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ekafei4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模式只重视对知识的机械接受而忽视数学能力的培养,是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课堂教学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即复习——讲授新课——练习巩固。久而久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死记硬背,不会灵活变通,不善于发展创造,客观上导致了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和惰性,因而也就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以致于丧失了创造力。
  【关键词】情境;兴趣;动手;探究;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182-01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心理发展规律,把开发智力、发展智力和培养创新能力有机结合引入到教与学的全过程。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结合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几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体会,借此与同行交流。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动机的形成,知识的获得,智能的提高,都离不开一定的数学情境。所以精心设计数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亚里士多德曾精辟地阐述:“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数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化过程。好的问题能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和创造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起的,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思维过程,创设思维情境,使学生在数学问题情境中,新的需要与原有的数学水平发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
  从认知心理学看,数学学习是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数学世界里,主动进行分析、吸收的过程,这表明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事实证明,学生受到教师的尊重或看重,就会学习热情高涨,思维变得十分活跃。同时,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创设学生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情景(例如引发学生交流、讨论、表现等)。研究表明,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
  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表现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形成数学思想,更能促进学生在以后遇到相关问题时自觉地运用有关数学经验去思考、去解决问题。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急于一下子把方法原理告诉学生,否则学生只会忙于“吸收”,而应该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探索思维中获得知识,以便激发学生的思维需求,使他们建立起创新思维的意识。
  二、多做数学实验,在表演、游戏、动手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很少让学生动手、实践。实践证明,若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实践,数学上的很多问题还是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的。特别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尤为显得重要,学生普遍反映: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亲自动手才能学得会。新课程注意到了学生的情感因素,认识到了它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试想,假如学生体验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怎么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课堂教学中师生无拘无束地问答,创设愉快情景,穿插一些表演、游戏等活动,都会给予学生更多的快樂和满足,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数学习惯于采取“题海战术”,那种不顾学生的心理的做法已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只能使学生每天疲于应付高数量的题目,只来得及做,而没有时间思考与总结,如何能够使学生创新能力得以发挥呢?我们应对学生充分了解,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精心选择一些能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习题和例题。
  数学不必追求面面俱到,各种题型都让学生“尝透”,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宜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学生理解能力获得提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挥创造了条件。
  教师要切实做好的工作是“唤醒”学生创造热情,而不是压制和打击,故在教学上应大胆突破,在教与学观念上也有所更新,要改变过去那种唯师为尊的思想和做法。师生之间不妨多探讨,少命令,创造一些民主气氛,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可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乐于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注重形成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结论而忽视过程,这样造成学生只懂得死记硬背,遇到问题多采取生搬硬套的做法,学生在听课时看不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体验。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就应该充分地考虑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把开展探究性学习和研究作为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的一条线。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的数学教材也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也正是为了培养新型的人才之需要。因此,我们应当改变那种害怕浪费课堂时间,片面追求提高学生运用能力的做法,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究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创新能力。
  四、让学生敢问,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问题意识的产生需要适宜的气候和土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唤醒在学生头脑中沉睡的问题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关系。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不懂就问,敢于对老师提问,对同学提问,对教材提问。数学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这样无法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而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作为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创设各种主动发现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数学活动中积极体验数学,发现数学问题。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就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想、去猜测、去探索,并动手操作。让教室成为学生探索问题的空间。在几何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亲自实验,通过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来探索几何命题。在解题的思维过程中,也要让学生探索实验,要让学生参与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改教师讲思路为师生共同探索思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尝试探究。对错误思路不轻易否定,要在讨论论证中排除,讨论中肯定,并从中选优,让学生在参与探索过程中,体会方法,尝试创新。
  总之,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学生会“答”,更要“敢问”,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宽松,自主的课堂氛围下收获新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富英.试论中学数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特征[J].基础教育.
  [3]《教学模式》[M].[美]乔伊斯(Bruce Joyce)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资源开发以及利用是重要环节。教师要善于应用民风民俗、乡土地理、传统文化等地方校本资源,构建地域性的特色课程,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以及爱国主义情愫。本文系统阐述了地方校本资源的应用策略,并分析了教师如何通过校本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关键词】校本资源;教育活动;特色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
一种光纤绝缘子,包括光纤绝缘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绝缘子单元具有略成锥度的盘形部,沿该盘形部锥度表面的顶角部伸设穿装光纤的茎部,盘形部的圆周边缘具有凸沿。本案配置
【摘 要】美术教育,它并不是一门孤立的科目,它与其他各个科目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信每位从事初中美术教育的教师都知道,绝大多数主课成绩优良的学生,其美术学习成绩也不会差,这正说明了美术与其他的课程都是相通的。美是存在与各个角落的,不同的科目都有着其自身美的因素,只要你善于发现。这就要求我们去提高审美能力了。  【关键词】审美能力;激发兴趣;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
【摘 要】十九大的召开给我国个各项建设事业,提出了“主心骨”式的指导。在十九大精神的号召下,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完善。人的能力发展始终围绕着我国的基本国情在不断变化。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强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观,致力于培养出具有自主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校教育是实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的主要阵地,也是实现自身教育自身发展的重要环节,小学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
介绍了带式输送系统的软起动装置,讨论了CST、PSI软起动装置的主要功能和工作原理,及其同机械部件的关系和经济效益。
为了研究架空输电线路绝缘子串、导线和金具的机械振动疲劳性能,参照绝缘子串振动试验方法.采用D-300-2型振动台和KD-3正弦振动控制仪,开发和建立了一套满足试验要求的绝缘子串
概述自动化仓库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组成,重点说明其应用特性.
【摘要】初中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班级的秩序、风气、氛围、文化等的形成,与班主任的管理艺术紧密相联。本文结合初中的特点,介绍了一名班主任所应具备的几方面素质能力,并对其教育能力和管理艺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教育能力;管理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224-01  在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正趋于成熟,其
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工作状态下双排异径球型回转支承发生故障前后的外圈应力分布及其表面应力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基于对计算结果的数值分析提出回转支承局部损伤类故障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