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高校英语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改革探究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9784582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1年以來,我国各省份开始逐步实行师范生教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即“国考”。“国考”相较于旧的教师资格考试来说,考试内容和考试难度等方面都给高校师范专业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校英语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应该怎样通过课程改革来适应新的“国考”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拟以教师资格证“国考”为研究背景,分析英语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并探讨英语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国考”;英语师范;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赵小燕(1985-),女,重庆巫溪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研究。
  【基金项目】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高校英语师范教育类课程“课证融合”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校级课题,编号:JG2019022)。
  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我国对未来拟从事教师工作人员设置的一种考试,意味着在我国想要从事教师职业,首要条件就是通过教师资格考试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发展,原有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质量提高,并且在具体实施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例如:旧的教师资格考试和认定分省而定,考试标准不统一,组织管理不规范,考试内容和形式不科学等。为了适应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早在2011年,浙江、湖北两省率先成为“国考”考试试点,成为教师资格证“国考”全国推行的探路先锋。2015年,中小学教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国考”)正式实行,意味着“国考”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推行。教师资格证“国考”改革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高校教学类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以英语师范专业教育类必选课程英语教学法课程为研究对象,结合教师资格证“国考”的标准和要求,分析英语师范专业学生在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尝试整合和优化教学法课程内容,提高英语师范专业学生的教师资格证“国考”过关率,以期改善这门课程理论与实践失衡的问题。
  一、新教师资格证“国考”的变化和特点
  1. 考试时间、报考条件变化。根据《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的规定,教师资格证考试分笔试和面试,每年各举行两次。笔试考试时间为每年3月和11月,面试时间在每年5月和12月。而之前的省考考试时间由各省自行决定,无统一标准。报考条件方面最大的变化是师范生失去“特权”: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前,按国家规定,师范生毕业即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这种特权导致的后果有两个:(1)有可能相当一部分师范专业学生毕业时在师范专业素养方面存在不足,达不到教师资格制度的标准,不能胜任将来的教育工作;(2) 严重阻碍教师来源的多元化。事实上,很多非师范生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且素质较高,只要经过考试和培训,完全有能力胜任教师工作。报考条件另一个大的变化是对考生学历要求的提高,比如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必须是大专及以上学历,原来的中师毕业生被 取消报考资格,这提高了教师队伍的准入门槛,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教师队伍的质量。
  2. 考试科目、内容增加,难度加大。原先的教师资格证考试为省考,笔试只有两个科目:《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考试范围狭窄,有指定教材,以知识识记和理解的相关题目为主,考生只需在考前进行简单的复习一般都能顺利通过。而新的教师资格证“国考”,只有考试大纲而无指定教材,更多考查的是考生理解、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从考试科目数量上看,幼儿园学前教育和小学教师没有变化,初中和高中教师只增加了一门,但从知识的广博性上看,考试内容的广度大大增加,难度大大提高。以必考科目《综合素质》为例,不仅包含原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学等内容,还增加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规与政策等内容,更提高了对考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要求。据粗略统计,2011年试点考试开始到现在的全国考试,每次“国考”的全国平均通过率大概在30%左右。考试科目和内容增多、考试难度加大、通过率锐减等特点体现了新教师资格证“国考”的强大筛选功能。
  3. 考试内容和形式更具科学性。改革前,教师资格证省考的内容、形式和时间分省而定,评判体系缺乏科学统一性。例如笔试通过后,考生还需要通过教学能力面试。之前的省考面试缺乏统一的评分参考标准,面试题目没有统一选取标准,考官在面试考核过程中存在较大的 主观性,很难全面客观地考核考生的实际教学技能。而新的教师资格证“国考”由国家统一面试评分标准,有面试题目选取标准,面试时间标准化,更增加了结构化面试和答辩环节,能让考官更全面地了解考生的语言运用等实际教学能力。
  二、英语师范专业学生在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面临的挑战
  1. 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内容与“国考”脱节导致师范专业学生师范技能的欠缺。师范专业学生不同于非师范专业学生,一方面要学习自己学科内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学习教师职业技能。在教育类课程设置方面,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法等科目。教师资格证“国考”改革前,高校无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需求和压力,因此教育类课程普遍出现教学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与“国考”严重脱节的现象。另外,在“国考”改革前,高校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虽然也设有教学实践课程,但落实在实际教学中时,教师往往更偏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考试环节往往只是通过一两道材料或案例分析题或撰写一份教学设计来考查学生的教学能力,这样只会带来学生“高分低能”或“纸上谈兵”的严重后果,即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扎实,而实际课堂传授知识的能力较弱。因此,如何提高“国考”通过率,让师范专业学生既能掌握扎实的学科内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还能学到教授本学科知识的方法和策略,将成为高校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的一大挑战。
  2.
其他文献
【摘要】读写在英语当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是决定英语学习的基础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读写的程度决定了他们对于英语的掌握程度,基础的读写影响着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能力。当下,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越来越被重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恰当运用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英语,本文将对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读写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
【摘要】乡村小学因为经济发展落后等原因导致英语教育信息较闭塞,教师授课方式较为单一,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本文以江门市乡村小学为例,尝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认识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学习国内外优秀的趣味教学理论,借助现代多媒体手段,设立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新模式,主张让学生在新的模式里学习,在游戏和竞赛中摸索学习方法,从而激发学习潜能,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乡村小学;趣味教学;兴趣;学
【摘 要】 本文探究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简称CBI)在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将CBI模式运用于指向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法教学中,尝试转变枯燥乏味地死记硬背语法规则、生搬硬套语法知识和轮番轰炸语法练习的传统语法教学模式。以CBI模式为推动力,重新唤起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对英语语法学习的潜在兴趣和内部驱动力,因势利导,促成他们对必要英语语法知识的融会贯通、有效掌握、合理运用,从而促进他
宝霞下班一进家门,上七年级的儿子小雨就缠着她做晚饭。宝霞明白儿子的意思,今天是三八妇女节,还没下班时,她就收到一条微信: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题,就是让孩子们回家帮母亲做晚饭,在做饭期间抓拍一张照片,传到家长微信群。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帮母亲做饭懂得感恩。  宝霞刚把包放在桌子上,儿子就端來一盆水说要择菜洗菜。宝霞心满意足地笑了,这个家庭作业还真是不错。于是,宝霞就把从超市买来的芹菜
【摘要】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包括基础英语词汇讲解、基础句型分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英语文本的阅读来开展教学活动是非常常见的,也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有效形式之一。文本阅读既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词汇句型的理解和应用问题,还能提升学生对于英语语言表达的认识,绘本阅读作为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形式之一,对于增进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有比较大的帮助。本文结合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这一基本教学形式
大林的对门邻居张子强是个生意人,在小区里是数一数二的富户。每当看到大林,就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因此大林见到他,總是绕着道儿走,落一个眼不见为净。  这天下班回家,看到张子强家房门大开。里面聚了七八个人,在大声争论着什么,一个个口沫横飞言辞激烈,看样子是出大事了。争论声实在太吵,大林终于忍不住了,就去张子强家看热闹。刚听了两句,就明白过来了:原来是张子强要卖房子,屋子里的人是房产中介和买家,他们在对
【摘要】英语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词汇量、写作有着很好的促进促进作用。新时期,必须对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进行重视,选取英语原版小说为课外读物,能很好地实现这一效果,文章以《magic tree house》为例,首先对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且对现阶段英语课外读物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magic tree house》,分析了英语课外补充英文原版小说阅读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课
【摘要】职业高中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英语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在职高的英语教学中,需要新型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此,文章对分层次教学在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职业高中;英语教学;应用方法  【作者简介】盛婷婷,王凡凡,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
【摘要】《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重要作品。本文结合成长的引路人和旅途中的伙伴等成长小说要素,从童年、少年和成年时期三个阶段分析主人公走出自私、迷惘和背叛,追寻美好人性,实现道德救赎的精神成长之旅。  【关键词】成长主题;精神成长;身份认同  【作者简介】张娟(1977-),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基金项目】2018年湖北
本期阿拉,男,弄堂里的热心肠,邻居上班前把孩子交给阿拉接送,竟差点闯下大祸……  早晨阿拉去上班,骑上电动车驶出小区,来到弄口小吃摊吃早餐。从弄堂里奔出个小男孩。阿拉一看是个胖乎乎矮墩墩的孩子,大大的眼睛,奔奔跳跳挺顽皮,不怕生人胆子大,伸手要去抓阿拉的电动车。阿拉见状把孩子抱起,正想问这孩子谁家的……这时候有个女人,手中拿了碗筷从弄堂里出来,嘴上不停地说:“小棍子啊!快回来呀!”阿拉举目一瞧是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