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仰、信心与信用教育是把高职生培养成有用之才的基础教育。本文分析了高职生的“三信”状况,以及对增强高职院校“三信”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和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三信”教育;大学生;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59-02
“三信”即信仰、信心与信用(以下简称“三信”),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核心内容。“三信”教育是把大学生培养成有用之才的基础教育。在“三信”中,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是自我稳定、社会稳定的基础,是“三信”的根本。信心是指能够实现某种愿望和打算的心理,是人们在接近目标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精神状态,信心是奋斗的动力,是个人具有成就感的基础,也是国家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可缺少信心,因为只有信心才能使我们有明确的思维,才能支持我们去完成要做的事情。信用是社会有序的基础之一,是责任和品德的表现,它与信心都受信仰的支配,信用是社会健康发展的标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三信”教育,是确保当代大学生成人成才的现实要求。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相一致,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也日益增强,这对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信心和信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影响。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高校的特点也使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高校的特殊性又使加强“三信”教育显得更加现实而迫切。因此,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高职生进行“三信”教育,全面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他们成人成才,是当前高职院校加强和改进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职院校“三信”状况的调查
为了解和把握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三信”现状,笔者曾在2011年下半年开始对省内部分高职院校进行了调研,这次调研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和个别访谈的形式进行。对高职院校的“三信”状况做了一些了解并总结如下。
(一)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
认清大学生思想现状,是加强“三信”教育的基础、前提。高职大学生们表现出了较好的政治素质,他们政治思想健康、稳定,基本观点和政治大方向正确。对于中国大学生应该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确立献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的观点有较高的认同度,据网上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表现在:政治信仰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态度明确,认识正确;道德观念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使命感、责任感比较强;心理素质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竞争意识和自强精神不断提高,成才意识强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大学生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觉悟较高,人生观、价值观主流积极向上,这些正确的态度与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与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努力密不可分。但是,调查中反映出的大学生存在的“三信”缺失现象,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当前大学生在“三信”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信仰缺失。高职大学生的信仰是可塑的,学校教育对大学生信仰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社会舆论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信仰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在信仰方面,虽然大多数大学生有坚定的信仰,但也有少数大学生没有崇高的信仰。政治思想信仰方面表里不一,表面上赞成和接受共产主义、马列主义,内心奉行的却是“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实用主义”才是合理的、现实的;人生价值信仰方面言行不一,口头上说“人生价值在于奉献”,行动上追求个人利益,看重眼前实惠,轻视远大理想,集体观念淡薄;可见,在肯定当代高职大学生信仰的主流姿态后,我们还需注意他们信仰的波动性,培养其信仰向积极方向发展。
2、信心缺失。自信心是个人潜能最有力的挖掘者,是个性发展最坚定的支撑,受信仰的支配。调查显示,多数学生充满自信,但也有少数人表现得信心不足。少数人出现信心不足问题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和环境的变化有关。高职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竞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自信心不足。
3、信用缺失。高职大学生的信用状况总体是好的,绝大多数能坚守诚信道德,其中也不乏讲诚信的楷模,不可否认部分人的诚信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日常言行缺乏诚信,背信违约,借钱不还,制造各种假证;抄袭成风,蒙混过关;考试作弊,屡禁不止;求知履历,掺水成风;拖欠学费,骗贷逃贷。
二、增强高职院校“三信”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坚定的信仰是大学生成长的动力和方向,坚忍不拔、一往无前的信心是大学生成长的强大精神动力,诚实信用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保障。可见,“信仰、信心、信用”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培养“三信”的过程,就是政治、心理、道德三方面素质的综合形成过程。
高职大学生也是承载着未来希望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的可塑性很大,我们不能消极地等待他们“三信”状况的提升,而应主动采取措施,及时地对症下药。具体说来,对高职大学生的“三信”教育应纳入整个社会的大系统之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在三位一体的思想教育网的建立过程中,要发挥学校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同时健全学校、家庭联系制度,形成育人合力。要做到这一些,高职院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大学生。经常性的对高职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促使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居于核心地位,通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高职生了解我们民族的光辉历史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增强抵御西方腐朽思想的免疫力。加强集体主义教育,使高职生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使他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二)加强德育课堂改革,提高“两课”教育的实效。“两课”是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调整德育课程设置,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改革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两课”教育新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和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同时要实行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多层次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思考现实问题,密切联系社会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
(三)加强党团组织建设,不断开展挫折教育。应积极加强党团组织建设,使党团员以身作则,发挥他们的模范表率作用。党团组织要积极关心进步的大学生,鼓励他们追求进步,积极向党团组织靠拢,争取早日加入党团组织。党团组织还应组织大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受到良好的感染和熏陶,增强明辨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针对部分高职生抗挫折能力弱,害怕失败的心理,应发挥党团组织和班组织的作用,帮助他们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使其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不至于因为一次乃至数次失败而气馁。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和竞争”,在参与中自立,在竞争中自强,大学生只有通过竞争,成功了肯定自己,失败了激励自己,这样,才能萌生强烈的竞争意识,才会在不断的磨砺中实现自强。
总之,高职院校“三信”教育的效果是事关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兴旺发达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全体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大学生的“三信”教育,积极探索教育的新方法、新举措,培养出高素质的大学生,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覃玉荣.论加强大学生“三信”教育[J].湖湘论坛,2003,(8).
[2]何霭.大学生诚信状况与诚信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6,(1).
关键词:“三信”教育;大学生;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59-02
“三信”即信仰、信心与信用(以下简称“三信”),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核心内容。“三信”教育是把大学生培养成有用之才的基础教育。在“三信”中,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是自我稳定、社会稳定的基础,是“三信”的根本。信心是指能够实现某种愿望和打算的心理,是人们在接近目标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精神状态,信心是奋斗的动力,是个人具有成就感的基础,也是国家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可缺少信心,因为只有信心才能使我们有明确的思维,才能支持我们去完成要做的事情。信用是社会有序的基础之一,是责任和品德的表现,它与信心都受信仰的支配,信用是社会健康发展的标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三信”教育,是确保当代大学生成人成才的现实要求。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相一致,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也日益增强,这对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信心和信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影响。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高校的特点也使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高校的特殊性又使加强“三信”教育显得更加现实而迫切。因此,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高职生进行“三信”教育,全面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他们成人成才,是当前高职院校加强和改进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职院校“三信”状况的调查
为了解和把握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三信”现状,笔者曾在2011年下半年开始对省内部分高职院校进行了调研,这次调研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和个别访谈的形式进行。对高职院校的“三信”状况做了一些了解并总结如下。
(一)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
认清大学生思想现状,是加强“三信”教育的基础、前提。高职大学生们表现出了较好的政治素质,他们政治思想健康、稳定,基本观点和政治大方向正确。对于中国大学生应该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确立献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的观点有较高的认同度,据网上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表现在:政治信仰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态度明确,认识正确;道德观念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使命感、责任感比较强;心理素质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竞争意识和自强精神不断提高,成才意识强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大学生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觉悟较高,人生观、价值观主流积极向上,这些正确的态度与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与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努力密不可分。但是,调查中反映出的大学生存在的“三信”缺失现象,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当前大学生在“三信”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信仰缺失。高职大学生的信仰是可塑的,学校教育对大学生信仰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社会舆论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信仰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在信仰方面,虽然大多数大学生有坚定的信仰,但也有少数大学生没有崇高的信仰。政治思想信仰方面表里不一,表面上赞成和接受共产主义、马列主义,内心奉行的却是“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实用主义”才是合理的、现实的;人生价值信仰方面言行不一,口头上说“人生价值在于奉献”,行动上追求个人利益,看重眼前实惠,轻视远大理想,集体观念淡薄;可见,在肯定当代高职大学生信仰的主流姿态后,我们还需注意他们信仰的波动性,培养其信仰向积极方向发展。
2、信心缺失。自信心是个人潜能最有力的挖掘者,是个性发展最坚定的支撑,受信仰的支配。调查显示,多数学生充满自信,但也有少数人表现得信心不足。少数人出现信心不足问题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和环境的变化有关。高职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竞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自信心不足。
3、信用缺失。高职大学生的信用状况总体是好的,绝大多数能坚守诚信道德,其中也不乏讲诚信的楷模,不可否认部分人的诚信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日常言行缺乏诚信,背信违约,借钱不还,制造各种假证;抄袭成风,蒙混过关;考试作弊,屡禁不止;求知履历,掺水成风;拖欠学费,骗贷逃贷。
二、增强高职院校“三信”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坚定的信仰是大学生成长的动力和方向,坚忍不拔、一往无前的信心是大学生成长的强大精神动力,诚实信用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保障。可见,“信仰、信心、信用”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培养“三信”的过程,就是政治、心理、道德三方面素质的综合形成过程。
高职大学生也是承载着未来希望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的可塑性很大,我们不能消极地等待他们“三信”状况的提升,而应主动采取措施,及时地对症下药。具体说来,对高职大学生的“三信”教育应纳入整个社会的大系统之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在三位一体的思想教育网的建立过程中,要发挥学校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同时健全学校、家庭联系制度,形成育人合力。要做到这一些,高职院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大学生。经常性的对高职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促使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居于核心地位,通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高职生了解我们民族的光辉历史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增强抵御西方腐朽思想的免疫力。加强集体主义教育,使高职生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使他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二)加强德育课堂改革,提高“两课”教育的实效。“两课”是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调整德育课程设置,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改革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两课”教育新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和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同时要实行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多层次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思考现实问题,密切联系社会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
(三)加强党团组织建设,不断开展挫折教育。应积极加强党团组织建设,使党团员以身作则,发挥他们的模范表率作用。党团组织要积极关心进步的大学生,鼓励他们追求进步,积极向党团组织靠拢,争取早日加入党团组织。党团组织还应组织大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受到良好的感染和熏陶,增强明辨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针对部分高职生抗挫折能力弱,害怕失败的心理,应发挥党团组织和班组织的作用,帮助他们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使其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不至于因为一次乃至数次失败而气馁。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和竞争”,在参与中自立,在竞争中自强,大学生只有通过竞争,成功了肯定自己,失败了激励自己,这样,才能萌生强烈的竞争意识,才会在不断的磨砺中实现自强。
总之,高职院校“三信”教育的效果是事关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兴旺发达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全体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大学生的“三信”教育,积极探索教育的新方法、新举措,培养出高素质的大学生,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覃玉荣.论加强大学生“三信”教育[J].湖湘论坛,2003,(8).
[2]何霭.大学生诚信状况与诚信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