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江:用批评启蒙“启蒙者”

来源 :中华儿女·青联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5158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一个五年立法计划即将制定,我一定要把新闻法的立法建议提出来。摘掉新闻领域法制盲区的帽子需要时间,但起码我们应该付出努力,有努力才有希望。”谈到未来的心愿,展江脱口而出。
  如今,展江的身份是新闻学者、翻译家和不能忘怀公众的知识分子。毫无疑问,在他所处的学术圈,展江绝对是个坚持不懈的行动者。这些年,他主持翻译了《美国新闻史》、《新闻与正义》、《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等众多海外经典新闻学著作。从2001年起,每年一度的新闻舆论监督研讨会也由他操办。
  梁启超曾试图将报纸和新闻媒介变成启蒙新民的利器,而对展江而言,如果新闻媒体还能扮演启蒙者角色的话,翻译便是他试图启蒙“启蒙者”的努力,尽管他“个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有限”。
  对于他所做出的努力,著名学者徐友渔评价说:“他(展江)使新闻成为名副其实的专业,为打造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做出了贡献。”
  
   “该怎么着就怎么着”
  
  “要喝什么自己拿。” 晚上10点,展江斜背着包进了办公室,从柜子高处翻出纸杯和咖啡。作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主任,他在外地开了几天会,早晨刚刚返京就忙着给弟子们传道授业解惑。上完了一天的课,回到散落着书籍和文案的办公桌前,展江旋开随身的大茶壶,呷了两口。他想就在办公室过夜算了。
  “外界对我们这个专业有12个字的评价,‘怯懦保守,浅薄无知,自鸣得意’,我是牢记这12个字的。不那么保守,但也谈不上激进;不那么浅薄,当然离渊博还很远;不那么自鸣得意,跟他们多少有点相反而已。在这个保守的专业里,我是说话比较放肆的,所以就只能呆在小地方。”展江耸耸肩。
  


  声名在外,尤其这几年,他常常是“桀骜不驯”的。用展江自己的话说,他是“没心没肺”,“一根筋”:他曾与人事部领导拍桌子吵架,也曾被中宣部点名,学院领导颇为焦急,他则纳闷,“我没干什么啊。”
  如果说桀骜不驯是引人注目的因子,那么,展江在新闻传播学界的桀骜不驯就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现在是不说白不说、说了不白说”,所以他“该怎么着就怎么着”。
  “除了偶尔看看英超,没有什么消遣,经常在办公室过夜。一有时间就校译稿,领导来了也不抬头。”谈起自己的生活,展江自嘲“枯燥无聊”。
  
  “我是一个温和的自由主义者”
  
  翻看展江的履历。钳工学徒、海军士兵、图书馆管理员、地方日报文艺副刊编辑、大龄研究生、新闻学者、系主任、翻译者、公共事务热心人、媒体走向评论人、舆论监督研讨会的发起人和组织者……身份如同电影镜头一样轮转。
  再定神细看。当兵的时候学英语,在图书馆工作期间准备自考,做日报采编期间准备考研……展江的路径与许多同龄人相比,算不得艰辛,谈不上不幸,却十足迂回。似乎一直都在“不务正业”,又“不务正业”得毅力惊人。
  即便现在,在许多同行眼里,展江依然是“不务正业”的。他的名誉,更多来自他独立和主持翻译的众多西方新闻典籍和教材,如《美国新闻史》、《新闻与正义——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集》、《新闻与揭丑——美国黑幕揭发报道经典作品集》等,而不是原创的学术著作。
  这种“不务正业”非但不讨巧,而且实在吃力不讨好。翻译的著作不能作为评选职称的成果,不能赢得学术地位。即便单从经济上考量,也只能领稿费不能抽版税。展江清晰地记得,当他拿着自己的第一部译著去拜访前辈老教授时,对方好言相劝:“你怎么不写你自己的,翻译来翻译去终归是人家的东西……”
  展江的态度却很鲜明:“虚心接受,坚决不从。因为新闻是一个从西方传递到中国的学科和事业。我们却对西方的新闻业,尤其是美国的新闻业还不甚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翻译介绍国外的新闻著作,自然有它的价值和意义。”
  “你要是做过翻译就会知道,简直是要连命都搭进去。”展江感言。此言不虚,社科院美国所的老所长、著名的翻译家董乐山便由于太过劳心劳力而辞世。但展江并不觉得这是前车之鉴,相反,他还大力推崇董乐山为楷模。
  有个比较极致的例子。展江组织翻译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教材《新闻报道与写作》,耗时两年多,联系好的出版社责任编辑换了五任。期间,原著从第八版改编为第九版,翻译小组愣是不依不饶地与之相对应,更改了20多万字。如果从效率和效益的角度考量,这事非但不经济,简直有点“傻”。连展江的海外学者朋友也纷纷劝阻他,翻译这本书“不适合中国当下的国情”。
  “我不是一个谦谦君子,只是一介武夫、江北土著。行为鲁莽,不懂为人处世之道。”展江这样概括自己的性格。然而作为学者的展江,从博士毕业到升教授并担当系主任职位,只用了五年。“纯属偶然”,展江笑着自我总结:“我基本就是一条‘漏网之鱼’。”
  因为容易被人利用,引起无谓争论。他放弃了从部队便开始积累的新闻与战争关系的研究。“我是一个温和的自由主义者。”展江说,“做事情,有时候要少想作用不作用,有没有作用不是短时间内能看出来的。觉得对的就去做,只要做就一定是有效果的,只是你不一定看得到。”
  
  9年从戎
  
  展江出身于扬州的一个中层干部家庭,1976年在一家工厂做钳工学徒。这时,哥哥已经下乡,妹妹希望能留在城市,摆在展江面前最好的出路便是:当兵。
  他入伍后编入东海舰队舟山基地的某海军部队,驻扎在茫茫东海中的一个小岛上。远离人群,连听收音机也不被允许。当被告知这样的生活要持续15年,展江几乎要绝望。而在第二年,命运就与他开了一个玩笑:恢复高考。
  背石头、造房子、巡逻、站岗、当会计、看管保险柜……相比身体的辛劳、生活的单调,青春的反复虚掷、才华的无处归依比无边的海更加幽暗更加令人绝望。
  于是,展江退而求其次,选择就读部队院校。本来,1980年他便能入学,但展江放弃了。他要的是系统完整的大学教育,不愿将就,不惜搭上时间的筹码,生生把9年的军旅生涯,写成了一段退伍申请史。
  入伍前,展江得到过一本薄冰的《英语语法手册》。花两三个月手抄了一份,带进了连队。但最初的两届高考都没把英语纳入考核范围,与此同时,展江多次提出复员,他不想在部队呆到超过当时参加地方高考的年龄上限——25岁,但都被否决了。
  所在部队的团政委看重展江的英语,请他为自己的儿子补习功课。这一补习,展江竟“糊里糊涂”地补成个新闻干事。新闻干事可以接触到新华社的影印资料,展江于是订阅了外刊资料的军事部分,并挑选其中篇章翻译成中文,投稿给《解放军报》。据说,当时军报之外的投稿作者只有两人,一个供职于某司令部,另一个就是展江。一年10多篇稿子,帮东海舰队摘掉了“新闻光头”的帽子。按照当时在军报上发表一篇文章立一次三等功的规定,展江军功卓著。但这一切,令他离复员的愿望越来越远。
  1984年,展江背石头受伤的腰椎旧疾复发,住了大半年院仍不能痊愈。此时部队恰有一批复员名额,于是以“不愿因为伤病给部队造成负担”为由,展江再次要求复员。没想到,这次居然成功了。
  9年从戎,结局令人哑然失笑。离开部队,回到家乡,展江拿回的是一张三等伤残军人证明。因为超过了高考年龄,求学之路漫漫,看不到尽头。
  
  推动新闻立法
  
  在《扬州日报》做了三年副刊编辑和三年广告业务后,1990年,已经成家、出入有车接送的展江决定考研。那正是“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年代。“读硕士是误入歧途,读博士是无药可救”,可展江就是一心一意往“歧途”里钻。
  他先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硕士,再读博士。那时,他住三人间的宿舍,吃食堂,骑脚踏车上课。最小的同学比他小12岁。从前的同事来北京看望他后,撇撇嘴直说:“让我来我都不来。”
  博士毕业,展江放弃了留人大执教,落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他的抉择有些无奈却不含糊:“我的夫人和孩子都要来北京,当时人大只给一间筒子楼,没法生活,这里起码给我一套20多平米的房子。”
  10多年笔耕,让展江赢得了越来越多渴望了解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坚守新闻伦理精神的记者、特别是调查记者的赞誉。
  展江就是这样,他所做的一切,似乎从来没有一个刻意的目的,但却有意无意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
  他声称自己在新闻学术界处于边缘地位,但却由于自己的译著而被新闻操作者熟知;他声称自己所做的事情就像自己的人生经历一样,很少带着先验的目的,而只被时代裹挟前行。就像他所喜欢的哈耶克终其一生所阐释的社会发展规律:自发生成秩序,无人能够规划,无人能够预料。
  然而,在一场自发生成的人生经历中,个体努力其实就在打造一条因果链条。多年以来,展江的耿介之气依然不改。
  “我之所以对新闻学和新闻事业如此看重,是因为对当下中国这个转型社会里效率提升、公平缺失的现状仍有所寄望。希望通过它的发展来帮助公民、社会成长,同时抑制政治权力和市场权力的滥用。”
  谈及当下媒体,展江表示“不乐观”。他认为传统的人治和“官家的市场经济”正胁迫传媒趋向“双重封建化”,值得警惕。
  对认为值得警惕的东西,展江的方式是:批评。“批评在当下中国是最有效的表达方式,我是能批评的一定批评。你挑战一个事情,如果能在社会上引起共鸣,对决策层也必然有所触动。体现到制度层面需要时间,也许一年两年,也许更长,但总是看得到希望。”
  展江举了个律师朋友为了诸如“列车餐车不能开发票”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频频起诉铁道部又屡屡败诉的例子。“法院判决你败诉,但补充一句,列车餐车以后必须开具发票。你说这实际上是败诉吗?”
  从2001年开始,展江每年都组织海内外学者,协同新闻界人士,举办新闻监督研讨会。讨论中国新闻业面临的困境和自身问题,并探讨解决之道。这个解决之道,在他认为是——法制。而且,他马上要出版一本书,是他对20个国家新闻监督的研究成果。他在转型国家中找到许多新闻监督推动社会转型的先例,“比如巴西和阿根廷,新闻的公信力甚至能超过法院”。
  “中国不应该没有新闻法,有些人认为中国新闻立法时机不成熟,我认为恰恰相反。长期积累矛盾而不揭发,才是更可怕的。系统的制度建设需要时间,而媒体监督的一个突出优势就是能降低社会成本。让我们能在维持经济高增长的同时,正视问题,同时也解决一些问题。”
其他文献
平头,发丝倔强地根根竖起,一副黑丝边眼镜,眸子明亮而有神。年近40的廖岷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  7月28日下午,北京金融大街甲15号,中国银监会办公大楼。廖岷坐在位于17层的办公室里接受记者的采访。他说话声音轻柔,但非常清晰,略带些南方口音的普通话里偶尔夹杂着几句英文。他坦陈:“我是在放弃中学会了把握机遇。”     “我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能吃苦着呢”    汶川地震刚发生的时候,廖
期刊
2000年,全国青年手球锦标赛,他作为天津队的主力队员站在了第三名的领奖台上;  2006年,第六届中国职业模特大赛总决赛,他手捧亚军奖杯。  吕元浩用了6年时间,从第三名前进到第二名,也实现了从运动员到模特的“转身”。    从第三名前进到第二名只有一步之遥,但从运动员到模特却是跨越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在这两个领域的最高规格比赛中,吕元浩用成绩证明自己是不屈服的王者,曾经的手球运动员也在T形台
期刊
有做电视的朋友曾对秋鸣说:“等有钱了,我真想把你的经历拍成电影!对于那些在困顿中挣扎的人,这是多好的励志题材啊!”  眼前的秋鸣,短发,一身休闲,不施粉黛,干练清爽。来北京13年,当年不谙世事、意气风发的小丫头,如今早已破茧成蝶,被美国环球电视新闻、英国BBC广播公司等外国媒体称作“中国口哨女皇”。可这位“女皇”丝毫没有盛气凌人,有的只是一味的亲切。  近些日子,她总爱自称“四川的女儿”。作为我国
期刊
“不是‘鬼屋’,也不是“黑店’……是‘黑店’,但不是你想的那种‘黑店’,只是在完全黑暗的环境里吃饭……”餐厅的前台,一个服务生冲着电话在解释。  这个所谓的“黑店”就是目前很受情侣欢迎的“巨鲸肚黑暗餐厅”,经营“黑店”的主人就是陈龙。     “这种电话每天都有好多个,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都有。”陈龙一边笑着解释,一边热情地和记者握手。和“黑暗餐厅”给人的神秘感觉不一样,戴着眼镜的陈龙显得很是儒雅,
期刊
赛车就像人生  掌握自己的方向  知道什么时候该加速  什么时候该减速  只要有一个可能  我就算全力以赴的去实现他  ——歌曲《梦想实现家》,林志颖    1992年,17岁的林志颖出道,当年即成为红遍全亚洲的“小旋风”。除了明星身份之外,他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商界骄子和IT奇才——  18岁开办自己的摄影工作室;  20岁出头有了自己的科技公司;  30岁出头有了自己品牌的箱包、服饰,开了自己的车
期刊
在青年人的眼里,他是偶像级的腕儿;在观众眼里,他是光鲜与阳光的代表;在学子眼里,他睿智且幽默;在河南人的眼里,他就是形象。  坐在记者的对面,两鬓明显斑白的央视主持人张泽群坦言自己不会撸着劲,扎着膀子要做出一种文化状态。“我希望自己是一个简单的人、平静的人。很多事都讲究机缘。”    “对主持人的锻炼提高——‘青歌赛'比‘春晚'重要”    青联刊(以下简称青):“下面请选手打分,评委参加文化知识
期刊
如果没有北京奥运会,纽约锡拉丘斯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大三学生、华侨叶菲的这个暑假将在CNN驻香港站度过。进入CNN实习,是无数学习传媒的大学生梦寐以求的,亚裔学生得到这样的机会更是难上加难。  但是,为了做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叶菲提前结束实习,甚至放弃采访北京奥运会的机会,在CNN同事的惋惜中坦然走进北京奥运村,成为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美国代表团的NOC助理之一。    我与北京奥运会有个约定    叶
期刊
他,是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银牌得主,是奥委会新闻委员会主席,北京奥运会协调委员会副主席。  她,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会计专业的一名大二学生,是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  他和她,是北京奥运会将他们联系到了一起。  他是凯文·高斯帕。  她叫傅声声,是高斯帕先生在北京的陪同助理。    “我们要不辱使命”    不算高挑的身材梳着高高的马尾辫,肉肉的脸上始终保持着微笑,说起话来还带着浓浓的京腔
期刊
一双有中国特色的小眼睛扣上一副有老潘特色的小眼镜,这就是潘石屹最有神的表象配置。  和老潘打交道有5、6年了,老潘的面相终日是嬉皮笑脸状,这种状态似乎很对不起房地产这个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所以,有人将潘石屹定义为“娱乐地产明星”,更有甚者直接说他是“小丑”。但甭管怎么称呼,在京城乃至整个中国房地产圈,老潘都是毋庸置疑的大腕级人物。大腕不仅体现于公司和项目,还体现在言论上,老潘说句话,也许整个地
期刊
“活雕塑是行为艺术的一个支派,起源于西方国家,通过真人涂绘,达到雕塑的逼真效果,配以肢体语言,向人们展示其艺术的内涵。它借鉴了纯雕塑艺术风格,但又不同于纯雕塑。它的优点是取之于生活,展示于真实。”——王聚福    近期,在《爱情呼叫转移Ⅱ》的启动仪式上,在《同一首歌》的舞台上,在中华世纪坛迎接奥运圣火的仪式上……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浑身上下或铁铜色、或银白色、或金色,没有声音,只有形体。他们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