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话语修辞研究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6946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在网络空间开辟出与现实空间平行的第二世界,互联网世界与现实世界产生了极强的交互性与黏合性,甚至部分替代了现实生活的行为与活动。我们的话语产生与交流行为,在网络三棱镜的折射下也产生了新變与发展。这三篇文章的研究对象是网络传播中的话语修辞,分别聚焦网络话语修辞的特征效用、个案剖析,以及网络语言嬗变的源流与未来。网络话语修辞是在世代差异、阶层分化下形成的凝聚共识的新方言,是委婉流露群体心声的隐身衣。同时网络话语修辞创造中蕴含着民间文化蓬勃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这个时代语言创造活力最充沛的场域,甚至蕴含着与主流文化并行、对话,或自立门户的潜能。
  —贾想(中国作家协会)
其他文献
文学评论家阎晶明曾在一次由海南省作协、文艺报社和海南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新世纪长篇小说研讨会上指出:“长篇小说在当前中国文学的各个门类中是最为繁盛的,可能没有任何一种文学体裁像长篇小说一样在今天受到这么多的關注。即便在‘文学边缘化’的今天,长篇小说在出版机会、传播途径、改编机会等方面都依然占有很大优势。”[1]新世纪以来,各路名家纷纷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向这个时代来呈现个人创作的某种姿态或创作动能,尤以
期刊
非虚构写作就是大地写作  自十年前《人民文学》开设“非虚构”作品专栏以来,呼吁作者离开书斋与二手经验、直面大地的写作正在成为常识。非虚构写作逐渐成为汉语写作中不可忽视的现实力量,它被人誉为“非虚伪写作”。由于远离历史进而歪曲历史、远离真实进而伪造真实的写作,长期以来成为汉语写作的意识形态,“非虚构写作”对真实历史的大面积进逼已经造成了某种临界尴尬:真实事物的复杂性已经不再是以往的任何一种文体能够从
期刊
孙小娟,女,江西樟树人,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诗文刊于《诗刊》《星星诗刊》《散文诗》《星火》等,著有诗集《自由带我飞翔》。  波及  谷雨时分,手机屏幕上  一条条信息冒出来  像秧苗,在清晨泛出新绿  那幽光蕴含的能量  不断向周边辐射,波纹状  ——他又读了不少好书  我回复“一起加油”  如同一个农人  习惯于给秧苗浇水  我继续驾驶车辆  驶进迷雾  在旁人看不见的地方  我的正前方,有一条
期刊
作者以其长期、丰富的生活阅历,敏锐而又独特的视角,深厚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文学修养,通过对有理想有抱负、勇于开拓创新、吃苦耐劳而又品德高尚的青年农民江兆南,有知识有文化、市场意识强、富有经营头脑、敢于同命运和世俗顽强抗争的大学毕业生肖海君,思想开放、思路开阔、充满活力和干劲的退伍军人、村支书林一凡,脚踏实地、敢想敢闯、一心扑在事业上的优秀干部杨大任,坚决贯彻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思想解放、政策水平高、
期刊
在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发展史上,地域特色或者说地方性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自鲁迅充满浙东风情的短篇小说起,至沈从文笔下神秘辽远的湘西世界,我们已经欣赏了诸多充满地方风土人情的短篇小说。写景或是描人,川西或是黔北,阅读小说的过程有如跟随作者游历了一番,这种“绕室旅行”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年代更是别有意趣。改革开放40年来,文学的体例日益丰富,内容渐次多元,地方性在短篇小说中的分量有所下降,反而是在长
期刊
近年来,小说的地方性问题成为学界讨论热点。显然,仅仅从你写“北方”我写“南方”、他写“乡村”她写“城市”,或者地域文化、地域风格、方言土语等内容来探讨小说的地方性,未免蜻蜒点水、难逃窠臼。于是乎大家继续掘进,深挖小说地方性的建构语境、书写机制及其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盘根错节,乃至与民族国家的互动关系。地方性成为文学研究大戏里的重要角色。这背后的导演不只是学者们,还有激活它的另一个庞然大物——
期刊
提到作家杨志军的名字,总是要与青藏高原这片神秘的土地联系在一起。他的《环湖崩溃》《海昨天退去》《大悲原》《失去男根的亚当》以及《藏獒》三部曲、《伏藏》《西部的战争》等几十部长篇小说、纪实文学,一直在探索着青藏高原这片精神圣地;他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涉及对自然生态的重视以及漫游在荒原上对信仰的求索体悟,始终保持着一种超脱凡尘俗世的自然情怀,显示作家对自然、对生命的关照与尊重,时刻不忘向世人传达“万物有
期刊
2018年盛夏,七月如火,夏练在伏。南昌城正如火如荼上演的,是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小剧场话剧《阳明三夜》。这是一个关于王阳明与江西的故事,由江西省话剧团出品。  明代的三不朽圣人王阳明,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对后世的东亚乃至全世界的知识分子都有深远的影响。王阳明一生传奇,多有建功立业。有意思的是,王阳明建构和践行的致良知心学,“立德,立功,立言”之举,都和江西有关。《阳明三夜》就是一部还原王阳
期刊
读江西“90后”六位年轻诗人的诗歌作品,能够看到他们在处理诗歌时的谨慎态度,对于细节的不断打磨,对于诗歌深度的思考和认知,还有不断汲取能量和夯实基础的能力。写诗是一回事,论诗又是一回事,谨以个人视角做如下解读。  熊志彪:控制在简化诗意的范围内  熊志彪生于南昌,24岁,现就读于韩国国立釜山大学。他善于消解生活的种种,细节处置得克制而又率性。他的写作状态是轻松的,不刻意制造诗意,信手拈来,张弛有度
期刊
2018年10月27日至28日,“中国之文与当代散文写作的变革——李敬泽散文创作研讨会”于扬州大学举行,与会人员就李敬泽的《青鸟故事集》《咏而归》《会饮记》进行研讨。关于李敬泽的散文究竟应该归类为何种文体,与会学者各有阐述,但基本的共识是:他的文章是不可归类的,作为一种“超文体文章”只能暂且用“散文”来加以概括。  就笔者个人的思考角度而言,比较倾向于用“意识流散文”来称呼李敬泽《咏而归》和《会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