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芭蕾舞剧的创新有无数种可能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al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罗密欧与朱丽叶》,人们马上会联想到那句经典台词“爱情是叹息吹气的一阵烟”以及剧中男女主人公凄美的爱情故事。在芭蕾舞台上,这部经典名作被多个世界级的芭蕾舞团一次又一次地呈现给观众,而不同国家的文化沉淀、对莎士比亚戏剧的不同理解,也使该剧在不同地区、不同舞蹈团体的演绎有了各自鲜明的特点。
  而今年11月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苏州芭蕾舞团上演的中式芭蕾《罗密欧与朱丽叶》让人耳目一新。这部作品十余年前由苏州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潘家斌、团长李莹编导,并在十年间在国内外30余个城市和地区上演。对于看惯了欧洲各大舞团的传统《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观众来说,这一版本在继承莎翁戏剧内涵的基础上,演绎出了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舞剧。
  首先,在舞台布景设计方面,该剧另辟蹊径。全剧的背景从始至终都是一棵枯萎的大榕树,根据场景的变化,榕树明暗交替,枝头的月亮变化出阴晴圆缺。原著中最经典的朱丽叶的阳台也被一轮深红色的弯月所替代。这种简洁、写意的舞美设计,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在编导眼里,这是一棵妖树,是意象的表征,一棵灵魂化了的树,希望能以此图替代原剧中神父的原型。同时这棵枯树也见证了两大家族的恩怨情仇和罗密欧朱丽叶的旷世爱情。
  对服化道的使用是该剧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运用了京剧脸谱、折扇和绢伞等道具。编导原本是希望罗密欧用玫瑰带刺的枝干刺向自己而非匕首,虽然在几次尝试之后,为了使舞剧不至于追求意境而过于脱离现实,编导做出了取舍,但仍不失为一种大胆的创新尝试。在服装上,该剧非常走心地运用了中国的旗袍,而罗密欧和朱丽叶经典的睡衣舞段,被中国式的肚兜裙重新定义。这些尝试充分证明了伟大戏剧对于不同文化的包容性和可再演绎性。
  在整个舞剧的编创方面,编导把原本三幕的舞剧浓缩成为两幕,对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也进行了一些删减。除了保留了经典的双人舞外,很多情节性舞段被加以改编,不失为对古典舞剧改编的一种有益尝试。在古典舞剧的编排过程中为了表演的真实与地道,剧中所有男演员都要进行专业的击剑训练。这也是《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剧对演员的挑战和一大难点。而苏州芭蕾舞团的这部剧为追求民族性,更贴切本剧的主旨,把古代欧洲推崇的击剑式的生死决斗演化为中国侠客式的比武点到为止。全剧的动作场面也更偏向于中式的武术而非西方式的格斗,与传统舞段相比不论是舞蹈动作还是气氛场面都更加贴近观众的文化背景,易于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还有一段在传统舞剧版本中非常有代表性的舞会面具舞段,这段舞蹈的音乐富有浓厚的宫廷色彩,一般剧团大多会选用个子高挑的演员用一些大幅度的肢体动作来配合这舞段的宫廷音乐以加大表现力。在现在的舞蹈教学中,有时我们也会选用类似的音乐作为学生的Grand Battement Jeté这类动作的训练音乐。在苏州芭蕾舞团的表演中,演员使用张开十指的双臂在胸前和身旁交替来表现身体的张力。这和传统舞剧中幅度更大的身体动作相比更为含蓄,体现了东方文化中内敛的一面。
  在最重要的舞段选择上,该剧保留了经典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双人舞。这段双人舞是整个舞剧的核心部分,编导保留了传统芭蕾的所有优秀元素。男女演员也流畅地完成了所有高难度的技术动作,而日常生活中的情侣关系又让他们的情感表达自然而真实,将整个舞剧推向了一个高潮。除此之外,还有一段不足2分钟的“面具”三人舞非常引人入胜,富有戏剧色彩的肢体语言,展现了三位朋友间非同一般的友情。演员面具的创新性是戴在了脑后,增加了舞蹈的趣味性。还有一段朱丽叶在神父的指引下喝下假毒药的舞蹈片段,需要表现朱丽叶在死亡前的痛苦挣扎。在这里,编导大胆地通过四个黑衣人和朱丽葉一段精彩的五人舞上演了濒死的朱丽叶漂浮在空中的桥段。四个黑衣人不断地把朱丽叶抬起抛下, 加上布景的运用,很好地体现出了在朱丽叶死亡之时,在空中飘来飘去的质感,在没有神父这个角色的情况下,给舞剧增加了一些超自然的气息。
  最后一点,整个舞剧的演员阵容只有不到30人,和动辄就需要上百名演员来演绎意大利式的华丽庞大家族的古典舞剧相比,堪称精炼。而整个舞美的风格也很好契合了舞剧言简意骇的宗旨。这样的改编对于普及芭蕾这门高雅艺术提供了一个很有参考价值的思路。
  就像苏州芭蕾舞团的李莹团长介绍的那样,当初做这版《罗密欧和朱丽叶》时,虽然也想要推陈出新、脱颖而出,但更多的还是希望通过艺术的嫁接,让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简约意象、符号化的审美特征融入西方的芭蕾艺术中,而不被局限在古典芭蕾的框架中。在剧终人散之际,回想整部舞剧,我能感受到莎翁戏剧的内涵、芭蕾的主体精神和水乳交融的中国文化元素,更感受到了苏州芭蕾舞团追求创新的努力和成就。如同爱情是永恒的戏剧主题,而爱情故事却有千千万万种不同的演绎,对于古典芭蕾舞剧的创新也应该有着无数种可能。
  (作者为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教师)
其他文献
编者按:  改编自老舍短篇作品的话剧《老舍赶集》首演于2018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老舍赶集》改编自老舍先生的六部短篇作品:《观众须知二十则》《创造病》《牺牲》《黑白李》《邻居们》《我的理想家庭》,方旭联袂刘欣然、苏小玎、秦枫、马驭崧、景松涛五位青年演员,组成“全男班”阵容。这部京味话剧《老舍赶集》将首演选在上海,接受上海观众的检验,充分展现出全体主创团队希望再一次呈现出不一样的“老舍”的决心和
期刊
编者按:  《上海戏剧》自2018年起推出新栏目“海上青年戏剧沙龙”,希望以此为青年评论者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发出真实的声音;希望以此在创作者与评论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沪上戏剧评论增添活力。  2018年第1期沙龙,我们关注的是舞台剧《繁花》。《繁花》的创作团队以年轻人为主,那么我们邀请的青年评论者如何评价年轻团队的这次创作呢?小说中1500多个“不响”是其特色,然而这亦是改编的难点,小说“不响
期刊
近两年,以莫扎特生平为主题的法语和德语版音乐剧先后来沪,让国内观众对这位前无古人也难有后来者的音乐家有了更多认识的同时,音乐剧本身也吸引了大批死忠粉丝。其实早在法语版音乐剧《摇滚莫扎特》横扫上海滩之前,另一部“莫扎特”也于去年年底悄然登陆了英国国家剧院现场(NT Live),并在今年年初回归了伦敦舞台。尽管宣传比不上前两者声势浩大,但剧作家彼得·谢弗(Peter Shaffer)对于人性和艺术本质
期刊
上海小剧场戏曲节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有横跨了多个省市数十个剧种的二十多部作品参演。这些作品大多是由青年创作团队完成,与经验丰富的大艺术家们相比,他们的舞台呈现并不十分成熟,参演作品的体量都不大,瑕疵也不少。但可喜的是,许多作品满溢着灵动与智慧、思考与探索、胆量与魄力,以及对传统的敬畏与守望,这些恰恰是很多业已成功的艺术创作者和许多“成熟作品”逐渐丢失的初心。这些闪耀的品质也彰显了戏曲节所呼吁的
期刊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一部越剧电影《红楼梦》,让一代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成为几代中国观众心中永远的“林妹妹”,那个“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的舞台形象,从此成为王文娟身上最重要的一个“标签”。2021年8月6日凌晨,王文娟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5岁。追随她多年的戏迷们在悲伤中感慨:“林妹妹”回去天上了,但我们会一直记得。  8月10日,在“永远的越剧女神”王文娟遗体
期刊
排演契诃夫戏剧所必然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契诃夫自认的“喜剧性”。契诃夫本人就提出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导演的《樱桃园》用悲剧性取代了喜剧性,而围绕着“四幕喜剧”《海鸥》的争论更是难以止息。这样一部读来感伤动人的剧作,如何与契诃夫本人要求的“喜剧性”合理地融合呈现?  获得俄罗斯金面具奖的尤里·布图索夫导演、莫斯科萨蒂里孔剧院演出的《海鸥》,对此给出了一个极具说服力的现代答案:布图索夫显然对契诃夫的“
期刊
编者按: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便是具有不断被解读、不断启人思考的力量,要成为优秀的编剧,便必须具备反复从经典中汲取营养的能力。本期“沙龙”我们继续请“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全国编剧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青年编剧来谈谈对“再读经典”的感悟,他们是来自话剧、戏曲、儿童剧、舞剧等各舞台艺术门类的80后青年编剧,此次参加“计划”学习使他们有机会系统地重新阅读经典剧作,那么这群步入而立之年的青年编剧们又能从中
期刊
对传承的认识  肖英:您从小学艺,在您的艺术生涯中,一定受到父亲很大的影响。您对父亲的艺术追求有怎样的感悟?  尚长荣:从艺术风格来说,我确实深受父亲的影响。他在舞台上是声情并茂、文武兼备的,舞台下父亲治家、治学、治艺都非常严谨、严格,回顾起来,甚至严格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但生活里,他又是很和气的,跟晚辈、学生都是有说有笑,奖罚分明。荣春社的几位大师兄,但凡舞台上表现好的,父亲就会带着他们坐上
期刊
时间:1927年的冬天  地点:汉阳街头一处联络点  人物:  欧阳立安 13岁,汉阳县委书记欧阳梅生之子,共产党地下小交通员  邵 棠 30岁出头,国民党便衣头子  陆阿宗 40岁左右,国民党便衣  [1927年,在北伐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之时,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在上海、武汉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这直接导致了统一战线的破裂,随之而来的是国民党反动派对工人运动的打击和镇压,以及对共
期刊
当虹桥路边的金桂随风播撒香气的时候,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再度迎来了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这一舞蹈界的年度盛事,为上海乃至全国各地而来的观众带来精神上的飨宴。然观舞也需凝思深虑,实践终须理论指导,9月26日,2020中国舞蹈高峰论坛暨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论坛在同期举行,论坛以“面向与转向:中国舞剧创作观念、道路与问题探究”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力求焦点关注与追根溯源得兼,破解当前舞剧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