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文革”历史重演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me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革”以后很多人痛定思痛,决心不让“文革”的历史重演,但是由于一度不许研究“文革”历史,或者是由于不认真地运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进行研究,不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广泛讨论,是很难吸取历史教训的。“文革”后40年的情况说明,“文革”遗风还是有的,被人揶揄为“百日文革”的事也有过。对“文革”遗风的存在要理解,甚至谅解也是可以的。交通上的红灯变绿灯中间不是通用黄灯来过渡一下吗?可是,黄灯只能是一闪而过,拖得太久是有害的。
  针对40年来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教训值得我们在研究避免“文革”历史重演时思考呢?
  一、一定不要再“革”文化的“命”。文化人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外来文化的传播者,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对文化人要爱护、支持、引导。“以文化人”,文化人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会变革,发展,前进,但不是要“革”文化人的“命”。“士可杀不可辱”,“文革”中那样子侮辱文化人是荒唐,是犯罪。“士可杀不可辱”是为士者自己讲的。士,只要不违法是关不得、杀不得的,乱关、滥杀文化人是弥天大罪。人的精力有限,文化人有特长必有“特短”。对“特短”能使其变长更好,不能使其变长也无伤大雅。学术就是这么捉弄人的,真把“特短”拉长了,“特长”怕也不长了。要让科学家成为精通政治的政治家,科学家也就很可能退化为非科学家了。对文化人的引导不是板起脸来训斥,要寓引导于关怀、服务之中,要寓引导于散步、聊天、说说笑笑之中。润物无声,春风化雨,你对他的提醒、提示,睿智的文化人是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分量的。对文化人周恩来做得比较好。周恩来逝世时“文革”尚未结束,没有通知经济学家马寅初参加周恩来的遗体告别仪式。马寅初主动提出参加遗体告别。像马这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人,有关方面也不便于拒绝他参加。在向周恩来遗体告别时,马寅初的身体状况已经不能弯腰低头了。怎么办?他要他儿子把他的头揿下去给周总理遗体鞠躬。这是何等深厚的感情!这里包含着多少酸甜苦辣!这绝对不是说教、训斥、斗争所能换来的。中国文化人的素质是很好的,是斗不得的。
  二、一定要抛弃“斗争哲学”。在存在阶级压迫,存在两大对立阶级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社会制度中,在人家用枪口对着你时必须强调“斗争哲学”,必须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是法国的几位历史学家首先提出来的。马克思早在1852年就说过,无论是发现阶级,还是发现阶级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马克思以前,在公元前,发生在古罗马的斯巴达克起义,就是暴力,就是斗争。我去过好几个古罗马遗址。看到一面墙上挂着专门用来锁奴隶脖子的铁环。请问:在这种社会制度下,奴隶不斗行吗?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美国南北战争,就是北方的资产阶级发动的。没有这次武装斗争就没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如果没有这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也很难有后来的发展。反过来说,在两大对立阶级基本消失以后,就不能再强调“阶级斗争为纲”了。再斗就是自相残杀了,再斗就是犯罪了。“文革”初期、中期大喊“斗争哲学”,大搞内斗,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破坏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文革”中有人无中生有地搞了个“梅花党大案”,你是、他是、大家都是梅花党员,劳模也是。再深挖,已经没有名字好交代了,在七斗八斗以后,有个“梅花党党员”交代他曾介绍工军宣队中的某人加入“梅花党”。物极必反,这才使得工军宣队考虑,压根儿就没有什么梅花党。“怀疑—切、打倒一切”是货真价实的惹火烧身。自相残杀的严酷现实在给全国人民上课,也教育了毛泽东,让毛泽东清醒过来,他在“文革”后期改口说:“共产党的哲学是斗争的哲学,是资产阶级说我们的,以后不要说了。我们是讲斗争,同时讲团结,老斗争就乱,还是讲团结为好。”这条用千万条生命换来的认识是理论上的一大进步,可惜为时已晚,况且转变得还不够十分到位,似乎还能听到一点斗争的霍霍磨刀声的余音:斗争与团结在当今中国是不能平起平坐的。真正吸取“文革”教训,就要在新时期抛弃“斗争哲学”,讲团结,协商,讲纳谏如流,共商国是,讲以法治国,按规则办事。毛泽东曾经说过,“要团结反对自己反对错了的人”。这是对的。不料“文革”中有“理论家”又替毛泽东加了半句,改为:“要团结反对自己反对错了并且改正错误的人”。画蛇添足,这后面几个字一加,意思完全变了。改正了才能团结,不改正就不去团结了?正是这句话,我们赶走了多少应该团结的人,我们把多少朋友化成了“敌人”。当代史上有多少改正的人,后来又对其改正来个“再改正”,时不我待,不久又对“再改正”来个“再‘再改正’”、“再再‘再改正’”。看来对改正的、暂不改正的都要首先讲团结。真理是个过程,真理要反复在实践中检验。有时看来是“改正”,说不定是“越改越错”。郭沫若在“文革”中要烧掉自己的作品就是以错纠正,以错纠错。这是值得引以为训的。
  三、一定不能再搞“无限上纲”。“文革”初期华东局机关接待来访的任务很重。有几天我在财委负责人手下搞接待。在闲聊时,这位财委负责人突然冒出一句话:“把一个人的优点加起来就是马克思主义,把一个人的缺点加起来就是修正主义。”他虽然没明确讲这样做是对是错,但从表情看,他是不赞成把缺点上纲为修正主义的。我听明白了弦外之音,佩服得五体投地,眼皮底下的大量事实在验证他这句话的正确性。他这句话大概也跟别人说过,在这位财委负责人被“打倒”后,财委有人把他这句话揭出来当罪行。我暗暗地思考,即使他这句话有不当之处,你把它当罪行,不恰好说明是你在把缺点当修正主义吗?《左传》告诉我们:“人谁无过”。是人都有缺点错误。照列宁的说法,只有两种人没错误,一是没有出生的人,二是死掉的人。我过去在文章中引用过列宁这句话,现在想想,如果允许吹毛求疵的话,列宁这句话也有缺点。试问:尚未出生的胎儿,在母亲肚子里用小腿把母亲蹬得很痛,这难道不是错误吗?在出生的过程中又让母亲痛得哇哇叫,这难道不是严重错误吗?把缺点上升到当时正在打倒的修正主义,这本身就是“诡辩主义”。如果都照此办理,有缺点错误就打倒,那人类早就在没进化到中国元谋猿人阶段的170万年前便消亡得只剩下三两个自封的“完人”了。再说,在无法无天的情况下,要把任何人的缺点上纲都是不用吹灰之力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认为,“文革”中被打倒的大“走资派”,没有一位没受到过毛泽东的表扬。没表扬过的很难在“走资派”前有那个“大”字。同时,在大“走资派”中,也没有一位没受到过毛泽东的批评。不挨批评就不合乎列宁那句名言了。要打倒时,说毛泽东早就洞察一切,料事如神,批评过你,只字不提他受过表扬的事;要捧起来时,就说毛泽东早就高瞻远瞩,慧眼识珠,表扬过他,却把他挨批评的另一面撇得远远的。这都是不全面的。片面性带来政治运动的随意性,也给当前的“文革研究”带来雾霾。   四、一定要居安思危。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党时期,面对敌强我弱,是很注意争取人、团结人的,春风化人,把一大批曾经与共产党不一条心的人变为与共产党一条心了。在执政党时期,江山坐稳了,就有条件鸟尽弓藏了,不那么尽心尽力去争取人了,有条件排斥异己了,一次赶走万儿八千人也不过占这一群体中的3%—5%,不妨碍执政地位。官逼民反,在制造出的“敌人”中,有一部分后来真的成为了敌人。完全可以量化出来,如今否定一切的人,不是本人挨斗过就是亲人挨斗过。搞得人家一贫如洗,家破人亡,又怎能不许人家出口气呢?出气对执政党来说,是肘腋之患,季孙之忧。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如果一味地用这一个又一个“3%—5%”,那就是在自我颠覆执政地位。不“思”这个“危”,难以“居安”。反之,经常“思危”,有危机感,就会去“危”存“机”,化“危”为“机”,弘扬革命党时期化敌为友、积少成多的传统,就一定会不断壮大自己。当然也要同时防止在有危机感时,胆颤心惊,一触即跳,动用暴力。使用暴力是缺乏执政能力,没有力挽狂澜能耐的表现。执政地位虽不是一劳永逸的,但又是可以多劳久逸的,关键是要懂得谨能胜祸,学会持盈保泰,永葆共产党人本色。
  五、一定要对“左”的思潮防微杜渐。“文革”的出现不是偶然,有一个“左”的倾向由量变到质变的演化过程,是集“左”之大成,是“左”的递增之和。大家知道,“文革”开始时农村的“四清”尚未完全结束。“四清”先是1963年起于浙江用诸暨等县的几个材料引发出的有点“左”的“社教”;接着是由东北倡导的、尔后推行全国的社教和“四清”,后称“小四清”,这就是“清账目、清仓库、清财物、清工分”;再接着是1964年中南局提出的“大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不必多发挥,仅从字面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出一个比一个打击面更宽,“矫枉”一次比一次“过正”。1964年还有两个著名的推波助澜的夺权经验:一为河北的“桃园夺权经验”,再是冶金部的甘肃“白银夺权经验”。所有这些都是“文革”大搞夺权的预演。1965年1月,毛泽东曾意识到“夺权”是在打倒一大片,在《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中批评“形‘左’实‘右’”。实际上,上面的“预演”既有“实右”的一面,又有形“左”实也“左”。批“实右”还是在搞“左”的那一套。“四清”的夺权之势已是势焰熏天,1967年初出现全面夺权的“文革”也就势在必然了。从1963年到1966年,不管在哪个月份,如果能对“左”降降温,防微杜渐,“左”的气焰都不至于疯狂到伤天害理的地步。要知道,在通常气压下,水到摄氏100度必然沸腾。政治上也样,“左”到一定程度难免发生质变,大乱起来以后想控也控不住。毛泽东在1968年曾对“文革”结束的时间作过预测:“估计三年差不多,到明年夏季差不多了。”结果又拖了两个“三年”加两年,并且也不是“文革派”自行结束的。
  六、在如何研究“文革”问题上,要坚持“让人把话说完”。由于不同的人在“文革”中的表现、感受,所见所闻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许多研究成果中充满情绪化。“去情绪化”是“文革学”研究的必须。可是,人是有感情的,好文章总是情理交融。这就要求在“文革”研究中,既要让“文革”中的得益者带着情绪把话讲透,也要让“文革”中的受害者带着情绪把文章做足。两极相通,然后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辩证分析,加工提升,做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取得“文革学”的丰硕成果,变苦果为甜果,与普天下的人共享。现在外国人热衷于研究“文革”,他们多是用第二手资料,隔靴搔痒,难免走样。研究发生在中国的“文革”,中国学者最有优势,万万不可变优势为劣势。
  “三折肱,为良医。”可以相信,来者可追,十年寒窗,坚持不懈地把“文革史”当“文革学”来研究,用“文革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文革学”的理论告别“文革”。“文革”的历史不会重演,至多在某一点上,在没有研究清楚的那一点出现相似。
  去吧!文革!来吧,文革学!理论是响导。文革学来得越快,文革遗风去得越速。
其他文献
在我面前的书桌上,摆放着一摞书信,这是1976年至1985年期间,《收获》编辑部的编辑郭卓写给父亲浩然的二十余封信件。在這些信件里,我看到的是一位热情洋溢的大姐对父亲的关怀和惦念,对父亲热情的鼓励和支持。  父亲与郭卓的友情是从刊发《艳阳天》开始的。20世纪60年代初,他为写小说《艳阳天》下焦庄户体验生活。1962年底,他争取到一段较为集中的时间,来到北京西山八大处的作家休养所,夜以继日创作第一部
期刊
编者按:梁立言先生(1912—2005)是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已故馆员,早年毕业于日本大学,回国后积极投身革命,曾参加全国救国联合会,参与营救“七君子”。抗战期间追随李宗仁,担任过第五路军总政治部少校编译员、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秘书等职。1945年起,先后担任汉中行营秘书处上校秘书、北平行辕上校咨议等职,解放后曾入广西桂林中学任教。1952年,因历史原因,梁立言先生蒙冤入狱,直至1970年获释。1981
期刊
宋蔼龄(1889—1973)、宋庆龄(1893—1981)、宋美龄(1898—2003)是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宋氏三姐妹,宋蔼龄做过孙中山秘书,宋庆龄是孙中山夫人,宋美龄则嫁给了孙中山在广州蒙难之际最为倚重的武将蒋介石。  为隆重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由新民晚报、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主办的“她们·风华绝代——宋氏三姐妹特展”,于2016年4月28日至7月24日在上海朵云轩艺术中
期刊
从小到大,书读得不多,学校换得不少。掐指算来,小学四所,中学两所,大学一所。小学到中学,十二年间换了六所学校。年龄不同,记忆有多寡;环境各异,印象有浅深,但最深的记忆都是老师。学校的校舍可以模糊,教学的内容可以淡忘,老师的形象总是随着年龄,由浅入深地刻在脑海。  一  我上学甚早,第一所小学是四川乐山的乐嘉小学,我才五岁。因为小,记不得什么了。只记得学校的庶务(即后来所称总务或事务)姓陈,而那时四
期刊
2017年7月1日上午,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和香港大公报共同主办的“汪观清百家百牛翰墨地铁列车文化巡展暨地铁纪念卡和纪念封首发式”在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大厅隆重举行。汪观清先生是画牛名家,1997年适逢牛年,他以真挚的爱国情感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创作了一套百幅百姿百态的百牛纪念封,此后的十多年来,又先后邀请两岸三地和旅居世界各地的百余位著名学者、书画家、社会政要等爱国人士在百幅
期刊
安忆:  我是周谅量,非常想和你写信。我是你的粉丝,我女儿也是你的粉丝,她毕业于复旦大学,1989年由复旦大学校方送她出国留学。我现在就在她家里给你写信,这里是离波士顿很近的罗德岛州。你一定有很多的fans,但八十二岁高龄的fans恐怕只有我了!  我记得我们那次碰面,在中国银行那个地下保管室,就在淮海路附近,有一个弄堂,穿进去,门口很小,深入底下才豁然开朗,有一个(保管室的)办公室。有一天我去存
期刊
知堂(周作人)先生一生写了多少信,我没有统计过,但应该是个不小的数目。昔时,“鱼雁传书”作为主要的通讯手段,文人间的交流与联系,尺牍往还是必不可少的,这也为后人留下了不少丰富宝贵的文字资料。古有“鸭头丸”,今有“两地书”,无论是书法艺术,还是人文思想,都有着非比寻常的价值意义。我想,随着传统文人的式微和网络时代的兴起,书札文化也如珍稀物种一样,濒临灭绝似已毫无悬念了。  作为五四时期文坛大将的周作
期刊
我于1993年4月调进人民日报社担任分管评论、理论宣传的副总编辑。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由人民日报社管理,设在人民日报社的九号楼。我常被邀请去新闻系给研究生们讲课,接着就被邀担任了硕士研究生的指导老师。1998年新闻系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我进而被研究生院聘为博士生导师。我在人民日报社任上,因为编务和担任的一部分社务比较忙,因此带的学生并不多,只带了三任硕士生和两任博士生。2003年,我为
期刊
1965年至1967年,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林彪曾在杭州、上海、苏州三地养病,并在此期间参与了一系列政治活动。其时,林彪正在全军上下大力鼓吹“活学活用”“毛著”,遭到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的反对。1965年11月,叶群带着林彪的亲笔信在杭州会见毛泽东,向毛泽东诬告罗瑞卿“反对突出政治”、“篡军反党”。1965年12月8日至15日,毛泽东在上海锦江饭店小礼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宣布撤销
期刊
一生中从来没有为悲伤委屈落过眼泪的父亲,在“文革”初期“逼、供、信”的高压下,禁不住悲泪扑簌,语音哽咽……  我跟着他们下楼,站在我家大门口接受批斗。他们走下台阶,站在院子里高呼口号,先喊了一些打倒丰子恺以及列举他的罪名的口号,最后就喊:“打倒丰一吟!”  爸爸成了画院的“反动学术权威”  1966年3月,爸爸妈妈还带着华瞻哥的大女儿南颖到绍兴、嘉兴、湖州等地游览,爸爸心情很不错,写了一首诗回忆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