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提问技巧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ers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课堂提问,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进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主要方式,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的一把金钥匙。在语文教学中,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设计良好的提问,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潜能,掌握课堂提问技巧,是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凝聚力,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最有效的方法,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讲究提问技巧。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提问技巧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提问,达到促进学生思考获得新知识的目的。古人云:“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课堂提问之与教学的关系是如此的重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或者不懂提问艺术,或者没有设置好提问技巧,出现了不少教学的误区。如何用精、巧提问艺术,使得思考不再是机械的应答,也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这样才能使得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的作用突显出来。下面我结合在语文教学中的体会,对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课堂提问的问题如果过于简单,提问就会流于形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达不到刺激学生思维的效果。如果问题太难,又会使课堂陷入停顿状态,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难易适中,不能超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范围,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并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课堂提问的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的、任务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提问的内容要具体、准确,必须对提问的目的、范围、程度、角度反复设计,加以限定,切忌随心所问。如在教学《阿长与三海经》这篇课文时,当讲到我得到《三海经》这本书的细节中有这样的几个片段——“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居然来问也就跟她说了,过了十几天,……她高兴的说道:“迅哥儿,有画的‘三海经’我给你带来了”。这是我设计提问:A、既然我知道对她说了也无益,为什么我还是对她说了呢?B、表现了作者对阿长的怎样的一种心理?C、当阿长出乎意料的地把《三海经》一书给我买来时,阿长为我付出了哪些代价?我对阿长的态度又有哪些变化?这样,在学生的脑海中就会出现一幅幅阿长为了找到那本书不辞辛劳地到各地打听、寻找的艰辛画面,交流中,学生们众说纷纭,经过老师的提问,启发学生明白了阿长是一个勤劳善良,淳朴仁爱的农村妇女,但在“我”文学生涯的过程中却有着深远的影响。表现了“我“对阿长的无限敬仰和怀念之情,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又有如在教学《雪》这一课时,有的老师就这样导入了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雪吗?雪是什么颜色的啊?下面的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见过,白颜色的。这样的提问似乎能够营造一种形式上的热闹的氛围,却很难想象它的价值所在。
  二.提问要具备难易的适度性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提出的问题学生答不出,这是常有的事,原因可能是难度大。遇到此种情况,老师应想方设法“化难为易”,联系生情,降低问题的“高度”,以避免“冷堂”的境地。在教《紫藤萝瀑布》时,直接问:“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联系。”这句话有什么含义?由于初中生生活与“十年文革”相去甚远,理解这句话难度颇大。为了帮助他们理解,就可以设计一系列小的问题:1、那时,指什么时候?2、那时的社会状况是什么样子?3、“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稍”这种描写有什么意图?进而帮助学生理解,花的稀落到如今的繁花似锦正是自己和国家命运的象征。问题的高度把握好了,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充分激活,积极创造的火花也就能得以充分引发。因此,有针对性的提问是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结合的原则在提问技巧上的体现。
  三.提问要具有选准问题的针对性
  梁启超说过“敬业不如乐业”,也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向倾向,它的有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是积极的、主动的,还是消极的、被动的。因此,在设置问题时要选准角度,有针对性的提问,使学生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让智慧的灵感源源不断生发出来。如在教《社戏》一文后:豆还是原来的豆,但为什么没有昨夜那么好吃?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因势利导的提问就会勾起学生直觉经验的通感,启发他们对童年生活经历的回忆,产生最大程度的共鸣。
  “每堂教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读中的所惑之处,精心设计问题,或一个大问题領起诸多小问题,或按教读顺序层层设问,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如教《愚公移山》时可从四个关键处设问:从“人数”入手问,逐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既落实了“且”、“叟”、“龀”、“遗男”、“荷担者三夫”、“遂率”以及“遂率”句的主语省略等知识,又为后文分析理清了头绪;从人到事,“这件事做起来难吗?”把学生引导到“移山任务越艰巨,就越能显示出人们的精神面貌”这个方面;“愚公究竟笨不笨?”把课文的学习和学生的思考引向新的深度,深入挖掘愚公的伟大之处,把落实知识、开发智能、思想教育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了;“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吗?”扣住神话结尾,突出愚公精神感人至深,强化了前面的收获。这样的问题,正是教师以实现语文课程三维目标设计出的四个出色提问。
  选准角度,教师就是要在挖掘教材时,从课题、疑难词句、细节、前后矛盾的地方、内涵丰富的语句、相似或相近的文章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适时的教学情境入手,精心设疑,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审视和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度激活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四.提问要善于掌握时机,做到精问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的智力的发展上。他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做两件事:“第一教给儿童一定范围的知识,第二要使儿童变得越来越聪明。”因此课堂提问只是一种手段,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让学生敢问、多问,“自己说话”,“说自己的话”,起到投石激浪、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在讨论中互问,把握时机,与教师对问,使语文教学真正呈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注意提问的多向性、艺术性,把握问题的时机和火候,给学生留有积极的思维空间和时间,这样形成教师问学生,学生问教师,学生问学生的多面提问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也应是无穷无尽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精巧的提问,能起到投石激浪,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学生展开激烈讨论,在讨论中互问,与教师对问,使语文教学真正呈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陈旭远 张捷 《实用课堂教学艺术》
  2.李敏 王树华 《教师教学基本功》
  (作者通联:532500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明江中学)
其他文献
从教育的立足点说,就任何学科而言,教育者都得把重心倾向到整个的教育目的上去。但同时,除整个教育目的而外,各门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为达到整个的教育目的,亦各有其特殊的目标,这些具有学科特殊性的目标,教者亦须注意设法完成它。而且依个人的意见,各科的目标,较之整个的教育目的,教育者尤当重视。  原因有二:  其一,各个学科的特殊目标是教育整体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旦具有学科特殊性的教学目的得以完成,那么整
期刊
【摘 要】任务型教学就是设定一个任务,即做事,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活动、任务、操作”是任务型教学活动的三要素。在充满“变化性互动”的英语课堂上,从接受任务、准备任务、执行任务、报告任务到分析任务,学生一直处于积极、活跃、变化的活动中。  【关键词】任务型 教学模式  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式,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成具有实践意
期刊
对初一的学生而言,想正确而又灵活地运用英语中的助动词“do”恐怕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如果在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之后,我想就应该不会很难了。  下面就谨让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助动词“do”的一点思考。  首先,我们要弄懂什么时候需要“do”这个助动词。  既是助动词,顾名思义,它只起到一种帮助作用,即帮助构成某种句式,就好比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某种问题需要借助某种力量来帮助我们解决一样。那么我们在
期刊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快乐语文教学应是我们语文教师首先确立的教学理念;也应是学生开阔视野、培养语文素养、净化精神感情的一个前提;还应是尊重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语文学习方式、展示独特个性、达到“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一种教学方法。如何放飞思路?  一.放飞思路  新教材的编排,文本前言、课文内容、课后研讨与练习都体现了编者的独具匠心,在多变的形式和多层结构框架的结合中,创造一种和谐、宽松、愉快的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激励语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绝对不可等闲视之。  一.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1.尝试激励法  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说:“试一试,老师相信你能行!”、“勇敢点,你一定能回答上来的”、“你们谁是最勇敢的人,哪一个敢来回答这个问题?”、“刚才某某同学指出了你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出现的一个小错误,你听懂了吗?那么你重新再做一次,改过来好不好?”  采用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在尝试中
期刊
刚刚走出校门,初登讲台时,我总是过分追求教学的“完美”、“圆满”,担心时间被耽搁而完不成教学任务,总是把学生的提问、思考、解答,当作“例行公事”,教学成了演绎、完成教案的过程。过后一检查效果,学生学得囫囵吞枣,效果很不理想,经过课改的学习与探索,现在,我明白,在课堂上多一些等待才会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考、探索的时间与空间。以数学为例,数学课堂是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习数学的乐园,是学生动手实践、自
期刊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新课的引入至关重要,它是导言,是开端,是前奏,是师生连接情感的第一音符,是沟通师生心灵的第一座桥梁。   如果我们每天都重复着那句单调而乏味的语言“今天我们讲xxx”来引入新课,学生则会听而不闻,旁若无事。学生在这种涣散和无意识的心理状态下是不可能集中精力把课听好的,因此也就不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一堂课的开始教师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地导入新课,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神集中地投入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兴趣对于初中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介绍了四种激发和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兴趣 巧设悬念 动手体验 联系生活 情感投资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一门课程产生了兴趣,就会激发起求知欲,就能更专心地听讲,积极地思考。然而升入初中后,有些学生逐渐对数学失去了兴趣,觉得数学的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把数学学好。  那么究竟该怎样才能使
期刊
【摘 要】学问学问,随学随问。素质教育就是要调动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获得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教师重视学生的质疑正是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想问”;想方设法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培养良好习惯,使学生“好问”;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问”。  【关键词】想问 敢问 好问 会问  
期刊
【摘 要】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可以影响他的整个人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  【关键词】幼儿 行为习惯 养成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可以影响他的整个人生。有位哲人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