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摄影教育中传统文化在地性研究

来源 :美与时代·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soot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摄影作为一门新兴艺术,除了表现时代的日新月异之外,传播传统文化的深厚意蕴也是其应有之责。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复兴传统文化乃是必经之路。以摄影宣传传统文化,则可以取得双赢的效果,一方面传统文化可以为摄影艺术注入深厚内涵,另一方面摄影可以将传统文化普及得更为广泛。嵩山为五岳之中,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以嵩山为代表探讨摄影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在地性,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当代摄影;在地性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2018年摄影教育类课题“当代摄影教育中传统文化在地性研究——以嵩山为例”的项目研究成果。
  摄影艺术源自西方,因而无论在教学实践中,亦或是在摄影艺术创作表现上,近20年以来,我国的摄影也一直处于效仿与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没有突破和创新,更谈不上自身风格体系的建立,这是我国当代摄影艺术缺乏国际影响力的主要瓶颈。因此,在摄影教育中必须重视寻找自身文化的脉络,形成文化与艺术融合的独特视觉符号,用镜头语言来叙述传统文化,这也恰好是我们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国内外传统文化与摄影结合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于传统文化与摄影之间的结合研究,呈现碎片化和局部性的特点,研究成果大多是硕士学位论文,如:扬州大学汤霞的硕士学位论文《画意摄影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呈现研究》;燕山大学肖美娜的硕士论文《中国传统绘画意境影响下的当代摄影——以孙郡为例》等,这些研究多关注传统文化对当代摄影的影响,对摄影教育教学上的参考性和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上有所欠缺。
  在传统文化与摄影的联系上,欧洲的教学体系经常会把传统文化作为摄影专业的基础课程,增强学生对本民族历史与文化发展脉络的整体认知。比如,在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学院专业课程设置上,对摄影的理解就不仅仅局限于新闻摄影或者融媒体的研究,而更重视摄影技术与民族文化的融合,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跨媒介的交互与实践,模糊艺术与文化的边界感,建立大艺术的整体思维路径。在威斯敏斯特大学,该课程的设计则更加灵活,将摄影纳入全球大众传媒领域的社会和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之下,让摄影教学的内核成为更宽广的美学体系。
  在西方摄影的语境里,经常会看到类似“向xx大师致敬”的作品呈现方式,作品除了是对所致敬大师的学习与敬仰之外,更体现了艺术家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豪。如,波兰摄影师Anna Tokarska(安娜·托卡斯卡)的蔬菜“肖像”系列作品“ArcimboLdlana”,每幅作品的灵感都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Giuseppe Arcimboldo(朱塞佩·阿辛博尔多)的画作。Arcimboldo被视为超现实主义的先驱,Tokarska的创作不仅在向前辈致敬,而且通过风趣幽默的创作风格向大众宣传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此外,中国艺术家塔可的摄影作品《诗山河考》,其中的九组摄影作品《雅》《颂》《周南》《召南》《卫风》《王风》《郑风》《桧风》《唐风》《魏风》《齐风》《曹风》《秦风》《豳风》以及《陈风》等,并没有刻意去记录诗歌原有的情景与意象,更多的是用现实场景的撷取来阐释《诗经》的意境构建。作品在国内外反响强烈,好评不断。谈到对于题材的选择上,作者塔可则讲到了作品与历史的联系,我们儿时经常会读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你会觉得特别美,特别想去看看这个地方是什么样,距今2500多年的中国古代是如何昌盛富饶?文化是如何传承有序?当你真正了解了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时候,会有一种身份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宝藏,正是我们艺术植根和生发的肥沃土壤。
  二、嵩山的在地性艺术表现与教学实践探索
  谈到当代先锋艺术,更多的是在探讨跨界与融合。而什么是摄影的当代艺术表现形式?我认为是追求作品叙事的完整性,以及文化的连接方式。从某种角度来看,抛开文化说摄影,其表现形式往往过于苍白,缺乏艺术的层次与深度。近些年来中国的当代摄影艺术在日趋学术性、实验性的同时,围绕着地域背景延伸的在地性创作也日益活跃。在高校教学中,我们也在不断挖掘艺术的各种可能性。河南由于地处中原腹地,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脉络,而嵩山作为五岳之中,具有强烈的文化象征意义。嵩山历史传承有序,具备史料性和文化性,它在尧舜时代,被称做“外方”;在夏朝的早期,这里也被叫做“崇山”,“崇山”又写成 “崧高山”;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又被叫做“大室”,而“嵩山”这一名称是汉武帝以后才出现的。嵩山古称中岳,为我国五岳之一,相较于其他四岳确有其特殊的地位,自古以来备受帝王的青睐。嵩山山势展布与外方山向东北的延伸基本一致,海拔高度并不太高,但因系裂断块抬升,相对高度甚大,因而显得高峻雄伟,山体挺拔壮丽,是摄影艺术在地性表现的绝佳圣地。
  作为摄影的实践课程,将创作的重心放在嵩山傳统内蕴与现实物象之上,用摄影语言对地域文化进行重新阐释与解读,追寻与文化脉络有关的实验场地,让摄影作品更具传统文化的延伸性。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我们也多次尝试把古典摄影课程嫁接在嵩山当地,从拍摄前期构思到后期制作处理,都在嵩山一处完成,使得创作本身就具有天然的完整度和叙事性。在课程的模块设计中,我们也尝试用多种古典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如:物影小孔成像拍摄、蓝晒直接触底印象、植物底片着色等。也由于古典工艺的操作性和不可复制性,让艺术作品的呈现有了多种可能,从而达到了理想的授课效果。
  三、摄影教学中的突破与创新
  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思路源于教学经验的总结,研究中发现多数的高校摄影课程设置都过于机械和枯燥,缺乏意外和惊喜。而我们认为,教学可以重复,艺术不可重复,但这对于摄影教学是否成了双重标准呢?显然不是。以理论教学为例,我们的课程设置往往过于局限,大多以摄影史、美术史等艺术范畴的形式存在,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整体观照明显不足,造成学生在创作思路上过于单一。而当代社会又恰恰处于交叉融合的时代节点上,时代精神也促使我们用更新的思维和更广阔的视野去创作。在研究方法上,我们增加了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整体认知,尝试用工艺、文化、当代三种不同符号进行有效链接,将其放置在当代语境里来追溯历史,试图用冷静客观的观察,标本样式的排列,让历史自然表达情感。   将课程移植到户外,选择嵩山作为体现传统文化的场域,增加艺术过程的完整性和在地性,是由于嵩山地处河南,在创作上我们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嵩山的符号性精神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因此使得整个创作过程从技法、思路、表现形式,做到了很好的统一,同时也弘扬了祖国的传统文化,使得我们年轻的一代具有更坚定的文化自信。在具体操作中,我们也尽量做到观照中的艺术性,如在嵩山小孔成像实验过程中,我们从制作暗箱到暗房装片,再到室外曝光和后期冲洗,学生们可以自由选取嵩山的各种植物以及景观。由于传统摄影的特殊性,使得每一个步骤操作性都极强。同学们采用的曝光时间不一,所得到的影调层次也有所变化。将该实验放置在二年级黑白暗房实验环节,也能够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摄影的基本原理。又比如蓝晒直接触底印象的制作过程也很有趣,在制作之初,首先选取嵩山特有的植物、石块、花卉等实物样本,并将水彩纸在暗室中涂布感光乳胶层,由于这种乳剂层只对紫外线感光,因此,将实物样本附着在涂布纸基上,在阳光下利用充足的紫外线感光,曝光后的涂层纸基被水冲洗后,便可以看到植物或花卉的清晰纹路,这种创作从形式上更加直观,并且富有操作乐趣。
  本次摄影教学实践活动,将看似无形的传统文化外化于嵩山的自然物之上,用摄影的语言重新解构传统,开拓了传统文化表现的新出口,也是当代摄影艺术交叉学科所推崇的一种表现形式。
  四、摄影对于文化传播的意义
  數千年来中原文化一直是传统文化的主体,作为五岳之一的中岳,嵩山文化是无可争议的中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嵩山文化更是华夏儿女的重要精神家园,它独特的地理和人文景观,让人观之即可感受到华夏文化的厚重与深邃,也会不由自主对我们伟大祖国产生热爱与自豪之情。
  任何艺术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受到所处社会文化的滋养,并从不同面对之进行反馈互动。摄影虽然是一种新兴的艺术门类,但也与我们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它除了有艺术表现的功能以外,还兼有记录和报道的特点。作为我国当下的摄影艺术,除了记录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外,很多时候它也肩负着传播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从另一方面来说,作为在这片土地上长久作息而形成的生活方式,传统并没有远离我们,它一直在旁边守护着我们,当我们需要它的时候,它随时可以出来给我们以慰藉和力量。
  摄影作为新媒体艺术,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让悠久的传统文化,借助摄影的力量走到大众面前,对于弘扬传统文化也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将摄影镜头从现代社会的紧张快速,转移到传统文化的宁静淡远,使我们时时关注自己的文化之根,在倦懈的间隙去领略传统之美,让日益倦怠的心境恢复澄明,重新拥有迎接各种挑战的力量,这是艺术在当下社会传播传统文化的的意义。摄影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可以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播,也可以提升摄影的内涵,使其更具有人文意蕴,有利于创作恒久弥新的经典。因此,在摄影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的工作,也是我们当代摄影工作者需要重视的地方。
  参考文献:
  [1]王真.世界摄影流派大赏[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7.
  [2]何伊宁.英国摄影教室[M].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6.
  [3]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4]崔炎寿.中岳嵩山[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王宁,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摄影艺术。
其他文献
摘 要:周京新的水墨雕塑在当今多元化的水墨画坛独具创新性。其特征是:贯穿全局的“写”;造型语言的趣味化;笔墨为本及个性化的构图。他以一种独具特色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水墨天地”,其作品充满着当代感,体现了时代性。  关键词:周京新;笔墨语言;水墨雕塑;创新;时代性  一、周京新笔墨语言形成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水墨画是否转型现代的问题一时间引起了美术界的热议。据鲁虹著《现代水墨
期刊
摘 要:《林泉高致》作为山水画繁盛时代的产物,其包含了郭熙等宋代山水画大家在创作中的一种美学追求以及所体现的哲学理念。老庄哲学对于山水画创作所产生的影响以及郭熙在笔法墨法方面的融合创新在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着重大作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山水画所追求的超脱冲淡的意境之美。  关键词:林泉高致;山水画;绘画理论;“自然”山水  宋代是山水画发展的繁荣时期,出现了很多山水画大家以及他们自身对于
期刊
摘 要:中国的舞蹈多以表现性为主,主要是表现人们精神世界的思想与情感,并以情感为媒介进而表现人们的审美情趣与审美理想,所以情感在舞蹈的表演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了情感在舞蹈表演中表达的重要性,认识其在表演中的核心作用才能更好地境有情生随心而舞。只有将自己融入舞蹈作品,对主题思想深入理解,在真挚情感的驱动下用情去作每一个动作,以心造舞,以舞传情,才能创造出一个情感世界,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舞蹈艺术。 
期刊
摘 要: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有田园风景画这一绘画类别。人们喜欢用自然风景、农园、果蔬园等作为绘画元素,抒发自己的感情。同样,在我们的邻国—韩国,也有一位平生以农园风景画为主要元素进行创作的著名画家。他运用农园风景画来表达对于父亲的深深思念和对祖国土地的热爱,特殊的画法和独特的笔触开拓了韩国后现代印象派农园风景画门类。  关键词:李大源;记忆;思念;重复元素;农园画;果蔬园  李大源在韩国是泰斗级画家,
期刊
摘 要:水彩作为近现代高校美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已得到广泛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美术院校都开设了水彩画专业,其中水彩风景课程又是美术学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为了更好地实行课堂教学与实践写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田野调查法对绘画写生课程的必要性作了考察和研究,从而探索了将写生运用于水彩风景课程,探索出使水彩风景课程达到最好效果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田野调查法;写生;水彩风景课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师范大
期刊
摘 要:《狗儿爷涅》,是一部围绕“狗儿爷”一生对土地的执念,反映了中国传统农民与土地之间关系的命运悲剧。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则从理论上对传统的悲剧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阐释与分析。本文从《诗学》中关于“悲剧定义”、悲剧的“情节安排”以及悲剧中的“人物性格刻画”等基本理论概念入手,对《狗儿爷涅》这部话剧中的人物性格、情节等进行剖析。借助《诗学》的丰富内涵,探索《狗儿爷涅》中蕴含的悲剧性,同時进一步发掘和
期刊
摘 要:沈从文曾把湘西形容为“地狱”,他成功地走出了地狱之门,在文学上创造了一个充满了人性之美、淳朴健康的“湘西世界”。他享受着城市的物质文明而又时时把自己称为“乡下人”,他曾对现代知识充满虔诚的追求和单纯的信仰,而他又批判了城市知识分子的文明病。这些矛盾的问题令人费解而又引人深思其中的玄妙。  关键词:凤凰之子;离散;自由浪漫派;湘西;沈从文  沈从文自始至终认为自己是个“乡下人”,“我无家,
期刊
摘 要:迟子建握笔耕耘30余年,她以短篇小说《那丢失的……》登上文坛,以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崭露头角。可以说迟子建的创作生涯是与中短篇小说分不开的。审悲经验是迟子建中短篇小说魅力的源泉之一。  关键词:迟子建;中短篇小说;审悲经验  中国是个讲究整体性的社会。记人的姓名符号,家族的姓氏永远在代表个人的名字前面;时间总是由大到小的顺序来表达。整体性作为中国社会的文化密码必然会渗入到反映生活的文学文
期刊
摘 要:塑造人物形象的形式多种多样,从导演、编剧、表演、调度等不同的角度可用不同办法去塑造自己想要的人物形象。如果演员要在话剧表演中成功地塑造一个角色,肢体语言的巧妙运用便尤为重要。笔者以饰演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出品,根据曹禺名作《雷雨》改编的话剧《朴园》中的“四凤”一角为例,讨论肢体语言对于人物塑造的重要性。  关键词:肢体语言;塑造人物形象;《朴园》  塑造人物形象的形式多种多样,从导演、编剧
期刊
摘 要:生命美学在我国崛起,成为一个“美学新学派”,有其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就外因而言,学界期待一种新的美学;就内因而言,生命美学的内涵不仅满足了众多学者的期待,还具有深刻的现实针对性。而这也正是其独特而又巨大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生命美学;美的规律;爱;个体觉醒;信仰觉醒  看完生命美学评论集《生命美学:崛起的美学新学派》,真可谓思绪万千。想起书中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仿佛又回到当年那场热火朝天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