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门诊导医质量的效果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h3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门诊导医质量的效果分析。方法: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护理服务培训,提高导医质量,强化对其工作的管理和监督。随机抽取在我院门诊治疗的患者300例,将300例患者以是否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为区别平均划分为两组,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为实验组,不提供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门诊导医质量的影响。结果: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未提供组,护患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减少医患矛盾,保证了医院工作的协调性和有序性,减少患者就诊时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门诊导医质量。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门诊导医;效果
  门诊导医是医院与老百姓接触的窗口,是老百姓与医院连接的桥梁,它能直接反映出医院的接诊效率和管理水平[1]。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维权意识也逐渐提高,近几年医患关系不断激化,患者对医务人员进行攻击的现象屡见不鲜,得不到优质医疗护理服务是其最主要的原因。而门诊导医则是面对患者的第一个平台,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是改善当前现象最重要的阶段。门诊导医的质量代表着医院的医疗团队服务质量,通过礼貌地接待、热情地沟通、正确地引导,能减少患者就诊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患者对就医治疗的信心,利于患者身体康复。以下是优质护理服务对门诊导医质量的影响,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在本院2014年4月至2014年8月期间进行门诊就医的患者,共300例,其中男性145例,女性155例;年龄16~67岁,平均年龄(43.6±13.1)岁;病种:妇科疾病,冠心病,胃肠道疾病,呼吸系统病变,高血压,糖尿病等;
  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实验组,男性75例,女75例,平均年龄(42.6±14.8)岁;对照组男70例,女80例,平均年龄(45.6±12.5)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年龄,性别以及病种等资料,无差异 (P>0.05),有一定的可比性。我院门诊导医护士有15名,年龄23~47岁,平均(31.9±5.6)岁;护师11名,主管护师4名。实验期间无人员变化,无重要事件发生。
  1.2 方法
  对照组提供常规的导医服务: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基本病情选择适合的科室,为患者提供快捷通道。观察组则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以下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要求:
  1.2.1 门诊导医人员自身素质
  门诊导医人员要具备以下基本素养:1.门诊导医人员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充分理解、尊重患者,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患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患者沟通,积极解答并处理相关事项。2.门诊导医要有端庄得体的行为举止,服装统一,仪表端庄,微笑面对患者,行为举止得体大方,将良好职业形象展现在患者面前。3.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患者的疑问甚至质疑时,要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思维反应力,这样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人才能做到沉着应对,化解矛盾,减少不必要矛盾。4.门诊导医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专业知识,定期组织关于医学知识的培训,普及常见疾病的发病情况、就诊要点。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作出合理回答,懂得区分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有延误病情的现象。
  1.2.2 创造优质的服务环境
  门诊导医的位置要设立较为显眼的地方,标题要醒目;护理人员要着装一致,颜面略着淡妆,微笑面对患者;提供平车,轮椅,雨伞等用品;实施站立式和流动式相结合服务,从患者进门开始,导医主动迎接,无家属陪同的年老体弱者,主动上前搀扶;腿脚不便的患者主动提供轮椅,并陪同其一起挂号、就诊。导医人员应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营造出温馨,愉快的就医氛围。
  1.2.3制定合理规范的导医工作流程
  在日常工作中,记录并总结问题,逐步完善工作制度。制定就诊流程,并将其贴在挂号橱窗、医院门厅等显目位置;实行交接班制度,合理安排导医人员班次,保证导医服务的正常运行;实行首问责任制度,最先收到患者咨询的护士承担该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的问题,不能以任何方式拒绝;将护理人员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立组长,组长要定期审核该组成员工作情况(随机调查20位就诊患者),并进行汇报总结,提出合理意见,并对制定进行改进;实施奖惩制度,对表现优异、工作突出的护士,给予不同层次的奖励。
  1.3 观察指标
  比较实验组和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门诊导医质量等指标的变化。护理服务满意度指标有服务态度、工作效率、专业能力,护患纠纷。护患纠纷发生率指标是两组纠纷发生频率,门诊导医质量指标有正确分诊比例、满意护理服务比例、安全送达比例、护士规范行为比例等。
  1.4 满意度评定标准
  ①满意:患者对门诊导医基本满意;
  ②不满意:患者对门诊导医不满意,需要采取改进措施;
  1.5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X2检验运用于计数资料,t检验运用于计量资料,差异明显 (P<0.05)。
  2 结果
  2.1 两组导医质量对比
  实验组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后,正确分诊比例、满意护理服务比例、安全送达比例、护士规范行为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表1 两组导医质量对比(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患者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纠纷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患者到医院就诊最先接触的部门,门诊导医是医院最早与患者接触的医务人员,对医院的声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门诊工作对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2]。门诊导医的质量代表着医院的医疗团队服务质量,通过礼貌地接待、热情地沟通、正确地引导,能减少患者就诊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患者对就医治疗的信心,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护理人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患者的不满,不但不能缓解医患矛盾,还能加深其矛盾。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医疗市场空前严峻,只有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提供人性化服务,将医院专业实力提高,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为了改善我院门诊导医的服务质量,我院从导医人员自身素质、导医环境、合理导医程序三个方面着手,多方面提升导医服务治疗,医院门诊面貌焕然一新,患者对医院服务满意度逐渐增高,医患纠纷逐渐减少,为患者更好、更快地就医提供一条绿色通道。
  在我院选取300例患者,实验后数据显示,优质护理服务在提高患者满意度基础上,还减少了护患纠纷,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导医中实施,一改传统模式的弊端,崇尚以人为本的宗旨,极大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衣着端庄、举止大方、热情待人、笑脸迎人已经成为每位护理人员心中的风向标。在服务过程中,不断明确岗位职能,形成良好的人际沟通氛围,充分满足患者的需要,让患者感受到温馨、优质、便捷的服务,真正做到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3]。
  综上所述,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减少医患矛盾,保证了医院工作的协调性和有序性,减少患者就诊时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门诊导医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岩.提高门诊导医服务质量对就医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14,28(10):33~34.
  [2] 王正平.浅谈门诊导医护理工作体会以提高门诊导医护理质量[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1):345~346.
  [3] 张璐,李桂云.优质护理在提升门诊导医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3):680~68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其中48例采用硬脊膜外麻醉,2例因其他原因采用气管内麻醉,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其中膀胱痉挛占24%,切口感染占12%,尿道外口狭窄与应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整体护理干预对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92例脑动脉瘤破裂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为基础将其定义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前再次出血发生率以及术后致残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
期刊
摘 要:血药浓度与药物的疗效密切相关,常规多点采血监测不能完全反应患者体内血药浓度变化,也使局限了个体化给药的发展。如何利用已有的条件获得病人的药动学参数并预测血药浓度是个体化用药的关键。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三种常见的血药浓度预测模型,生理药动学模型,群体药动学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特点及其应用。  关键词:血药浓度;预测;模型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体化用药。所谓个体化用药,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煤工尘肺高千伏(HKV)胸片和DR胸片诊断、检出结果的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煤工尘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50例,HKV诊断与检查),B组(50例,DR诊断与检查),对两组患者诊断及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患者胸片诊断结果确诊率、胸片总体密集度及肺区密集度、胸片质量优片率均显著高于A组患者胸片各项诊断及检查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瑞芬太尼与芬尼应用于小儿麻醉中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影响情况。方法 :将在本院行麻醉手术的48例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麻醉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与应激反应情况。结果:麻醉诱导维持过程中瑞芬太尼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明显比芬太尼组稳定,P<0.05;麻醉后两组血糖、皮质醇均明显上升,但瑞芬太尼组上升值显著小于芬太尼组,P<0.01。结论: 瑞芬太尼应用于小儿麻醉中,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CT在宫颈癌初诊及随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12月-2014年3月接诊的74例宫颈病变患者的CT扫描结果及其他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40例疑似宫颈癌者归为初诊组,接受CT初诊。将34例接受过手术、放疗或(和)化疗的宫颈癌患者归为随访组,接受CT扫描。结果:初诊组CT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特异度分别为80.56%、77.5%、50.00%。随访组CT诊断的敏感度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4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治疗,共治疗4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唑来膦酸,4mg静脉滴注,4周1次。对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分级和症状缓解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采用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止痛的总有效率为97.62%(41/42),对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7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试验组,158例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干扰素释放试验的结果,分析其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干扰素释放试验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82.9%;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1%,85.6%。结论:干扰素释放试验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有
期刊
摘要:目前很多研究者都致力于用人工智能或数学算法建立预测药物浓度变化的模型,来预测药物在体内的药动学变化。本文总结概括了目前常用的人工神经网络处理方法和群体药动学方法预测体内药动学变化的应用进展,阐述了数字化方法的原理、运用方面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群体药动学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而信息的数字化也越来越为研究人员所重视。于此同时,数字化的发展也为我们在预测分析体内的药动学提供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脂肪肝诊断中应用多种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的价值。方法:资料随机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诊治的脂肪肝患者58例,将其设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在本院行身体检查的58例健康者,将其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多种血清学指标水平检测,比较并分析两组受检者血脂指标(TG、TC)及血清转氨酶指标(ALT、AST)水平检测情况。结果:研究组受检者TG、TC指标水平检测结果比对照高,同时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