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普遍推行的一种新型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使得很多任课教师担任起导师的职责。这样的转变必然会形成两种角色冲突。因此,如何认识,并解决这一角色冲突,是导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决定本科生导师制实行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导师制 教师角色 冲突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071-01
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以及学分制的普及,各大高校为了解决推广“学分制”淡化班级而产生的学生教育管理新问题纷纷进行了学生教育管理“导师制”的探索。本科生导师制是指高校在教学、科研或管理人员中,为本科生选择一批符合预定条件的导师,每个导师分工指导一定数量的学生,要求导师与所带学生保持日常联系,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各种疑难,指导学生课外学习和科研实践;要求学生完成导师布置的各种课外学习,科研和实践任务。目前我国高校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通常是由一位任课教师指导若干名本科生,对学生在思想品德、专业学习、科研实践、心理素质方面给予指导。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位教师同时承担两份侧重点不同的工作,扮演两个不同的角色。这两个角色也很不容易找到平衡。处理得好,两个角色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但若处理不当就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相互影响。因此,在导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正确认识和解决导师的角色冲突,是有效推行导师制的关键所在。
1 两种角色的要求不同是形成角色冲突的根本原因
1.1 知识的传授者与学习的促进者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教师这一社会角色一直是通过对社会知识,文化知识以及科学知识的传播而发挥其作用。教师能够把包罗万象的知识加以选择和概括,通过课堂教学等形式以最短的时间和最有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这一角色要求教师应把重点放在知识传授的内容是否全面,方法是否科学,学生的接受效果是否理想等方面。而导师则是把如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作为自身的主要任务。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导师更多地是扮演了学习促进者的角色。导师在扮演这个角色的过程中,应该关心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胜于关心他们掌握知识的结果;应该关心学生的学习态度胜于关心他们的学习方法,真正使学生在导师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从而学会自主学习。
1.2 技能的培养者与人格的培养者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特别是对高校人才的专业技术方面要求更专业,更精细。因此,高校教师更多地是在扮演着技能培养者的角色。这要求任课教师知识渊博,专业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强,有很强的科研能力,能够在学业,在专业技术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而现行的本科导师制制度则要求导师在工作中要以学生为根本,以育人为目的,以创新为关键,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格健全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导师的育人工作重点则放在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存等方面从而切实加强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
1.3 疑难问题解答者与心理健康指导者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教师来说,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也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因此任课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合理科学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也应该充分了解学习的规律,增强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见性,从而指导课堂教学。当然,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是学习层面上的,然而,导师关注的应该远比这一范围要宽泛得多。教育学生如何适应新环境,如何面临社会的就业压力,如何解答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心理问题都是导师工作的重点。导师不仅为人师,而且要充当学生的心理医生的角色,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完善的人格,以适应未来社会。
2 找到两种角色的平衡点是解决角色冲突的关键
尽管教师与导师的角色中存在着很多不同点,但两个角色并非是互不相干或相互冲突的。一名任课教师一旦被聘为导师,就会以两个不同的角色同时出现在学生面前。在工作的过程中,只要找到这两种角色间的平衡点,就能使两种角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使导师制的目标得到更好地体现。
首先,要对两个角色所从事的工作根本目的的一致性有个明确地认识。无论是作为专业教师,还是作为导师,这两个角色所从事的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即教书育人。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J.A Cominius)认为“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人”,那么“健全的个人”是指既能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又在能力,人格,心理方面健康的人。由此可见,尽管任课教师和导师的工作侧重点有所不同,只要对这一问题有了明确地认识,在具体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特殊情况,就会权衡轻重,突出重点减少冲突。
其次,导师要了解角色期待和角色要求,找到两种角色的交叉点。俗话说:德高为师。教师要政治素质好,品行端正。因此,政治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任課教师是完全能够胜任导师工作的。而对于专业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是专业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业精”。这同时也是作为导师的最基本的条件。既然本科生导师定位于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及学术研究,导师本人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较高的学术研究能力和专业学习指导能力。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以实实在在的专业指导,帮助学生扩展与深化所学的专业知识。
第三,导师要合理安排时间科学制定计划从而找到角色间的平衡。导师要合理安排时间,有效利用时间。比如,导师可定期拿出一定的时间与学生一起进行主题的活动。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增加学生对导师的信任,遇到问题能及时向导师咨询,学生主动性被调动起来自然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第四,导师要全面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以满足两种角色的要求。本科生导师制这一模式确实是对传统教师角色的一个挑战。这一挑战最多的是来自于自身能力与素质的挑战。任课教师担任了导师,不但需要继续提高个人的专业修养,完善知识结构而且还要投入精力学习有关教育学、管理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的知识,用科学的育人理念和方法武装自己。本科生导师作为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产物,必然会不断的改进和更新。这也要求导师也时刻对自己的知识能力进行更新,以适应导师制的要求。
本科生导师制是近些年来我国大学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一项重大而有益的尝试。在影响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工作成效的诸因素中, 是否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专业知识精深、素质高、热爱学生的导师队伍是决定其成败的重中之重。因此,作为导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任课教师,要尽快地完成角色认知和角色转变,解决角色间的矛盾与冲突从而保障导师队伍的整体质量,推进导师制的全面执行。
参考文献
[1] 何玉杰,宋文军.关于导师制队伍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 [J] 教书育人,20014(5).
[2] 孟宪军.关于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之理论探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
[3] 张斌.本科生导师制:高校育人的新途径[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1).
【关键词】导师制 教师角色 冲突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071-01
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以及学分制的普及,各大高校为了解决推广“学分制”淡化班级而产生的学生教育管理新问题纷纷进行了学生教育管理“导师制”的探索。本科生导师制是指高校在教学、科研或管理人员中,为本科生选择一批符合预定条件的导师,每个导师分工指导一定数量的学生,要求导师与所带学生保持日常联系,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各种疑难,指导学生课外学习和科研实践;要求学生完成导师布置的各种课外学习,科研和实践任务。目前我国高校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通常是由一位任课教师指导若干名本科生,对学生在思想品德、专业学习、科研实践、心理素质方面给予指导。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位教师同时承担两份侧重点不同的工作,扮演两个不同的角色。这两个角色也很不容易找到平衡。处理得好,两个角色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但若处理不当就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相互影响。因此,在导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正确认识和解决导师的角色冲突,是有效推行导师制的关键所在。
1 两种角色的要求不同是形成角色冲突的根本原因
1.1 知识的传授者与学习的促进者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教师这一社会角色一直是通过对社会知识,文化知识以及科学知识的传播而发挥其作用。教师能够把包罗万象的知识加以选择和概括,通过课堂教学等形式以最短的时间和最有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这一角色要求教师应把重点放在知识传授的内容是否全面,方法是否科学,学生的接受效果是否理想等方面。而导师则是把如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作为自身的主要任务。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导师更多地是扮演了学习促进者的角色。导师在扮演这个角色的过程中,应该关心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胜于关心他们掌握知识的结果;应该关心学生的学习态度胜于关心他们的学习方法,真正使学生在导师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从而学会自主学习。
1.2 技能的培养者与人格的培养者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特别是对高校人才的专业技术方面要求更专业,更精细。因此,高校教师更多地是在扮演着技能培养者的角色。这要求任课教师知识渊博,专业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强,有很强的科研能力,能够在学业,在专业技术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而现行的本科导师制制度则要求导师在工作中要以学生为根本,以育人为目的,以创新为关键,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格健全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导师的育人工作重点则放在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存等方面从而切实加强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
1.3 疑难问题解答者与心理健康指导者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教师来说,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也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因此任课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合理科学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也应该充分了解学习的规律,增强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见性,从而指导课堂教学。当然,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是学习层面上的,然而,导师关注的应该远比这一范围要宽泛得多。教育学生如何适应新环境,如何面临社会的就业压力,如何解答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心理问题都是导师工作的重点。导师不仅为人师,而且要充当学生的心理医生的角色,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完善的人格,以适应未来社会。
2 找到两种角色的平衡点是解决角色冲突的关键
尽管教师与导师的角色中存在着很多不同点,但两个角色并非是互不相干或相互冲突的。一名任课教师一旦被聘为导师,就会以两个不同的角色同时出现在学生面前。在工作的过程中,只要找到这两种角色间的平衡点,就能使两种角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使导师制的目标得到更好地体现。
首先,要对两个角色所从事的工作根本目的的一致性有个明确地认识。无论是作为专业教师,还是作为导师,这两个角色所从事的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即教书育人。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J.A Cominius)认为“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人”,那么“健全的个人”是指既能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又在能力,人格,心理方面健康的人。由此可见,尽管任课教师和导师的工作侧重点有所不同,只要对这一问题有了明确地认识,在具体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特殊情况,就会权衡轻重,突出重点减少冲突。
其次,导师要了解角色期待和角色要求,找到两种角色的交叉点。俗话说:德高为师。教师要政治素质好,品行端正。因此,政治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任課教师是完全能够胜任导师工作的。而对于专业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是专业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业精”。这同时也是作为导师的最基本的条件。既然本科生导师定位于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及学术研究,导师本人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较高的学术研究能力和专业学习指导能力。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以实实在在的专业指导,帮助学生扩展与深化所学的专业知识。
第三,导师要合理安排时间科学制定计划从而找到角色间的平衡。导师要合理安排时间,有效利用时间。比如,导师可定期拿出一定的时间与学生一起进行主题的活动。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增加学生对导师的信任,遇到问题能及时向导师咨询,学生主动性被调动起来自然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第四,导师要全面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以满足两种角色的要求。本科生导师制这一模式确实是对传统教师角色的一个挑战。这一挑战最多的是来自于自身能力与素质的挑战。任课教师担任了导师,不但需要继续提高个人的专业修养,完善知识结构而且还要投入精力学习有关教育学、管理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的知识,用科学的育人理念和方法武装自己。本科生导师作为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产物,必然会不断的改进和更新。这也要求导师也时刻对自己的知识能力进行更新,以适应导师制的要求。
本科生导师制是近些年来我国大学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一项重大而有益的尝试。在影响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工作成效的诸因素中, 是否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专业知识精深、素质高、热爱学生的导师队伍是决定其成败的重中之重。因此,作为导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任课教师,要尽快地完成角色认知和角色转变,解决角色间的矛盾与冲突从而保障导师队伍的整体质量,推进导师制的全面执行。
参考文献
[1] 何玉杰,宋文军.关于导师制队伍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 [J] 教书育人,20014(5).
[2] 孟宪军.关于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之理论探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
[3] 张斌.本科生导师制:高校育人的新途径[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