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2月3日参加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的延安钢琴师资培训活动,听了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白保国副教授讲到关于《钢琴教学中的观念探讨与方法探究》讲座后,萌生了对丁善德先生的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的分析动力。从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调式调性、曲式结构、创作手法、和声布局、演奏法等方面。本文将重点分析该组曲中的《郊外去》。
一、创作背景及分析作品的理论依据
钢琴小曲《郊外去》选自丁善德先生的儿童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该组曲创作于1953年。全曲五个小曲《郊外去》《扑蝴蝶》《跳绳》《捉迷藏》《节日舞》,为标题性的小曲构成。
丁善德(1911—1995),浙江绍兴人,生于江苏昆山。1928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院,初学琵琶,一年后转习钢琴。1934年首演贺绿汀的获奖作品《牧童短笛》及《摇篮曲》,并灌制唱片,为中国首位灌制唱片的钢琴家。曾担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兼作曲系主任、副院长,并先后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三、四届副主席等职务。
在1951年3月7日丁先生曾发表论文《关于中国风味曲调及民谣的和声配置问题》在《上海音乐》上1—4期连载。文章中重点谈到:中国风味曲调及民谣怎样配置和声问题。并说西洋传统和声所有和弦的组织都是以三度的音程重叠起来,而中国五声音阶的和弦组织则大多是四度音程的重叠,或是三度音程加一个二度或四度的音程,五度音程加一个二度或四度的音程,没有仅以三度重叠的方式而构成的和弦。
其后,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至今,和声学界对民族风格和声问题引起了更大的兴趣和重视,涌现出了江定仙、黎英海、吴式锴、赵宋光、苏夏、桑桐、黄虎威、樊祖荫、王安国、郑英烈等一大批专家学者们对五声性调式及其和声问题的研究。
而曾在中央音乐学院与中国音乐学院轮流执教的樊祖荫教授也在其《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一书中也讲到五声纵合性结构的和声构建方法,提出五声纵合性结构和弦的基本形式及其变位形式。
五声纵合性结构和弦的基本形式相当于西洋大小调和声里面的和弦的原位和弦。五声纵合性结构和弦的变位形式与西洋传统大小调和声里面的和弦的转位和弦稍有不同,其共同点是形式上相同,但在实际使用中会出现如下不同:三度结构的西洋传统大小调和弦中当根音在低音位置时称“原位”,当根音在上方、其他和弦音在低音位置时称“转位”;而五声纵合性结构和弦的基本形式并不是以根音在低音为依据,而是有的根音在低音,有的根音并非在低音,同音组和弦位置不同,根音会有不同,每种和弦都应看作是独立的结构形态。
所以,本文在分析丁善德先生的和声结构时,重点用樊祖荫先生的五声纵合性结构和弦的基本形式和变位和弦的结构方法进行阐述。本人认为,樊祖荫先生的五声性和声结构能夠更广泛的运用到中国民族调式和声领域进行分析,故本文分析以樊祖荫先生的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理论为依据。
二、曲式结构及其调式
作品《郊外去》按照西洋传统音乐中常见的曲式结构进行了结构该作,在结构方面体现出了中西结合。全曲的结构为“A+B+A”的再现单三部曲式。
A部分是三句体乐段,15小节(6+4+5)的非方整性结构。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二句体、三句体、四句体乐段在中国各民族的民歌中是常见的结构方法。这种三句体乐段在作品中又恰反映出其民族性。
B部分为六句构成的乐段,25小节(4+4+ 5+4+4+4)的非方整性结构。乐句以重复或变化重复进行发展。
第三部分乐段结尾又从开头反复至A部分的结束,完全原样再现了A部分。
全曲调式为雅乐C宫调式为主,B部分第26小节至40小节转为D宫系统B羽调式。全曲调式布局即为:“C宫-B羽-C宫”。判断依据是在中国五声调式音阶中,“宫、商、角、徵、羽”中的“宫-角”大三度是确立调式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曲的音阶排列是: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宫。C宫雅乐音阶图如下:
由于“商-变徵”的大三度,这里的“变徵”再可以做为“角”,就又构成了新的调式,即为D宫调式。所以,以上音阶内包含C宫与D宫的双重调式。
三、创作手法及和声分析
A部分第一句(1-6)小节以富于中国五声纵合性结构和弦的(五度+二度)的基本形式和弦为动机及其变位形式进行模进,形成一种对答式的音乐进行方式,其中,开头第一小节市核心主题动机式音型,构成主题动机的音为(C、E、G、A),这也是A部里面的主和弦动机,在这里用分解和弦的形式呈示。用这种动机式和弦素材作为主题动机式发展音乐,在中国民族音乐作品中比较少见,这也是《郊外去》最有特点的创作手法之一。这种分解和弦经过富有朝气蓬勃的向上进行,这种动力化的倾向经过几小节的发展进而移高八度到高音区呈现出缥缈之感,最后在第6小节强拍处落地其调式主音(宫音C)上。
第二句(7-10)小节,旋律整体呈下行趋势,其基本的音乐核心动机没变,仍然出自开头第一小节的核心动机和弦的变位形式,将音乐进行二度模进,展开。低声部则以半分解和弦进行伴奏,第7小节开始左手和声构成音为(C、G、A),和声纵合性结构为(五度+二度)的民族性和声。第8小节左手和声构成音为(C、D、E、G)的基本形式及其变位。第9小节和声构成音为(C、E、G、A),这四音是构成本曲核心主题的四音组,以半分解和弦变位形式对右手旋律声部进行支撑。第10小节和声构成音与第8小节相同,只是以其变位的形式出现,结束至主和弦上。
第三句(11-15)小节,第11-13小节与第7-9小节旋律相同,是7-9小节的移低八度,第14-15小节是全曲的终止。因其角音(E)处于旋律位置,乐曲结束终止呈开放性。宫音(C)是调式主音,与E构成双音高八度,构成了终止的主要结束音,因而听觉上依然有稳定感。
B部分与A部分形成了对比,因而形成了对比的中段。这种对比因素主要体现在节奏上的对比和调性上的对比。首先,在节奏方面的对比,即原节奏型由变为节奏。调性对比因素主要体现 在从第1小节至第25小节是C宫调式,从第26至40小节是D宫系统里的B羽调式。再现时调性又回到C宫调式。
旋法方面,B部分第一句(16-19)小节,四小节开头节奏部分除与主题核心节奏有对比外,旋律音仍然来自主题核心素材(C、
E、G、A)。只是如前所述,其音的布局是以核心主题和聲的变为形式出现,与新的节奏因素构成后造成旋法上的一种新鲜感。第二句(20-23)小节与第一句节奏相同,旋律上稍作了变化,主要是以上行或者下行模进的形式进行重述。第三句(24-28)
的5个小节双音节奏型,表现出一种欢腾
的舞蹈场面,与此同时在调性上转为D宫系统的B羽调式,在调式上的变化,音乐进行更有新鲜感。第四句(29-32)四小节乐句与第一、二句节奏相同、旋律相似,第五句(33-36)四小节乐句也与第一、二句节奏相同、旋律相似,旋律布局主要是以上行或者下行模进的形式进行对B部分的核心主题乐思进行陈述。第6句(37-40)四小节是B部分的结束句,其节奏与旋法来自第三句,保持了双音节奏的舞蹈式行进,最后结束在B羽调式的Ⅵ级(G)上,半终止结束。
四、和声分析
C宫调式和弦主要形态如下:
Ⅰ级 Ⅲ级 Ⅵ级 Ⅲ级 Ⅲ级
Ⅴ级 Ⅴ级 Ⅲ级 Ⅲ级
B羽调式和弦的主要形态如下:
ⅵ级 ⅵ级 ⅳ级 ⅳ级 ⅰ级 ⅰ级 ⅵ级
从A部分的和声布局看来,Ⅰ级主和弦占据了主导地位,以其基本形式和变位形式占和声的主要地位,Ⅲ级、Ⅴ级为点缀或者陪衬作用。
B部分主要在中途转为B羽调式,ⅰ级和ⅳ级起主导作用,ⅵ级为点缀或者陪衬作用。
从整体和声布局来看,无论是C宫调式还是B羽调式均以Ⅰ级和弦的基本形式和变位形式为主,支撑着整个音乐的发展,Ⅰ级和弦贯穿全曲。和声进行并不呆板,以其变位形式不断地翻新花样,因而更具色彩感。
丁善德先生在此曲中的C宫调式Ⅰ级主和弦具有独创性,看似与西洋传统大小调体系的功能和声相似,但实际又软化了其功能性,强化了该调式的色彩性。由此看来,在中国民族五声调式体系里,和声的色彩性更强于其功能性。因而色彩性和声成为中国民族五声调式特有的和声体系。
五、演奏法分析
注意连奏、跳奏的歌唱性。手指触键要精致。注意双音节奏型表现舞蹈场面的热闹、欢腾情景。
该曲主要表现孩子们去郊外游玩的情景,体现孩子们活泼可爱、无忧无虑的天性。因而在演奏时注意速度、力度方面的表现。该曲的开头速度是Moderato delicato(中板、精致地),即以附点四分音符为单位拍,每分钟72拍的速度演奏。中段B部分Piu animato(更快、更活跃)。音乐要更富于律动感。
演奏力度方面,A部分整体以mp(中弱)力度演奏,B部分整体以f(强)的力度演奏,乐曲在A、B两部分中重点做出力度的对比,从而能形成音响的强弱对比。
(延安市安塞区文化文物馆)
参考文献:
1.戴海鹏选编:《丁善德音乐论著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01-01。
2.樊祖荫著:《中国五声性调性和声的理论与方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
一、创作背景及分析作品的理论依据
钢琴小曲《郊外去》选自丁善德先生的儿童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该组曲创作于1953年。全曲五个小曲《郊外去》《扑蝴蝶》《跳绳》《捉迷藏》《节日舞》,为标题性的小曲构成。
丁善德(1911—1995),浙江绍兴人,生于江苏昆山。1928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院,初学琵琶,一年后转习钢琴。1934年首演贺绿汀的获奖作品《牧童短笛》及《摇篮曲》,并灌制唱片,为中国首位灌制唱片的钢琴家。曾担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兼作曲系主任、副院长,并先后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三、四届副主席等职务。
在1951年3月7日丁先生曾发表论文《关于中国风味曲调及民谣的和声配置问题》在《上海音乐》上1—4期连载。文章中重点谈到:中国风味曲调及民谣怎样配置和声问题。并说西洋传统和声所有和弦的组织都是以三度的音程重叠起来,而中国五声音阶的和弦组织则大多是四度音程的重叠,或是三度音程加一个二度或四度的音程,五度音程加一个二度或四度的音程,没有仅以三度重叠的方式而构成的和弦。
其后,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至今,和声学界对民族风格和声问题引起了更大的兴趣和重视,涌现出了江定仙、黎英海、吴式锴、赵宋光、苏夏、桑桐、黄虎威、樊祖荫、王安国、郑英烈等一大批专家学者们对五声性调式及其和声问题的研究。
而曾在中央音乐学院与中国音乐学院轮流执教的樊祖荫教授也在其《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一书中也讲到五声纵合性结构的和声构建方法,提出五声纵合性结构和弦的基本形式及其变位形式。
五声纵合性结构和弦的基本形式相当于西洋大小调和声里面的和弦的原位和弦。五声纵合性结构和弦的变位形式与西洋传统大小调和声里面的和弦的转位和弦稍有不同,其共同点是形式上相同,但在实际使用中会出现如下不同:三度结构的西洋传统大小调和弦中当根音在低音位置时称“原位”,当根音在上方、其他和弦音在低音位置时称“转位”;而五声纵合性结构和弦的基本形式并不是以根音在低音为依据,而是有的根音在低音,有的根音并非在低音,同音组和弦位置不同,根音会有不同,每种和弦都应看作是独立的结构形态。
所以,本文在分析丁善德先生的和声结构时,重点用樊祖荫先生的五声纵合性结构和弦的基本形式和变位和弦的结构方法进行阐述。本人认为,樊祖荫先生的五声性和声结构能夠更广泛的运用到中国民族调式和声领域进行分析,故本文分析以樊祖荫先生的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理论为依据。
二、曲式结构及其调式
作品《郊外去》按照西洋传统音乐中常见的曲式结构进行了结构该作,在结构方面体现出了中西结合。全曲的结构为“A+B+A”的再现单三部曲式。
A部分是三句体乐段,15小节(6+4+5)的非方整性结构。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二句体、三句体、四句体乐段在中国各民族的民歌中是常见的结构方法。这种三句体乐段在作品中又恰反映出其民族性。
B部分为六句构成的乐段,25小节(4+4+ 5+4+4+4)的非方整性结构。乐句以重复或变化重复进行发展。
第三部分乐段结尾又从开头反复至A部分的结束,完全原样再现了A部分。
全曲调式为雅乐C宫调式为主,B部分第26小节至40小节转为D宫系统B羽调式。全曲调式布局即为:“C宫-B羽-C宫”。判断依据是在中国五声调式音阶中,“宫、商、角、徵、羽”中的“宫-角”大三度是确立调式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曲的音阶排列是: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宫。C宫雅乐音阶图如下:
由于“商-变徵”的大三度,这里的“变徵”再可以做为“角”,就又构成了新的调式,即为D宫调式。所以,以上音阶内包含C宫与D宫的双重调式。
三、创作手法及和声分析
A部分第一句(1-6)小节以富于中国五声纵合性结构和弦的(五度+二度)的基本形式和弦为动机及其变位形式进行模进,形成一种对答式的音乐进行方式,其中,开头第一小节市核心主题动机式音型,构成主题动机的音为(C、E、G、A),这也是A部里面的主和弦动机,在这里用分解和弦的形式呈示。用这种动机式和弦素材作为主题动机式发展音乐,在中国民族音乐作品中比较少见,这也是《郊外去》最有特点的创作手法之一。这种分解和弦经过富有朝气蓬勃的向上进行,这种动力化的倾向经过几小节的发展进而移高八度到高音区呈现出缥缈之感,最后在第6小节强拍处落地其调式主音(宫音C)上。
第二句(7-10)小节,旋律整体呈下行趋势,其基本的音乐核心动机没变,仍然出自开头第一小节的核心动机和弦的变位形式,将音乐进行二度模进,展开。低声部则以半分解和弦进行伴奏,第7小节开始左手和声构成音为(C、G、A),和声纵合性结构为(五度+二度)的民族性和声。第8小节左手和声构成音为(C、D、E、G)的基本形式及其变位。第9小节和声构成音为(C、E、G、A),这四音是构成本曲核心主题的四音组,以半分解和弦变位形式对右手旋律声部进行支撑。第10小节和声构成音与第8小节相同,只是以其变位的形式出现,结束至主和弦上。
第三句(11-15)小节,第11-13小节与第7-9小节旋律相同,是7-9小节的移低八度,第14-15小节是全曲的终止。因其角音(E)处于旋律位置,乐曲结束终止呈开放性。宫音(C)是调式主音,与E构成双音高八度,构成了终止的主要结束音,因而听觉上依然有稳定感。
B部分与A部分形成了对比,因而形成了对比的中段。这种对比因素主要体现在节奏上的对比和调性上的对比。首先,在节奏方面的对比,即原节奏型由变为节奏。调性对比因素主要体现 在从第1小节至第25小节是C宫调式,从第26至40小节是D宫系统里的B羽调式。再现时调性又回到C宫调式。
旋法方面,B部分第一句(16-19)小节,四小节开头节奏部分除与主题核心节奏有对比外,旋律音仍然来自主题核心素材(C、
E、G、A)。只是如前所述,其音的布局是以核心主题和聲的变为形式出现,与新的节奏因素构成后造成旋法上的一种新鲜感。第二句(20-23)小节与第一句节奏相同,旋律上稍作了变化,主要是以上行或者下行模进的形式进行重述。第三句(24-28)
的5个小节双音节奏型,表现出一种欢腾
的舞蹈场面,与此同时在调性上转为D宫系统的B羽调式,在调式上的变化,音乐进行更有新鲜感。第四句(29-32)四小节乐句与第一、二句节奏相同、旋律相似,第五句(33-36)四小节乐句也与第一、二句节奏相同、旋律相似,旋律布局主要是以上行或者下行模进的形式进行对B部分的核心主题乐思进行陈述。第6句(37-40)四小节是B部分的结束句,其节奏与旋法来自第三句,保持了双音节奏的舞蹈式行进,最后结束在B羽调式的Ⅵ级(G)上,半终止结束。
四、和声分析
C宫调式和弦主要形态如下:
Ⅰ级 Ⅲ级 Ⅵ级 Ⅲ级 Ⅲ级
Ⅴ级 Ⅴ级 Ⅲ级 Ⅲ级
B羽调式和弦的主要形态如下:
ⅵ级 ⅵ级 ⅳ级 ⅳ级 ⅰ级 ⅰ级 ⅵ级
从A部分的和声布局看来,Ⅰ级主和弦占据了主导地位,以其基本形式和变位形式占和声的主要地位,Ⅲ级、Ⅴ级为点缀或者陪衬作用。
B部分主要在中途转为B羽调式,ⅰ级和ⅳ级起主导作用,ⅵ级为点缀或者陪衬作用。
从整体和声布局来看,无论是C宫调式还是B羽调式均以Ⅰ级和弦的基本形式和变位形式为主,支撑着整个音乐的发展,Ⅰ级和弦贯穿全曲。和声进行并不呆板,以其变位形式不断地翻新花样,因而更具色彩感。
丁善德先生在此曲中的C宫调式Ⅰ级主和弦具有独创性,看似与西洋传统大小调体系的功能和声相似,但实际又软化了其功能性,强化了该调式的色彩性。由此看来,在中国民族五声调式体系里,和声的色彩性更强于其功能性。因而色彩性和声成为中国民族五声调式特有的和声体系。
五、演奏法分析
注意连奏、跳奏的歌唱性。手指触键要精致。注意双音节奏型表现舞蹈场面的热闹、欢腾情景。
该曲主要表现孩子们去郊外游玩的情景,体现孩子们活泼可爱、无忧无虑的天性。因而在演奏时注意速度、力度方面的表现。该曲的开头速度是Moderato delicato(中板、精致地),即以附点四分音符为单位拍,每分钟72拍的速度演奏。中段B部分Piu animato(更快、更活跃)。音乐要更富于律动感。
演奏力度方面,A部分整体以mp(中弱)力度演奏,B部分整体以f(强)的力度演奏,乐曲在A、B两部分中重点做出力度的对比,从而能形成音响的强弱对比。
(延安市安塞区文化文物馆)
参考文献:
1.戴海鹏选编:《丁善德音乐论著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01-01。
2.樊祖荫著:《中国五声性调性和声的理论与方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