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要点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os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给中国社会的工业经济、教育都带来了冲击。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指导下,我国的工业、经济、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教育事业是中国共产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中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方式以及课程结构层次的计划安排,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需要以培养适应社会环境、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为目标。本文基于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内容及特点,重点论述新课程改革环境下的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法,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法的束缚,通过实验教学的途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刺激学生学习的欲望,将学生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学生从实验操作中体会学习要领。它的优势在于: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给创意性思维构建了良好的环境。还能避免传统教学中“眼高手低”的现象,再加上灵活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探究性实验教学
  探究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方式,探究性实验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做实验,强调科学证明和演示内容的教学活动,注重“探究”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从教学观念的角度来论述,指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生物知识,探究的过程是核心教学部分。
  正因为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核心部分在于探究过程,所以笔者认为探究性实验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注重教学过程;
  3.激发学生的探究情绪。
  二、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的关注热度不断上升,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被推广,在推广过程中也碰到一些问题,接下来笔者归纳总结几点常见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这种新型教学方式在运用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学目标不明确。许多教师没有找到它的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的混乱就会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还有许多教师将探究性实验教学和验证性实验教学混为一谈,更具了教学目标的混沌性。
  (二)教学组织能力较差
  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较弱,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规划。有时使探究性实验教学处于“走过场”的状态,没有达到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效果。
  (三)学生实操技能较差
  在长期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学生的实操能力会比较弱,在运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时,实验效果达不到理想效果。
  三、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要点
  (一)让学生独立实验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特别是做实验时,几乎都是由教师演示,学生并没有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当然就没有获得相应的实验知识。长期处于这种教育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降低。所以在设计探究性实验教学时,教师需要转变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地位,由教师做实验学生观看,变成学生做实验教师观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建造探究的环境
  一个良好的环境对教学来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设计探究性實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兴趣是个体力求深入地认识某种事物或乐于参与某种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也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想学的趋势,那么接受知识的能力会比平常强很多。比如:“加酶洗衣粉”的主题教学中,可以提问:大家观察妈妈在洗衣服时,为什么经常使用热水而不是冷水呢?让学生通过生活的实例,去探究事情的原理,从而获取知识。
  (三)恰当的假设
  通常情况下,假设分为两个步骤,一个是提出假设,这种假设要符合情理,最好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另一个是推断,也就是让学生根据假设的内容,说出自己对这个假设的推断,这个方法在高中生物中“动物激素喂饲小白鼠”的实验过程中体现得较为明显。最后的推断结论就是:用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喂饲小白鼠能使之成长的更快、更壮。
  (四)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是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在设计时要将假定的结论和待解决的问题带入其中,让学生通过做实验得到真正的结论。实验的探究方式有很多,常见的有单一变量法、对照法、重复实验法等,在运用时需要结合方法的特点。比如:单一变量法就是让一个变量处于不变的状态,通过其他变量的改变来观察实验结果。在运用对照法时,需要控制实验对象的各个状态一致,通过对其使用不同实验措施来观察两组实验的效果,如果实验对象的状态不一致会导致实验失去真实性。
  结束语
  “探究性实验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领域不断的壮大。正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要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去引导他们学。
  对于生物这门学科而言,探究性实验教学法明确了学生的主导地位,推进生物教育的发展,实现素质教学的目标。不过它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教学法应当和传统教学模式并用,发挥其优点,摒弃不足之处,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下学习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刘爽.略论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J].新课程(下),2013.06:12.
  [2]吕双庆.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6:58、108.
  [3]王师琼.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建模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2.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差异教学”是指根据班级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体学习的需求,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法。那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如何运用“差异教学”进行操作呢?促进优化发展是差异教学模式必须达成的目标,优化发展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锻炼与展示的机会。  【关键词】照顾差异 引导差异 发展差异 促进优化  “差异教学”是指根据班级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体学习的需求,以促
高中数学教学中只有密切联系生活,才能使学生们不再认为数学知识是枯燥、乏味、抽象的,而是新奇、有趣的,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以下是本人对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更新教学观念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也要经历以下过程: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数学模型——解
【教材分析】  李贺的这首诗有众多的鉴赏角度,笔者认为形式离不开思想,因而选择了能够体现李贺激荡情感的意象这一角度来展开对本文的鉴赏。在这众多意象中,“芙蓉”是他的一大代表性的植物意象,李贺通过想象,赋予这个传统意象以独特的内涵,体现出李贺式意象的色彩。  【教学目标】  1.鉴赏李贺诗歌精彩纷呈的意象。  2.感受李贺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难点】  鉴赏李贺诗歌精彩纷呈的意象。  【教学过
【内容摘要】史料是高中历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补充和选择准确、生动、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些史料,既可增加历史信息,增强教学真实感,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热情,又可促进“论从史出”史学观念的树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史料 选择 运用  一、引言  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认识历史的基本素材和资料,通常包括:各种经典文献、图表、笔记、历史遗
读过郁达夫《故都的秋》的人,总忘不了首尾那四段(首尾各两段)率真而活泼的文字。“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別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
【内容摘要】新课程的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多向互动,保持教学生态均衡发展。生态均衡中心环节是师生互动,构建和谐课堂。互动把所有的课堂环节赋予新的意义: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新课程的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教学理念;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师生互动 有效性 差异公平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它关系到新课
【内容摘要】基础教育改革突破了传统的课程资源观,倡导多元化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在教学中,要因地制宜、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历史课程资源 拓宽 开发 利用  一、引言  长期以来,在课程资源的认识上,我们存在众多误区,未能真正准确地把握课程资源的内涵,通常把课程资源局限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以及一些教学用具,忽视了
【内容摘要】因材施教对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尤其在目前中学美术教育中,因材施教也应该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和所向往的,也是提高美术教育教学效果的首要目标,我们应注重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发掘不同孩子的闪光点,使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本文作者将结合自身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就高中美术教育中如何因材施教谈了几点看法:首先,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其次,知识和兴趣要面向全体学生;最
【内容摘要】文本解读需要抓住教材中的“小切口”,也就是寻找到文本中能触摸到“灵魂”的入口,一篇文章只有注入了“灵魂”才能有生命,有血肉,有筋骨。过简或过繁的课堂实践都是没有找到恰当切入口的课,这就要求教师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也要有“强主干,删枝叶”的意识,这样才能更好的抓住教材中的“小切口”,教师才能成为触摸文本真正内涵的使者,进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  【关键词】触摸 文本灵魂 小切口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师生投入也都较大,然而收效甚微。近读叶圣陶等名家作文教学论,希望能够理出思路。概括说来,我觉得作文教学要思考并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一、什么作文才是好的作文  好作文应该有个标准,有了标准,教师才好教,学生也才好学习。  叶圣陶在《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中说:  作文应该“求诚”。“虚伪、浮夸、玩戏,都是与诚字正相反的。在有些人的文字里,却犯着虚伪、浮夸、玩戏的弊病。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