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之源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ole_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拉康的“他者”理论出发,通过“我是一个他者”和“我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来分析意识语言中认知性隐喻和体验性隐喻产生的心理原因,揭示隐喻是无意识的结构,这种无意识结构在意识语言中产生了大量的能指游戏,即隐喻。
  关键词:隐喻 拉康 他者 无意识 能指
  
  一、引言
  
  随着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在其奠基之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把隐喻定义为“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并指出“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都是隐喻的”(Lakoff & Johnson,1980:4~5)。隐喻研究越来越热,发展至今,人们已不再把隐喻单纯视作日常语言中的点缀和装饰,而更多地从认知角度研究其与思维的关系。
  隐喻学家们试图用各种理论来阐明隐喻的机制,但对隐喻产生的原因涉及较少,已有的研究也主要是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的。笔者对隐喻产生原因的思考源于两句话的矛盾。亚里士多德说:“善于使用隐喻还是有天赋的一个标志,因为若想编出好的隐喻,就必先看出事物间可资借喻的相似之处。”(亚里士多德著,陈中梅译注,1996:158)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提出“隐喻无所不在”原则,他曾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Richards,1936:98)亚氏的话告诉我们,在言语中使用隐喻要比不使用难,因为它是有天赋的标志;理查兹的论断说明人们“舍易求难”,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隐喻。为什么隐喻不容易使用,人们还大量使用呢?隐喻产生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二、隐喻的分类
  
  要回答上述问题,需要就表达目的对隐喻进行分类:一类是认知性隐喻,另一类是体验性隐喻。认知性隐喻是人们出于认知需要产生的,体验性隐喻则是出于表达自身体验和情感的需要形成的。
  (一)认知性隐喻
  认知性隐喻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对客观事物形成概念的隐喻性思维过程,这类隐喻以“死隐喻”居多,即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隐喻表达方式。这种隐喻现象是人们在认识陌生事物时发生的,和人的认知思维有关。人们用已知事物来认识未知事物,并对其命名,像人们熟悉的人体隐喻中的“山头”“山腰”“山脚”“针鼻”“玉米须”“湖面”“鼎耳”“壶嘴”“页眉”等等。
  关于认知性隐喻产生的原因,有三种较为流行的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首先通过遗传图式和后天的一些实际动作掌握一些基本图式,通过与事物的接触发现客体的特征。他的研究表明,人们就是通过这套最基本的隐喻意象系统地把自身与外界联系在一起,把“身外”世界同化到自我结构之中的。“思维贫困假说”认为,隐喻的最初使用者因为思维能力的局限(贫困),把两种实际上不一样的事物当作了同种事物,因而产生了隐喻。认知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一定的认知模式,即原型。原型是一个类别或范畴的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是一类客体具有的基本特征,是人们经过实践后对事物特征进行抽象加工而成的。当人们遇到新的刺激时,会将它与记忆中原有的模式进行匹配,就是说,只要存在着相应的原型,新的、不为认识主体所熟悉的模式也可得到识别。(参见彭增安,2006:109)
  这三种理论对认知性隐喻产生的原因都有阐释力,概括起来说就是隐喻的产生和人的认知方式有关,因为人们以隐喻的方式认知世界,所以表现在语言中,对事物进行命名时就会自觉使用隐喻。对于为什么人们要用隐喻的方式进行认知,这三种理论就不能作出回答了,而拉康“我是一个他者”的理论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体验性隐喻
  这一类隐喻与表达自身情感和体验有关,其目的不是对陌生事物进行认知,而是表达内心世界的情感和体验。像人们熟知的余光中的《乡愁》,思乡的愁绪难以名状,很难像描述一个数学公式那样表达它,这种愁绪堵在心里,要表达,却无从表达。此时在作者的笔下,“乡愁”的本义被转换到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中。这种新的联系唤起了读者的共鸣,他们就很容易体会到作者心中那股浓浓的乡愁。
  这种体验性隐喻的产生,源于人们用言语表达内心世界时语言的无力感,即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情,情绪激动时还会出现语无伦次的情况。很多感受是无法言状的,很多时候语言是苍白的,所以人们只能借用体验的相似性来使对方明白自己的感受。
  在非认知目的的表达中,人们选择隐喻是希望通过这样的表述来使听者体验到自己所要表达的意义,为什么人们有如此强烈的欲望,拉康的“我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或许可以解答。
  要回答上述两类隐喻的产生问题,拉康给了我们莫大的帮助,“我是一个他者”和“我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对隐喻之源的阐释有重要意义。
  
  三、拉康的“他者”理论与隐喻之源
  
  (一)认知性隐喻与“我是一个他者”
  上文提到的对认知性隐喻产生原因的三种解释只是构建了一种机制,并没有就人们为什么会以这种方式来进行认知给出答案,而拉康的“我是一个他者”的理论却给出了解释。要理解和解释拉康的这句话,首先要从“镜像阶段”说起。
  婴儿到了大约6~8个月大时,一般会经历被拉康称为“镜像阶段”的变化。这个年龄段的婴儿经常会冲着镜中的自己发笑。婴儿看见镜像,以为这个镜像就是“我”,开始把自己作为一个整体来想象,这种经验是婴儿自出生以来从未有过的,他为此感到无比的惊喜,冲着镜像发笑。但这并非它自己,只是它的镜像。此时旁人,通常是父母,往往会帮助婴儿强化这一误认。常常见家长抱着婴儿,在镜子前面对他说“你看,这个就是你,冲他笑一笑,挥挥手。”这些话保证了婴儿与镜像之间的联系,促使婴儿把自己的镜像和自我等同起来。等同的结果就是把镜像这一他者视为了自我。“这是最初的经历,人类从中获得最初的经验,他看到自己,他反映自己,把自己当成他人,而不是他自己——这是人性的基本面,它们构成它全部的想象生活。”(格尔达·帕格尔著,李朝晖译,2008:23~24)所以从根源上说,我是一个他者,我的一切是作为他者显示出来的。
  “镜像阶段”可以说是人类主体成长路上的一座里程碑,因为镜像认同,主体的形成从一开始就指向了一个虚构的方向。拉康说“镜像时期如一出戏,它的内在推动力从不足被推进期待中,为陷入空间认同的吸引之中的主体形成了从破碎的身体像到我称之为矫形的整体性形式的幻想的连续。”(黄作,2005:6)镜像认同虽然发生在人类婴儿时期,但从此以后,终其一生人总是在不断地重演这出戏。
  由于“我是一个他者”,所以人会以他者的角度看待自己,也会以自己的角度看待他者。荀子在《劝学》中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其实人们常常进行反思,只是在进行自我反思时往往忽略了一点,即我们之所以能对自我进行反思,其实是站在他者的立场上,或者说是把自我当成了一个他者来进行反思。反思的基础就是把自我当成他人,因为自我的起源就是一个他人。当年《环珠格格》热播时,有数篇报道称部分青少年看完电视剧后行为异常,在家中以“格格”自居,称呼自己的父母为“皇阿玛”和“皇额娘”,性情举止变得和“小燕子”一样。其实这也是人们把自我看作了他人,把他人当成了自我的表现。不把自己当成自己,而是把我当成他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每个人都有精神症状,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回到认知性隐喻中,仍以上文提到的人体隐喻为例,人们把“我是一个他者”具体化为了“我是世界,世界是我”,把山当作了“我”,于是山有了我的身体,所以有了“山头”“山腰”“山脚”“山肚子”。当我们认识到“我是一个他者”后,就容易理解为什么人们要用A来认识B。
  (二)体验性隐喻与“我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
  体验性隐喻产生的根源其实也是“我是一个他者”,更重要的根源是“我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体验性隐喻并不是以认知事物、命名事物为目的,而是以表述内心情感、感受和体验为目的。在体验性隐喻中,人们会竭尽全力用最恰当的能指来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这种冲动就是欲望,但我的欲望首先是他者的欲望。
  要理解“我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欲望”。拉康对“欲望”的定义是:需要在要求中说出时产生的衍生物。欲望既不是需要,也不是需求,不过它却在两者的缝隙中产生了。在“镜像阶段”之后、进入语言之前,婴儿开始以哭喊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尽管这只是一种想象的自我。人的宿命在于他必须进入语言,从此他只能且必须以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换句话说,他必须以“要求”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但是当他这样做的时候,需要与要求之间必然会产生某种裂痕。从需要到欲望的过程就是主体进入语言,进入象征界的过程。
  “我的欲望就是他者的欲望”的第一层意思是:人的欲望就是成为他人的欲望对象,以及得到他人的承认。人的欲望之所以是“人性”的,是因为它的本质在于成为他人的欲望对象,得到他人的承认。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人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斗争。第二层意思是:人是从他人的角度来欲望。幻象是主体上演欲望的特殊场景,但是这上演的欲望不是我的欲望,而是他者的欲望。这他者不仅相对于主体有意思的自我,相对于陈述的主体,是一个他者,一个无意识的存在,这个存在不是主体的物自体,而是一个真正的他者,因为它是语言、文化的产品,是象征秩序的构造物。第三层意思是:人的欲望对象就是他人的欲望对象。拉康认为某物质是值得欲望的,原因并不取决物质本身,而是取决于它被他人欲望这个事实。第四层意思是:欲望就是对他者的欲望。对主体来说,最初的他者就是母亲,但是随着主体进入象征秩序,不仅主体自己分裂为自我和无意识,他者也分裂为被抹除的他者和对象a。为了获得原初的快感,为了重新恢复与母亲/他者的统一,主体总是不放过任何机会;但是主体即使在幻象中所能抓住的也仅仅是对象a,原初快感的残余,这残余不是主体的欲望对象,只是欲望的原因。欲无止境的原因不是别的,就在于欲望对象永远都得不到,它永远在别处,在象征秩序的彼岸。(参见马元龙,2006:207~210)
  当人们在进入语言,用需求的方式来表达需要时,便产生了残余,这就是欲望的对象。所以在意识语言中,人们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欲望,要缩小需求和需要之间的裂缝就要尽量找到一个合适的能指来完整表达自己的欲望。“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用“清如玉壶冰”来说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用“玉壶冰”来让人体验,用不相及的两个能指来表达,这种表达的欲望是让他人了解自己心境的欲望,实则是他者的欲望。所以在表达时总要用他者所熟知,所能体验感悟的东西作为另一个能指。由于这种欲望的存在,“中国人不会拿阿波罗的七弦琴作喻体,正如西洋人不会用孙悟空的金箍棒作喻体一样,中国人常用梅花、菊花、荷花、芙蓉作喻体,日本人常用樱花作喻体,西洋人则常用紫罗兰、郁金香作喻体。”(倪宝元,1983:216)因为要求和需求之间的空隙存在,人们总要想方设法地弥补这个空隙,在体验性隐喻中除了出于自身经验,更会考虑到听者的文化背景而选择能使其理解自己欲望的隐喻进行表达。
  
  四、能指游戏——意识语言与无意识语言的隐喻结构
  
  无论是认知性隐喻还是体验性隐喻,从语言结构上说,其表现形式都是以一个能指代替另一个能指。隐喻正是用一个词表示另一个词而产生的。“能指”的概念来自索绪尔,他把符号分为所指和能指,指出能指“不是物质的声音,纯粹物理的东西,而是这声音的心理印迹,我们的感觉给我们证明的声音表象”(费尔迪南•索绪尔,高名凯译,1980:101)。拉康采纳了索绪尔的符号概念,建构起自己的理论,但又对其作出了修正。
  拉康承认能指和所指的区别,但把两者的关系颠倒了过来:为了阐释能指(S)对于所指(s)的优先地位,对索绪尔来说的s/S(“所指”重于“能指”)在他那里成为了S/s(“能指”重于“所指”)。拉康想表明,能指的功能并不在于表示所指。索绪尔把符号(所指/能指)看成具体的语言要素,并把语言看成一个封闭的矛盾系统,最终把所指看成封闭这一系统的要素。而对拉康来说,事情并不仅仅如此。“他想表明的是,正是下列相对来说无意义的东西可能起着真正的作用:那些起作用但没有说出来的东西,那些促使主体说话但不是他以语言方式所指的东西,那些抓住他而不是他试图要捕捉的东西。能指的作用并不在于它是有内容的或有意义的,而只在于它指向某个其他的东西,对它来说那也是一个能指。也就是说,它就是决定差异游戏的能指。”(格尔达·帕格尔,李朝晖译,2008:48)
  所以,对拉康来说,语言不是由符号组成的,而是由能指组成的。必须指出的是,拉康认为存在着一种主体所不“知”的思想,这种思想只有在“我不在”时才出现,也就是在无意识所在的地方,它只能在语言中“言说”和“思想”,只能在“他者的言说”中体验。用一个词代替另一个词:这就是隐喻的形式,而隐喻的意义是通过用一个能指代替另一个能指产生的。隐喻通过闯入、掩饰、阻挡而产生了某种意义,被闯入者既是潜在的,又是现存的,既是缺席的,又是在场的。因此隐喻成为有意识的话语和无意识的话语相关联的明显环节。
  无意识就是他者的话语,而他者不是别的,是语言,是一整套给定的约定俗称的规则。对拉康来说,语言是所有结构的唯一范式,言语的动力就来自主体的欲望;主体的欲望只能通过语言来表达,而无意识欲望的表达手段便是隐喻和换喻。
  那么可以说,语言的运作机制是隐喻和换喻,因为无意识欲望的表达必然要受到压缩和移置。隐喻既然是无意识的结构,那么人们在意识语言中大量地使用隐喻也就不足为奇了。
  
  五、结语
  本文透过拉康的“他者”理论,通过“我是一个他者”和“我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分析了意识语言中认知性隐喻和体验性隐喻产生的心理原因,揭示出意识语言中隐喻产生的心理原因就在于隐喻是无意识的结构,“我是一个他者”的无意识结构影响了意识言语中以一个能指代替另一个能指的表达方式,即隐喻。隐喻的起源和人类最早经历的“镜像阶段”是息息相关的,其实隐喻的出现是“我是他者”的结果,也是“欲望”和“异化”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费尔迪南·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
  印书馆,1980.
  [2]格尔达·帕格尔.拉康[M].李朝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8.
  [3]耿占春.隐喻[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3.
  [4]黄作.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马元龙.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M].上海:东方出
  版社,2006.
  [6]倪宝元.修辞[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7]彭增安.隐喻研究的新视角[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8]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9]Lakoff,G.&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10]Richards,I.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6.
  
  (吴昊 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 100089)
其他文献
摘 要:衔接是语篇连贯的重要内容,连贯的构建离不开衔接机制。在所有衔接机制中,词汇衔接是衔接中最突出、最重要的形式。英汉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手段大体相同,两者又有差异,在词汇重复上尤为明显。英语语篇中不会过分地使用某一词汇,较多地使用同义词、近义词等其它衔接手段。汉语中倾向使用重复手段,特别是原词重复。英语语篇中上下义词汇项经常出现在同义语篇中,形成连贯的衔接。它们各自的类属关系,表明各自的层次和语义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为基础,探讨了政治演讲语篇《不自由毋宁死》的连贯性。通过分析该语篇的语言特征,揭示出语篇的连贯性是表层/显性衔接手段和深层/隐性衔接手段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连贯性 政治演讲语篇 认知    一、引言    自从韩礼德和哈桑提出“衔接”和“连贯”概念以来,连贯便成为评价语篇质量的重要标准。连贯指的是语篇世界的组成成分互相影响和互相关联的方式。传统语言学认为,语
期刊
摘 要:本文借助加州大学汉语语料库和FLOB语料库,在语义场和类联接理论视角下,对汉英“玩”的句法搭配模式进行了英汉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汉语中的“玩”主要有两种搭配模式:“玩+NP”和“玩+结果状语”,其中“玩+NP”在语言使用中不断得到凸显,而英语中的“play”则主要有6种用法,分别为play光杆,play…role/part,play+NP,play with+NP,play+Adv以及pl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汉越词为突破口,探讨了汉语和越南语在语音、语调上的对应规律。  关键词:汉语 越南语 语音 语调 关联性    作为一种拼音文字,越南语可能是世界上标记符号最多的语言,除了对固有的拉丁字母在形式上有所修改外,还在元音字母上把声调加以标记,使初学者感觉单字多变,容易混淆,甚至造成拼写错误。  越南语虽是表音文字,但受汉语的影响却是非常明显的。汉语对越南语的影响集中表现在词汇上,越南语中
期刊
摘 要:发声是播音主持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理论与实践不结合、气息与声音脱节、刻意追求声音共鸣等问题。在姚喜双老师的课上,他用两“松”两“紧”来解决学生在发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关键词:发声 气息 下巴 松 紧    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发声的掌握尤为重要。不管是广播媒体还是电视媒体,受众接收信息的主要途径就是“听”,也就是“有声语言”。在新兴的网络媒体中,“有
期刊
摘 要:本文综述了沈家煊先生近十年的相关研究,简单介绍了沈家煊先生运用认知语言学原理进行研究的相关论文,重点阐述了语言的主观性及汉语语法教学方面的论文。“主观性”是语言的一种特性,即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主观性 汉语语法教学    一、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不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而是跟生成语言学一样代表一种解释语言现象的路向(ap
期刊
摘 要: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是一种无处不在的人类思维方式。空间概念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最基本的认知。本文比较了英汉词语“天/sky”的空间隐喻,发现英汉语言中关于“天/sky”的三维空间隐喻和二维空间隐喻多于一维空间隐喻,并且分析了该现象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 天/sky 空间隐喻 比较    一、引言    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是一种十分普遍的人类思维方式。虽然有时候人们并没有意识到隐
期刊
摘 要:漫画中的象声词使用频繁,种类繁多,是漫画情节的需要与象声词的特点共同决定的。漫画中的象声词具有两种修辞效果:其一,通过补充声音,增强画面的形象性,借以弥补纸质媒介的局限性。其二,推动情节的发展,成为故事情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象声词 漫画 《加菲猫》 修辞    漫画是以图像为主、以文字为辅的平面无声的作品,每个画面之间藉由框格之间的扣连产生意义。经过多年的发展,漫画已经形成了
期刊
摘 要: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几”和“多少”可以互换使用的句子,这容易给他们带来误解,认为“几”和“多少”在意义和使用上是一样的。本文立足于语料库研究方法,针对汉语二语习得,对表示疑问的“几”和“多少”作简要分析,力图找到其中的分布规律。  关键词:几 多少 表疑问 数量 动量    一、前言  关于“多少”和“几”在表疑问时用法上的异同,王力先生曾在《中国语法理论》里指出:“古代
期刊
摘 要:《走进汉语》是短期培训系列教材之一,《读写本》和《听说本》配套使用。教材的话题选择和顺序安排精当,内容丰富,语言点简洁明了,与课文配合自然,版面设计新颖,人性化的目录设计也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和学习者的使用。  关键词:短期教材 《走进汉语》 教材编写    一、引言    在世界掀起“汉语热”的大环境下,每年来华进行短期汉语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根据朱志平等(2008)对1998年到2008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