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实际,是语文教学设计的起点和终点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3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2年秋季学期,广西进入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贯彻新课标理念,如何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以“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为指导思想,努力践行教学设计应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寻求适合授课班级的教学方式,以期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学生实际 语文教学 设计
  
  近来,笔者有幸参加了南宁市2013届高三毕业班语文科视导课活动,其中一所普通高中开设的一节视导课给我的印象特别深。现将视导课的教学流程概述如下:
  课例:《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
  一、课堂开始:出示2013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古诗鉴赏的两点要求和2013年南宁市一模诗歌考题,引入课题《鉴赏古诗人物形象》。
  二、鉴赏古诗人物形象的提问方式、变式提问、实质等。
  三、鉴赏古诗人物形象答题要点:1. 人物身份;2. 性格特点。
  四、判断古诗人物身份的方法:
  (投影)2013八桂大联考一模考题《中吕·山坡羊·道情》
  (投影)陆游《诉衷情》一词
  (投影)岳飞《小重山》一词
  (投影)唐 胡令能《小儿垂钓》一诗:
  以上诗词分析的步骤均为:学生短暂思考,师生问答,教师作引导;出示答案,教师分析。
  教师作方法小结:1. 借助题目或注解;2. 结合背景,知人论世。
  五、教师总结古诗鉴赏人物形象的答题方法。
  六、课堂小结。
  从传统教学的角度来看,这一节课的设计还是比较成功的,思路清晰,而且内容全面,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高考题目分析,总结做题的方法等。可是,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基于教师的“教”,还是基于学生的“学”,有很多地方值得探讨,笔者在这里只想讨论这一节课涉及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环节:
  1. 关于学生的读书。课例中关于高考诗歌原诗和题目的文字,已经投影,有无必要让学生读?朗读的目的和效果在哪?
  2. 关于学生的思考。课例中教师在给出题目之后,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都比较短,作为毕业班的复习课,是否达到了让学生“练”的目的?
  3. 关于学生的练和教师的引导。课例中学生的练都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教师的分析也更多的是从“出示答案并分析”着力,复习是否达到了应有的力度和深度呢?
  4. 关于总结“答题方法”。课例的归纳环节,目的是总结高考此类题应把握的做题方法,这当然是着眼“教会学生学习”,可是这些方法更多的是教师总结出来的,它们在学生的脑海中能存留多久呢,又有多少方法能够应用于今后的考试中呢?
  该课例问题的症结,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考虑的问题是自己怎样教,而不是学生怎样学;教师所关注的是预设的内容,而不是考虑学生的实际。这样,教学过程成了纯粹的教学预设展示过程,而不是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
  而且,令人担忧的是,上述提到的视导课存在的问题,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中普遍存在着。笔者观摩到的语文课,经常出现这样的场面:教师一问,全班响应。接连三问,全部正确。那么教师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这些问题教学是学生需要解答的吗?有什么意义?能不能问学生不会的问题?又或者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教师设计的问题太难,即使教师再三引导,学生也很难弄清,课堂由此“冷场”,而课堂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实际为根本。教师只有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认知倾向出发设计教学,才能选择最佳教学策略,设计最有效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分析寻找学生与学习材料之间的情感纽带,发现学生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教学中寻找恰当的教学策略。针对该课例的问题,笔者不揣浅陋,大胆地做了修改设计:
  一、结合学生实际,课前筛选好需要学生当堂完成的练习资料,印发给学生;二、由课例中提到的南宁市一模考题入手,把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了解清楚,并选择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典型答题情况投影出来,让学生们自己来点评、修正,教师再结合学生的讨论情况、参考答案作分析引导,让学生在修正过程中提高自己对此类题型的认知程度;三、结合课前印发的有关此类内容的诗词题目让学生自己动笔练,先让学生分小组自己总结答题时出现的问题,教师再针对出现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指导,完善学生们的答案;四、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出答题模式,老师再作补充完善;五、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得到强化巩固。
  陶行知先生说:“你不知道学生的能力,不知道学生的需要,那么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好他。”这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本,要根据班级授课学生的实际随机应变、灵活处理。任何一堂课的语文教学内容是无法完全复制的,我们只有“备课”时心中有学生,并从他们的具体实际出发,不断地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生机勃勃,收获精神的喜悦和生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冯玮瑛. “以学定教”课堂策略初探[J].湖北教育 2004(12).
  [2]王荣生. 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J].语文学习,2009(12).
  
其他文献
【摘要】生活即教育,这句话非常准确地诠释了教学生活化的内核。文章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针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缺乏兴趣,教学效果低下的教学现象,进行了音乐课“教学生活化”策略的实践。好的教育理念需要不懈地坚持,好的教育策略也需要度的把握,好的教法运用时并非是单一性的。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教学;生活化教学;学生参与度;提高策略  一、研究缘起  某日下午,笔者比往日时间稍早了一些去幼儿园接
【摘要】在当前新媒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网络视频中的跨屏应用逐渐获得大众的广泛关注与好评。以“用户体验”为亮点的爱奇艺,作为视频行业的领先者,不断推陈出新,一系列网络自制节目跃然于大众视野。文章从新媒体的互联网思维出发,以跨屏用户流动与运用为落脚点,探讨了如何通过多屏新媒体推广来延展视频应用传播的教学实践思考。  【关键词】跨屏应用;视频传播;用户体验;教学思考  一、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
众所周知,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在学生人格培养、思品锻炼,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然而,如何营造一个和谐的德育环境,源源不断获得教育工作的推动力,一直是摆在各位班主任老师面前的现实问题。“经营”得当,则轻松愉悦、事半功倍;不善“打理”,只会怨天尤人、杂乱无序。  班主任真正要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除了要从教育观念上做出重大转变外,更多的
1.随时随地置于英语的氛围中。一些有心的学生会关注每一个和英语有关的信息,比如每次买新东西都会对包装或说明书研究一番,看上面的英语说明,学几个地道的英语表达。长此以往,就会养成良好习惯,学到很多东西。多关注生活中的英语比单纯地学课本要有效得多。要知道学英语不只是课堂上的事,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英文。比如商场、超市、餐馆,很多地方都有英语标识。学习英语是随时随地的,同学们要多注意观察,在生活中保
中学生学习英语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在同样的时间里,同样的方法指导下,不同的学生学习的效果大相径庭;并且有一大批学生越是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英语上,越是成绩平平,不见起色。这其中有智商的差异,但微乎其微,其实起关键作用的是情商,是态度,是动机。  曾经,我和我的团队针对12-16岁的初中英语学习者做过一次关于英语学习心态与动机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心态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并且大体分为两类—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通篇贯穿了“以儿童为本,以儿童的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本文正是顺应《纲要》要求,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动手、动脑,还幼儿以游戏的权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 游戏 自主 自由  游戏是幼儿的本能,是幼儿生活的基本活动,这是由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决定的。“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幼儿园活动
【摘要】微课是一种伴随信息技术而出现的新型教学方式,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喜爱,被广泛地运用到了小学英语教学之中。文章从微课的定义、特性着手,对其与小学英语教学课前预习、重难点突破、课后复习的融合展开了深入的探究,希望可以有效地促进微课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融合,力求为小学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微课;小学英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  自新课改推行以来,伴随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各式新型
贵州省贵阳市第九中学  【摘要】《祭十二郎文》是古代经典的祭文之一,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就是整篇文章流露着真情实感。情感的体验是教不会的,只有依靠学生自我发现,自我体验。生本教育为教师教授此课搭建一个有效平台,能潜移默化地将情融入学生心间并传承延续。  【关键词】情感;以生为本;《祭十二郎文》  《祭十二郎文》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中的一篇经典散文,可谓“字字是血,句句是泪”。在
【摘 要】高考备考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但也有规可循,有法可依,科学、合理、明确、高效是总体的要求。高考备考又是一场集体智慧的协同战,只有全体师生勤巧兼备,群策群力,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文章围绕优秀师生团队的打造和科学备考策略的实施两方面阐述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高效备考。  【关键词】勤巧兼备 团队作战 科学备考 备考策略 英语高考  高考备考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但也有规
【摘要】进入新课改以来,新课程特别强调转变教学方式,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理念对初中历史课进行创新教育,从而树立教书育人的教学新理念。  【关键词】初中历史 创新教育 思维方法 学习能力  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笔者是一线教师,认为历史课的创新教育,要解决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定位问题,也就是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才是初中历史创新教育,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应该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