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冰先生的眼睛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j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跟李若冰先生是1996年12月在北京开全国第六次文代会认识的,那以前,只是仰慕,远观,眺望,从无机会近距离接触。那次全国文艺家代表大会,我是陕西团最年轻的代表,而李先生时任陕西省文联主席,也是代表团负责人之一。很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楚地记得,先生是住在大楼最顶头的一个房间里,门永远轻轻掩着,谁都可以进去跟先生聊几句。我开始不敢去,想着先生是那么大的作家,又是主席,我一个小编剧,怎么敢随便去敲先生的门呢?后来,见大家都去聊,也就大着胆子,敲门进去了。当时先生正坐在沙发上看会议文件,见我进来,先生欠了欠身子,准备起来,我急忙过去,把先生挡在了沙发上。我自我介绍说:“我叫陈彦。”还没等我说完,先生就说:“知道,省戏曲研究院的编剧,我听杨兴(时任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多次介绍你。我看了代表花名册,你是咱们陕西最年轻的代表啊,才33岁。文代会代表是很高的荣誉,祝贺你呀!”先生说话语速很慢,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先生始终面带微笑,尤其是那双眼睛,自始至终看着我,几乎一下都没移开。那眼神中,分明透着一种爱惜,一种欣赏,一种肯定。这对一个青年文艺家来讲,是一副多么重要的表情哪!好多年后,我还记得先生当时看我的那副眼神,我觉得那是我人生中,见到的最美的一双眼睛,它充满了生命的善意,它与先生嘴里所说出的鼓励话语,是高度协和统一的。我后来常对别人讲,李若冰先生的眼睛,是清澈见底的。他在一个文艺青年30多岁时,用最真诚、善良、恳切、清澈的眼神,激活了他创作的勇气与自信心。
  文代会回来后,与先生熟悉了,接触的机会就多了起来。后来省文联常开一些创作会议,就老与先生见面。每次见面,先生总是要问:“陈彦,最近又在写什么呢?”语速还是那么沉缓,眼睛还是那么专注地看着,没有一丝一毫应付的意思。我就回答创作想法,他静静地听我说完后,总是要说一句:“要注意生活,在生活中找故事,没有生活,写出来的东西,总是干瘪的。”他问我读过孙犁没有,我说读过,他问喜欢不,我说挺喜欢的。停顿了一会儿,他說:“孙犁有生活。”因此,在我印象中,他总是在强调生活。还有一次,也是在文联开会,那时我编剧的32集电视剧《大树小树》在央视一套播出后,获得了电视剧“飞天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舞台剧《留下真情》也正热演着。会上,有人提到这两部作品,都给了很好的评价,先生不紧不慢地插了一句话:“陈彦有生活。他的作品来自生活。”我似乎从他一系列谈话中,触摸到了一个作家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生活。
  2001年12月,我们又去参加全国第七次文代会。在出发时,他对我说:“陈彦,你这次还是陕西最年轻的代表。”我说:“不年轻了,都38了。”他笑笑说:“够年轻的了。不过下一届,我们应该有更年轻的代表了。”我从他不紧不慢的语气中,分明感到了一种对青年文艺家成长的热望与焦虑。这次文代会,我们更熟悉了,交谈不免就多了些。那一阵,我创作的舞台剧《迟开的玫瑰》,在大学校园演得正红火,并且也才刚刚获得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等,他的话题,自然就多是在这个剧上了。让我特别感动的是,他大会小会都在鼓励,几次分组讨论,也总是要点我发言。当我被突然推到文艺大家林立的场面上时,说话不免有点语无伦次。讲着自己那点儿创作感悟时,也显得十分不自信的找不到准确的表达词句。可先生总是面带微笑地看着我,直到我讲完最后一个字,眼睛一下也不离开。他在倾听,他在认真倾听,他在真诚倾听,不时还微微点点头,表示着他的赞赏,他的理解,他的看重。在那一刻,一个文艺青年内心燃烧的,是被组织、被师长、被文坛大匠所器重的感动。
  那次开会回来,先生接受《陕西日报》采访时,再次提到我的创作,提到《迟开的玫瑰》。那篇采访发在《陕西日报》第一版右下角,我至今都记得那个版面的长条形状。这些工作,对于一个成熟的文艺家,也许已经不重要了,但对于一个正在爬坡的青年文艺家,却是不能不铭刻在心的事。因为这是一个重量级文化先贤的认同、褒扬与肯定。那段时间,省上文艺界在集中贯彻落实文代会精神,我们几乎每个礼拜都能见面。当他得知我正在以20世纪50年代上海交大西迁西安为背景创作舞台剧时,就特别关心起这件事来,先后几次问到创作进度。我说还在准备阶段,已去上海交大住了35天,在西安交大也住了四个多月,一边阅读,一边采访,还没找到很好的路径。他非常沉静地说:“这是一块硬骨头,啃下来了,是一个很好的东西,但对你挑战可能不小,恐怕还得从生活出发,看看有没有特别感人的生动故事。”这话我想了很长时间,我觉得这是他的经验之谈,创作,必须从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出发。当一件事,先想得很大、很玄虚,真正落地以后,不再想得太大、太玄虚时,也许路径就在眼前了。我从西迁的一个普通家庭入手,从而折射出了成千上万西迁大军的生命精神,一部先叫《西部风景》后改为《大树西迁》的舞台剧,就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了。
  对于眼睛,人类已经有太多精彩绝伦的认知。达·芬奇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个说法流传最广。孟子比达·芬奇早一千多年就说过:“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后边的话,译成白话是这样的:“眼睛不能掩盖一个人的丑恶。心中光明正大,眼睛就明亮;心中不光明正大,眼睛就昏暗不明,躲躲闪闪。所以,听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注意观察他的眼睛,他的善恶真伪能往哪里隐藏呢?”由孟子这段话,让我想到李若冰先生的眼睛,那真是一双清亮见底的眼睛。王阳明有四个字的格言,叫“此心光明”,从李先生的眼中,就能找到这四个字的注脚。我从一个文艺青年开始,有幸阅读了这双眼睛,这双来自文学前辈、来自权威的眼睛,里面没有丝毫霸气、戾气、火气、盛气、怒气、怨气、嫉恨之气,有的只是苦难之后的大气,磨砺之后的浩气,见过了大世面、大热闹的敛气,绚烂之后的静气,经久飞翔、按落云头后的平和之气。我从他的眼睛里,读到的是欣赏、抬爱、呵护、激励、支撑、托举。那里面没有任何秀的成分,有的只是一种情怀,一种生命的自然呼吸,那种呼吸,甚至是不需要让别人感到心跳与脉动的。
  从很大程度上讲,一代青年的自信心,来自同时代长辈、先贤与权威的眼睛。一旦这些眼睛变得自私、冷酷、绝情、狭隘、鄙视、矫情、做作、欺诈、邪僻、伪善、瞒哄、作秀,尤其是自身都魂不守舍、游移不定、内里虚空,那青年的自信心树立,就需要费更大的力气了。
  李若冰先生的眼睛很美,很沉静,很澄净,是一双最能折射出心灵光明的眼睛。
  先生诞辰九十周年,先生的眼睛,仍在殷殷地、和善地看着我们这些晚辈,驮着文学艺术的辎重,咬紧牙关,艰难行进。
其他文献
古代的知识分子们在表达自己思想的时候,往往不直说,总是希望有个依托,借题发挥。这样做大概是有好处的。第一,这是古已有之。在崇老的文化里,老旧就是价值;第二,韬光养晦,避免张扬,这叫修养;第三,避祸。统治者的意志就是天下人的思想,这才是天子们的愿望。弄出些不一样点思想来,很危险。知识分子的良心又让他们不能不说,但说也得想着法说,不能直说;第四,行之久远。如果不考虑出名、职称以及稿费等等,依托名著表达
期刊
有个人叫胡松涛,他最近写了一本书,书名为《毛泽东影响中国的88个关键词》(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1月版)。此书一出,颇有影响,甚至引起韩国出版商的注意。他给我寄来一册精装一册平装,精装我留下读,平装送了一位好读书的朋友。  本来我对这类政治色彩很浓的书不大感兴趣,但是近来无书可读,有些世界名著想捧起来补补课,结果读不下去。不是人家写得不好,是时空距离太大,难有共鸣。由此看来,即便是有些世界名著,
期刊
帕蒂古丽 女,维吾尔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文学》《民族文学》《新华文摘》等刊发表作品近百万字。已出版《隐秘的故乡》《散失的母亲》《百年血脉》。曾获“北京市优秀长篇小说”“第三届向全国推荐百种优秀民族图书”“北京市优秀图书奖”,《被语言争夺的舌头》获得2014年度人民文学奖。  在新疆多民族聚居的村庄,有很多鲜有人知的人间秘境。不同民族的人们,世代和睦共聚在同一个村庄里,共同劳作生活,不同程
期刊
《千里江山圖》成为传世名作,王希孟少年成画坛大家,离不开他的老师宋徽宗的点拨和提携。众所周知,宋徽宗赵佶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昏君,同时也是艺术天分最高的帝王。皇帝和艺术家这两个需要不同思维、性格和心态的身份同时出现在赵佶身上,注定是一场悲剧。  宋徽宗赵佶,北宋第八位皇帝。他是神宗之子、哲宗之弟。哲宗逝后无子,向太后立赵佶为帝,历史的阴差阳错就此开始。徽宗即位之初还颇有些明君之气,但很快就受蔡京
期刊
据汉代的学者说,《诗经》中的“国风”这部分,是由专门的采诗官巡游各地,采集民间歌谣而成的,主要是用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这些采诗官一般是在孟春,大约就是跟今天差不多的一个三月里,摇着木铎到各处去采诗的,当然回来还要加工,“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献於天子”,“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政也”。到了现在,采诗官是没有了,多的是北京的雾霾,因此,想要知道一些伤时感世的事情,还是要去看一些带有“风”情
期刊
疾病与隐喻  霜降之后,台北再度笼在熟悉的水意中。方入秋时几乎每天都是空山新雨,每天都是一夜残风。秋不尽意,一直都是岛屿日常。从今往后,这将是数不尽的歧路局……又或者说,如此缠绵的冬季天候,人们只能等待着遥远的告终,而无法拉快哪怕一点点進度。  躺在床上时,我总是想起两周前见过的一个病人。与我要见的老人一起,她八十多岁,整天一直在病房里的铁柜前不知忙些什么。后来被隔壁床另一位癌症患者提醒,原来她是
期刊
从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市场经济的娱乐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丢掉了建国十七年红色电影和80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文电影,“以娱乐至死”为特征的影片票房看涨。在沉默了一段时间后,陕北题材影视作品姗姗来迟,陆续在陕北拍摄或映出。这些题材的共同特点是,丢失了我们努力多少年的建构。如建国十七年电影的朴实真实,电影造型氛围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中国气派。淡化了改革开放以来,影片的深刻思想,主题人文内涵。
期刊
初读阿微木依萝的《在人间》,很难辨清这是一篇叙事散文,还是一篇小说——或许两者的边界原本就是模糊的。  阿微木依萝笔下的小镇容易让人联想到奈保尔的《米格尔街》。在《米格尔街》中,奈保尔通过书写一个又一个人物,绘制出米格尔街的地图,展现人们绝望而庸凡的生存状貌,折射时代对普通人的影响。与之相似,阿微木依萝在散文中书写了诸多平凡的小人物,并通过这些人的生存状态,来绘制出小镇的地图——也就是她的“人间”
期刊
若冰先生走了。一晃便是十年!  他走了,却将嘉言懿行、道德风范留给了中国文坛,将极富温度、洋溢着诗性光辉的大量诗文佳作,留给了从他作品中获得过美的洗礼的万千读者,留下的,自然还有家乡泾阳众多的父老乡亲,对一位声名卓著的作家、从未忘记故土的赤子,如潮似水般的感念与怀恋,乃至恒久的骄傲!  人人都说家乡美。作为泾阳人说家乡,除美之外,无论如何还得再加上神奇二字!  不是吗?  “侵镐及方,至于泾阳。”
期刊
遗憾啊!此乃无法弥补的遗憾,我既不是第一个,也不是第二个我们家族来陕西的人。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看了《露丝·伦德尔悬疑剧场》的《讲中文的人》后,我在德里菲尔德婶婶布伦达和叔叔阿尔伯特为了庆祝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涯,决定随旅行团去中国。 (《露丝·伦德尔悬疑剧场》是英国独立电视台从1987年到2000年推出的系列侦探剧,剧本改编自畅销书作家露丝·伦德尔(1930-2015)的小说。露丝·伦德尔在欧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