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语感培养的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新教纲明确提出“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在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语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03-01
  1.构建和谐课堂,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
  陶行知说过:“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奥地利教育家贝尔纳也曾强调:“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因此,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自由、宽松、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扬教学民主,如:提倡“七嘴八舌”和“流水发言”,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提供發表不同见解的机会,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导、鼓励和督促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对学困生和潜能生更要关注,多与他们沟通,不挖苦、不歧视,用真情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减少他们因学业成绩不理想而造成精神上的沉重压力,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促其建立自信,使学生由“要我学、我厌学、我懒学”转变为“我要学、我想学、我勤学”继而上升到“我活学、我巧学、我乐学”的境界。灵活才能兴趣,巧妙才能高效,快乐才能极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自觉地培养自己的语感。
  2.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
  2.1创设竞争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布鲁纳在他的发现学习理论中强调,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因此,教学中,针对学生,可适当创设竞争情境,引入竞争教学模式来激发学习兴趣。如: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课前两分钟,引导学生搞一些小竞赛,如朗读、朗诵、演讲、讲故事、猜谜语、背格言警句、书法、听写字词、背诵古诗文、默写课文成语、写作文片段、介绍名胜古迹等等,同桌之间比,小组之间比,男女生之间比,班级之间比,把竞争带入语文课堂,利用学生自尊心、自我表现欲、荣誉感强,好胜不服输的心理年龄特点,在教师的引导调动下便可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适合学生的竞争气氛,有效防止学生疲劳和产生厌烦情绪,积极参与到竞争学习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2.2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的手、眼、脑、口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既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满足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去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如:教学中,尤其是在学习一些写景优美、人物形象丰满鲜明、故事情节动人的文章时,可鼓励、引导学生尝试以诗配文、以画衬文;对那些“电脑小高手”还可以鼓励他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设计制作课件。通过既动手又动脑的活动,既学会了新知,培养了动手能力,丰富了想象力,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充分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有利于表达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
  2.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学贵有疑。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疑是思之端。”因此在课前,教师应根据内容结构和人的思维规律布置前置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并把巧设问题情境,解决疑难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使课堂教学成为“生疑一质疑一释疑一激疑”环环相扣的过程。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就会积极思维,自主学习。正如波利亚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此长期引导,不断实践,就使学生不仅爱提问题,敢提问题,而且善提问题、会提问题,不断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发展,加速语感能力形成。
  3.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
  独学无友,进步自然慢。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正如契河夫指出的:“儿童有一种交往的需要,他们很想把自己的想法拿来跟同学老师交谈。”小组合作学习正好为学生创造了这样的环境。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按优、中、差搭配,编成六人小组,全班共九组。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长处,教师只是适时点拨、引导——“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当多些。”这样,教学中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重点、难点,就以六人小组开展讨论;六人小组不能解决的难题就在全班开展讨论,集思广益。在小组学习中优生能起到“小先生”的作用,对学困生、潜能生是一个很好的帮助机会,而小组与小组之间则又形成了平等的竞争伙伴。课堂讨论如此,基础知识竞赛、读背课文、智力游戏、抢背抢答活动、作业完成、出黑板报、墙报、手抄报、编班刊等,都以小组进行,使得六人小组成为互助合作,共同进步的战斗集体,从而培养新型的合作学习关系、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激发学习兴趣,发掘学习潜能,发展个性。实践证明,小组式合作学习明显优于个人学习,因为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小组成员各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他们通过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自己的见解,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往往能够拓宽思维,激发思维的火花,从而更进一步深化认识,加速语感的形成和优化。“教无定法,但要得法。”培养语感,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任重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工作不仅与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而且教育工作的实际质量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未来的实际发展情况。因此无论是我国人民或者是相关政治领导人都持续关注着我国教育建设工作的相关进展,本研究将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中最新进行的改革和开展新颖的校企合作教学方式作为典型代表进行详细的讨论,以小窥大,从而对我国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具体情况进行简单的总结。  【关键词】中职 校企合作
从“源“和“场”两个角度开展实验研究,以揭示震源体在不同力学状态下变形破坏过程中若干物理响应的时间过程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低的轴向刚度会增大断层错动距离,提高失稳以后断层所处的应力水平,缩短地震失稳的重复周期;将不同温度、围压条件下岩体的变形行为(应力-应变曲线)分成5种类型,提出应变响应比与系统失稳(地震)之间的关系可能出现多样性;采用等应变速率和等能量速率加载,以及不同刚度条件等,研
近年来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肥胖已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肥胖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是多种慢性疾病的高危因素,同时还会增加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摘 要】 现存的二元社会结构造成了社会的权益与福利分配不平等,使城市流动人口在与健康息息相关的医疗保障方面处于完全弱势地位,这也使得他们的平等权、生命健康权以及医疗保障权亟待完善。应加强对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理论与立法方面的研究,健全农村医疗保障的法律监督管理机制,改善流动人口医疗保障制度化的法律问题,确保流动人口享有医疗保障权,流动人口医疗保障制度能够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关键词】 流动人
本文研究大地震前地震波动力学特征的变化,主要是波形和频谱的变化,并从中提取出可望在短期(半年以内)地震预报中应用的一些预报指标。这些指标包括:P波初始部分波形的时间线性度和空间线性度,初始段平均半周期,S、P波频谱的峰值频率、拐角频率、相对频带宽度、相对频谱峰值、高频段的谱线斜率绝对值等。同时还研究了短周期地脉动的波形线性度及频谱特征量(峰值频率等)在大震前出现的短期(半年以内)和临震(9天以内)
依据“固定半径法”的定义及原理,对1976年黑山、砣矶震群的时间结构的广义维数Dq-1和标度指数谱f(a)-a曲线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二次前兆震群表现出各自的特征,即砣矶震群地震时间
本文应用公元1600年以来新疆及边邻地区6级以上强震资料,详细讨论了1882年后本区经历的地震活跃强震活动情况。指出了期中地震能量积累、大释放、剩余释放三阶段各自不同的特
【摘要】新课改下人文精神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尤其强调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以及教师对人文精神理解的程度。  【关键词】新课改 历史教学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070-01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泛滥。物质文明发展了,精神
【摘要】高中化学是高中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新课改理念要求下,高中化学的教学任务也有所改变,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非常重要。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就是帮助学生培养化学观念,把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用化学知识去认识生活现象。笔者主要针对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进行探讨,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化学 化学素养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
本文对华北16次中强以上地震前多种前兆短临异常进行了分析,归纳出短临异常的综合变化特征。依据短临异常的综合特征,提出在中期异常背景上孕震过程由中期向短期过渡的两个定量化综合标志。研究了孕震后期在观测到较多数量短临异常情况下,能否发布5级以上地震预报意见的预报指标。作为本文结果的检验,计算了8次地震前的综合标志和预报指标。本研究工作在短临预报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