极的“倦怠”转向积极的“工作投入”,这为提升高校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提供了新思路。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在主观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研究内容的不同使得积极心理学在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上有着其他学科无法媲美的优势。接下来,笔者从以下三个层面对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路径作出分析。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提升路径
(一)培育积极情绪,增强幸福体验。
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心理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构建基础。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曾说:“幸福的生活就是美好的感觉被最大限度的增强,不好的感觉被最大限度的削弱。”辅导员工作繁杂琐碎,有些人能整日激情满满、精力充沛;有的人却焦虑不安、抱怨连连。这就要求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和健康的情绪面对工作,善于挖掘学生工作的乐趣,将不愉快的情绪自觉淡化,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崇高价值,不断进行自我暗示,以此增加更多的快乐与满足,增强个人对于职业的认同和感受幸福的能力。同时,高校必须正视对辅导员情绪品质的培养工作,通过举办幸福类讲座、开办心理工作坊、定期组织教师参与户外活动等形式对辅导员老师心理疏导,帮助其释放心理压力,培养积极情绪,促使其以更轻松、饱满的姿态投入工作,提高学生工作质量。 (二)培养个人特质,塑造积极人格。
个人特质是一個人相对稳定的思想和情绪方式,我们把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均表现出的一些特点称为个人特质,如害羞、进取心、顺从、懒惰、忠诚、畏缩等。这些特质越稳定,在不同的情境下出现的频率越高,越有利于描述和预测个体的行为。个人特质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人格结构,构建积极人格是改变一个人思维与行为方式最有效的方法。高校辅导员要构建积极的人格需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辅导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对工作的胜任能力。高校必须认真对待辅导员队伍人才选拔和培养工作,杜绝片面追求高学历,而忽视对方专业素质和综合管理能力的行为,要选出并培养一批真正热爱和有能力胜任学生工作的人员担任辅导员一职。在知识丰富和能力提高的情况下,高校辅导员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感受到这份职业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是树立健康的职业观念,增强自我效能。积极心理学认为,高自尊和强自我效能感可以促进个人力量和顺应能力的发展。辅导员在工作中应适时地设定合适的工作目标,在实现目标后给予适当的自我激励与肯定,乐观向上地看待工作的价值,并固化为积极的人格品质,增加获得幸福的机会。
(三)完善工作制度,营造良好氛围。
尽管积极心理学者强调个体的心理、人格的良好品质,但十分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如人种、经济、教育、家庭等因素对个体情绪、人格、心理健康及对心理治疗的影响。从这点来说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不仅需要辅导员个人的努力,而且离不开学校和社会的支持。
高校应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高校要从思想上提高对辅导员队伍的认识,明确有关领导部门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合理划分辅导员的工作范围,把辅导员从繁杂的非本职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帮助辅导员走一条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让辅导员在工作中看到希望,增强对于未来的信心。此外,高校要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的考核激励机制。根据辅导员工作量的多少及工作成效的大小进行工作考核评价,规定辅导员工资标准,实行多劳多得。对于连续考核不及格者,及时调离岗位,优化整个辅导员队伍,对考核中表现突出的辅导员给予物质奖励及评优鼓励。
社会的支持与认可对于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相当重要。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呈发展状态,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然而,就现实情况看,与专职教师相比,辅导员这一岗位在社会上的认可度总体较低。一方面辅导员的工作重要性还需要大力宣传,以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肯定,在校内校外形成对辅导员工作予以尊重的氛围。另一方面,高校内部应该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给予辅导员更多的人文关怀,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这份职业所带来的幸福与美好。
参考文献:
[1]李文砚.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J].宿州学院学报,2013(5):102-103.
[2]张利兵.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提升[J].科教导刊,2013(1):224-252.
[3]申雯,段元梅.积极心理取向的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提升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1):26-27.
[4]任胜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生心理健康辅导[J].职教论坛,2012(8):68-69.
[5]刘孝菊,王向东.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深层归因与系统消解[J].中国电力教育,2011(16):30-31.
[6]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7):120-125.
[7]楼天宇.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思考[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2(5):423-427.
[8]AlanCarr,著.郑雪,等.译校.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