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h491371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响亮的声音把语言文字念出来,它是一种言志传神、负载丰富思想感情的口语表达艺术。一篇课文,通过朗读可体味文章的精义妙理,体味作者的神思妙笔。
  如何有效地进行朗读教学呢?
  
  一、进行“设置情景”教学,提高师生的语文素养
  
  首先,教师要以娴熟的朗读技巧“示范”朗读课文,以期开启学生的心扉,将其率先带入特定的境界,师生共同营造一种情感上的“和谐共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境,为朗读做好情感上的准备。其次,教师在布置朗读前对课文的讲析尽量讲究语言的抑扬顿挫,语调的变化;对朗读的要求也不宜太苛刻,使学生在朗读前没有什么思想包袱,朗读的整个过程始终保持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此外,朗读时也可选择一些意境接近的乐曲来播放,在音乐的配合下朗读,可大大地扩展想象的范围,提高悟性,触发灵感,净化情绪,塑造良好的情境,还能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增强朗读效果。
  语言的美感给人的高尚精神享受常常使人乐此不疲,但是不论是听别人朗读,还是自己朗读,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艺术素养和造诣,即使听到好的朗读,自己也只是茫然,不可能领会到有声语言的精妙,哪里还有什么享受可言?特别是语文教师,如果不善于朗读,怎么能带领学生进入文字作品的佳境,去领略文字作品的意味,去追求语言表达的完美呢?因此,听者和朗读者的语言造诣越深,才越能体会到和体现出朗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
  
  二、进行意象积累,诱发想象,表达情理
  
  语文教材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文章中绘声绘色的人物描写、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都对学生有很大的感染力,都融注着作者十分丰富的想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善于引导学生根据生动形象的文字描绘,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和生动形象地描述,从而诱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在头脑中唤起与词语相关联的表象,并按照作者的描述进行表象组合,以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体验,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样做既可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作为朗读者,不但要充分把握住文字材料语词的明确含义,尤其要精细感受文本言语形式的具体色彩,以便准确地表达文字作品的情理,使听者在有声语言中接受到直接可感的刺激,透过文字符号间接地感受到世间事物的真切映象。
  例如,《守财奴》中老葛朗台抢夺梳妆匣一节,作者连用三个形象性的动词“纵”“跳”“扑”,这时的葛朗台已是六七十岁的“老头儿”,读的时候,要浮现出这样一组镜头:骨瘦如柴的干瘪老头一见金子立刻眼冒金光,饿虎扑食般一纵,扑上匣子,夺将过去。一连串的尖音“噢,是真金!金子!”夺口而出,连声音也因贪婪的满足而颤抖,失去了正常的音质。老太太害怕得在一旁连声哀求:“上帝呀,救救我们!”欧也妮四肢发抖,目瞪口呆。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出文章的形象美。
  
  三、进行情感教育,把握作品的“文气”
  
  语言本身具有提高人类修养,使人精神高尚的人文价值,这也正反映了语文学科的主要规律。而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情感教育,语文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情感教育为主要内容。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美的情感,通过朗读活动,将文学作品美的情感渗透于学生的心灵,将文学作品美的语言作用于学生的语感,才能真正达到提高人文素质和语感水平。对学生来说,言语内容美与形式美对他们的思维活动是潜滋暗长的,不容易被察觉,但却是启动他们理解文章的强大力量。因而,在让学生感知言语内容美与体悟言语形式美的过程中,要尽力诱发其审美情感,从而形成情感性比较鲜明的良好语感,提高朗读的感染力,提升对作品的理解。
  例如朗读鲁迅《药》描写康大叔突然闯进华老栓的茶馆时所嚷道的一段话:“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单纯停留在字面认读上,一般的读者都能理解其语表意义。“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是名词作谓语的句子,按照语法规则是病句。但我们一旦联想到康大叔这个刽子手的凶狠贪婪、缺少教养与粗俗不堪,便立即觉得这病句不病,作者正是运用这种病句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康大叔的性格特征,从而读出了这段话的言外之意。
  此外,还要引导学生注意把握作品的“文气”。文气是由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体现的,当然也就决定着朗读时语调的轻重、抑扬和舒缓的变化。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之情,黄河浪《故乡的榕树》的绵绵乡情,陶渊明《饮酒》的淡雅闲情,都应该好好把握,方能读出味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朗读像一股清泉,我们只要增大它的流量,又引导它流向既定目标,就能荡起语文学习的层层涟漪,焕发其无限生机。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和重新审视朗读教学的作用,不断提高师生的朗读技巧,使学生从朗读中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从而发挥出朗读的巨大作用。
其他文献
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在全国各类专业美术院校的招生人数已大大超过纯美术的招生人数,考虑到毕业后的出路,越来越多的考生选择艺术设计专业.可以说纯美术教育在萎缩,设计教育在
本文对肯尼亚国家的地热资源情况、地热电站装机容量进行了概述,并对主要使用的单级闪蒸凝气式发电工艺和双工质空冷式循环发电工艺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合肯尼亚的自然环境及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生命化教育的逐步实施,要求我们不断探讨如何在课程层面彰显生命的意义,在课程中体现生命化教育理念。生命化课程的构建是一个漫长又复杂的系统过程,通过阅
[摘要]时代的推进带动社会不断发展,而对于我国社会而言,已经从以往的物质文化建设转变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方面建设,特别是在物质文化日益饱和的今天,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多。城市最大的特点在于高节奏的工作与生活,也让人们感受到巨大的生活压力,所以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手段进行娱乐和放松。而“免费看戏”是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的举措,早在2004年就出现在青岛、长沙、西安、北京等各大城市,除了表现出政
新课标下的高中音乐鉴赏课,着重培养学生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同时它也是中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音乐感悟升华为生活感动,将知识融入音乐情感之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情感体验。根据课程的目标、内容,突出作为师生共同感受、体验、表现、创造、评价音乐美的载体作用,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重新构建与新课标、新教材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我认为实施新课标教学应从如下几方面下
一座城市的博物馆作为这个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作为这个城市的文化地标,作为这个城市的精神家园,其存在的价值就在于能有效地将藏品及其研究成果与社会公众有机地联合起来,并
注重实践活动是国际数学课程发展的一个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而实践能力恰恰是我们平常数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如何开展实践活动,对广大教师来说还只是处于尝试阶段。在平常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    一、积极开展课堂内的实践活动    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阵地,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实地测量……的过程中,发现、获得、理解数学知识,不仅能培养学生的
当代中国语境下的法律信仰乃是主体对本身内在具备公平、正义、自由、秩序等本质的法律开放式自治性系统,经理性认知和情感体验后的敬畏、接受、认可、遵从和坚守的态度,对于
书法专业之业者是不能成为书法家的,历史上也没有一个专业书法家。钟繇任宰相、太傅;王羲之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擅诗文。晚年在父母墓前起誓不再做官,但并不是为了专心练字,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激烈起来,除了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企业还应该注重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发展企业的文化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主要环节。  [关键词]企业文化 网络 新闻媒体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048-01  企业文化呈现着比较良性的进展与企业的自身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