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镇江行,必游金山、焦山。镇江之美,又岂止“两山”?教育之大美,正在这座宜居山水小城精彩演绎。作为中国首所新式回民学校的穆源小学,历经百年岁月沧桑。在擦亮民族底色的同时,更让我们欣喜地看到校魂铸就、师生与时俱进的勃勃生机;樊安成校长智慧付出,心血倾尽的宝塔路小学,已然成为镇江教育发展的标杆,许多有益探索与可喜成果,可圈可点,可学可用,弥足珍贵……本刊将陆续编发“两山”地区的校长稿。欢迎其它地区的一线校长赐稿,让我们的“特别策划”高潮迭起,风景无限。
校长的文化自觉就是校长和他的领导团队在追求学校发展进步中对学校教育深刻的文化思考和积极探索,体现在校长办学过程中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主动选择上,校长的文化自觉决定了这所学校文化发展的厚度、宽度、长度,决定着这所学校的品行、质量、水平。校长是教育的领头人,需要文化自觉的意识与实践,以校为本,引领学校发展应该成为校长的自觉实践。
一、校长应当清晰自己的文化使命
当下,我们应把学校里的每一天都要看作是一种“生活”,为全校师生构筑关怀的人生,牢固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提高师生的学校生活质量,是当前校长的文化使命。某种意义上,校长办学就是营造一种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文化氛围,氛围发展的过程,就是文化使命自觉实践的过程,引领学校发展应该成为校长的自觉追求。校长要不局限于行政的推动,不束缚于潜规则,不屈服于世俗的压力,积极而自觉的构建学生主体地位,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是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过程,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终身发展和未来完美生活作准备。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搭建平台,积极创设乐业空间,努力使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既是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成为自身追求成功、享受快乐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师生命质量升华的过程。
二、文化引领是校长办学的必然选择
校长正确的办学思想,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它包括对教育意义和功能的理解,对人才、质量标准的看法,对师生关系,教学关系的认识等等。这种文化的生成是根据学校的历史和环境,教育和时代的特点,携同教师、学生、家长不断探求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活动和发展,而这种影响和制约正好与管理的导向、凝聚、协调、约束诸功能相吻合。他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管理模式。渗透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项活动等方面,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一所学校就是一所文化场所。
整洁优美的校容校貌,完善先进的设施设备,井井有条的校园秩序,品高业精的师表形象,求实进取的学习精神,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和谐融洽的人际交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等,无时不在影响着学生,使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更加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热爱人生。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和群体意识;能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长期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全面健康发展,是校长文化自觉的必然。
三、文化自觉重在以校为本的实践
笔者曾任职一所百年老校,把“文化引领,雅洁心灵,序列规范,活力感召,和谐共生”作为学校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思想,推行校本文化涵养、环境文化熏陶、课程文化塑造、教师文化引领,自觉实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追求的素质教育。
(一)开发丰厚的校本文化涵养人
1、挖掘传统文化涵养人格之美
校长先进的办学思想是在学校办学传统基础上的承继,继往才能开来,精心梳理学校发展的文化脉络,潜心挖掘学校发展的文化精神,理性审视办学价值,清晰定位学校发展目标,校长要在传承中坚持,在坚持中发掘,在发掘中创新。宝塔路小学始建于1919年,其前身是润商学校,百年风雨沧桑,孕育许许多多的莘莘学子,国之栋梁。先哲提出的办学思想:“发展儿童个别之性能,启迪儿童科学之思想,增进儿童生活之经验,培养儿童自学之能力,鼓铸儿童革命之精神”,至今闪耀着理想的育人光芒。每一个入学的学生,都要发出这样的誓愿:“我愿遵守中国公民规律,使我身体强健,道德完全,做一个中国的好公民,准备为社会国家服务。”这些成为立校之本,引领着学校健康发展。我们要求教师追溯,解读学校的历史,研究先哲们的办学思想,寻访校友,继承优良传统和文化。学校要求广大师生参与学校传承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阵地建设教育活动中心建设,通过征集,讨论,选择,定方案,极大地促进了师生的文化寻根。每每走进这块阵地,身心受到了学校教育文化的感染与激发。底蕴篇以其厚重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告诉继承者,这里曾有的辉煌。发展篇以其矢志不渝的教育情怀展示着学校每一次的沧桑巨变。内涵篇用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师生共同奋斗,英才辈出的画卷,书写了生命成长的价值。体验篇以其有教无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育活动,发展了每一个学生。特色篇以其灵动的笔触,流淌着学校教育的个性色
2、以校为本的教育文化引领价值追求
文化不是历史的再现,而是生命的跃动,是人对时空世界的自主驾驭和对未来生活的积极追求。我们当然无须将那复杂的传统与变化的现实拒之校门外,相反,应该把学校文化的根留在“传统与现实的文化土壤之中”,并把目标指向未来,指向对未来新人的全面关爱。
学校扎扎实实的把育人放在第一位,“爱、实”的校训,薪火相传,精神永恒,百年不变,是一茬一茬宝小师生的思想内核,成就了宝小人格精神的支柱。“爱国、文明、合作、奋斗”的校风,“爱生、求实、精业、创新”的教风,“尊师、惜时、勤学、多思”的学风,“拼搏理想,走向明天”的校歌,在秉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其鲜明的时代气息,引领着师生众志成城,勤勉奋斗。如今,“引领成长,追求卓越”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价值认同。
(二)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文化熏陶人
1、建设优美的物质环境文化
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均以庄重醒目的方式悬挂在学校的主体建筑上,达至日积月累的印刻;分楼层布置的《小学生守则》、《宝塔路小学一日在校常规歌谣》、《小学生道德规范歌》、《经典诗文》学生身临其境,浸染教化。艺术长廊中定期展出的中外音乐、书画大师专题展牌,让学生在与大师的对话中,洗涤心灵、感受艺术的无穷魅力。教学活动中心、教育活动中心、民乐演奏中心、信息技术中心、舞蹈训练中心、合唱训练中心、美术训练中心、世界语小屋、阳光小屋,各中心特色鲜明、设施齐备,成为学生在校生活的主阵地,操场四周的勾画运动墙画,召唤着学生“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每一个教室都是教育人的阵地,学校充分发挥班队文化的优势,在教室门口设置了班队特色展示牌,展示了班队的名称、奋斗目标、座右铭;教室里“雏鹰争章细则”“队员自律要求”“成长乐园”“学习园地”“队角”“黑板报”六块阵地互相补充,创设了浓郁的“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氛围。
2、建立规范的行为制度文化
学校以学生的养成教育为抓手。对学生的一日在校常规进行分时段规划,以童谣的方式告诉学生规范的行为应该是什么样的;每个学生都有一张“好习惯积分卡”,开展好习惯的自评、互评,激励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把好习惯标兵的照片张贴于学校的橱窗里,激励更多的学生。
教师的教育行为和管理行为对学生的世界观形成、心理成长、行为养成都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建设,严格规范行政、教师的教育和管理行为。以“爱、实”校训为思想内核,编制了《品牌管理手册》,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二)构建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来塑造人
1、养成教育的德育课程
学校在养成教育课程设置中立足课堂,以环境熏陶,学科引领,实践育人的模式,在贯彻落实课程方案的过程中,注意摆正德育的位置,除抓住主阵地——品生、品社课、晨会、班队活动,同时还狠抓德育在其它学科中的渗透,创造性的构建了《德育社会实践》课程,目标具体化,途径立体化、形式多样化、活动系列化,引领学生由学习走向生活,由学校走向社会。每年的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健康节、科技节等都能做到活动有序列、有主题,环环相扣、层层落实。
2、全面发展的学科课程
为使新课改的实施顺利有效地进行,使学生的个性得以更好的发展,依据所有的课程设置要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新课程实施下个性化课程的发展;学校对课程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综合实践课程、艺术、世界语等校本课程。同时各学科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的学科素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合作意识结合起来,扎扎实实教书育人,认认真真课堂教学,实实在在校本科研。
3、彰显个性的校本课程
学校在音乐、美术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专门的艺术综合课程。同时结合学校社团组织的建设及艺术课题的研究,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编写了符合学校特点的校本教材《艺术课程实施纲要》、《音乐家的故事与作品》、《手工游乐园》、《童眼看世界》、《民乐学习》等。作为对学科课程、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成立了民乐队、管乐队、合唱队、舞蹈队为主体的红领巾艺术社团,成立了以中国书法、绘画、篆刻、象棋、围棋为主体的红领巾书画、棋社,以诗歌欣赏与写作、奥林匹克数学思维训练、航模制作、小科技发明为主体的少年科学院。这些社团的活动都以自己发展的规律,形成社团课程文化。
以校本教材为载体的校本课程在普及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型培训,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展示,个别技能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建设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来引领人
1、分类管理,分层培训
为了满足教师的不同发展能力的需求,实行不同的评价激励措施。对一般教师,学习上做到“五个一”。每人至少参加一项学习艺术社团小组的指导学习、管理工作,每周至少完成一篇读书摘记,每月写一篇学习感悟,每学期读一本专业理论书籍,每学年组织指导班级学生排练一项集体性的艺术类活动。教学工作要求做到“三要”,备课要详案,要做“下水作业”。要拜一位师傅。对骨干教师和一部分优秀青年教师,学习要求做到:有一个研究课题,每个月上一节师范或研究课,每学期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教学工作做到:备课要有学法指导,要写教学心得,要有指导青年教师的实践。
学校对教师进行动态管理,分层培训。对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还有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进行基础性培训。对熟悉业务工作的教师,主要结合平时的校本研究,进行系统化提高培训。对事业心强、文化业务素质好、可塑性大的教师,重点培训。学校设计教师读书,成才规划,按人才成长的规律培育。
2、营造氛围,激发内需
学校因地制宜,出台了宝小的“师德规范”,达到“三讲”(讲师德、讲职责、讲奉献),“三做”(做主人、做实事、做表率),学校还通过评选“师德标兵”。“教坛新秀”、“优秀班主任”“优秀社团组织者”等,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每学年初,学校都要引领教师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努力方向、成材目标,确定读书、文化进修,教育研究等计划,学年末进行教师自评、互评、学校考评,社团组织的指导教师每年学校组织专业学习、技能考核,音乐欣赏知识调查问卷、器乐演奏汇报会、专业技能展示等,使教师看到自己的进步,明确新的努力方向。
3、课题引领,课改引路
学校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师的内涵发展,以课改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走出了一条“发现问题,寻找症结——研究问题,实践反思——解决问题,生成提高”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之路。先后开展了《少年队活动过程审美教育的研究》《美育渗透——促进学习过程审美化》《拓宽音乐欣赏渠道、提高儿童审美素质》《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健全队员人格的研究》《小学学科课程学法指导的研究》《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学校行政带头参与主持课题研究,教师人人参与,协作攻关,依托这一方法,教师渐渐走向智慧型教师。创造出美的教育智慧。
【作者:原镇江市宝塔路小学校长】
镇江行,必游金山、焦山。镇江之美,又岂止“两山”?教育之大美,正在这座宜居山水小城精彩演绎。作为中国首所新式回民学校的穆源小学,历经百年岁月沧桑。在擦亮民族底色的同时,更让我们欣喜地看到校魂铸就、师生与时俱进的勃勃生机;樊安成校长智慧付出,心血倾尽的宝塔路小学,已然成为镇江教育发展的标杆,许多有益探索与可喜成果,可圈可点,可学可用,弥足珍贵……本刊将陆续编发“两山”地区的校长稿。欢迎其它地区的一线校长赐稿,让我们的“特别策划”高潮迭起,风景无限。
校长的文化自觉就是校长和他的领导团队在追求学校发展进步中对学校教育深刻的文化思考和积极探索,体现在校长办学过程中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主动选择上,校长的文化自觉决定了这所学校文化发展的厚度、宽度、长度,决定着这所学校的品行、质量、水平。校长是教育的领头人,需要文化自觉的意识与实践,以校为本,引领学校发展应该成为校长的自觉实践。
一、校长应当清晰自己的文化使命
当下,我们应把学校里的每一天都要看作是一种“生活”,为全校师生构筑关怀的人生,牢固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提高师生的学校生活质量,是当前校长的文化使命。某种意义上,校长办学就是营造一种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文化氛围,氛围发展的过程,就是文化使命自觉实践的过程,引领学校发展应该成为校长的自觉追求。校长要不局限于行政的推动,不束缚于潜规则,不屈服于世俗的压力,积极而自觉的构建学生主体地位,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是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过程,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终身发展和未来完美生活作准备。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搭建平台,积极创设乐业空间,努力使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既是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成为自身追求成功、享受快乐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师生命质量升华的过程。
二、文化引领是校长办学的必然选择
校长正确的办学思想,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它包括对教育意义和功能的理解,对人才、质量标准的看法,对师生关系,教学关系的认识等等。这种文化的生成是根据学校的历史和环境,教育和时代的特点,携同教师、学生、家长不断探求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活动和发展,而这种影响和制约正好与管理的导向、凝聚、协调、约束诸功能相吻合。他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管理模式。渗透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项活动等方面,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一所学校就是一所文化场所。
整洁优美的校容校貌,完善先进的设施设备,井井有条的校园秩序,品高业精的师表形象,求实进取的学习精神,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和谐融洽的人际交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等,无时不在影响着学生,使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更加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热爱人生。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和群体意识;能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长期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全面健康发展,是校长文化自觉的必然。
三、文化自觉重在以校为本的实践
笔者曾任职一所百年老校,把“文化引领,雅洁心灵,序列规范,活力感召,和谐共生”作为学校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思想,推行校本文化涵养、环境文化熏陶、课程文化塑造、教师文化引领,自觉实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追求的素质教育。
(一)开发丰厚的校本文化涵养人
1、挖掘传统文化涵养人格之美
校长先进的办学思想是在学校办学传统基础上的承继,继往才能开来,精心梳理学校发展的文化脉络,潜心挖掘学校发展的文化精神,理性审视办学价值,清晰定位学校发展目标,校长要在传承中坚持,在坚持中发掘,在发掘中创新。宝塔路小学始建于1919年,其前身是润商学校,百年风雨沧桑,孕育许许多多的莘莘学子,国之栋梁。先哲提出的办学思想:“发展儿童个别之性能,启迪儿童科学之思想,增进儿童生活之经验,培养儿童自学之能力,鼓铸儿童革命之精神”,至今闪耀着理想的育人光芒。每一个入学的学生,都要发出这样的誓愿:“我愿遵守中国公民规律,使我身体强健,道德完全,做一个中国的好公民,准备为社会国家服务。”这些成为立校之本,引领着学校健康发展。我们要求教师追溯,解读学校的历史,研究先哲们的办学思想,寻访校友,继承优良传统和文化。学校要求广大师生参与学校传承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阵地建设教育活动中心建设,通过征集,讨论,选择,定方案,极大地促进了师生的文化寻根。每每走进这块阵地,身心受到了学校教育文化的感染与激发。底蕴篇以其厚重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告诉继承者,这里曾有的辉煌。发展篇以其矢志不渝的教育情怀展示着学校每一次的沧桑巨变。内涵篇用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师生共同奋斗,英才辈出的画卷,书写了生命成长的价值。体验篇以其有教无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育活动,发展了每一个学生。特色篇以其灵动的笔触,流淌着学校教育的个性色
2、以校为本的教育文化引领价值追求
文化不是历史的再现,而是生命的跃动,是人对时空世界的自主驾驭和对未来生活的积极追求。我们当然无须将那复杂的传统与变化的现实拒之校门外,相反,应该把学校文化的根留在“传统与现实的文化土壤之中”,并把目标指向未来,指向对未来新人的全面关爱。
学校扎扎实实的把育人放在第一位,“爱、实”的校训,薪火相传,精神永恒,百年不变,是一茬一茬宝小师生的思想内核,成就了宝小人格精神的支柱。“爱国、文明、合作、奋斗”的校风,“爱生、求实、精业、创新”的教风,“尊师、惜时、勤学、多思”的学风,“拼搏理想,走向明天”的校歌,在秉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其鲜明的时代气息,引领着师生众志成城,勤勉奋斗。如今,“引领成长,追求卓越”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价值认同。
(二)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文化熏陶人
1、建设优美的物质环境文化
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均以庄重醒目的方式悬挂在学校的主体建筑上,达至日积月累的印刻;分楼层布置的《小学生守则》、《宝塔路小学一日在校常规歌谣》、《小学生道德规范歌》、《经典诗文》学生身临其境,浸染教化。艺术长廊中定期展出的中外音乐、书画大师专题展牌,让学生在与大师的对话中,洗涤心灵、感受艺术的无穷魅力。教学活动中心、教育活动中心、民乐演奏中心、信息技术中心、舞蹈训练中心、合唱训练中心、美术训练中心、世界语小屋、阳光小屋,各中心特色鲜明、设施齐备,成为学生在校生活的主阵地,操场四周的勾画运动墙画,召唤着学生“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每一个教室都是教育人的阵地,学校充分发挥班队文化的优势,在教室门口设置了班队特色展示牌,展示了班队的名称、奋斗目标、座右铭;教室里“雏鹰争章细则”“队员自律要求”“成长乐园”“学习园地”“队角”“黑板报”六块阵地互相补充,创设了浓郁的“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氛围。
2、建立规范的行为制度文化
学校以学生的养成教育为抓手。对学生的一日在校常规进行分时段规划,以童谣的方式告诉学生规范的行为应该是什么样的;每个学生都有一张“好习惯积分卡”,开展好习惯的自评、互评,激励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把好习惯标兵的照片张贴于学校的橱窗里,激励更多的学生。
教师的教育行为和管理行为对学生的世界观形成、心理成长、行为养成都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建设,严格规范行政、教师的教育和管理行为。以“爱、实”校训为思想内核,编制了《品牌管理手册》,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二)构建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来塑造人
1、养成教育的德育课程
学校在养成教育课程设置中立足课堂,以环境熏陶,学科引领,实践育人的模式,在贯彻落实课程方案的过程中,注意摆正德育的位置,除抓住主阵地——品生、品社课、晨会、班队活动,同时还狠抓德育在其它学科中的渗透,创造性的构建了《德育社会实践》课程,目标具体化,途径立体化、形式多样化、活动系列化,引领学生由学习走向生活,由学校走向社会。每年的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健康节、科技节等都能做到活动有序列、有主题,环环相扣、层层落实。
2、全面发展的学科课程
为使新课改的实施顺利有效地进行,使学生的个性得以更好的发展,依据所有的课程设置要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新课程实施下个性化课程的发展;学校对课程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综合实践课程、艺术、世界语等校本课程。同时各学科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的学科素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合作意识结合起来,扎扎实实教书育人,认认真真课堂教学,实实在在校本科研。
3、彰显个性的校本课程
学校在音乐、美术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专门的艺术综合课程。同时结合学校社团组织的建设及艺术课题的研究,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编写了符合学校特点的校本教材《艺术课程实施纲要》、《音乐家的故事与作品》、《手工游乐园》、《童眼看世界》、《民乐学习》等。作为对学科课程、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成立了民乐队、管乐队、合唱队、舞蹈队为主体的红领巾艺术社团,成立了以中国书法、绘画、篆刻、象棋、围棋为主体的红领巾书画、棋社,以诗歌欣赏与写作、奥林匹克数学思维训练、航模制作、小科技发明为主体的少年科学院。这些社团的活动都以自己发展的规律,形成社团课程文化。
以校本教材为载体的校本课程在普及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型培训,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展示,个别技能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建设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来引领人
1、分类管理,分层培训
为了满足教师的不同发展能力的需求,实行不同的评价激励措施。对一般教师,学习上做到“五个一”。每人至少参加一项学习艺术社团小组的指导学习、管理工作,每周至少完成一篇读书摘记,每月写一篇学习感悟,每学期读一本专业理论书籍,每学年组织指导班级学生排练一项集体性的艺术类活动。教学工作要求做到“三要”,备课要详案,要做“下水作业”。要拜一位师傅。对骨干教师和一部分优秀青年教师,学习要求做到:有一个研究课题,每个月上一节师范或研究课,每学期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教学工作做到:备课要有学法指导,要写教学心得,要有指导青年教师的实践。
学校对教师进行动态管理,分层培训。对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还有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进行基础性培训。对熟悉业务工作的教师,主要结合平时的校本研究,进行系统化提高培训。对事业心强、文化业务素质好、可塑性大的教师,重点培训。学校设计教师读书,成才规划,按人才成长的规律培育。
2、营造氛围,激发内需
学校因地制宜,出台了宝小的“师德规范”,达到“三讲”(讲师德、讲职责、讲奉献),“三做”(做主人、做实事、做表率),学校还通过评选“师德标兵”。“教坛新秀”、“优秀班主任”“优秀社团组织者”等,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每学年初,学校都要引领教师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努力方向、成材目标,确定读书、文化进修,教育研究等计划,学年末进行教师自评、互评、学校考评,社团组织的指导教师每年学校组织专业学习、技能考核,音乐欣赏知识调查问卷、器乐演奏汇报会、专业技能展示等,使教师看到自己的进步,明确新的努力方向。
3、课题引领,课改引路
学校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师的内涵发展,以课改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走出了一条“发现问题,寻找症结——研究问题,实践反思——解决问题,生成提高”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之路。先后开展了《少年队活动过程审美教育的研究》《美育渗透——促进学习过程审美化》《拓宽音乐欣赏渠道、提高儿童审美素质》《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健全队员人格的研究》《小学学科课程学法指导的研究》《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学校行政带头参与主持课题研究,教师人人参与,协作攻关,依托这一方法,教师渐渐走向智慧型教师。创造出美的教育智慧。
【作者:原镇江市宝塔路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