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合教学的“双主体”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g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抗日战争,全民族的抗战,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5)19-0034-05
   讲授高中历史必修1《抗日战争》一课,要面对一对矛盾:一方面,本课可挖掘的点多、易细碎,比如,中华儿女英勇抗战的事迹和日寇的战争罪行都应该给予充分的呈现;当下日本右翼对待战争的态度、中国民间不时涌动的民族主义情绪似乎也都有必要给予密切的关注;既要帮助学生形成反对侵略、珍爱和平的信念,又要引领他们理性思考“如何爱国”的问题、树立兴国强国的志向。这些内容如果在一堂课里都兼顾,难免会浅尝辄止、落入俗套;而另一方面,经过了初中阶段的学习还有日常生活中的濡染,实际上学生们对抗日战争的许多史实已经比较熟悉,关于抗战的许多主流观点也已为学生所了解,继续按照教材的安排照单全讲会有重复之嫌,但是学生的水平又是参差不齐的,大多数学生对抗战的认识并不全面透彻,而是似是而非,用“虚”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他们把曾经听说过当作已经掌握,把知道当作明白,把学过当作学会。这种似会非会的情况不仅出现在《抗日战争》这节课里,在《鸦片战争》等章节中也有存在,更不要说在复习课上这种问题更是俯仰皆拾,那么,面对这样的章节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呢?
   我的尝试是首先通过师生问答摸查学生对抗日战争了解到何种程度,以板书的形式把学生们脑海中关于抗战原本模糊的知识结构清晰地展现出来,再对他们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这对教师备课的要求很高,每一部分内容都要仔细准备,因为在课堂上,教学的具体内容都是即时生成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没有了自己的思路和重心,我理解的《抗日战争》这节课要解决两个根本问题:一是如何认识中华民族这个在近代贫弱又伟大的民族;二是如何看待抗日战争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它与前后相继的中国历史的关系。这两个问题体现着这段历史的本质特征,也是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难点,教师要在课堂上把貌似零碎的环节串接起来、捕捉时机、适时地引领学生在这两个问题上实现突破。
   这样做既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做到了以学定教,又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贯彻了课标的要求,从而把“教”与“学”这两种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活动过程结合起来。
   1.通过师生问答摸查学生的知识储备并以此为课堂导入
   师:抗战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一段历史,所以在正式讲课之前,我想让大家先说说自己对抗战这段历史了解,可以说抗战中的人或事,也可以说对抗战的认识或评价,但是都不要看书,我们就是要看一看同学们对抗日战争的了解究竟达到怎样的程度。
   生:抗战是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开始的。
   师:他提到了抗战开始的时间……(暗示学生还有结束的时间)
   生补充: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师:很好,在这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
   师:南京大屠杀杀害30万中国人。
   生补充:731部队用中国活人做实验。
   师:对于日寇的残暴还有别的例子吗?
   (生沉默,显然学生不熟悉下文将重点介绍的潘家峪惨案。)
   师:这两个同学讲的都是对侵华日军的了解,其他人呢?(加重语气强调“日军”,暗示还可以说一说战争的另一方——中国)
   学生连续发言,说出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许多战役。
   师:其实国民政府不仅在国内抗战,还有一群将士开辟了国外战场,你们知道那支部队的名字吗?
   设计意图:教学是一门引导和启发的艺术,这节课通过师生间的问答,充分挖掘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了解。尽管一开始学生的发言杂乱无章,但教师可以及时对学生的发言加以提升,比如“他说的属于抗战胜利的意义”,使学生明白自己究竟在说哪方面的内容,教师再通过连续的追问,比如“谁来补充?”引导学生寻找同类的知识,不断充实、逐渐述说完整。
   2.用板书把学生们脑海中原本模糊和破碎的知识结构清晰地展现出来
   师:我们把同学们的发言归纳一下,作为今天笔记的框架。
   教师开始一边归纳,一边板书,对学生发言中未涉及的重要内容,比如:“日寇的侵略”处待补充的是“蓄谋已久、不断扩大”,“战争暴行”处待补充的是“潘家峪惨案”,“全民族的抗战”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等处则有意识地留出空白,最后形成如下的知识结构:
   在学生诧异于黑板上的留白时,教师说:刚才同学们的发言给我总得感觉是,大家对这段历史既熟悉又陌生。大家能说出许多事件的名字来,但也会遗漏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更重要的是你们能洞悉这些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吗?大家背记了很多数字,比如30万,可是你们能体会无辜者置身屠场的恐惧和绝望吗?让我们再走近些,仔细看一看那段历史,把板书上的留白和我们脑海中的空白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板书将学生们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完整地呈现出来,就好像一幅地图,学生脑海里知识哪里充实、哪里欠缺都清楚地反映在板书上,成为开展下一步教学的起点和基础。
   3.战争前的中国
   师:抗战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刚才没有提到。那时的中国首先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今天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了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但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那么抗战前呢?
   教师开始用幻灯片显示一些数据:七七事变前,中国的钢产量是日本的1/145;中国石油产量只有日本的1/129;中国铜产量是日本的1/121。得出结论: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工业与日本相比,居于绝对劣势。
   师:其次,中国还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谁和谁在打内战啊?
   生:国共两党。
   师:不止吧?你们看,这是30年代中期的中国形势图(见下文图1)。    师:台湾、东北已经变成日本的殖民地、华北五省也日益殖民地化,也就是说其实早在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之前,日本侵略者虎踞北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大敌人。纵观当时中国政局,国民政府也只是完成形式上的统一,各地军阀实际掌控当地成为地方实力派:宁夏、甘肃、青海是马家军的天下;四川盘踞着刘湘、刘文辉的川军;龙云割据云南;冯玉祥、傅作义占据了今天的内蒙古中部;被日本人从东北赶出来的张学良暂居陕南,受命围剿红军;广西有李宗仁;山西有阎锡山;山东有韩复榘;还有地图上没显示的湖南的湘军和广东的粤军。南京国民政府实际控制区域不超过东南一隅。
   设计意图:这幅形势图真实地展现了当时中国的时局,给予学生巨大的震撼。
   师: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啊,怪不得日本敢欺负我们。
   教师再用幻灯片补充材料: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代表松冈洋佑在国联大会上断言:“我敢预料中国今后十年廿年里,或竟在吾们一生里,不会统一亦不会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转引自沈云龙《“九一八”事变的回顾》
   4.日寇的侵略
   师:对日寇的侵华,刚才咱们同学提到了七七事变,教材74页可不只这一件事,而是向前一直追溯到1895年台湾的割让,按时间顺序罗列了历次日军侵华的史实,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日本对华侵略是逐步扩大的。
   师:没错,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步步蚕食中国,说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蓄谋已久、不断加深的。
   教师将师生共同探讨的结果“蓄谋已久、不断扩大”板书于留白处,这也是得到填写的第一处留白。
   师:日寇的战争罪行中属南京大屠杀和731部队最为臭名昭著,刚才我们同学也提到了,咱们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但还有一个不为大家所熟悉的,叫“潘家峪惨案”,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看的时候想一想书上为什么把它与这两个列在一起让我们记住。
   教师从课前准备的素材库中找出“潘家峪惨案”的相关视频给学生们播放。视频中交代:日寇企图切断八路军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而在华北地区制造无人区,把很多村庄并成一个大村,把人都赶到那里称为“人圈”,把其他的村子都烧了。为制造无人区,日寇进行了整村整村的杀戮,1941年1月的“潘家峪惨案”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例。时任《晋察冀画报社》记者的雷烨对潘家峪的惨状进行了第一时间的报道。
   教师总结:因为日军制造潘家峪惨案并不是简单的兽性大发,而是有着明确的目的,并且已经形成了严密的政策,所以像潘家峪这样的惨案一定不是个例,它是整个华北地区三万起屠村惨案的代表。为了生存,所以,我们要抗战!
   5.变化中的中国
   师:在我们的板书里,“抗战”一词的前面缺少一个重要的形容词,来看一组材料,提炼出这个词。
   教师通过历史照片连续呈现华侨、乞丐、地方军阀、自由知识分子等各界中国人以不同的方式投身抗战的感人场景。
   师:日寇认定中国四分五裂、积贫积弱、不堪一击,所以它敢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但是日寇没有认识到我们这个民族伟大的一面。以上材料说明中国抗战具有什么特点?
   生:全民族的抗战!
   教师肯定学生之后进行拓展:蒙古灭南宋的时候依靠的主要力量是北方的汉人,满族平定江南的时候依靠的主要力量仍然是北方的汉人,直到最后关头,几股抗清的势力还在彼此争斗。尽管依据今天的主流观点来看这些历史往事都成了中华民族的内部问题,但是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就是南宋和清初时的中国人还远没有形成民族国家的观念,更没有形成近代意义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以后,在资本主义侵略所制造的民族苦难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中华民族的凝集力逐渐积累,终于,在抗日战争这个国家危亡的关头,过去曾经是一盘散沙的中华民族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历史学界称这一伟大的变化为中华民族的觉醒!
   设计意图:“全民族的抗战”和“中华民族的觉醒”其实是学生很难理解的地方,也是本课的重点。教师首先充分展现抗战前中国的积贫积弱和四分五裂,以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后来各界中国人同仇敌忾、投身抗战的壮烈,再追溯古代民族战争中国人的麻木和涣散,使学生在古今对比之下能够明白为什么说抗战中中华民族觉醒了。
   师:下面的问题很重要!各个阶层、各党各派共同投身神圣抗战,会产生一个超出蒋介石集团期待的影响,知道是什么吗?
   生:尾大不掉。
   师:很接近,但要换一个积极点的词。
   生: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壮大了。
   师:很好,只不过不单单是中国共产党,其他民主党派、各社会团体也都会得到发展的机会。我们换一个问法,这个单元的题目叫什么?
   生:反侵略、求民主。
   师:很好,那么抗战和求民主有联系吗?当时人认为有。
   教师展示材料:
   只有民主,抗战才有力量,才能取得抗战的胜利。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抗日民主互为条件……民主是抗日胜利的保证,抗日能给民主运动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师:那么经历八年抗战,这场战争是否真的壮大了民众的力量、推动了求民主的潮流?我们将拭目以待。
   设计意图:这里实际上涉及抗日战争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改变了中国内部的政治力量对比,除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中间势力也迅速兴起,正是这些变化规定了抗战胜利以后中国历史的面貌和结局。
   师:团结抗战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我们首先看国民党。
   教师将学生初步了解到的一些正面战场的知识加以深化,主要讲清三个问题:在战略上,发起淞沪会战将日军的主攻方向由从南向北变为从东向西,利用中国的地形特点以空间换时间;在抵抗决心上,在日寇占领南京前后发布了《迁都声明》,表达了抗战到底的决心,这一点在清政府身上是看不到的;在抵抗的成果上,1938年终于将日军拖入到相持阶段,这是近代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从来没有达到的阶段。    设计意图:不同于前面的“潘家峪惨案”和“全民族的抗战”,淞沪会战和国民政府迁都都是学生已知的历史事件,教师就不应仅仅停留在介绍事件概况的层面上,要么就讲得更深更透——讲出组织淞沪会战的战略意图,要么就讲得更加生动具体——引入《迁都声明》这一历史的细节。结果,国民政府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谋划、引诱日军改变战争方向,还有《迁都声明》表达出的不畏强暴、抵抗到底的精神力量都给学生以震动,加深了他们对正面战场的了解。
   师:我们来看中国共产党方面,大家列举的平型关战役是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1940年的百团大战是破袭战,都不足以说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作战的主要特点。
   生抢答:游击战。
   师:游击战没有错,但没有说到根本,下面我们补充一段视频,你们体会一下中共抗战的特点。
   视频中提到每一个中共的中高级干部都有自己的“堡垒户”。所谓“堡垒户”是指那些可以舍生忘死掩护八路军的普通百姓人家。时任冀中十分区地委秘书的刘陆把自己的女儿托付给堡垒户河北容城耿大妈,耿大妈把自己的孩子寄养在别人家,而把刘陆的女儿作为自己的亲生孩子保护在身边。
   观看视频后,学生回答:依靠人民群众。
   师:给大家一个概念——“全面抗战的路线”,依靠人民群众是“全面抗战路线”的核心,只有这样游击战才能开展起来。
   教师进行升华:无论游击战还是阵地战、无论敌后战场还是正面战场,斗争都非常残酷,视频中出现的女八路战士刘陆在把女儿寄养在老乡家以后不久就牺牲了,时年25岁,报道“潘家峪惨案”的雷烨后来也牺牲了。他们身上那种“不畏强敌、为了国家民族慨然赴死”的精神,是我们今天最需要纪念、最需要传承的,这也正是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历经劫难却生生不息的原因!
   6.未来的中国
   师:3500万像潘家峪人一样的遇害者的骸骨,380万像刘陆、雷烨一样的烈士的英魂,换来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个胜利对我们中国有什么意义?77页上有相关的内容,但是你们都不要看书,回想一下这节课的内容,说一说你觉得抗战的胜利有什么意义?
   生:全民族团结一心。
   师:很好,这在今天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台湾海峡两岸的人们有共同的过去,就应该有共同的将来。
   生:国际地位提高。
   师追问: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补充:中国担任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师启发:抗战还有什么影响?联想一下刚才毛泽东同志的话。
   生:民众力量的壮大。
   师:经历了八年的抗战,民众的力量确实壮大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由抗战初的4万人,发展到1945年的120万人,最大的民主党派民盟也是在抗战中建立的。打跑外国侵略者固然令人欢欣鼓舞,推动中国社会的完成自身转变、实现政治现代化难道不是更重要、更伟大的任务吗?放[世界,在战后许多国家的各派武装力量都一起放下武器,铸剑为犁,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就连法西斯战败国日本在“二战”后也进行了民主化改革,身处这历史的潮流,我们中国又将走向何方呢?
   这节课笔者设计了较为复杂的教法,以依据学生认知基础绘出的知识结构图为明线,以“抗战前的中国”“变化中的中国”和“未来的中国”为暗线,中间重点突出了全民族的抗战,力图将“以学定教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二者结合起来。从教学效果看,尽管这节课充满了即时生成的环节,但教师的应对比较自然,整个流程还算较为顺当。自己也有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是这节课过多地关注了教学的方法,其实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历史的深入挖掘,现在反思起来,教训很简单:历史课上最能打动学生的决不是科学的教学方法,而就是历史本身。
  【作者简介】苏海,男,天津人,中学高级教师,天津市第一中学历史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
  【责任编辑:吴丹】
其他文献
编者按:自统编版历史教材开始使用后,在初高中历史教学中陆续出现各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以及呼应学术研究成果融入中学教学的趋势,南京市陈红名师工作室以魏晋南北朝历史的教学为例,特别邀请了高校专家与初高中老师共同开展教学研讨。魏晋南北朝时期内容繁多、线索杂乱,有复杂的民族关系、频繁的人口迁移、特殊的社会结构和多元的文化面貌,对中学历史教学来说难度颇大。通过本专题的展
[关键词]大概念,核心概念,单元教学,辛亥革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3-0026-05  2018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其中必修课程内容包括中外历史共24个专题,授课时间为一年。内容多、时间紧,成为教学实施的最大困难。而高中历史新课标首次强调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这既是此
[关键词]义和团,盲目排外,具体场景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3—0041—05  真实是历史教学的生命线。但是,细节的真实不代表事件的真实,部分的真实不代表整体的真实。历史的真实存在于历史的联系之中,这一点在历史教学中尤为重要。那么应如何体现这点呢?“在中国近代上,很少有什么历史事件像义和团这样引起过长期的、众说纷纭的讨论。义和团的谜一样
[关键词]历史复习课,设计特点,对比研究,启蒙运动  新一轮的高三复习又开始了,但是有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依旧存在,比如认为复习课就是新授课的拼接和重复。高三历史复习课有何特点,与新授课有何区别?既然谈到特点,必然要有参照物。高三历史复习课的参照物即指高一、高二的新授课。那么,二者比较,能体现出高三历史复习课的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在教学设计中如何体现呢?本文拟以《启蒙运动》为例,对比本人高二和高三的不同
关键词 日本高考,论述题,科举制度,历史思考力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9)13-0061-07   论述题集论述、论证和评析于一体,在教育测量上具有独特的作用,可以用来测量高层次的、复杂的学习结果。历史论述题由于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比较、评价等历史思维能力,是高考历史学科的重要题型之一。研究历史论述题的命制特点与题解方法,加强对学生的
本文前半部分对日本一个多世纪以来甲午战争研究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日本的甲午战争研究从甲午战争结束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各个阶段都有其明显的特征和代表人物,并表现出批判性、继承性。日本学者在甲午战争研究中提出了“二元外交论”,它不仅仅是甲午战争研究的一个具体观点,而且在一些日本学者那里已]化为一种对历史问题和现实政治的分析方法,影响到对日本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系列对外战争的定性评价。坚持“二元外交论
关键词 核心素养,知识经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知识观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8)21-0062-04   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1982年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提出了“信息经济”的概念,1994年,温斯洛和布拉马共同出版了《未来工作:在事实经济中把知识投入生产》一书,书中明确了“知识经济”概念,①这两个概念有
关键词 就材设问,教材,史料教学,提问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1-0048-05  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史料教学逐渐成为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历史课堂几乎到了“无史料不教学”的程度。①近年出版的史料教学专著,如《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史料教学案例设计解析》等,②就颇受中学历史教师的欢迎和肯定,正说明了史料教学越来越受到大
摘要 对唐代历史的研究常以安史之乱作为其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其西北边政亦往往是在安史之乱的影响下造成吐蕃入侵而出现转折。实际上,高宗龙朔年问,唐前期西北的武功达到最盛,同时,也是其边政的拐点,吐谷浑灭亡造成西北东部的剧变,西域的形势造成西北西部的转折,这些因素都成为后来西北边政发生巨大变化的源头。  关键词 龙朔,西北,河西,西域,拐点  中图分类号 K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第29题:   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民主”等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的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变化   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D.中國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答案:A   这道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