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搪瓷缸里装了什么?
“华为公司经历了多少困难,它摧残了一代创业者的身体健康,又在给一代年轻人施加压力。”1995年冬天,在市场部整训会议上,任正非这样说道。
今年5月份,任正非在深圳的办公室里接受了美国《时代》周刊的采访。视频中,给了他的办公桌面一个镜头特写,其中有一只普通的搪瓷茶缸,一般人未必会留意,但张利华却看在眼里。
当年还在华为的时候,参加任正非出席的会议,张利华多次见到这只茶缸。这是一只有故事的茶缸,因为它当时不仅用来喝茶,更是任正非用来喝药的。
“一起开会的时候,秘书首先把那个大大的搪瓷缸里面装的中药拿过来,然后任正非就一边开会一边喝中药,有过很多次这样的经历。”张利华说,“我不知道今天是不是仍然是装中药的。”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巨大的管理负重、决策失误导致市场表现的失利,加之后来大规模的骨干流失,如李一男这样的顶梁柱都出走,如此一件件堆积起来,在采访对象眼里,华为一度陷入生死存亡的关头。
雪上加霜,也是在2001年元月,任正非的老母亲在昆明被车撞身故,这使任正非的人生灰暗到极点。
当年3月,任正非去了一趟日本,在乡间与日本老人共唱北海道民歌《北国之春》,后来他以这个歌名写了一篇文章,可以一窥他的内心状态,“我是因为没有尽到照顾父母的责任,精神才如此内疚与痛苦。我把全部精力献给了工作,忘了父母的安危,实际上是一个不称职的儿子。”
他得了很严重的病。至2006年期间,工作狂的任正非曾被迫离开岗位,外出治病。
在张利华看来,任正非身体状况好转,得益于他及时引入了包括IBM在内的外部咨询顾问团队,帮助华为搭建管理体系和流程,管理班子成型后,成败系于一身的集权模式削弱,这有助于减轻任正非身上的重负。
在前华为人眼里,当下的任正非,以其管理能力,称得上是大科学家里的大科学家,他的过人之处,表现在他指挥着一个强悍的管理团队,而这些人又能够分寸不失地将他富有哲理的理论转化成政策,贯穿到员工中去。
华为新文化
今天的华为,家大业大,年营收上千亿美元,出现在媒体镜头前的任正非,和中国同一年龄段的诸多企业家相比,着装时尚,色彩鲜活。但在与之密切接触的前顾问眼里,私底下的任正非则更加“真实”,并不是个太讲究排面的人。
彭剑锋说,任正非有时候不修边幅到连袜子都不穿,经常穿双拖鞋。此外,在他的记忆中,有很多年任是没有请过专职司机的,经常是他太太开车接他,当公司里的人尤其是副总裁们都买上奔驰、宝马以后,任正非还是在开一辆“标致”。
“任老板在华为内部是一个精神领袖和神一样的存在,这是可以肯定的。”陈阵说。
这个“神一样的存在”,还没有歇肩退隐。
最近半年,如他自己所说,华为公关部一定要逼着他出来见媒体,需要他向外界传递信心。
长久以来,任正非不见媒体的行事惯例在今年上半年彻底转变,见媒体不下12次之多,华为一向不对媒体开放的园区,也开门迎客,频频出现境内外媒体的身影,占地庞大、设计欧式的松山湖园区,包括任正非自己的办公室场景,也都在媒体上曝光。
一直不为外界了解的华为,变得透明起来,而一直高居于神坛的符号化的任正非,在公众视野里,也有了人间烟火味。
在彭博新闻社记者的纪实镜头下,任正非向记者展示他和孟晚舟的合影照片时,记者问到他们父女之间的关系,站在记者身边的任正非竟然笑得灿烂无比,“以前我女儿都不怎么理我。”
他不止一次提到,目前的变故使得他们父女的关系向好转变,孟晚舟“感到家庭更重要了”。
这个搞得定18万员工、让华为呼啸于全球科技界的强有力人物,作为一个家庭的父亲,原来也有他无可奈何、手足无措的时候,若非这一次的患难,他竟然搞不定自己的女儿。
“实际上,有必要让他自己来谈谈真实的自己和华为。如果你自己不面对,外界更多是猜测,会有很多传言和说法。”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领导力顾问刘平认为,华为当前的做法是可取的,“极度透明和公开原则,能够让企业持续发展。”
在刘平看来,华为已经走过了狼性文化、全面引进西方企业先进理念两个阶段,目前正进入第三个阶段,即要使自己成为具有兼容、包容性文化的全球一体化公司。
1994年,在北京參加一次重要展会间隙,任正非宴请相关电信部门的领导。席间,有领导向他表示亲密,夸他:任总,你真年轻,完全看不出60岁的样子。
那一年,任正非刚刚50岁。
今年,一拨又一拨媒体走进华为,任正非对记者说,面纱揭开,皱纹更多了,“半径越大,问题越多。”“华为就是一家出生在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一家发展中的公司,它追求的好像不是什么高度,而是长度:它只想以活着为最高纲领,以活着为最低纲领,一直活下去。”华为原顾问刘启说。
虽然当下华为已经解决了三大问题:企业文化、市场开拓和技术研发,完成了“如何做大、做快、做好的课题”,但新的命题又摆在面前,用刘启的话说,核心问题已经上升到了国家间关系问题,全球化管理问题和技术标准问题层面,要面对“如何做多、做新、做久的课题”。
从这个意义上,他认为华为公司没有成功,华为公司只是在成长,而且成长在西方公司同样的道路上。
以养家糊口为基本创业动力,一度陷于绝境又退无可退的任正非,实现了人人追求的那种“强大”,在今天的全球化竞合道路上,依然需要他这位创始人和精神领袖有所肩负,远不到马放南山、优游岁月的时刻。
华为人对这位无可取代的“舵手”抱有期待。在心声社区上,有员工在任正非接受美国CNBC记者采访的视频下面留言,如是写道:这个过程现在不经历,未来某一天也会经历。“也相信任总能带领我们走过这个坎。”
“华为公司经历了多少困难,它摧残了一代创业者的身体健康,又在给一代年轻人施加压力。”1995年冬天,在市场部整训会议上,任正非这样说道。
今年5月份,任正非在深圳的办公室里接受了美国《时代》周刊的采访。视频中,给了他的办公桌面一个镜头特写,其中有一只普通的搪瓷茶缸,一般人未必会留意,但张利华却看在眼里。
当年还在华为的时候,参加任正非出席的会议,张利华多次见到这只茶缸。这是一只有故事的茶缸,因为它当时不仅用来喝茶,更是任正非用来喝药的。
“一起开会的时候,秘书首先把那个大大的搪瓷缸里面装的中药拿过来,然后任正非就一边开会一边喝中药,有过很多次这样的经历。”张利华说,“我不知道今天是不是仍然是装中药的。”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巨大的管理负重、决策失误导致市场表现的失利,加之后来大规模的骨干流失,如李一男这样的顶梁柱都出走,如此一件件堆积起来,在采访对象眼里,华为一度陷入生死存亡的关头。
雪上加霜,也是在2001年元月,任正非的老母亲在昆明被车撞身故,这使任正非的人生灰暗到极点。
当年3月,任正非去了一趟日本,在乡间与日本老人共唱北海道民歌《北国之春》,后来他以这个歌名写了一篇文章,可以一窥他的内心状态,“我是因为没有尽到照顾父母的责任,精神才如此内疚与痛苦。我把全部精力献给了工作,忘了父母的安危,实际上是一个不称职的儿子。”
他得了很严重的病。至2006年期间,工作狂的任正非曾被迫离开岗位,外出治病。
在张利华看来,任正非身体状况好转,得益于他及时引入了包括IBM在内的外部咨询顾问团队,帮助华为搭建管理体系和流程,管理班子成型后,成败系于一身的集权模式削弱,这有助于减轻任正非身上的重负。
在前华为人眼里,当下的任正非,以其管理能力,称得上是大科学家里的大科学家,他的过人之处,表现在他指挥着一个强悍的管理团队,而这些人又能够分寸不失地将他富有哲理的理论转化成政策,贯穿到员工中去。
华为新文化
今天的华为,家大业大,年营收上千亿美元,出现在媒体镜头前的任正非,和中国同一年龄段的诸多企业家相比,着装时尚,色彩鲜活。但在与之密切接触的前顾问眼里,私底下的任正非则更加“真实”,并不是个太讲究排面的人。
彭剑锋说,任正非有时候不修边幅到连袜子都不穿,经常穿双拖鞋。此外,在他的记忆中,有很多年任是没有请过专职司机的,经常是他太太开车接他,当公司里的人尤其是副总裁们都买上奔驰、宝马以后,任正非还是在开一辆“标致”。
“任老板在华为内部是一个精神领袖和神一样的存在,这是可以肯定的。”陈阵说。
这个“神一样的存在”,还没有歇肩退隐。
最近半年,如他自己所说,华为公关部一定要逼着他出来见媒体,需要他向外界传递信心。
长久以来,任正非不见媒体的行事惯例在今年上半年彻底转变,见媒体不下12次之多,华为一向不对媒体开放的园区,也开门迎客,频频出现境内外媒体的身影,占地庞大、设计欧式的松山湖园区,包括任正非自己的办公室场景,也都在媒体上曝光。
一直不为外界了解的华为,变得透明起来,而一直高居于神坛的符号化的任正非,在公众视野里,也有了人间烟火味。
在彭博新闻社记者的纪实镜头下,任正非向记者展示他和孟晚舟的合影照片时,记者问到他们父女之间的关系,站在记者身边的任正非竟然笑得灿烂无比,“以前我女儿都不怎么理我。”
他不止一次提到,目前的变故使得他们父女的关系向好转变,孟晚舟“感到家庭更重要了”。
这个搞得定18万员工、让华为呼啸于全球科技界的强有力人物,作为一个家庭的父亲,原来也有他无可奈何、手足无措的时候,若非这一次的患难,他竟然搞不定自己的女儿。
“实际上,有必要让他自己来谈谈真实的自己和华为。如果你自己不面对,外界更多是猜测,会有很多传言和说法。”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领导力顾问刘平认为,华为当前的做法是可取的,“极度透明和公开原则,能够让企业持续发展。”
在刘平看来,华为已经走过了狼性文化、全面引进西方企业先进理念两个阶段,目前正进入第三个阶段,即要使自己成为具有兼容、包容性文化的全球一体化公司。
1994年,在北京參加一次重要展会间隙,任正非宴请相关电信部门的领导。席间,有领导向他表示亲密,夸他:任总,你真年轻,完全看不出60岁的样子。
那一年,任正非刚刚50岁。
今年,一拨又一拨媒体走进华为,任正非对记者说,面纱揭开,皱纹更多了,“半径越大,问题越多。”“华为就是一家出生在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一家发展中的公司,它追求的好像不是什么高度,而是长度:它只想以活着为最高纲领,以活着为最低纲领,一直活下去。”华为原顾问刘启说。
虽然当下华为已经解决了三大问题:企业文化、市场开拓和技术研发,完成了“如何做大、做快、做好的课题”,但新的命题又摆在面前,用刘启的话说,核心问题已经上升到了国家间关系问题,全球化管理问题和技术标准问题层面,要面对“如何做多、做新、做久的课题”。
从这个意义上,他认为华为公司没有成功,华为公司只是在成长,而且成长在西方公司同样的道路上。
以养家糊口为基本创业动力,一度陷于绝境又退无可退的任正非,实现了人人追求的那种“强大”,在今天的全球化竞合道路上,依然需要他这位创始人和精神领袖有所肩负,远不到马放南山、优游岁月的时刻。
华为人对这位无可取代的“舵手”抱有期待。在心声社区上,有员工在任正非接受美国CNBC记者采访的视频下面留言,如是写道:这个过程现在不经历,未来某一天也会经历。“也相信任总能带领我们走过这个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