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田:中国银幕的时代缩影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c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人敢否认,“李保田”这三个字是时代的缩影,也是中国银幕形象的代表,这个名字是佝偻着腰,谈笑间能让和珅悬梁自裁的宰相刘罗锅;是妙手回春,搭个脉就能让病人起死回生的神医喜来乐;是鱼肉乡里,欺上瞒下的龙隐镇王保长……
  “我这个人性格比较孤僻,任性自由、不大听话,也不合群,甚至连自己儿子都影响不了。”说话间,年过七旬的他吃下一粒特效安定。
  虽然偶尔还会演戏,但如今的李保田,对电影、电视的兴趣远远低于画画,问他对时下行业环境的看法,他的回答一概为“不关注,不想看,我管不着”。但提到画画、音乐却可以聊上好久。似乎现阶段,他最理想的生活已经不在剧组,而是在独居的家中,朝南的大案上铺着画纸,边听古典乐边勾勒线条,阳光洒在头顶,舒舒服服的,这才是他享受的人生。
  “魂”不能没,“气”不能丢
  近两年,李保田才学会在家穿拖鞋。在他的字典里,拖鞋意味着懈怠,人会因此变得放松。《寻汉计》编剧赵赵问他:“李老师,这么辛苦地拍摄,你怎么就不疲惫啊?”“从睁开眼睛,到晚上要睡觉前,我就不知道什么叫疲惫。”
  这么多年来,似乎他永远都置于“激动”的状态中,他坚信一个演员的“魂”不能没,“气”不能丢,他抬高嗓门说道:“我在戏曲团学过五年‘丑’,又跳了两年舞,有形体训练意识。尽管偶尔累了膝盖会酸疼,但我永远不会慢走。”被问到或许连家人都会因为这种永远的生机勃勃感到疲惫,他一脸叛逆:“所以说,我不跟他们在一起生活,就单独住,什么都是自我掌控,连养活自己都能掌控。”
  创作上强势,敢与所有人为敌
  “我任性,从小就任性,学都不愿意上就从家里跑了。搁现在,我这性格可能都活不下来。但那个时代运气好,挨过饿、闯过鬼门关,还能混过来。我在创作上强势,艺术创作上更是敢与所有人为敌,这能不固执,不自以为是吗?”短短几句,勾勒出了李保田的人生际遇。他很清楚自己性格倔强,对认同的观点特别坚持。
  早在1975年,他就被冠上了“戏霸”的名号。他坚持自己的作風:对演戏极其挑剔,有两年没拍戏,推掉了17个剧本,从未拍过一个广告,也不出席任何与演戏无关的活动。
  这位演绎过无数经典角色,金鸡奖、百花奖、飞天奖拿了个遍的“老戏骨”,这些年真的做到了销声匿迹。
  李保田不是不想演戏,是真的缺好剧本。找他的剧本堆积如山,但他答应的却寥寥无几,因为这些本子对老人的描写总是让他一言难尽,也让他对创作充满了遗憾。
  “演什么成什么”的李保田,对表演究竟有什么秘籍?“就是真,包括像、包括介入角色深层次的魂魄,不仅外表像那个角色,连精神也要接近。”他说,最想演的角色是《红楼梦》中的贾母(反串),或者是一位四世同堂大家庭里的老太爷。
  拒绝物质化,更拒绝是非
  这些年,李保田一直拒绝“以老扮少”,认为难以真实,所以年岁大了,接戏的机会就少了很多,加之又是个“好剧本罕见的时代”,便心安理得地宅在家里读书、画画、听音乐。他说这种生活状态“简单至极又丰富至极”,“如果没有音乐,我会觉得屋里是空的,像没灵魂一样,就像现在我听音乐都不需要听内容了”。
  但是他似乎又永远也修炼不成仙风道骨、超凡脱俗的样子。一谈起行业现状,李保田就连连摇头,甚至破口大骂。“虽然我宅着,但我时时刻刻盯着,也知道当下是什么状态,包括各种各样的国际关系、人情关系,我会关注。就比如(电影)票房好,但不一定招人待见,因为离精神世界越来越远,也过于物质化。”他会因为不敬业的演员感到气愤,对为名为利为曝光的“偶像崇拜”感到无奈。
  (常朔摘自《新京报》)
其他文献
《菜根谭》有句话很受推崇:“每临大事有静气。”苏洵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李鸿章的“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胸中一段春”, 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讲的都是这个意思。而元代画家高房山有诗:“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必非等闲人。”能闲也是一种境界,所谓“心闲为贵”。李清照的“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
期刊
母亲节那天,我对母亲说:我请你吃饭吧。母亲说好,过了一会儿,又说:算了,还是在家里吃吧。我笑说:仪式感还是要有的,毕竟过节。母亲也笑了,说:仪式感不是非得凑节日的,今天餐厅肯定人满为患,不如就在家里吃。有心,日常生活也可以是“节庆”时间呀。  这话说得我心里一动。  是啊,重视节日的仪式感固然很好,然而凡事有度,一味追逐仪式感,反而失去了本心。倘若日常总是忽略母亲,没有帮她洗洗碗说说话,陪她散散步
期刊
常言道,人活一口气,气是由五谷杂粮生,再就是吸收大自然中的空气。但是,人的一生,还与一种“气”离不开——那就是有人惹你生气或叫吃气的“气”。你想,生活中最难免的就是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姐妹之间相互惹对方吃点小气。甚至有些父子、兄妹因房屋家产吃气撑得六亲不认,将对方告上了法庭。更不用提在社会上,遭遇的那些窝心的吃气。其实,吃气不要紧,关键是自己怎么去化解。我想,五谷杂粮生的和大自然中的空气只是助
期刊
有一次,木心先生和一位朋友吃饭,邻座坐了两个外国人,朋友问他们是不是意大利人,回答果然是。朋友有点儿得意,木心却说:“你刚去过意大利,想证明你的虚荣。人难免会这样,但要克制,这是随口就来的虚荣心。”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大多是平和的。因为他们没必要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也能在平凡简单的生活中活得从容和淡定。一个人见识狭隘,并非指他没见过多少人,没走过多少路,没看过多大的世界,而是指他的思维僵化,不
期刊
我们收到旧金山郊外梅西百货的营销产品订单后,迅速寄出了货物,因此当买家几天后打电话说没有收到货时,我很吃惊。我知道货物已经交付,但我不知道那批货在哪儿。  我们的优势之一就是确定性:总是确保货物及时送达。我们没有让买家等待我们解决问题,而是寄出了另一批相同的货物,并且索要了承运人的签字。  几天后,买家再次打来了电话。“我们一直没有收到货。”他用明显失望的语气说道。我知道梅西百货收到了第二批货物,
期刊
那一年,南京暑天溽暑蒸人,历时特别长,且久旱无雨。?  中午烈日高照,热浪袭人。我们老两口午餐也懒得烧了,就电话订了两份外卖。十二点过后外卖还没有到,我们想可能是天气太热,像我们一样订外卖的人多。近十二点三十分,大楼门禁的铃声响了,送外卖的小哥到了,我从后窗伸头一看,他手上提着两包饭菜,怀抱着一个小孩。?  我急忙告诉他:“我们下来,你不要爬三楼了。”我和夫人下楼去拿盒饭。因为儿孙远在大洋彼岸,夫
期刊
1  幸好有莊子  庄子是善于说故事的人,他的故事是神话,是寓言,像今天的魔幻文学,充满想象力和好奇,幸好有庄子,一个民族的文化才不会沉闷无趣到让人昏昏欲睡。  青年的时候,厌烦了学校千篇一律的死板教科书,常常要偷偷翻开《庄子》。翻到第一页,那一页就说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无边无际的北方海洋里,有一条叫“鲲”的大鱼,不知道为什么,不想做鱼了。它想化身成一只鸟,它想飞起来。  庄子一定相信,有一天梦想可
期刊
和妻子去探望在宁波北仑工作的女儿。我们刚从中河路站坐上地铁,旁边就有两人在大声交谈。这时,一位年轻姑娘走上前去,拍了拍其中一个人的肩膀指着旁边贴着的一行大字,那两人的声音立即变小了,我一看那几个字“轻声细语我喜欢”,太浪漫太有诗意了。而寻看每节车厢,“轻声细语我喜欢”随处可见,一个多小时的地铁,除了轨道的声音,听到的都是轻声细语。  轻声细语我喜欢。轻声的意思,不高声喧闹的,不刺耳的,音高和音量都
期刊
《周易·系辞下》里有一条交际箴言:“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如何在日常交往中做到上不奉承讨好、下不轻慢高傲?  黄永玉有一弟叫黄永厚,也是一位画家,其画独具一格,有个很有权势的人拎着一箱子钱上门求画,黄永厚却拒不相见。他说:“我喜欢跟真正懂画的人打交道,不是看画的人,给他画有什么用?”对达官贵人,黄永厚向来不攀附,不谄媚逢迎,而对一些底层的人却非常热情,又十分慷慨。有一次,一位爱好绘画的农民,崇
期刊
风帆和船桨都是渔夫的好帮手。  它们经常受到渔夫的夸奖。渔夫常说,风帆和船桨是他最好的伙伴。假如没有风帆和船桨,他将寸步难行,生活也会难以为继。  风帆具有很强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每当风帆扬起的时候,它更是豪情满怀,兴奋不已。它想,自己身材高大,十分漂亮而又惹眼,在船上发挥的作用是最大的。可以说,自己是这艘渔船最大的功臣,也是这艘渔船的主角。  风帆很瞧不起船桨。它觉得,船桨是那么不起眼,用途也不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