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龄感”

来源 :英语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eora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龄感”是近来流行的一个新词。大多数时髦词(vogue word)都属于青年人,可是这个词说的却是老年人(seniors,也可用elderly people,一般不宜用old)。“无龄感”不是“没有年龄的感觉”或“感觉不到自己的年龄”,而是说老年人并不因为自己年老而忧伤,所以英文应该是unconscious of one’s aging。“无龄感”并非盲目地不服老(not reconciled to aging),而是指一种心理状态和生活态度。“无龄感”的人往往不为年龄所束缚,在生活中能够始终保持活力,对事物充满好奇并勇于尝试,追求活得精彩,不留遗憾。现在这种生活理念在老人中颇为流行。
  一个被年龄追着跑的人会活得很累。在我国,通常孩子还未出生,家长就开始着急,要选最好的产院(maternity hospital);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不同年龄阶段的压力接踵而来,幼儿园要挑最好的,小学更是要找重点的,为的就是不输在起跑线上(lose the game at the starting line)。
  如果到30岁还没结婚,一切似乎都被年龄抛弃了,成了剩女(leftover woman)、光棍。这种生活节奏,使不少人每到一个年纪,就给自己贴上一个标签,来一个提醒:结婚了,就不能常出去聚会了;有了孩子,就得收起自己的兴趣爱好;一旦退休,整个人的心理都会弥散着一种暮气(lethargy):反正这么个岁数了,还用得着打扮吗?于是,“人未老,形先衰”的样子就出现了。一旦从形体上先自行放弃,“衣垮身懈”(feel lazy and wear loose/unfitting clothes)就接踵而来,精神世界也就随之由激进走向保守,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也会泯灭。
  “无龄感”是一种新的理念。即便是年近古稀(approaching seventy),依然看不到一点垂暮(aging)之感,热爱生活,接受挑战。拥有“无龄感”的人,在年龄增长甚至老去后,仍然保持不为年龄所累,保留着年轻时的生活态度。他们认为,只要秉持对美好的追求,无论任何年龄,都能体会到人生的乐趣。因为他们坚持与时俱进(keep up with the times),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不会让周围的人觉得和自己有什么代沟。
  事实上,“无龄感”也是人生最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无龄感”的人总是在不断往上走,阅尽人世(read all the world),对一切依然保持足够的好奇。忘记岁月流逝,像孩童一样憧憬( long for; look forward to)一切未知的降临,努力实现让自己变得更好的简单愿望。
  保持“无龄感”的人,即使过了60岁,也绝不进中老年服装店;他们不爱听不明不白的养生之道(way of keeping good health),不乱吃延年益寿的补药(tonic)。他们爱的是音乐,练的是瑜伽(yoga),玩的是自由行(相对于“随团旅游”而言,英文是do-it-by-oneself travel或 independent travel。西方人的back-pack travel才是真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行”)。
  人一旦忘记自己的年龄,进入这种“无龄感”状态,无论到什么时候,都还想学习,还想继续进步,甚至会发现,人即使老了,年龄即使很大了,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
  事实上,一个人过怎样的生活其实跟年龄无关。而对于碌碌平生(seemingly always on the run and busy all one’s life but accomplish little)的我们来说同样如此,不怕老,就怕衰(become senile)。激情和精神的回归才能重塑生活。
  坚持“无龄感”生活的人有一种硬骨头的品格,不跟年龄妥协,不跟现实妥协,不跟自己妥协。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辛波丝卡(Wislawa Szymborska, 1923—2012)说:“我是我自己的障碍(I am my own obstacle.)。”除了自己,没有东西能真正成为你选择生活的障碍。
  只要秉持对美好的追求(persist in pursuing for the better),无论任何年龄,都能体会到人生的乐趣(pleasure of life)。用句心灵鸡汤式的话说:世界这么美好,为什么不一起做些有意思的事情呢?年轻,并非人生旅程的一段时光,也并非美貌,而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state of mind),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缕东风(a thread of breeze in the depth of spring)。人不应该过早地放弃自己。同样,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No beginning has ever proved to be too late.)。
  笔者早已过了古稀,愿同老年读者们共勉之(share this essay with senior readers)。
其他文献
时逢加拿大建国150周年,我和几位朋友结伴前往艾伯塔省度过了愉快而悠闲的一周。艾伯塔省位于加拿大中部偏西位置,面积66万余平方公里,是加拿大两个不靠海的省份之一。它的西部以落基山为界,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相接,南邻美国蒙大拿州。艾伯塔也被译为阿尔伯塔或亚伯达,其名来源自一位英国公主。母仪天下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埃尔伯特(Albert)亲王一共育有5女4男共9位子女
世界上最暢销的书,第一是《圣经》,第二是莎士比亚,第三就是阿加莎·克里斯蒂。人人都知道阿加莎·克里斯蒂,或者自以为知道。那么考考你:什么是“country house mystery”?什么是“cosy crime”?什么是“Golden Age detective novels”?“whodunnit”又是什么?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全球热映标志着阿加莎推理小说的银幕改编迎来90周年,猜一猜在
去年马年(Year of the Horse)农历闰9月,以致今年羊年(Year of the Goat)的春节特别晚,2月19日才大年初一,各级学校的第二学期也都因而顺延,迟至二月底、三月初才陆续开学。
黑色漆盒  两瓣对称盒盖  相向展开——  月映湖面  幽灵般的莲叶  层层舒展  银链相扣  像落笔工整的  连体字母  扭曲链带  串起扁平珠子  似羽扇豆  红玉髓珠  光澤已趋暗淡  如牛虻眼  我的手指  掂量着她那枚  琥珀戒指  一勺蜂蜜  由晨光倾倒的  威士忌酒  评介  中英混血的萨拉·豪(Sarah Howe,1983—)七岁时随父母从香港移民定居英国,在剑桥大学英文系求学并
说到中国森林,想起了一个环保圈的知名人士曾经发表过的一篇文章,叫作《再见—中国森林》。对于老百姓来说,森林生态系统真的是一个最容易让人混淆的概念。直到看过了这篇文章以后,我才似乎渐渐有了森林覆盖率、原生林、次生林、人工林等词汇的概念。后来这个“疯子”还跟我说了好几次,比如有些城市的主干道两侧的绿化面积,也是被算进森林覆盖率的。总之,中国森林的历史其实涉及很多的问题,而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森林”大都不
中华美食、台湾小吃的英文翻译,绝大部分都没有标准答案。中菜英译的难度甚高,极具挑战性。这方面有共识的不多,如“炒面”(chow mein)、“点心”(dim sum)等等,许许多多其他的,就真的只能说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了。  盐酥鸡是台湾街头的平民美食,卖盐酥鸡的摊贩在台湾随处可见。盐酥鸡又称咸酥鸡,虽名为“鸡”,但其油炸的食材早已包罗万象。各摊的菜色少则十余种,多则数十种,除了命名源头的鸡块(c
他喜欢和女士们聊天逗乐,直到将对方搞到“头朝下,脚朝上”。英国人觉得理查德·布兰森很迷人,美国人大概要起诉他对女性的侵犯了  理查德·布兰森很少坐在办公室主持什么董事会,尽管他身为维珍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他的耐克岛上的办公室,其实就是悬挂于两树之间的躺床,躺床面对大海,不远处是台球桌和酒吧。  布兰森还从来不打领带或是穿正装,而总是穿条破旧的牛仔,甚至起满毛球的毛衣,要不就穿一条缀满口袋的肥裤子,
长久以来,英语世界若是提到“禅宗”,其所用的关键字眼几乎都是源自日文的Zen(禅,完整作Zen Buddhism,意为“佛教禅宗”)。大多数的西方人也都认为,禅宗是日本精神文化的产物,鲜有例外。  禅宗于镰仓时代由南宋时期的中国传入日本,自此之后在日本发扬光大,对其生活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可以说是几分欣喜几分无奈。欣喜的是,汉传佛教强大,丰富了日本文化的精神面貌。无奈的是,
Any serious educational theory must consist of two parts: a conception of the ends of life, and a science of psychological dynamics, i.e. of the laws of mental change. Two men who differ as to the end
有网友调侃道:“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这正是许多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大学校园中也不乏这些“低头看屏幕”的“低头族”们。究竟是什么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与一边走路一边沉迷于书中的老一辈学子、与以前边走边沉迷于路旁美景的人有什么不同呢?同样是沉迷,方向却截然不同。  大学城中,再也没有比这更常见的了:学生们戴着耳塞,眼睛死死盯着掌中的电子设备,大踏步穿过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