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的区域发展示范机制探析

来源 :当代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y_Dru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它是否具有对传统意义上话语权和地缘战略的争夺,而在于它对区域发展治理机制的拓展和深化。示范发展机制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发展治理机制,通过示范项目的引入,引发要素在当地乃至区域范围内的重新整合,推动产业价值链的优化,从深层次激活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之所以在国际社会引发关注,不仅仅在于它是中国发展转型期的产物,还在于它丰富的区域发展内涵。相对于国际战略与经济发展方面的热议,目前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区域发展内涵,特别是区域发展机制方面深入挖掘得还不多,迫切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世界经济动力不足,“一带一路”倡议亟需理清其区域发展内涵
  一、现有经济治理机制缺陷导致世界经济整体动力不足,世界经济期待引入新的發展思路、治理理念并注入新的活力
  当前世界经济之所以长期低迷,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有经济治理机制和架构的缺陷逐渐显现,导致世界经济整体动力不足。现有经济治理机制总体上仍然延续的是20世纪中期二战后形成的结构,虽然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动也经历了几次重大的修补,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治理机制的变革速度已经大大落后于经济形势发展的现实态势,既无法体现当前国际经济体系的力量结构,也不能适应国际经济体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需要,对当前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减弱、制约性增加,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世界经济的要素随着发展在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以国际经济的主要内容贸易为例,当今的国际贸易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贸易本身的目的,成为发展和减少贫困的一个重要工具。因此,“有必要对全球治理体制机制进行相应的调整改革。这种改革并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创新完善”[1],这种创新完善的一个具体途径就是引入适应新发展的治理新理念、新思路,唤起现有经济治理机制的潜在活力。
  二、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发展内涵还缺乏深入了解,“一带一路”倡议包含的治理内涵将是中国对国际发展和治理的重要贡献
  无论西方社会还是发展中国家对“一带一路”都有这样的印象,“人人都在谈论‘一带一路’倡议,但似乎没人确切地知道其含义”[2]。当前国内外对“一带一路”的研究主要有两大方面,一个集中在宏观层次上的战略分析和产业布局,一个集中在微观层次上的企业发展和项目推进。作为中国整体转型过程的一个标志,“一带一路”倡议毫无疑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作为一种新的世界经济合作模式,在推出之初也确实需要从理念层次上廓清思路。但是,目前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战略层次的分析很多都把侧重点放在了话语权、规则主导权的争夺上,这样的解读角度不免有失偏颇,因为从价值导向上讲,赤裸裸的权力争夺不符合中国一贯秉持的对外行为逻辑模式,也不符合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从具体内容上看,“一带一路”倡议更重要的还是与之直接相关的经济合作内涵。另外,“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应者云集的根本原因是对沿线国家加快发展需求的回应,特别是它背后所内含的深层次区域发展治理内涵,这些治理内涵和发展机制是对3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总结和共享,是中国贡献的完善全球治理方案。也就是说,通过理念倡议、价值引领、机制创新和责任落实,中国积极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大力推动全球公共治理的发展与完善。
  “一带一路”倡议中示范发展机制
  一、“一带一路”倡议中的示范发展机制是国内“试点——推广”机制在区域发展治理层面的延伸和拓展
  “示范”机制作为中国治理实践中所特有的一种政策测试与创新机制,是中国式政策执行的一种核心机制。在针对中国发展的研究中,包括科斯(Coase)、诺思(North)、斯蒂格利茨(Stiglitz)等一大批著名经济学者都一致认为,以政策创新、地方试验、经验推广为主要内容的示范机制是推动中国发展奇迹和政治适应性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示范机制主要包含试点和推广两个层面。其中,“试点”更侧重于探索性,“推广”是对不断“试点”基础上取得的比较成熟的经验的模仿,“试点”的目标就是为了“推广”。从更深的层次来讲,“试点”展示的是中国发展治理体系所蕴含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推广”反映的是中国发展治理体系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目标。“试点”、“推广”所构成的示范机制的完整过程是一个通过探索不断凝聚共识,透过模仿学习不断扩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并贯穿始终的因素是来源的广泛性和要素整合的尺度,并以二者对示范主体自身的适用性作为是否成功的标准。“一带一路”倡议中的示范机制是国内“试点——推广”机制在双边及多边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延伸和拓展,不同之处在于它更突出试点和推广在整个过程中融合在一起的综合作用。一方面相对于国内的经验来讲是推广,另一方面相对于落脚的沿线国家来说又具有试点的性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示范机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构建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扩散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带一路”倡议中的示范机制是一种区域发展治理的扩散机制。
  二、“一带一路”倡议中示范机制的内涵
  “一带一路”倡议中示范发展机制虽然脱胎于国内的“试点——示范”政策过程,但又不是对它的简单复制,在机制的要素、作用模式上有自己的基本逻辑。“一带一路”倡议的示范发展机制由七个要素组成。“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3],点出了示范发展机制的支撑、平台;全球经济最理想的状态是世界范围内都能实现无障碍互联互通,这对推动经济增长,提振经济活力都有很大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建设的优先领域,就在于它带来的交通便利性给区域发展创造的机会提供了示范机制的动力源。节点城市的重点项目引入是示范发展机制的作用媒介,随着项目引入产生的、以吸引和再配置为核心的要素整合是示范发展机制内在的核心变迁工具,通过项目在节点城市或经济走廊的不断复制造成的产业链分工优化是示范发展机制的结构化(固化)形式,它所带来的整个区域的大规模要素重新集聚形成区域竞争能力的提升是示范机制的目标和结果。不难看出,在示范发展机制的作用过程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重点项目引入这两个要素一起构成了诱发因素,它与要素整合、产业链分工、竞争力提升四位一体、相互作用构成了示范发展机制所特有的“菱形”作用模型。这样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城市,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带来的便利性为契机,通过重点产业园区构建发展平台,推动示范项目的引入,引发一系列的要素重新整合,发展成为优势产业结构,最终形成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发挥示范效应,吸引邻近或类似地区的模仿\复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新的发展模式,沿着“园区—节点城市—所在国—经济走廊—区域”的扩散路线,构成了“一带一路”示范发展机制的整个过程。   三、“一带一路”倡议中示范机制的构建过程
  “一带一路”倡议的示范发展机制的构建过程是一个单项突破的生命周期过程,它更多地侧重于示范机制的底层机理,为后一个阶段做铺垫。政府间合作谅解备忘录或双边合作规划对接的形成标志着进入构建过程的预备期,这一阶段最重要的要素是重点示范项目,核心工作是示范项目的筛选,“共同确定一批能够照顾双多边利益的项目,对各方认可、条件成熟的项目”[4],具体的标准是有需求、有共识、基础好、影响大的务实合作项目,如巴基斯坦瓜达尔港项目、中哈(哈萨克斯坦)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中白(白俄罗斯)工业园、中马(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马中(馬来西亚)关丹产业园、中印尼(印度尼西亚)综合产业园等园区建设、中老(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等。重点合作项目本身就内涵了中国在国内或者双边合作中的实践经验,是一个树典型、立样板的过程。随着确定的单体项目的开始实施,标志着构建过程进入扎根期,这一阶段的核心是要素整合,“对来自现有制度框架的内外、上下等多个渠道的各种各样的要素进行广泛吸收,重新排列组合”[5]。群体项目的开始是进入构建过程成长期的标志,项目的复制过程不断累积推动要素整合的力度和程度,最终形成适合本地特色的成熟要素整合机制,产业链分工的优化也随之完成。在中国与巴基斯坦边境地带的喀喇昆仑公路对当地的作用,不仅提高了商业、旅游等行业的活力,甚至对当地的教育都有提升。以项目群和产业链分工优化的完成为标志进入构建过程的形成期,优化的产业链分工的规模化带动了成熟的产业园区成型,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带来了当初所不具备的竞争力,这是构建过程的导向目标,由此完成了示范发展机制由起点项目微结构向园区中层结构建构的整个过程。
  四、“一带一路”倡议中示范发展机制的扩散过程
  作为国际“双边合作”的示范发展机制,就是通过“推动共建一批合作示范项目,让双边合作沿着‘一带一路’驶向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快车道’”[6]。这里的科学化、规范化的“快车道”说的就是示范机制的扩散过程,如果说构建过程的功能是为后续的发展扫除障碍,那么扩散过程就是由单项突破向体系发展、形成规模效应的过程,示范机制的效用更多地体现在这一过程。扩散过程的实质是一个模仿、复制、改进的横向学习过程,这个过程的重点是蕴含在各个要素互动中的模仿和创新。示范园区的成功构建带来的区域竞争力提升,诱发(吸引)邻近或相似区域的模仿冲动,随着模仿冲动转化为模仿行动,示范园区的模式开始在其他区域被复制,标志着示范发展机制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扩散过程的模仿期,这一阶段的核心要素同样是重点项目的筛选,这一环节的质量决定着模仿的成败与效率。重点项目的实施与示范园区的成规模建设,在引发新的要素整合的同时,也引发了这种复制是否适应当地实际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反思引导着扩散过程进入了改良期,同时由于这一阶段的模仿是在较大的区域范围内的模仿,它所造成的要素整合也是区域范围内的要素整合,更具广度和深度,所带来的规模效应也更大。示范园区发展为自由贸易园区,扩散过程进入以区域产业链分工优化为主的提升期,以区域产业链优化为依托的自由贸易园区群的成型构成了更具规模的区域经济走廊。经济走廊的形成标志着区域发展模式开始逐步成型,扩散过程也进入了最后的阶段——定型期。定型期是示范机制由中层结构到宏观的区域结构的升级阶段,它的完成以区域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形成为标志。这样沿着“沿线中心城市重点经贸产业园区”——“(国内)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走廊”——“区域自由贸易区网络”的路径,示范发展机制完成了一个形式上模仿与内容上创新的扩散过程。
  示范发展机制的意义及前景
  示范发展机制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实践与传统文化成功结合的一个范例。作为在中国土生土长起来的一项治理策略和方法论工具,示范发展机制首先体现的是中国价值观所特有的道德取向,这种道德取向的核心是模仿榜样的学习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说树榜样、立样板的学习模式是中国社会的一贯做法;其次,示范发展机制在中国引进国外先进发展经验的实践过程中被进一步证实很有效率,体现的是吸收外来一切合理因素的开放思维。“一带一路”倡议及其中的示范发展机制是中国发展转型的自然“溢出效应”,它呈现的是中国推动自身发展、治理经验向区域化发展机制转变的规范化过程,通过理念倡议、价值引领、机制创新和责任落实,中国积极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推动全球公共治理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徐海娜)
  [1]《坚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正确方向,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发展》,载《人民日报》,2015年9月23日。
  [2]菲利普﹒斯蒂芬斯:《中国正创立自己的俱乐部?》,载《环球时报》,2015年6月2日。
  [3][4]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2页。
  [5]周望:《中国“政策试点”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19页。
  [6]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38页。
其他文献
<正>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基本课型有自学课、议论课、习题课三种。本文着重介绍怎样上自学课。“自学”就是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和有关参考书;自己动脑、动手理要点、
基础教育的两大任务,一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一是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素质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正是适应了这一需要。 1.转空观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中国和欧洲分处亚欧大陆两端,距离遥远。但广泛的共同利益和迫切的合作愿望使双方跨越千山万水,走到一起。2015年6月1—10日,应德国社会民主党、比利
市场经济的内在地理扩张性、既存的全球化成果以及国家发展的要求决定了全球化已经形成的世界性结构是决定特朗普能够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的“可能性条件”。全球化虽会有波折,但不会夭折,仍会继续发展下去。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使一些人担心全球化会出现逆转。因为特朗普在竞选过程中有许多反全球化的言论让人感到他的当选是全球化的末路。加之近年来一系列事件,如英国脱欧、难民和恐怖主义引发的欧洲排外主义、民族主义,都
<正> 《中学数学教学》1988年第1期刊登的《复系数二项方程a0X2n+an=0(a0≠0)的根的代数形式》一文,引理1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引理1的原文是:“复数m+ni,(m、n为实数)的平方根的代
<正> “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知道了什么是错误的,错在哪里,才能更好地了解什么才是正确的。因此,对错误的分析是必要的,这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正> 统计初步放到初中教材第六册后,有一部分教师感到陌生,本文试就教材中几个基本概念作一些分析说明,供大家参考。一、总体所谓“总体”,就是我们所要观察对象的全体。比
<正> 统编现行高中数学教材第一册,在讲授三角方程联系实际方面的例题和习题,仅有四、五题,而且内容简单,似嫌过少。我们知道三角学有很多的实际应用,下面就几何、物理方面再
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师不仅要懂得如何教,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学。教师只有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概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