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野生北五味子为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该种分类系统上归属北五味子科,北五味子属。产于我国北部较寒冷的地区,是一种多功能、多用途的药食兼用型经济植物,不但具有医药功效,还可制成保健食品、饮料,因此受到各界的普遍关注。从2004年起,吉文林业局对野生北五味子种群分的布开始进行实地调查工作,对于相对集中的五味子种群106公顷划定野生五味子保护区。2005年开始对野生北五味子进行人工种植。并建立了野生北五味子良种繁育基地,开发利用传统中药材北五味子,至今育苗已取得了成功并掌握了野生北五味子的育苗技术。下面主要介绍一下野生北五味子的人工栽培技术。
[关键词]北五味子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N4T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5-0266-01
一、野生北五味子的生长特性
北五味子在野生条件下生长,主要靠营养繁殖,由母树的地下横走茎(分布在10—40cm腐殖质层中)向四周伸展,盘根错节,新横走茎第一年形成不定芽,第二年长出新植株,同时又产生新的横走茎又向四周伸长,每年如此繁衍,新植株从根茎上发出,没有主根,只有少量须根,因此不耐干旱,其营养来源除本身从土壤中吸收外,还可从母树上获得。据观察,年老或生长在瘠薄土地上的植株多生雄花。
北五味子在人工栽培条件下生长,育苗区选择肥沃的腐殖土或砂壤土,营养丰富,植株多生雌花,喷灌系统齐全,便于集中管理采收,能充分发挥北五味子的生产潜力,与野生生长相比,产量可以成倍提高。
二、野生北五味子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野生北五味子具有以下特性:1、喜光性,除1年生小苗怕烈日曝晒外,均喜充足阳光。2、耐寒性,北五味子可在-35℃条件下安全越冬;在-40℃条件下,只能使幼苗顶端略有冻伤,基本不影响第二年的生长。3、喜湿怕旱,忌低洼土地,成龄北五味子地下部分由一条横走茎连在一起,成为一个表层根系网,形成浅层根系,没有明显的主根,只在根茎上长出须根;幼苗期叶片大、蒸发量高,所以不耐旱。但北五味子也怕涝,凡易积水的低洼地或长期过分湿润的土壤上,北五味子生长势都较弱。4、喜腐殖质土或疏松肥沃的土壤。所以人工栽培北五味子,应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5、再生性,3年生以上的北五味子主蔓在生长期或休眠期内,如果地上植株死亡,地下根仍然会生存。
三、野生北五味子人工栽培的类型和方式
繁殖五味子苗木,一般有实生繁殖和无性苗繁殖
四、野生北五味子人工栽培技术要点
1.实生繁殖
(1)种子采收、种子处理及催芽
7月下旬以后到野生北五味子保护区调查选种,选种标准是把穗长在8cm以上,果粒大,浆果变色早的结果树,确定为采种树。8月末至9月中旬采收果实。将鲜果在阴凉通风处晾干。鲜果出种率为7%左右,纯净的干果,出种率约25—30%,种子千粒重在丰年时25 g左右,在欠年时22g左右,种子纯度95 %,发芽率在90 %以上。一月末用清水浸泡干果至果肉涨起时搓去果皮果肉,漂除瘪粒,放阴凉处晾干。再用50℃温水浸泡种子,进行搅拌,直到水冷却到30℃以下,每天换一次水,继续浸泡48小时,捞出种子,用0.5%高锰酸钾消毒4小时,再用清水洗净,然后按1:3的比例将湿种子与洁净细河沙混合在一起,放入丝袋中,沙子湿度一般为饱和含量40-50%,通常用手握紧成团又不滴水,在0℃~5℃的窖内条件下放置,经过80-90天,种胚充分发育,物质充分转化,此时可以进行春播。
五味子种子也可以在当年调制进行秋播,将采收的鲜果直接进行处理,果实处理方法同春播处理方法一样,浸泡、去除果皮果肉、清除杂质、将调制出的种子消毒后,按1:3的比例将湿种子与洁净细河沙混合在一起,播到苗床上,让种子在土壤中进行后期生理成熟,第二年六月即发出幼苗。
(2)种植地选择及播种前准备
为了培育优良的北五味子苗木,种植地选择了远离污染源、地势平坦、水源方便、排水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地。种植地在前一年土壤结冻前进行翻耕、耙细,翻耕深度25-30cm。结合秋翻施入基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左右。
(3)播种的工序及苗期管理
播种时间在5月末至6月初,可实行春播,五味子通常培育2-0苗,每平方米200株成苗,新播时每平方米播种子600粒。出苗 360株左右,经过第一年培育保苗率75%,保存270株左右,第二年成苗75%,实成苗为200株。播种数为成苗数3倍。因此,五味子新播的播种子量应为600~800粒/㎡,约15~20g/㎡。
播种用的苗床土要细碎,床面平整,先浇透底水,两天后再播种是保苗的关键。播种方式采用模板定距,宽幅条播。播种时连同沙子一同播入条沟,覆盖土厚1.5~2cm,压实。并覆盖草帘子,保持床面湿润,经常浇水。幼苗出土后怕日灼,可采用成本低,实用、易于操作的遮荫网,40%~50%遮光率。从6月中旬开始逐渐出苗,7月为出苗高峰期,7月中旬之前基本结束,出苗期20多天。 当出苗率达到50%-70%时,撤掉覆盖物并随即搭设遮荫网,在幼苗至5-6cm时撤掉。苗期要适时除草松土,当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株距保持7-10cm。苗期追肥2次,第1次在拆除遮荫棚时进行,在幼苗行间开沟,每个苗床施硝酸铵200-250g;硫酸钾50-60g;第2次在苗高10cm左右时进行,每个苗床施磷酸二铵300-400g,硫酸钾60-80g。施肥后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以利幼苗生长。一年生实生苗,最高可达6~8cm,地径 2~3mm,根系发达,但无地下匍匐茎。2-0苗,苗高可达30cm左右,有3~5条地上蔓,地下有1~3根匍匐茎,可伸长30cm左右。此外根颈腐烂病在本地区也时常发生,其症状主要表现在苗根颈处的表层溃烂,手摸即脱落,露出1圈木质部。这种病后果较严重,它的发病与选地有关。播种床地应选土壤湿润、排水良好之外,留床苗于入冬前用土培根颈,并覆盖松针、苇帘子等以减少温差,并注意初春积雪溶化时的排水,缓解该病的发生。2-0五味子苗如继续留床生长,苗木的滕干就会相互缠绕,影响五味子的正常生长,此时就可以进行大苗移植,五味子实生苗移植后,第二年即应搭架。五味子为藤本植物,需要借助辅助木盘绕生长,辅助木可用木质柱脚做立柱,插入土中的部分蘸些沥青,防止腐烂,立柱高3米,用8号铁线在立柱上拉两条横线,固定在立柱上,然后引蔓上架,开始时可用强绑,之后即自然缠绕上架。株距60厘米,行距130厘米。
2.无性繁殖
扦插繁殖属于无性繁殖方法之一,扦插苗能相对稳定地保持原品种的特性和特征,一致性强。
在5月中旬至6月初,将母树上一年枝剪成8-10cm插条,上部留一个3-5cm的新梢,插条基部用 100 PPM 的ABTI号生根粉浸泡2-8 小时。扦插土质上层为细河砂4-5cm,下层为营养土(表层土加腐熟农家肥)10cm左右。插条与床面成30°角,扦插密度5×10cm,苗床上扣遮荫棚,插条生根前,叶片保持湿润。这种扦插苗宜在有遮荫的塑料棚内生长1年再移栽,抗旱、抗冻能力仍较弱。
五、北五味子苗木越冬准备
入冬前在五味子基部培土,并覆盖松针、苇帘子等,防止第二年春季产生冻拔害,也能防止苗床水分蒸发,可以保护五味子安全越冬。
[关键词]北五味子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N4T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5-0266-01
一、野生北五味子的生长特性
北五味子在野生条件下生长,主要靠营养繁殖,由母树的地下横走茎(分布在10—40cm腐殖质层中)向四周伸展,盘根错节,新横走茎第一年形成不定芽,第二年长出新植株,同时又产生新的横走茎又向四周伸长,每年如此繁衍,新植株从根茎上发出,没有主根,只有少量须根,因此不耐干旱,其营养来源除本身从土壤中吸收外,还可从母树上获得。据观察,年老或生长在瘠薄土地上的植株多生雄花。
北五味子在人工栽培条件下生长,育苗区选择肥沃的腐殖土或砂壤土,营养丰富,植株多生雌花,喷灌系统齐全,便于集中管理采收,能充分发挥北五味子的生产潜力,与野生生长相比,产量可以成倍提高。
二、野生北五味子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野生北五味子具有以下特性:1、喜光性,除1年生小苗怕烈日曝晒外,均喜充足阳光。2、耐寒性,北五味子可在-35℃条件下安全越冬;在-40℃条件下,只能使幼苗顶端略有冻伤,基本不影响第二年的生长。3、喜湿怕旱,忌低洼土地,成龄北五味子地下部分由一条横走茎连在一起,成为一个表层根系网,形成浅层根系,没有明显的主根,只在根茎上长出须根;幼苗期叶片大、蒸发量高,所以不耐旱。但北五味子也怕涝,凡易积水的低洼地或长期过分湿润的土壤上,北五味子生长势都较弱。4、喜腐殖质土或疏松肥沃的土壤。所以人工栽培北五味子,应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5、再生性,3年生以上的北五味子主蔓在生长期或休眠期内,如果地上植株死亡,地下根仍然会生存。
三、野生北五味子人工栽培的类型和方式
繁殖五味子苗木,一般有实生繁殖和无性苗繁殖
四、野生北五味子人工栽培技术要点
1.实生繁殖
(1)种子采收、种子处理及催芽
7月下旬以后到野生北五味子保护区调查选种,选种标准是把穗长在8cm以上,果粒大,浆果变色早的结果树,确定为采种树。8月末至9月中旬采收果实。将鲜果在阴凉通风处晾干。鲜果出种率为7%左右,纯净的干果,出种率约25—30%,种子千粒重在丰年时25 g左右,在欠年时22g左右,种子纯度95 %,发芽率在90 %以上。一月末用清水浸泡干果至果肉涨起时搓去果皮果肉,漂除瘪粒,放阴凉处晾干。再用50℃温水浸泡种子,进行搅拌,直到水冷却到30℃以下,每天换一次水,继续浸泡48小时,捞出种子,用0.5%高锰酸钾消毒4小时,再用清水洗净,然后按1:3的比例将湿种子与洁净细河沙混合在一起,放入丝袋中,沙子湿度一般为饱和含量40-50%,通常用手握紧成团又不滴水,在0℃~5℃的窖内条件下放置,经过80-90天,种胚充分发育,物质充分转化,此时可以进行春播。
五味子种子也可以在当年调制进行秋播,将采收的鲜果直接进行处理,果实处理方法同春播处理方法一样,浸泡、去除果皮果肉、清除杂质、将调制出的种子消毒后,按1:3的比例将湿种子与洁净细河沙混合在一起,播到苗床上,让种子在土壤中进行后期生理成熟,第二年六月即发出幼苗。
(2)种植地选择及播种前准备
为了培育优良的北五味子苗木,种植地选择了远离污染源、地势平坦、水源方便、排水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地。种植地在前一年土壤结冻前进行翻耕、耙细,翻耕深度25-30cm。结合秋翻施入基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左右。
(3)播种的工序及苗期管理
播种时间在5月末至6月初,可实行春播,五味子通常培育2-0苗,每平方米200株成苗,新播时每平方米播种子600粒。出苗 360株左右,经过第一年培育保苗率75%,保存270株左右,第二年成苗75%,实成苗为200株。播种数为成苗数3倍。因此,五味子新播的播种子量应为600~800粒/㎡,约15~20g/㎡。
播种用的苗床土要细碎,床面平整,先浇透底水,两天后再播种是保苗的关键。播种方式采用模板定距,宽幅条播。播种时连同沙子一同播入条沟,覆盖土厚1.5~2cm,压实。并覆盖草帘子,保持床面湿润,经常浇水。幼苗出土后怕日灼,可采用成本低,实用、易于操作的遮荫网,40%~50%遮光率。从6月中旬开始逐渐出苗,7月为出苗高峰期,7月中旬之前基本结束,出苗期20多天。 当出苗率达到50%-70%时,撤掉覆盖物并随即搭设遮荫网,在幼苗至5-6cm时撤掉。苗期要适时除草松土,当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株距保持7-10cm。苗期追肥2次,第1次在拆除遮荫棚时进行,在幼苗行间开沟,每个苗床施硝酸铵200-250g;硫酸钾50-60g;第2次在苗高10cm左右时进行,每个苗床施磷酸二铵300-400g,硫酸钾60-80g。施肥后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以利幼苗生长。一年生实生苗,最高可达6~8cm,地径 2~3mm,根系发达,但无地下匍匐茎。2-0苗,苗高可达30cm左右,有3~5条地上蔓,地下有1~3根匍匐茎,可伸长30cm左右。此外根颈腐烂病在本地区也时常发生,其症状主要表现在苗根颈处的表层溃烂,手摸即脱落,露出1圈木质部。这种病后果较严重,它的发病与选地有关。播种床地应选土壤湿润、排水良好之外,留床苗于入冬前用土培根颈,并覆盖松针、苇帘子等以减少温差,并注意初春积雪溶化时的排水,缓解该病的发生。2-0五味子苗如继续留床生长,苗木的滕干就会相互缠绕,影响五味子的正常生长,此时就可以进行大苗移植,五味子实生苗移植后,第二年即应搭架。五味子为藤本植物,需要借助辅助木盘绕生长,辅助木可用木质柱脚做立柱,插入土中的部分蘸些沥青,防止腐烂,立柱高3米,用8号铁线在立柱上拉两条横线,固定在立柱上,然后引蔓上架,开始时可用强绑,之后即自然缠绕上架。株距60厘米,行距130厘米。
2.无性繁殖
扦插繁殖属于无性繁殖方法之一,扦插苗能相对稳定地保持原品种的特性和特征,一致性强。
在5月中旬至6月初,将母树上一年枝剪成8-10cm插条,上部留一个3-5cm的新梢,插条基部用 100 PPM 的ABTI号生根粉浸泡2-8 小时。扦插土质上层为细河砂4-5cm,下层为营养土(表层土加腐熟农家肥)10cm左右。插条与床面成30°角,扦插密度5×10cm,苗床上扣遮荫棚,插条生根前,叶片保持湿润。这种扦插苗宜在有遮荫的塑料棚内生长1年再移栽,抗旱、抗冻能力仍较弱。
五、北五味子苗木越冬准备
入冬前在五味子基部培土,并覆盖松针、苇帘子等,防止第二年春季产生冻拔害,也能防止苗床水分蒸发,可以保护五味子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