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向教材觅童心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vi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目标:
  1.自读两则童话,读懂故事内容,体会童话的特点。
  2.比读故事,找出异同,作出情感选择,进行人文启蒙。
  流程设计:
  一、聊故事1《小木偶的故事》——课文
  你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都知道哪些童话故事?知道哪些童话作家?
  (一)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则童话故事——《小木偶的故事》。
  1.自己很快地读读这个故事,(有些故事是适合看的)看自己能不能看懂。
  合上书,回忆一下,这个故事中出现了哪些角色?(出示图片)
  老木匠 小红狐 熊警察 小兔子 老奶奶 小女巫 小木偶
  2.你们看过连环画吗?如果把这个故事也画成连环画,可以画成好多幅呢!我把它理了一下,这个故事可以画成五幅画面。(逐幅出现)
  第一幅画上应该有——
  你能在课文中把这几幅画面分开来吗?画符号。(开头和最后一幅分别是故事的起因和结果,中间三幅是故事的经过。)
  (二)童话故事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神奇”。请大家第二次看这个故事,觉得哪一幅画面最神奇?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要说出它的神奇。
  1.大家都觉得第一、五幅画面最让我们感到神奇,那就让我们先锁定第一、五幅画面,看看课文中这两幅文字画,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让别人听后要有种感觉:呀,真是太神奇了!
  预设:
  (1)老木匠的雕刻刀太神奇了,刻的小木偶会说话、活动;刻了笑的表情就会笑了。(雕刻刀神)
  (2)小女巫会做我们做不到的事。第一次用魔杖一点,小木偶会哭了;第二次又点了几下,小木偶就拥有了人类所有的表情。(魔杖神)
  这雕刻刀、魔杖让你想起了别的童话故事中的——(神灯)
  看来,童话故事中的道具都很神奇。(板书“魔杖、刻刀”改“道具”)因为拥有了这些神奇的道具,所以这些角色就变得神通广大,成了“超人”。
  2.童话故事的神奇还表现在——花草树木、动物、植物都会说人话,让我们看起来既像物又像人。这个故事中哪些动物都会说人话?(板书:角色神)
  顺势指导重点句朗读:
  一只小红狐跑过来,很亲热地说:“嗨!小木偶!你的红背包真漂亮,让我背一下好吗?就背一下。我想看看这种红和我的毛色是不是相配。”
  ①谁先来说说小红狐的台词。纠正多音字“背”读音,台词首先要说正确。大家能达到这个要求吗?一起说一遍。
  ②采访小红狐演员:请问此时此刻你心里在想什么?(教师可引导:原来你心里在打歪主意,嘴上却故作亲热,真是阴险狡猾。)说这台词的时候,心里就要这么想。再让学生说一次,集体说一次。
  ③(再采访集体中一员)你这些想法能让小木偶看出来吗?所以你脸上还得——笑,做出一副请求的样子。闭眼想象一下小红狐的神情,再说一次,集体说一次。
  看来演员说好台词真不容易啊!说好台词,先要说正确,还要注意体会角色的内心世界,并在大脑中回顾。
  3.看来当演员不容易。你们对练说台词感兴趣吗?选一个感兴趣的角色,试试吧!
  4.静静地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或板书:笑远远不够。
  真的是这样吗?再读一个故事。
  二、读故事2 《小木偶的故事》——自创故事
  1.比读。和第一个故事有什么相同之处?
  (1)也很神奇。(①结尾;②动物会说人话,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做的事我们做不了。)
  引导说说角色的台词。(小狗、小黄莺、小男孩)(采访:为什么不快乐?)(板着脸、拉长着脸、哭丧着脸)
  (2)都围绕笑嘻嘻的表情写。
  2.有什么不同之处?
  主题不同。(书上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笑是远远不够的”,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笑是很重要的”。)
  出示老木匠的话,读。板书:笑是很重要的。
  3.两个故事,使我们懂得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道理。
  三、你更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
  1.让学生自己作出情感选择。根据多次试教,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喜欢老师自编的童话。现摘录部分学生发言如下:
  生1:我本来有很多烦恼,读了第二个故事,我的烦恼都没有了,觉得很开心,很幸福。
  生2:第一个故事让我心里很不好受。
  生3:第二个故事让我感到很温暖、很开心。
  2.喜欢读童话吗?喜欢编童话吗?相信你们自己编的童话更精彩的。回去后,围绕“笑”这个话题,再去编一个童话。
  板书
  小木偶的故事
   雕刻刀
  (道具) 神奇 笑 远远不够很重要的
  魔杖
  角色
  设计意图:
  欲向教材觅童心
  2008年奥运会上引领国际奥委会成员出场的那批儿童看了令人别扭:一本正经的表情与几乎僵硬的动作让人看了很不舒服。当时就在想,他们出来时为什么就不做一个调皮的鬼脸?哪怕摔一跤打个绊,笑得再真实些、自然些,那会多好啊!可是没有,这批孩子的表现和大人一样,几乎“完美”——毫无差错,可见事前大人们的功课做得有多深。
   这批小大人的表现其实也不足为怪,因为从他们一进校门时,受到的就是这样的教育和熏陶。
  我们的语文教材,不乏经典、不乏美文。学生的小学语文学习,不缺知识,不缺道理,也不缺收获。但是,我们的孩子,在成人的调教和熏陶下,使一批批的“小大人”缺失了童心,缺失了真实的童年应该有的样子。我们的教材,板着脸告诉他们: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有了成绩要藏起来,不能骄傲,要掩饰自己的快乐。《小木偶的故事》这篇文章,要告诉孩子们的深刻道理是:只有笑是远远不够的,在适当的时候要用适当的表情。且不说这个道理的价值虚无(世上哪个孩子生下来只会笑而没有其他表情,除非是面瘫),我们现在的孩子,最缺失最渴望的就是笑。他们希望身边的亲人用笑给予他们温暖、鼓励、支持,更希望自己的生活处处充满幸福、满足的微笑,孩子童年的主旋律应该是笑。童年浸润在微笑中的孩子,他的心灵是阳光的、充满底气的。我们为什么非要在他们不堪承受的年龄告诉他们很多不懂也不该懂的东西?很多东西,应该告诉成人,不能让儿童负担。我们的童话,要把孩子渡向幸福的精神彼岸!文学,要渡人渡己,文学对人,有超度的意义。伪童话,戕害儿童,戕害童心。
  自己创作这篇拙劣的《小木偶的故事》,不是有意跟教材文本比美,只是想听听孩子真实的心灵抉择,提醒所有从事儿童创作的人,孩子的心灵需要怎样的故事去慰藉。在几次试教中,在最后一个环节让孩子们对两个故事作出情感选择时,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表态喜欢我的故事!一次又一次的鼓舞,一次又一次地促我深思:我的故事在表达上并不高明,为什么孩子们喜欢?孩子到底喜欢怎样的童话?我们该用怎样的东西去滋养他们的童年?听听孩子的真实声音,让我们有勇气跟孩子走,不要总用我们的大手强势地去牵扯孩子往前走。明代的文学家李贽在《童心说》一文中提出:“夫童心者,真心也……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也。”他认为凡是天下最好的文章,莫不是童心的表现。童心在哪里,我们的教学就该在哪里驻足。落脚在童心里的教学,是最有魅力的教学!
  附:教师自编童话《小木偶的故事》
  小木偶的故事
  老木匠做了个小木偶。
  小木偶有鼻子有眼,会走路,会说话。
  老木匠左瞧右瞧,总觉得小木偶脸上还少了点什么。少了点什么呢?老木匠怎么也想不起来。
  “你知道吗?”老木匠问小木偶。
  “不知道。”小木偶板着脸回答。
  老木匠一下子想起来了,小木偶脸上少的东西是笑!
  “笑是很重要的。” 老木匠对自己说,“谁要是没有笑,谁就没办法过快乐的日子!”
  老木匠拿起他的神奇雕刻刀,在小木偶的脸上添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
  “现在好了。”老木匠把小木偶送出了家门。
  小木偶兴冲冲地往前走,一路走一路唱着歌,他要去找一些快乐伙伴跟他一起玩。
  走着走着,和一只低着头走着的小狗撞了个满怀。
  “怎么啦?小狗,碰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小木偶关心地问。
  “别提了。今天数学课上,我只是转过去对同学做了个鬼脸,老师就板着脸狠狠地训了我一顿!”呜呜……小狗越想越伤心,忍不住哭了起来。
  “别哭了,别哭了!笑一个吧,像我这样!笑一笑,心里就舒服了。”小木偶凑到小狗跟前,呀,小木偶笑得多美啊!小狗太羡慕了!
  小狗学着小木偶的样,使劲把嘴角往两边拉,把眼梢往上提,可脸上的肌肉像冻住了似的,怎么都笑不出来。他垂头丧气地走开了。
  小木偶着小狗的背影,真有点为他担心呢!
  “小木头人,瞧你笑得那么灿烂,有啥喜事吧?”
  “咦,谁在叫我呀?”小木偶左瞧右瞧,就是不见人影。
  “在这儿呢!”
  小木偶一抬头,小黄莺正站在大树的枝干上,跟他打招呼呢!
  “快乐的小黄莺,你能下来陪我玩会儿吗?”小木偶笑嘻嘻地邀请黄莺。
  “唉,没玩的命哪!”小黄莺叹了口气,愁眉苦脸地说,“妈妈让我下星期天参加音乐考级,我得练唱啊!妈妈成天拉长着脸逼我练唱,我现在一点都不开心!”
  “你不是很喜欢唱歌吗?”小木偶不解地问。谁都知道,小黄莺是爱唱歌出了名的呀!
  “可现在,我最讨厌的事就是唱歌!”小黄莺恨恨地说。“我喜欢自由自在地唱,想唱什么就唱什么,想什么时候唱就什么时候唱,可现在……”小黄莺越说越伤心,小木偶都不忍心再听下去了。
  这年头,找个笑脸也不容易呀!他摇摇头,走开了。
  小木偶不知不觉来到学校门口。到校园里去看看吧,那里应该有快乐的伙伴。校园里好热闹,一个男孩在一个角落里默默地坐着。
  “咱们一起玩吧?”小木偶笑吟吟地迎上去。
  小男孩摇摇头,一脸的苦瓜相。
  原来,他昨天晚上看《笑猫日记》入了迷,半夜才上床。一早起来睡过了头,他匆匆忙忙往学校赶,把语文作业落在家里了。大家说他没做作业,向老师去告状,就连最好的朋友琪琪都绷着脸不理他,还骂他“撒谎大王”,他都委屈死了!
  小木偶找不到开心伙伴,觉得很孤独,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红鼻子小女巫就在这时赶来了。
  “女巫姐姐,我找不到跟我一样的开心伙伴,好没意思啊!”小木偶向小女巫诉苦。
  “你希望大家都有像你那样的笑脸是吗?”小女巫笑眯眯地问小木偶。
  “嗯!”小木偶肯定地点点头。
  “你等着。”小女巫用魔杖在小木偶的笑脸上敲了几下,哈,小木偶的笑脸一变二,二变四,以最快的速度复制着……
  哈,小木偶惊喜地看到,这些笑飞到了小黄莺的妈妈、小狗的老师、小男孩的朋友琪琪的脸上,呀,他们笑起来都很美。
  “小木偶,我看到琪琪和同学们都对我笑了,还向我道歉了呢!”小男孩兴奋地说。
  “小木偶,我看到妈妈的笑脸了!森林里的音乐考级从此取消啦!”小黄莺也赶来报喜。
  “小木偶,我们老师也会笑啦!现在,她还经常表扬我呢!”小狗的笑容比小木偶还美!
  小木偶和快乐伙伴们笑啊乐啊,生活在微笑之中,真是幸福极了!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提问是师生对话交流、理解知识、训练思维、提升能力的必备手段;是教师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实现自我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通过思考去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同时也能帮助语文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挖掘文本的深刻内涵,达成教学目标。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艺术性和有效性。有的问题过于简单,表面上营造了热闹的气氛,实质上流于
语感是人在长期语言感悟和语言运用中获得的一种对语言的理性的直觉能力。从语感形成的心理机制来看,语感作为一种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习得的。语感培养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听、说、读、写、思的实践。因而,有必要思考、研究、揣摩、构建培养语感的教学实践体系,使学生感知得以升华,间接的理解能够内化为直觉,有意识的判断演变成下意识条件反射式的领悟。  一、语感训练的必要环节  1.感受其形  记叙文是靠语言
目標预设:  1.读中感悟,理解对联的意思和内涵,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2.读思结合,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在阅读、展示、交流中提升自己的朗读、体悟和表达能力。  3.涵养对美好作品的欣赏与品读能力的同时,开阔视野,积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厚重的爱国情。  课前活动:对春联  教学过程:  板块一:书声琅琅读好“长城”  1.同学们,刚才咱们诵读了春联,发现对联有什么特点
策划人语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保障,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各学科教学的共同目标,如: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就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让学生能够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哪些习惯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养成比较科学、合理的学习习惯?文章中讲述了许多具体
《大江保卫战》(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是一篇通讯报道,作者用饱蘸深情的笔墨真实地叙述了1998年人民子弟兵抗洪救灾的感人场景。全国第二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获得者陆华山老师在我校执教此课时,没有播放视频,没有出示画面,只用了几张纯文字的幻灯片,就让学生获得了真实的体验、扎实的训练、朴实的情感,把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英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学生的脑海中。整堂课,他都立足文本,关注典型的语言现象
一个人究竟该如何面对天灾?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的《艾滋病小斗士》一文,以一位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的故事给予世人一个高贵的回答。第二课时的教学,在承接第一课时学习恩科西与可怕的艾滋病顽强斗争的基础上,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体会他与周围人群的歧视、政府的冷漠作出的不懈斗争,最终唤起社会各界对艾滋病患者应有的尊重、关注和救助,从而真正读懂小斗士的内涵。同时基于儿童的视角,引导孩子们理解恩科
阅读指导要求:  以故事及故事中的人物为主线,达到指导学生读懂书中语言文字的目的。通过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体会同学之谊,由各个故事场景去体会同学之间的浓浓深情。让学生能受情感染,使自己的情感得到丰富与升华,语言能力得到提高,进而抒发真情。  阅读指导重点:  以小故事及故事中的人物为主线,达到指导学生读懂书中语言文字的目的,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阅读指导过程:  一、相遇——进入主题    1.
作文难写,这是很多学生的心声。常常看到学生流水账似的文章,事情平实叙述,没有主次、没有详略,老师总用“欠具体、欠详细”这几个词评价文章。  纵观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从起步的句、段到篇,课本里都只有提到要求,但都没有具体写作方法的指引。一部分语言文字感悟特好的学生,在写作中,凭着感觉,依葫芦画瓢地学着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确实能写出一定篇幅的优美文章。但很大一部分学生总觉得老师说的“具体、详细”
北京大学工学院占肖卫课题组发展了一系列高性能三元共混体系,有效提高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和稳定性,研究论文发表于《先进材料》。基于一个电子给体和一个电子受体的二元共混本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实现了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的一次重大跨越。最近,为了克服二元共混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缺点,科学家们发展了三元共混体系,在一个电子给体和一个电子受体的基础上,加入功能性第三组分。所有含第三组分ICBA的有机太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而在对农村低段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如此重要的风与帆热爱它的孩子却是如此之少,扬起它的更是少之又少。低中段是孩子阅读的关键期,为什么农村孩子会缺乏阅读的兴趣呢?是否有一盏灯照亮农村孩子童年的阅读呢?作为农村的一线教师,我们如何成为孩子阅读的点灯人呢?  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