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科学活动中材料与幼儿的亲密接触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har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是启蒙性的,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新纲要》中提到:“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器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幼儿天生好问、好动、很想亲手做每一件事,我们应为幼儿创设自由活动探索的“天地”满足孩子的天性,使他们真正地与材料产生互动。那么,怎么样才能让材料和孩子亲密接触,保持“零距离”状态呢?
  一、材料的由来——多种渠道收集
  1、教师提供贴近生活的材料
  在科学活动《神奇的影子》中,我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小镜子自制了操作材料即:将化妆用的小镜子贴上彩色即时贴,在中间刻挖出飞机、蝴蝶的轮廓,当小镜子对准太阳光时,飞机、蝴蝶就会在墙壁上来回飞,幼儿对这个游戏非常感兴趣。同时,还引导幼儿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去猜测、探索、发现,并交流不同的感受。
  2、幼儿收集、准备活动的材料
  提供的材料要贴近幼儿生活。教师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发动幼儿一起收集、准备活动的材料,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引导幼儿从自己的生活环境里随时随地收集身边易得的、卫生、安全的废旧物品,变废为宝。
  3、利用家长资源丰富材料
  在创设科学区过程中,幼儿家长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家长们积极引导自己的孩子在自己家或到亲戚家寻找各种材料,如:磁铁、电池、手电筒、贝壳、石子、小镜子、放大镜、电线、农作物的果实、种子、大小饮料瓶等等。幼儿面对各种各样的材料,探索的兴趣和愿望油然而生。家长的参与,丰富了科学区的材料,为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与材料的积极互动提供了支持。
  二、材料的使用——幼儿自动操作
  在区域游戏中,我们通常发动幼儿收集了许多的废旧物品:大小纸盒、饮料瓶罐,以及区域里需要增添的物品。面对这么多的材料,孩子们进行了分类,并放置在教室的一个自制箱子内,命名为“百宝箱”,里面的材料供幼儿在区域游戏的时候按需要随时取用。百宝箱的建立,让幼儿的操作之路更活跃了。每次区域游戏时,我都和幼儿进行了一次很有针对性的交流。我问幼儿:“在游戏中你们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孩子们的发言很积极,谈了好多。但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游戏中物品的缺少,特别是娃娃家的家具和一些生活用品都教较少,不能供给幼儿充分探索的自由,一方面我们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另一方面采用多种方式让幼儿明确操作目的、材料的使用方法及操作规则,而后大胆防守让幼儿充分操作,反复感知,让幼儿在独立自主与材料的操作过程中,经理科学探求和发现的过程。
  记得在一次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在玩过新年的游戏,我看到有几个孩子商量着说:“过年的时候会放烟花的,我们也来放吧!”可是怎么进行这个放烟花的游戏呢?强强小朋友很会动脑筋,说:“我设计的烟花,你喜欢什么颜色,它就会放出什么颜色来,你们想看吗?”其他幼儿听了,当然很好奇,纷纷让他做,我发现他先找来了一个大的雪碧瓶作为烟花的身体,又跑到“手工作坊”在雪碧瓶上装饰了简单的花纹。接着又走到“百宝箱”东找找,西看看,最后选了三个不同颜色的瓶盖回到了游戏区上。我看了有点不解,于是就问:“这有什么用?”孩子很激动的向我介绍起来:“这是我设计的烟花。你按红色的按钮,它就会放出红色烟花。如果你喜欢其它颜色还可以任意选择按钮。”听了孩子的解释,使我更坚信把操作的权利还给幼儿这种全新的理念。让他们在丰富的材料下自由探究,并肯定幼儿的独出心裁和新奇操作,引导他们大胆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操作和发现,幼儿在认识事物时,总是喜欢摆弄、拼拆、移动等,这表明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因此,我们为幼儿准备的操作材料,不应是只能看,不能动的摆设品,而必须为幼儿提供有利于他们动手操作的材料,特别是对于“半成品”材料的提供,有利于幼儿不断地进行科学小制作,发展探究操作能力,让探索活动更为深入。
  三、成品的归放——幼儿自由主张
  《纲要》中说:“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孩子参与交流活动。”当孩子完成了每一样作品后,他的的最大反应就是要想方设法与他人分享,让别人接纳并气态得到他人的赞许我们在幼儿交流的同时,也应该给于他们对自己作品的自主权,给他们支配的权利。那是在组织《神奇的报纸》活动的时候,孩子们正展示着自己用报纸设计、制作的作品,有济公帽、公主帽、孙悟空的金箍棒、宇宙飞船、风筝……,还有一些漂亮的时装。在动感音乐的衬托下,孩子们一个个毫无保留的向大家展示着,并以此为荣,脸上更显自信。活动结束后,我问幼儿:“那我们的这些作品放哪呢?”孩子们显得很有主张。这个说:“我设计的服装是给小朋友们穿的,哈哈,我要开个童装店。”那个也急着说:“今天我做了许多印染花布,可以围在脖子里当丝巾的,我要放到超市去卖。”还有一些男孩更是要紧玩起来了,说:“我们要拿到体育角,玩抛接球和孙悟空打妖怪的游戏,还要让风筝飞上天呢。”听了孩子们丰富的想法后,我同意了他们的意见,让他们继续着自己的想法和活动。
  可见,幼儿是好夸奖的,他们喜欢显示自己的成果,因为这些成果出于自己的脑和手,是自己的创作。自己的创作最能体现自我的价值,给他们以真正的满足感,也使他们更愿意与周围的材料产生积极的互动。
  总之,在幼儿不同的探究活动中,都要提供足够的材料,使每个幼儿都有探究的条件和可能。在幼儿操作和探究材料的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重要的是观察和倾听,时刻了解幼儿所需,给于适当的提供和帮助,给于微笑的支持和赞赏,让幼儿真正成为材料和活动的主人。想我所想,做我所做,贴近自己,贴近材料,让幼儿的每一次探究活动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材料幼儿共发展。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戴溪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题记:爱默生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  引记:曾经亲眼目睹这样一个事件:周末的早上,某超市的停车场上一辆车的引擎盖上被两个孩子用细铁丝划的面目全非,超市的探头清晰的记录了这一切,可是当两个孩子的父亲到达现场的时候,不是主动承担事件的后果,而是为谁家孩子教唆了谁家孩子,为谁家孩子划的更多而争吵,最后两个大人大打出手,一件划车事件演变成了两个家
单词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在语言构成的三要素中,词汇是重要的因素。正如Hammer所说,“如果说结构是语言的骨髓,词汇就是最重要的器官和血肉”(Hammer 1991)。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掌握词汇是关键。没有一定量的词汇,我们就无法用所学的句法结构进行有效的交际。研究表明,词汇是提高阅读、听力和写作水平的最大障碍。教育部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毕业时“学
小学品德新课标:“要求儿童认知、体验、欣赏、反思、移情等的心理结构的综合参与并全身心投入。”作为新课程理念的依托,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力求贴近生活,紧密联系实际,收集并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和数据,科学、合理、巧妙地利用它们,在品德教学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品德课堂中,采用简单的“加减乘除”,往往会起到变无形为有形,化虚空为形象,演绎出别样精彩。  一、算一算,感知地方有多大  教育学和心
在2011年版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使数学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追求生活化的数学课堂不仅是课程标准对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的特殊要求,也成为广大一线数学教师努力追求的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在自己的数学课堂中,本人也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数学游戏、数学故事、数学日记、数学活动等卓有成效的形式,努力让数学
小学音乐课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内容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实现审美教育和音乐熏陶的目标,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可是在现实音乐教学中,在音乐教学中,许多音乐教师还是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一个讲台,停留在简单跟唱的旋律性教学中,这和先进的音乐教学方式相差太远,使学生对它兴趣缺缺。因此,要从小学生实际出发始,和学生展开一系列的互动,整堂课贯穿始终,让学生完全地专心致志地参与音乐学习活动中去。  一、抓
目前的小学英语学科一名英语教师平均任教四、五个班级,每个班45名学生左右。小学生学习英语有年龄、心理的优势:他们像一张广阔的图纸,可塑性很强;但由于年龄小,他们中很多孩子自制力稍弱、贪玩、怕吃苦、意志力不强……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因此教师和家长如果能够合作,以恰当的方式、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共同观察,引导、督促、帮助孩子,一定能够取得可喜的成就。  一、什么阻止孩子学好语言  实验研究证明,以下
这是一节区级课改示范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第二册的一篇经典课文,一个很有趣的童话故事——《乌鸦喝水》。执教老师为了体现课改精神,努力表现出自己对新理念的理解之深、领悟之透,煞费苦心,大胆“创新”,在课文的第二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一是默写生字并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二是将学生分为五个小组,选择最喜欢的五个自然段中的一段进行小组学习。三是每组选派一名学生汇报小组学校效果。四是动手做一做“如果瓶子里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它需要借助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构建起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有意义的对话交流过程,才会真正地掌握知识、技能与思维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课堂上采用怎样的策略来引导对话,能达到最
“学习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操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指的是所学外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等。  一、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1、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要求加强文化教学  有人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创设生动形象的音乐情境,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和合作学习精神,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体现于教师主动的音乐情景创设和学生愉悦的审美体验的全过程。它包含创设优美的音乐教学环境;用唯美的音像进行欣赏教学;进行乐音化情景表演活动的训练;巧设角色化的歌表演与游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以“竞赛”的激烈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等,巧妙而灵动地把情境运用于音乐课的导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