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书法课“一体为主,五体同步”教学策略初探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篆、隶、行、草、楷等各种书体每种都有各自的书写方法和技巧,让每个学生学会书写所有的书体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可以“一体为主,五体同步”。采用“以点带面”的教学策略,五种字体同步识记,达到传承文化,传递文明的目的。
  关键词:一体为主 五体同步 教学策略
  中国的方块汉字是世界上最具东方神韵、意境最深远的字体。这一笔一划不仅是用于交流和记载的符号体系,更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文化内涵和深厚底蕴,我国的汉字发展源远流长,从甲骨文到金、隶、篆、楷、行,再从繁体到简体,一路走来,具有五千多年的光辉灿烂史。
  【有感】由《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想到的……
  “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这是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宣传语。节目中出现的有些词语是闻所未闻,更别说写了。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书法教育。前段时间,我带学生去参加一个书法展览。一位学生问我:“老师,这些作品写得真好,但是这里很多字我不认识。”我问他:“哪个字你不认识?”学生随手指了一个,我仔细一看,学生说不认识的那个字是“流”字,其实应该是学过的,只不过是我们学的是楷书中的写法,而“流”在草书中的写法发生了变化( ),草书没有见过,隶书( ) 也没学过,所以学生就不认识了。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看到一幅书法作品,只会说写得真好,但却读不出上面的许多文字。
  学写一种汉字字体,同时认读其他字体汉字,就是真正把继承中华文化与传统落实到行动上。
  【实践】“一体为主,五体同步”——以点带面, 传承文化
  篆、隶、行、草、楷等各种书体每种都有各自的书写方法和技巧,让每个学生学会书写所有的书体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可以“一体为主,五体同步”。就是以一种字体为主,学好学精。如,以楷书为主,把楷书的运笔、结体等学透学通。五体同步就是在学好学精一种楷书字体的基础上,同时认记在篆、隶、行、草等另外四种字体中的书写方法,采用“以点带面”的教学策略,五种字体同步识记,达到传承文化,传递文明的目的。
  一、“点”的选择要恰当。
  “点”是万物之始。“点”的运动和连续,才形成了“线”,而“线”的组合,方成为“面”的集合,最后成为“体”。笔画、结体、章法等,处处可以训练,能面面俱到吗?不能,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精选若干个训练点。
  例如,上《捺的写法》一课时,训练的“点”就落实在三个地方:一是写好“捺”这个笔画;二是带有“捺”的范字“史”字在楷体中的书写要领;三是熟记“史”字在篆、隶、行、草中的不同写法,同时了解“史”的人文内涵。如,“史”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 )和小篆中的写法( ),下面是一只手,上面是一支笔,放在口的正中间。意思就是写历史的史官拿着笔,必须做到不偏不倚,实事求是地记录历史,不能掺杂任何个人的想法和意愿。因为历史是写给后人看的,必须真实、公正。
  二、“点”的设计要有趣。
  精选出来的训练点,要变成一种有效的教学行为融入课堂教学的整体活动之中,还需要作一番精心设计。设计出来的训练点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选准学习的突破口,沿着最佳途径切入知识的内核;要能抓住关键,牵动全局,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达到教学过程和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因此,教师设计训练环节时,应巧设悬念,创设问题情境,变换训练点的形式,来增加趣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学《上中下结构》一课时,在上课一开始,为了让枯燥的书法学习变得轻松有意思,我是这样设计训练“点”的。
  师:(在大屏幕上出示“意、茶、衷、率”等上中下结构的字在篆、隶、行、草、楷等五种不同的字体中的写法)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看谁最厉害能帮这些字找到他们的家人?”
  这个训练题的提出一下子就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师:请四人小组讨论出结果,然后帮这些汉字送回各自的家。
  生开始展开激烈的讨论。讨论后,他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很快就把同一字五种不同书体的字送回了各自的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时又解决了识记的任务,既轻松又有效。
  以下是我设计的表格:
  篆书 隶书 行书 草书 楷书
  意
  茶
  衷
  率
  三、“点”的深化要巧妙。
  训练的本质意义不仅在于“接受”,更在于“发展”,即通过训练体现认识的拓展和延伸。
  例如,学习《走之儿》这一课,当学生学完带有走之儿的字“道”的楷体写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拓展了关于“道”字的几个部件的其他书体的写法,首先我选择从 “自”字的篆书写法( )切入。
  师:你们看,这个字像什么?猜猜这是什么字?
  生:像杯子。这个字读“杯”。
  生:像自己的“自”,这个字读“自”。
  师:读“自”是对的,那你们知道“自”字的本义是指什么吗?
  生:不知道。
  师:你们看“自”像不像人的鼻子?(大屏幕出现鼻子的图片)
  生:哦,真的很像呀!
  师:出示“自”的本义图片:
  师:“自”最早是“鼻子”的意思。“自”在甲骨文里写作一道鼻梁,两个鼻孔,明显像人的鼻子。后来鼻梁缩短了,鼻孔靠拢了,鼻子底部变成一横画了,字形跟鼻子的分别越来越大。正因这个变化,这个字慢慢引申为自己、自身、自家、亲自等意思,而记录鼻子这种用法就越来越少。于是,人们在已经不像鼻子的“自”下边加一个声旁“畀”,写成“鼻”。所以当人们要说“自己”的时候经常会指向自己的鼻子。此外,古人很早就发现狗的鼻子十分灵敏,懂得辨识气味,而气味和鼻子有关,所以“臭”字是“犬”字上面带个“自”。甲骨文里有个“自”边上有个“刀”的会意字,后来写作“劓”,本义指割鼻之刑。“罪”字原作“ ”。“自”指鼻子;“辛”原来也是一种刑具。   学生听到这里已经是趣味盎然了。于是,我趁热打铁在“自”的上面加了三根头发,成了一个篆书的“首”字( )。
  师:你们再猜那又是什么字?
  生:这是个“发”字,上面有三根头发。
  师:不对,这是个“首”字,本义是头部。你们知道这又是什么吗?(出示“走之儿”在篆书的写法 )
  生:是“足”字。
  师:这是走之儿。在“首”字左边加上“走之儿”,就是篆书“道”字。 ( )中国汉字很多都是这样的合体字。你们看,所有带有“走之儿”的字都是这样写的。(出示带走之儿的字)
  师:还有很多汉字也是这样造出来的,如果你有兴趣可以上网去找找,研究研究。
  师:那么“道”字在隶书、行书、草书中又分别是怎样书写的呢?
  师出示:
  这一训练点的设计,于无疑处求疑,能使学生深感“学无止境”的道理,有很大的发展意义。训练点的定位不落旧窠,为一般人所意想不到。正如乐章中结尾处响遏行云的强音,可起到光照统体的作用。
  四、“点”的转化要有创意。
  作为一门书法训练艺术,对课后习题的主要训练点,也不是只要照本宣科就可以了,每每如此,会显得呆板僵化,“涛声依旧”,而必须审时度势,精心包装,转化训练的形式和手段,以求富有创意和情趣。
  例如,学习《独体字》一课,教完了“子”字的运笔方法之后,我对“子”字的训练点进行了有创意的转化。
  师:(出示“子”的五种不同字体的写法)
  篆书 隶书 草书 行书 楷书
  师:“子”在甲骨文和篆书中的意思就是“婴儿”,你们看,上面是小孩的头部,左右是两臂,两腿是用小被裹在一起的样子,非常形象。在很多古文中“子”仍然是“婴儿”的意思。如《荀子 劝学》:“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意思是:古代干、越、夷、貉等民族的婴儿,刚出生时哭的声音都一样,可是长大后风俗习惯就不同了。
  师:在我们中国汉字中“子”的意思还有很多呢!
  (师大屏幕出示:孔子、庄子)
  师:这里的“子”是代表古代男子的美称或尊称。
  (师大屏幕出示:公、候、伯、子、男。)
  师:这里的“子”是指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这五等爵位直到清代还在沿用。
  师:“子”字在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中的变化不大,很容易辨认,但你们知道“子”在十二生肖中是代表哪个生肖吗?
  生:“子”代表的是老鼠。
  师:对,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代表十二个生肖。用于记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师: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带有“子”的词语在其他书体中的书写方法(教师出示篆书、隶书、行书、草书四种书体的写法)。
  ……
  在一堂优质的书法课中,各个训练点不应是孤峰突起,各不相关;而应当互相照应,转化有创意,点点相扣,浑成一体。
  参考文献:
  [1]许 慎 《说文解字》 商务出版社
  [2]左民安 《细说汉字》 九州出版社
  (宁波市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
其他文献
童佳仪 女,10周岁,现就读于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小学五年级学生,2012年11月进入杭州临池阁书画培训中心学习书画。从此步入书法的艺术殿堂,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至今参加了多次比赛和活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信心倍增。  2013年12月,荣获浙江省第二届“教育杯”书写大赛优秀奖。  2013年12月,在第四届全国少儿书法、硬笔书法大赛浙江赛区优秀奖。  2014年6月,在第十九届全国中小学生绘
期刊
沈卓冉 《己亥杂诗》  阜阳市颍东区铁二处小学  指导老师:尹 辉
期刊
摘 要:审视小学陶艺教学现状发现,小学生学陶艺亲切又陌生、教师教陶艺也是欢喜又忧愁,教材设置的陶艺内容丰富又匮乏,为切实提高小学陶艺教学和真正引领学生从玩中学,本文通站在课程的角度提出“熏染陶艺历史、借鉴陶艺大师、解读陶艺教材、学习陶艺技法、以情感为催化创作陶艺”五部曲来指导学生学习陶艺,使小学生陶艺教学走向新的高度。  关键词:小学美术 陶艺教学  一、小学生陶艺教学学习现状  目前很多学生认为
期刊
摘 要:在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中开展快乐衍纸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增加他们对美的欣赏力和对美的创造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特点,我们探索出了一套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快乐衍纸教学。  关键词:低年级 衍纸教学  衍纸艺术又叫做卷纸,是纸艺大家族中比较独特的一项,其英文的称呼有Paper-Rolling、Paper-scrolling、filigree、mosaic和quill
期刊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听了第三协作组的一节公开课,那个时候他们正在做一个竹文化进入小学美术课的一个课题,其中一位教师的一节课让我印象深刻,他用竹片为绘画媒介,以蒙德里安的绘画特色为内容,课程内容简单,但是环节紧紧相扣,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他最大的亮点是将油画棒的色彩直接画于青色弧形的竹片上,摆脱了传统纸媒介,这个创新非常大胆。当然,最后的成品也是非常可喜的。学生通过这样一节课既掌握了竹文化知识,也尝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中提倡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来获取知识,得到美的体验。而在平时的课上常常是教师在“独白”,学生被动的听,在本文中我尝试了把教师的“独白”转化为和学生的“对话”的教学方式的探索。  关键词:高中美术 鉴赏  平时在上鉴赏课时经常是学生被动的听,而老师讲得很多,这样的课堂往往使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就像是教师在“独白”,那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把教师的“独白”教学方
期刊
本课内容为新浙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的“综合·探索”类的课程开发一课。  案例背景  美术新课改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新奇的玩法总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激情。在设计这课的时候,我着眼于内容吸引学生眼球,材料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的选择理念,选用了当前好玩的一种材料——扭扭棒,还有个性的画家贾科梅蒂的作品来传达运动人物的美,让学生童心的释放,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
期刊
摘 要: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学校开始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我们所开设的线描轮廓绣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它遵循以“实践”为主、为“辅”的理念。本文主要探讨线描轮廓绣作为高中美术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为主,包括利用线描轮廓绣内容的建构选定、教学方法的梳理、以及作品的展示与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中美术 线描轮廓绣 教学  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
期刊
魏广君  1964年生于郑州,河南信阳人。现为中国国家画院书法院篆刻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院研究员,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书画研究院副院长,荣宝斋画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教授,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著作、编著、主编出版有《奇瑰伟丽·魏广君金碧山水》、《精妙庄严·魏广君扇画》、《逸品十家·魏广君》、《当代书法十家·魏广君》、《当代主流
期刊
摘 要:一年级是写字的起步阶段,培养良好书写习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一年级的学生,通过激发兴趣、指导方法、激励评价的策略来引导孩子们乐写、会写,爱写,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目的。  关键词:一年级 书写习惯 培养  一年级是孩子学习生涯的开始,成为小学生的他们开始学习写字,学会作业。我多年来一直从事一二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刚入学时,孩子们都在老师的指导下一笔一划地学习写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