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是大声喊“不许哭”,孩子哭得越凶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tney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头突然发现,他最爱的变形金刚缺损了一个角,当他确认没办法修好的时候,伤心地哭了起来。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奶奶的声音就传过来:“你自己弄坏的,谁也不怪啊!有什么好哭的,一个男孩子,别总哭哭啼啼的!”
  毛头本来哭得还比较克制,听到这些话之后突然号啕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大喊:“奶奶好狠心啊,我哭一下也不行嘛?”我把毛头搂在怀里安慰了好一阵,他才平静下来,但依然气呼呼的,半天没理奶奶。
  这样的事已经发生不止一次了,在奶奶眼里,毛头什么都好,就是有一个“爱哭”的毛病,而且这个毛病是我惯出来的,因为我总是在毛头哭的时候容忍他、安慰他。“男孩总哭不好”,她总是这么说,然后看着在我怀里抽抽嗒嗒的毛头唉声叹气,总觉得这孩子长大以后分分钟变娘炮了。
  其实,孩子“爱哭”这件事,是一个伪问题。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只会对爱哭的孩子厌烦,如果一个成人感情丰富、容易流泪,大家都会觉得这个人有真性情。言情戏里的苦情女主角泪水涟涟惹人怜惜不说,就连大反派哭一下,也会拉到很多同情票。
  孩子和成人一样,会伤心,难过,失望,沮丧,需要被抚慰啊!为什么成人可以理直气壮地宣泄情绪,而孩子只配把泪水咽到肚子里呢?
  我们对孩子是不是太刻薄了一点。


  最近给毛头读绘本,有两个小故事越读越不是滋味。
  一个故事是“著名的”小熊绘本系列中的《谁哭了》,里面的小熊、小老鼠、小兔子、小猫等每个小动物都遭遇了难过的事情,哭了之后,很快停止了,小动物们都懂事地说:“我不哭,因为我不是小宝宝了。”
  第二个故事叫《哭的样子好难看》。故事里的小兔子很爱哭,妈妈不给吃冰激凌,爸爸不能陪她玩,她就哭了起来,小青蛙嘲笑她、模仿她,说她哭的样子好难看,小兔子一下子被逗乐了,小伙伴们说:“小兔子笑起来多好看啊!”
  我很不喜欢这两个故事。它们向孩子传递了一个这样的信息:哭是幼稚的、羞耻的、坏的行为。要强迫自己,忍住不哭,才是一个好孩子。
  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性地压制自己的情绪,会丢失对自己情绪来源的准确认识。情绪脱离意识层面,在潜意识当中日积月累,要么在某个时机喷薄而出,莫名其妙地发怒,要么沉淀成更深层的抑郁。
  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毛头爸爸惊闻毛头爷爷车祸突然离世的消息时,很狂躁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好几个小时,不停地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却一滴眼泪也落不下来。如果说,这样才是男子汉的话,我不想让孩子坚强得这样让人心疼。我宁愿让毛头成为一个情感丰富、总是忍不住流泪的人,也不愿他像爸爸一样,做一个从来都不哭的“硬汉”。
  东亚的传统文化倾向于压抑自己的情绪,带着最美好的面具面对世界,可能是因为我们这一代小时候总是被长辈教育“要听话,要懂事,不要哭”,我们在心底压抑了太多的情绪,所以面对孩子的哭闹更容易引发自己内心的痛苦,也特别容易被哭声搅得心烦意乱。
  之所以小孩哭起来比较吵,那是因为他们的情绪适应能力比较弱,情绪宣泄起来比较激烈,如何让自己更快地平静下来,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慢慢学习的。随着他们越长越大,各种能力越来越强,就会慢慢学会用倾诉、运动、娱乐等方式给自己减压和释放情绪了。我们可以忍受孩子学走路时跌跌撞撞,忍受孩子吃饭时满桌汤汤水水,为什么不可以忍受孩子在学习适应情绪时吵一点呢?
  可不可以把孩子当成你的朋友,你的伴侣,在他难过受伤时,给他肩膀,给他拥抱,告诉他:哭吧哭吧,大声地哭出来,哭过了,心情就会好起来。
  有家长可能要说,孩子哭固然有道理,但是总哭也受不了啊,怎么才能让孩子少哭一点?
  其实,我们并不是要控制孩子不哭,而是疏导情绪让他少哭,这才是一个对路的问题。当孩子开始哭闹时,不要和孩子站在对立面,成为一个总是讨厌他、说他做得很差的人,而是要和孩子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帮助他、引导他,和他一起战胜心中的那份不愉快。温柔地帮助孩子梳理情绪,并教给孩子用大哭之外的方式发泄怒气,这样既会让孩子很快止住哭声,又让孩子学会遵守社会或家庭的规则。
  具体步骤如下:
  1.拥抱孩子,让他冷静下来,深呼吸,原地跳一跳,捶枕头,使劲地画画,等等,都是冷静下来的好方法。
  2.一旦孩子情绪不那么激动了,赶紧使劲夸他做得好。
  3.在孩子情绪稍缓时,和他说话,首先承认孩子的情绪“妈妈知道,你很伤心”。
  4.然后帮孩子说出他的想法,“你是这样认为的,是吗?”
  5.用想象来满足他的愿望,“我们下次一起来做,好吗?”
  整个过程充满爱的流动,孩子会很快挣脱情绪的漩涡,找回理智的自己。
  面对孩子任性哭闹,无论是死磕还是妥协,都不妥,其实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懂事,他们只是需要一些理解,一些同情,一个可以依靠的怀抱而已。
其他文献
衰老: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润泽、光滑、富有弹性的年轻肌肤,25岁后就开始老化。随着年龄增加,皮肤和汗腺功能衰退,皮肤弹性慢慢消失。30岁左右,眼角开始出现鱼尾纹;40岁,皱纹爬上额头;50岁后,整个面部就会出现“人生的年轮”了。  紫外线:阳光是皮肤的大敌,甚至在冬天,阳光中的紫外线也会伤到真皮层,使皮层干燥,形成小断裂,出现细小皱纹。  动作:习惯性的面部动作会加剧皱纹显露。比如喜欢沉思的人,
期刊
我生姗姗的时候是临时决定的剖宫产。  由于早就打算好,要在老段(我老公)就职的医院生孩子,所以相当大意。也不建档,也不按时产检,甚至都没有做糖筛(万万不可效仿)……  已经过了预产期四天了,我们心大,并不着急,我只是偶尔觉得心慌气短,需要大口呼气。早晨,段医生去上班的时候,顺便带我到产科门诊做胎心监测。  只见医生看着我的监测报告皱了皱眉。胎心已降至60,胎动也很乱。医生叫来了主任、副主任以及其他
期刊
当为娘我大包小包提着菜肉米蛋正发愁为啥不多长一只手的时候,三土嘴里蹦出来的“妈妈抱”三个字就像个魔咒,让我小心脏为之一紧。  无论你给她讲你有多辛苦,如何没办法长出第三只手抱她,都没什么效果。还好还好,除了张良计,咱们还有过墙梯:  ﹡踩影子  阳光下的影子如此夺目,何不跟三土玩个互踩影子的游戏?不过不能“乱玩”,需要我主导方向,引领三土一边踩影子,一边往回家的路上走。  ﹡耶,我挡住你了  当三
期刊
Q:我都在幼儿园陪了两个星期了,孩子跟所有老师、所有小朋友都认识了,怎么还是不适应啊?每天早晨还是哭着不肯进去呀?  A:陪园能帮助孩子熟悉陌生环境,并不能解决亲子分离的问题。解决亲子分离的问题,必须首先分离。所以,真正分离的时刻,才是挑战的开始,孩子哭闹是非常正常的情绪表现。  Q:当孩子抱着我的大腿哭喊:“妈妈我求求你,我好好吃饭,就是别送我上幼儿园,好不好?”看着她绝望的小眼神,我的心都要碎
期刊
我妈说,生下我不久,有一天她独自去医院做检查,看到一个刚刚丧子的女人在悲痛地哭诉着:“孩子那么小就没了,还没享过什么福,尽跟着我受苦了……”  我妈回忆,我还在襁褓中时,就天天生病。一出院就脐带发炎;脐带发炎刚好了,又得了肾盂肾炎;肾盂肾炎好了就经常发烧……由于我出生在冬天,家里没有暖气,生着炉子,炉子上从早到晚坐着水壶,潮湿阴冷,我还得了严重的湿疹……一个小小的婴儿,基本就没有平平稳稳地健康过几
期刊
接园,重新蓄杯的时刻  和孩子分离的时候,父母首先要平静和镇定。你应该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建议了。不过,分离仅仅是第一步,之后的重逢也十分重要。很多时候父母只记得“要放手”,但忽略了重逢时对亲密关系的修补和对伤痛的疗愈。  你也许会说:什么重逢?不就是到时候去接园吗?不,接园的重要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我们又见面了”。我们强调高质量的亲密重逢,更多是在情感层面与孩子的再次联结。因分离而缺失的能量和造
期刊
再强调!家长不要对孩子的画“指指点点”  毕业于天津美院的卞佳,工作之余一直在某火爆儿童美术机构代课。采访时我问她:现在世界这么发达,孩子艺术水平怎么样?她笑:孩子的水平就是大师的水平。  什么?  美术,本质是对世界的感知和呈现,岂能用“像”衡量?艺术圈里有个著名的U型理论,简单讲就是:儿童和艺术家的艺术峰值是持平的,而普通成年人的艺术峰值是最低的。但为什么儿童画的价格赶不上大师的?不是艺术峰值
期刊
幼儿园毕业、刚当上小学生的那段时间,儿子荷包忽然有了一个固执的迷思,就是“我非常帅”。开始我们都以为他在开玩笑,后来才知道,人家对“帅”这件事是特别认真、特别郑重的。  小学第一天放学回家,我俩有如下对话:  我:课间你干嘛了?  荷包:我和顺顺(一个小区的朋友)一起拉着手去尿尿了。  我:哦。  荷包:我和顺顺在厕所遇到了博文(小区的朋友),我们三个就一起拉着手去尿尿了。  我:哦。  荷包:我
期刊
每个具体的家庭都可能压抑孩子的自尊,当然也可能成为孩子发展的独特资源,这全看个人的觉知,而非是某类家庭更好更有利。  一个孩子对自己的认同,或者说把自己当作谁,最初都是依附在家庭外在形象和内在氛围上面的。  A  我们先说家庭形象。每个家庭在社会中都有自己的一个形象或者说“地位”,孩子潜移默化地以之认同自己。我叔叔是油田的一个基层干部,有一次我和他一起送我弟(叔叔的儿子)去美国读博,站在北京国际机
期刊
小区里有个2岁半的小女孩,平时遛弯的时候发现她除了叫“奶奶”几乎不开口。一开始还以为她比较内秀,后来听她奶奶说,她们家人也担心,还特意去医院检查了一下,孩子的听力和神经系统都没有问题,声带也发育正常。医生建议家人要多和孩子交流。  这也让我想起自己平时在微信里放一些我的孩子小小包说话聊天的小视频,好多妈妈都表示羡慕小小包的语言发展能力,对比一下自己家孩子却只会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连一句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