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微摄影的优势与发展

来源 :神州民俗·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l0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移动互联时代,“微时代”成为了当今社会中的一项潮流,“微小说”、“微电影”等层出不穷。“微摄影”是当前摄影界十分活跃的因素,它能够使用各种形象而又现实的表现手法展现出浓郁的现场感,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本文将对微摄影的优势和发展趋势进行浅析,希望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微时代 微摄影 发展趋势
  新媒体的广泛使用正在潜移默化地转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获取信息变得更加快捷,快餐式文化冲击着社会的各个层面。微商、公众号营销等网上营销方式也对传统的线下经营、报纸杂志等行业造成了一定影响,触动了社会经济格局的调整与优化组合;凡此种种汇聚成一股强大的、革命性的微文化潮流,我们正快速步入无“微”不至的“微时代”。
  一、 “微时代”与“人人都是艺术家”
  “微时代”的诞生,基于强大的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等的完美融合,正是这些高端技术的融合,促使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及生活形态等的“微”转型成为可能,使大众的日常生活状态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微时代”信息传播的交互快捷性,加快了日常生活节奏,提升了现代社会的公共性、开放性程度,同时个性与差异亦日益被尊重,强调文化多元、信息共享与个性独立的新型文化逻辑正主导着社会的运行秩序和文化生态,社会公众愈加娴熟地运用数字媒介来应对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填充碎片化的生活空间,表现出迥乎以往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状态。而且,这种改变不仅体现于外在的生活方式或行为交际模式,还涉及到与人类精神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艺术。
  信息时代的到来,手机、电脑的广泛应用,让普通人更加方便地学习艺术常识,掌握创新技巧,甚至能在线和大师沟通,这些极大地促进了年轻人对于文化艺术的热情,也带来了民间文化的繁荣。现在,绝大多数的年轻人使用智能手机和PC进行拍照,录视频以及绘图,而且会用到一些软件针对这些照片、视频等素材进行一定的编辑处理与美化加工,然后迅速上传至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与广大网友粉丝分享互动。当下颇为流行的“微电影”、“微小说”、“微话剧”、“微动漫”、“微摄影”等艺术样式,便主要来自于这些带有明显草根性与自主性的即兴创作。很明显,新型“微”字头艺术形式来自于我们现代化的媒体技术,和以往的传统技术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第一,区别于传统艺术,“微艺术”往往采取“以小搏大”的创作策略,鲜少追求表现崇高主题的宏大叙事、经典传承的话或是诗史,却着重于描写大众人生的细小生活,到处都展示了细小体积分量、细小时期、细小作品的制作特色。比如,“微小说”普遍140字以内的篇幅,“微电影”30秒至15分钟的时长,即可充分说明“微艺术”体量的短小精悍性。
  第二,与传统的艺术创作者角色主要是精英艺术家不同,“微艺术”创作主体的身份更加多元,除却专门的艺术家,更多的是非专业出身的艺术爱好者或草根群体。得益于互联网平台的平等性、开放性与超时空性特点,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年龄段的社会民众,尤其是底层的草根群体,可以轻易地进行艺术欣赏活动,而且他们兴奋地发现自身亦可以借助“微艺术”的形式参与到艺术的创作之中,实现自我的艺术表达与美学诉求。
  第三,应该重视在进行创作中的草根性问题,以及保证作品具有微观性,能够更好体现出“微艺术”的特点。一般来说,青年草根群体则是进行微文化创作的主要力量,他们往往具备难以想象的巨大自主力量。一方面,能够不必受到专业化摄影的诸多门框的限制,能够进行高度自由化的创作,能够单纯地从自我艺术的角度进行创作,能够极大化体现出“随心所欲”的态度;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借助于网络工具,开展艺术试验,更好提供了平等的开放性空间,能够进行素材的收集和再次创作,能够更好地将艺术灵感进行再次加工,在网络的世界中,展示具有自我印记的作品。
  二、微摄影的优势
  (一)广泛的群众性
  在智能手机普及的年代,人们的兴趣发生着变化,人人都是事件的记录者和发布者。根据2015年2月工信部发布的通信业经济运行数据,目前国内手机用户数已达12.9亿。用智能手机拍照、拍小视频再上传到网络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现时各个年龄段人们一种乐此不疲的流行时尚,微摄影首度让老百姓成为了主导者!以智能手机镜头为媒,是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潮流和趋势,目前还没有一种艺术,能像微摄影这样拥有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颇具影响力的是2015年9月那场利用手机摄影的比赛,这场摄影大赛在广州可谓掀起了偌大的波澜,给了受众极好的视觉享受。此次比赛参与者众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手机照相的喜爱者,甚至还有一些海外的旅游者、华侨、港澳台同胞;既有不少“90后”、“00后”,更有不少耄耋老人。说明了手机摄影的确“时尚”。本次活动共收集了6000多幅投稿作品,海量的手机摄影作品把“最文艺的广州”作了360度的呈现,从建筑、地标、街道、民居,从日常生活到普通人物,从文艺表演到城市雕塑,内容几乎无所不涉。这些作品虽然不是件件优秀,但留下来的丰富影像都可成为一个特定时段珍贵而全面的记录资料,是一部具有历史和社会价值的“生活史”档案。由此可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社会的发展是与摄影技术、美学趣味、艺术修养紧密联系,微摄影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提高了人们的文化修养。
  (三) 时效性
  对于微摄影进行分析,主要可以从拍摄和制作两个方面分析。其具有简单操作,即时、方便观看的特点,能够给传统摄影带来崭新的变化,使得摄影的快捷性大大提升。而且由于手机、ipad等数字设备不需要有胶片,也省去了繁琐复杂的化学冲洗程序,没有污染,适应了微新闻时效性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微摄影可以利用互联网更方便的进行上传以及下载,不受时间以及地点的限制。
  (四)后期编辑功能强大
  对于微摄影而言,其又一大特点就是可以便捷地对数字影像进行相关调整,对应的编辑功能较为强大。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有效地对新闻图片进行相关处理,包括其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构图剪裁等,这很好地弥补了以往使用胶片相机的许多不足,如对某新闻事件进行拍摄时,摄影记者不仅仅是要将拍摄主体、事物的光线、照片的构图都考虑在内,同时还要考虑基础的技术,如曝光、焦距、色温等。   (五)传播的广泛性
  微摄影是在“微时代”的背景下产生的。微摄影的数字化决定了其在互联网范围内,世界各地之间的文字和图像信息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一旦图片被别人进行网上转发,就可能在世界各地产生影响。除此之外,超文本链接功能可以使图片和文章之间相互链接,就像滚雪球一样在爆发式增长。微新闻在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不会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拍摄人员可以通过微信、微搏等一系列交友网站进行信息的发布。
  三、微摄影的发展趋势
  随着智能手机、ipad逐渐普及,微摄影不用尖端的设备,也不用高深技巧的特性正快速向社会大众倾斜,微摄影是时下比较时髦的摄影类型,它的作品多由非专业的人士创作而成,它们的选材五花八门、充满自由和想象。网络传媒给摄影爱好者提供投稿的机会,每个摄影爱好者都可以是一个记者,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布自己的照片内容,信息传播不在受传统媒体的限制。
  四、微摄影中注意事项
  (一)微摄影的轻和近
  时下流行的苹果智能手机使拍摄更加容易化。如果你是一名专业摄影师,节假日带领家人外出游玩,但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安排旅游路线、住宿等事情上,没有时间摄影创作,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带着你的苹果智能手机出游!苹果手机带有一个微小的组合型镜头,别看它只比大拇指稍大,但是功能并不差,广角、鱼眼、微距三种镜头的选择给人们外出旅游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比如,拍摄清晨的露珠,你只需选择适合的微距镜头,用手机逼近地面上核桃大小植物,便能将晶莹美丽的晨露收入镜头中。对于较长时间在外旅游来说,手机摄影既便捷又“专业”的强大功能便能发挥到极致,有了它,你就可以轻松地将沿途美景尽收其中,弥补了因分身乏术而带来的遗憾。
  (二)小技巧,大气魄
  随着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很多梦寐以求的创意摄影效果也能简单实现。比如,你想要拍出皮肤水嫩的减龄美照,你只需要下载一款手机APP软件就能处理,一键美白、一键磨皮,只需几秒就能拥有不可思议的美照效果,让时下很多女士们爱不释手。此外,手机摄影中还有一款“相机360”软件,具有移轴、连拍、多格等多种拍摄模式,摄影爱好者只需选定想要的模式,就能得到创意十足的画面。例如你想要拍摄骏马飞奔的场面,利用其特殊功能可以得到骏马在阳光下,黄沙滚滚的画面。如果用普通相机“正常”拍摄,没有一定摄影技巧肯定是“废片”一堆,几乎毫无欣赏价值。
  (三)摄影师应当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微摄影”在“微时代”背景下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和应用,网络上的微摄影随处可见。摄影人员想要不被时代所淘汰,需要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为自己注入新鲜的血液,学会发展和创新。摄影师在自身专业知识基础上,应当关注摄影新行业、新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从而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作品,带给大众美的享受。
  综上所述,在无“微”不至的“微时代”下,微摄影行业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微摄影师应当尽可能地去挖掘和利用新型技术,满足自身行业服务的发展需求,加强创新,迎接新的挑战,从而促进微摄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萌.“微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流行用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2〕陈林元,高俊民,张丽敏.微时代背景下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J].青春岁月,2015(09):P117;
  〔3〕郑元昌.全民摄影的社会意义[J].新闻前哨,2014(02):P50-51.
  〔4〕陈锡威,梁婷.微摄影时代——单反相机在电视节目拍摄中的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4(12):P112-113+119.
  〔5〕陈秋兰.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3(S1):P98-99+25.
  〔6〕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最文艺广州在哪里?”全国手机摄影大赛作品集。
  作者简介:曾夏漪(1984--),女,本科,助理馆员,现任职广东省文化馆。
其他文献
医药中心的护士写在纸条上给我看,此地开白花的是一种“Bradford”梨树。据说只结指甲一点大的果,供鸟啄。默默观察了,150条街,基本每条街都有。所有的人就在这座广阔的梨花城,不,梨花镇,不,说梨花村也可以,出没。我还是初来乍到的人,有时开车稍一恍惚,景致类似,就像去了一趟好几折的镜子里。  每次从住的小区出来,要从支路的STOP标识拐到主道。早晨7点半左右,主道直行车流一般比较大,我需要等,等
期刊
[摘 要]文化服务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关键。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志愿服务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文化部门的重视和支持。近年来,四会市文化部门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将文化志愿者工作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组织引导和培育发展,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志愿服务的新风尚,文化建设呈现“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良好发展局面。  [关键词]文化 志
期刊
世界上的女人分为两种:能结婚的女人和不能结婚的女人。但关键的差别在哪里,张玲玲一直没能搞清楚。一开始她以为是意愿,后来以为是性格,但最后她发现,似乎那是一种更加玄妙、更加无以言表的东西,超出了她能理解并让自己去改变的范围。  第一次觉得自己跟别的女性存在这种区别,是在大四实习期间,她在一家以正直著称的南方大媒体,拼死拼活也做了几个评价不错的报道,但四个实习生里最后留下的不是她,而是一个最不起眼、最
期刊
[摘 要]文化馆是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馆的职责。文化馆应在文化惠民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和传承粤剧,使粤剧这一岭南艺术瑰宝更加根深叶茂。  [关键词]挑战与机遇 文化馆 措施 建议  粤剧又称广府戏、广东大戏,是广东及广西粤方言区最大的剧种,是广州乃至岭南地区一张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与广东音乐、岭南画派被誉为岭南三大艺术瑰宝。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娱乐
期刊
我分明感觉到自己最近几年以来,一直在很执着地滋生出想养好檀物的心情。经验和能力不足,水养植物也是可爱的——几天不留神。它们就会打开一片新的潜力无限的小叶子,在你面前扇动,给你惊喜。以前在办公室,我有一小株滴水观音,永远不停地长叶子,使我能够不断地分一小株送给同事。我产生了一种错觉:我是一位能召唤植物生命力的选手。当然在还没认识到自己能力边界的时候,我也迷信过土培的名门正道。买了一本《如何在阳台上种
期刊
[摘 要]粤北是广东省北部与湘、赣、桂相邻的区域,位置重要,同时环境保护任务严峻,局部地区生态环境退化加剧,其中韶关市翁源县耕地破坏问题突出。虽然,韶关市政府以及翁源县政府为保护耕地制定了系列保护措施,但大部分地方为发展“经济”而对耕地破坏严重。根据粤北翁源耕地保护困境,为当地的耕地保护提出了相对的保护对策,对当地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翁源 耕地保护 困境  农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期刊
帕特森是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个小城市,人口十多万。这里有一个大瀑布,十八世纪后期工厂以瀑布的水为动力发展棉织工业。像大多数老牌的美国工业小城一样,在上个世纪它就开始慢慢地变得有些衰败,甚至被人忽略。  在这样的地方会有一种时间停滞的感觉,到处可以看到红砖的建筑,路不是很宽,车辆开的不快,每个人的生活节奏都不是那么紧张。在可预见的未来,这里似乎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吉姆·贾木许的新片叫做《帕特森》,影片
期刊
相马  唐元宗喜欢击马毽,但宫里饲养的马他都觉得不好。就问黄幡绰:“我一直想找匹良马,你知道谁会相马吗?”幡绰说:“当今的三位丞相都很会相马。”皇上说:“我跟他们聊天,问他们都会些什么旁门左道,从没听他们说懂马经啊。你是怎么知道的?”幡绰说:“臣每天都能在沙堤上看到丞相们骑的马,全都是良马哇,所以他们必定是相马高手。”皇上笑了笑,又扯别的话题去了。  煮熟狗  狄仁杰對卢献说:“你配上马就成了驴了
期刊
[摘 要]新编传奇粤剧《白蛇传》演出获得了空前成功,此剧一反过去传统模式,在许多方面有所创新尝试,本文从粤剧当随时代的必要性方面对此剧进行赏析。  [关键词]非遗 与时俱进 创造力 国学  一、事物的发展变化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一个剧种的发展,必定会融合了某一阶段的历史文化沉积并不断发展进化而逐渐形成。如一棵树的成长,我们不能说这棵树长到某个时期就停止生长了,除非这棵
期刊
赵志明说话的时候有个习惯,喜欢把右手的中指用力挺着。但注意,他既不将它向上竖直,也没有任何指向,仅仅是伸着。小幅度地上下晃动,跟许多人表达想法时习惯打手势是一个意思——即,没什么意思。  他有时候喝多了会强调自己其实“挺虚无”的,属于“没什么意思”的一類人,但在我看来,他其实就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农村青年,并不文艺,也不世俗。他出没于京城文化圈,广交朋友,过度随和,酒后喧闹。都是一种深度自我保护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