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国外“幼小衔接”现状

来源 :动漫界·幼教365(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s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眼国际,一些发达国家的幼小衔接的措施与经验,或可为我们的幼教工作带来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美国 注重幼小衔接阶段课程设计和教学形式上的统筹规划。学前教育和小学一、二年级作为K12课程的一个重要阶段,设计具有整体性,特别是阅读和包含社会、科学、健康、艺术等在内的主题活动课程,在目标与教学方法上具有内部的一贯性和连续性,鼓励将幼儿教育中有价值的学习方法等引进小学低年级。幼儿园与小学的师资共同培养,根据儿童年龄层划分,幼儿园至小学三年级为同一种教师资格证。在此基础上,将学前两个年级和小学一、二年级设置在同一环境中,实现全方位的幼小衔接。
  英国 注重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部分课程内容的延续性,如两个阶段普遍重视课程的整体、综合性,围绕课题,把多种科目的学习有机综合起来,这种组织形式的教学贯穿在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中,保证了教育的连贯性和延续性。
  法国 对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有一体化的系统设计与规划,将2至11岁的儿童按照3岁一个阶段,划分为初等学习、基础学习和深入学习三个阶段,统筹规划课程。幼小衔接的5至7岁共处于一个整体的基础学习阶段,在这一时期,注重有基础学习特色活动的开展,注重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相应地,在师资培训和资格标准上,也反映出了共同培训、相同考试科目的幼小教师标准高度一致的特点。
  日本 在课程方面也提倡幼小一贯化、小初一贯化。在小学阶段,为使幼小衔接顺畅,政府对课程大纲、课程内容、课时安排、教学设计有细致的规定与说明。作为课程最基本的框架,提出小学低年级要重视幼儿教育的成果,关注儿童的体验,对小学生活的适应、基本生活习惯的建立、对学科等学习的顺利适应都非常重视。在学科教学中,提倡充实儿童安全教育、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等跨学科的学习活动,增加跨龄儿童的合作体验活动。在小学一年级,特别是入学初期,以综合性强的生活科为主,其他学科也要选择与生活科相关的内容,共建学习单元,使教育教学具有综合学科性和关联性。如规定在一年级入学初期,以生活科的教学为主,将国语、音乐、手工制作等众多学科进行整合,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设计大单元开展教学。
其他文献
现在很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而轻视了孩子的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加之很多家长由于工作压力大,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把孩子交给社会辅导机构了事,并美其名曰“兴趣班”“素质教育”。但孩子究竟有没有兴趣去上这个班,恐怕由不得孩子,关键是家长的从众心理作祟。  我们是不赞成家长给孩子报这些打着“幼小衔接”旗号的“小学化”辅导班的。这些班以盈利为目的,盲目迎合家长需求,聘用的老师大多没有正规教师资格
期刊
潍坊:出台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今年秋普及学前教育  日前,《潍坊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出台,提出到2015年秋季,该市所有特殊教育学校全部开展学前教育。到2016年,全市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6%;残疾儿童学前三年入园率和接受康复教育训练率达到91%,确保每一个残疾儿童少年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  齐鲁网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规范了幼儿园的教学行为,并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础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5~6岁的幼儿(大班)学习与发展给出了明确的目标建议。  如语言领域,5~6岁的孩子应该:  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期刊
家长希望孩子在“幼小衔接”中学到哪方面的内容  关于幼小衔接教育的学习内容,家长的需求是:希望孩子学习“识字”的占53%、“绘画”47%、“英语”45%、“拼音”42%和“乐器”38%,而“体育类”(33%)和“棋类”(25%)的比例相对较低。  社会快速发展,孩子未来面临的压力肯定比我们现在的更大,所以我不能也不敢冒这个险,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这一代可以说是被耽误的一代,我们的父辈并不重视幼
期刊
记者了解到,现如今,社会上专门从事幼小衔接的辅导机构收费并不低,每月1000元左右,甚至比一些幼儿园收费还要高。  据某辅导机构的工作人员介绍,一般来说,幼小衔接班的学习内容除了一些小学一年级的基础知识,如数学、汉字、拼音的学习等,还包括一些行为能力训练。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和幼儿园有着本质的不同,包括环境的变化,写家庭作业,上课时间需要集中注意力听讲等,孩子有一个“幼小衔接”的过渡,将来才
期刊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于2014年10月在辽宁大连、浙江宁波、广东深圳三个城市对692名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进行了幼小衔接教育现状的专项调查。  调查显示:76%的儿童参加过幼儿园与小学衔接方面的教育活动,其中对于孩子参加幼小衔接教育的原因,选择“学习效果好”占24%,“社会认可度高”占10%,“其他孩子都在上”占30%,“家长自己喜欢”占12%。
期刊
幼儿时期是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可塑性较强。幼儿期重在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自主探索能力和积极的社会交往能力。幼小衔接狭义上指的是幼儿园大班为入学而做的准备,广义上则可以贯穿整个幼儿教育阶段。孩子的发展绝非一朝一夕,不能速成。  如果仅依赖于短期的幼小衔接班来帮助孩子做入学准备的话,那么此种“入学准备”基本上仅限于知识方面的准备。其实“幼升小”入学准备中占比例
期刊
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各有其特点,不能混为一谈。幼儿教育的特点重在保教,以游戏为基本内容,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充分利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而小学教育则从6~12岁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强调儿童的自我教育。最明显的一个区别就是,小学教育有翔实的课程体系标准,教育内容相对幼儿教育阶段更加丰富。由于小学教育是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的开始,因而学习则成为孩子的首要任务,以课堂教学为主,同时引入作业、检查、考试
期刊
编者按:新加坡是一个有着多民族、多语言、多元文化的国家,其幼儿园的教育也一向秉承开放模式。本文作者的女儿所就读的便是一所集中了新加坡幼儿教育典型特点的幼儿园。通过本期专题,我们将体验到新加坡幼儿教育的诸多特色,或可为中国的幼儿教育行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小女儿杨子萱目前在读的幼儿园是新加坡颇有名望的新意元幼源幼儿园(Creative O Preschooler’s Bay)。该园坐落于裕廊东国际
期刊
新学期伊始,幼儿园大班的孩子还有半年即将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各类打着“幼小衔接”旗号的培训辅导班的招生宣传渐入高潮,竞争也日趋白热化。更有甚者,通过不法手段获取家长信息,不断进行电话营销,游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众多家长无所适从,不堪其扰。  每逢此时,一些幼儿园也开始蠢蠢欲动。以“幼小衔接”为主题的课后兴趣班、辅导课方兴未艾,以其掌控的生源优势以及家长资源,独享园内培训这块蛋糕。  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