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生存困境的寓言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odaotianxia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囚绿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的一篇选读课文,是现代散文作家陆蠡的抒情散文代表作,写于抗战爆发后的“孤岛”上海。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一直以来有多种不同的解读。主要有以下几种:苏教版语文教学用书中指出“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人教版教学用书中指出“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也有人认为是“人性的迷失和回归”……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师用书中关于《囚绿记》的教学建议也给了如下提示:“理清感情线索,体会隐含的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最重要的是领会作者描写绿枝条所寄托的深层意味,挖掘出课文的社会意义、政治意义。”从以上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囚绿记》的创作背景的特定性,我们无法忽视作品本身所赋予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但是,对于文本的解读,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形而上的层面,而应该从文本本身出发,窥探出它独特的审美价值。
  文学从本质上是一种審美的艺术创作,那么文学解读也应该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对于道德的善恶判断,往往是理性的。但是审美价值,则是以情感为核心,情感丰富独特的叫做美。通常情况下,情感一般会超越实用价值,超越理性,从实用性来看,也许并不美好,但是从审美价值来判断,可能是很美的。一般情况下,合乎情的不一定合乎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完全统一的,也不是分裂的,而是“错位”的。《囚绿记》即充分展现了这种理智与情感的错位之美。
  “囚”,表示的是拘禁的意思,“囚绿”即是把绿色拘禁,从题目“囚绿记”可以大致推测出这完全是“我”单方面的主观意愿和行动,不是两情相悦的,也决不是和谐的。那么,“我”为什么要囚绿呢?文章给出了恰如其分的理由,因为绿色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我”疲累于灰暗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想要忘记困倦的旅程和不快的记忆,而绿色刚好可以装饰“我”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接下来,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来渲染“我”对绿色的喜爱,“我”与绿叶对语,观看它如何生长,连下雨时的声音和摆动“我”也爱得如痴如醉。文中写道:“我望着这小圆润,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这句话暗示着我与“绿叶”的关系正悄然发生令人可喜的变化。然而在这里,我们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绿叶”和“我”对话,而不是“我”和“绿叶”对话。虽然使用连接词“和”,主语互换并不改变原意,但是细细品味可以发现原句所表现出来的“绿叶”的主动性更明显。而这恰恰暗示从最初“我”一厢情愿地将之“视若至宝”,到如今“绿叶”与“我”谈心至互相了解彼此的语言,这种主动到互动关系的微妙变化是“我”在陌生的古城中不再感到孤独的重要原因。俗话说,“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此时的绿叶不单只是绿色的生命,更是通晓我灵魂的知音者。如此孤独境遇,却觅得如此知音,又怎能不让作者痴迷?此时,赏绿的实用价值与喜绿的审美情感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同时也为后文的“囚绿”埋下了伏笔。
  正因为爱,“我”有了私念,从窗口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房间,“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可被幽囚的绿友却十分固执,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它并不接受“我”对它的爱抚与垂青。而更让人沮丧的是,常春藤竞渐渐地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了柔绿,变成了嫩黄,枝条变得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虽然“我”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但是依然固执地囚禁它,因贪念之前的交心,魔念遂在心中疯长。这时候“我”对它的情感,已经丧失了理智,变得偏执。从互动到僵持,尊重生命的自由与固执的一已之爱发生了强烈的冲突,我意识到了这种矛盾的存在,但是执念还是占了上风。这种缺乏理性的情感,我们看起来似乎是不善的,是自私的,然而却恰恰说明“我”对这绿色爱之深,故囚之切。后来朋友电催我南归,我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才得到了缓解。一年后,我无比怀念圆窗和绿友,最终理智与情感又一次达到了高度的融合和统一。纵观全文,“我”对绿色始终如一的喜爱是文章的情感主线,但我们也应看到始终围绕这一主线的是“我”与绿色的关系变化。从主动到互动,从互动到僵持,从僵持到缓解,从缓解到释然,这一系列的起伏变化造就了文章情感流淌的灵动之美,其审美价值也因此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可是,“我”近乎偏执的喜爱这绿色,仅仅只是因为单纯的喜欢吗?如果就像因为爱花所以将其采摘置于房中增添芬芳和色彩一样简单,那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独特性又在何处呢?它的精神和情感的审美追求又怎样去体现?当我们再一次细读文本,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此时的“我”是孤独的,是寂寞的,只能与这绿藤为友,寻求些许精神寄托,来忘记困倦的旅程和已往不快的记忆。那“我”为什么会孤独,之前的不快记忆又是什么呢?在这里,我们需要回溯到作者当时的生存状态。1935年,作者担任上海生活出版社的编辑,而上海因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沦为“孤岛”。在上海“孤岛”时期,他所创办的《少年读物》杂志担负着指引青年一代走向进步和光明的重任。而此时的作者远离上海,来到于他而言陌生的北平,无疑是孤独的。更重要的是异族入侵、山河破碎,国土沦丧的心痛和悲凉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与广大文化战士相隔离的无奈,让他对绿色所代表的生命、希望、慰安和快乐有无限的向往之情,于是做出了非理性的行为。正是因为这反常规的“非理性”,才更加突显了作者对精神与情感的审美追求的特殊魅力。
  了解了“我”囚绿的深层原因,当我们再继续看文章题目“囚绿记”时,瞬间豁然开朗。孤独的“我”把全部的情感都投诸在自然界的绿色中,“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此时的绿藤在“我”看来不再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我”已然幻化成了绿藤,“绿藤”即是“我”,“我”即是“绿藤”,绿藤的形象和“我”的形象融为了一体。在囚绿记这个大时空中,“我”既是囚禁绿藤的主导者,也是和绿藤一样的被囚者,使我们同质化的最根本原因即文章的文眼,我们都是“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后来作者也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这一点。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两位被日本军阀秘密杀害的浙江籍作家,他们同是“为爱国而亡”,同时他们两人的死亡情形无人知晓,后来也一直没有发现尸体的下落,这两位作家,一位是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郁达夫,另一位则是作者陆蠡。据和他同一个牢房的难友回忆,有一天,日本人将陆蠡提去问口供:“你爱国不爱?”陆蠡没有违心,坦然回答:“爱国的。”又问:“你赞不赞成南京政府?”(指汪精卫伪国民政府)他毅然回答:“不赞成!”再问:“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把中国征服?”他断然说:“绝对不能征服!”就是这样有着一颗璞玉般的心灵的崇高灵魂,面对杀人不眨眼的日本侵略者,以宁死不屈的硬气在苟活与成仁之间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正像他文中的绿藤一样,永不屈服于黑暗,就算以牺牲性命为代价。
  《囚绿记》含蓄而深刻地展现了陆蠡在民族风雨飘摇之际心系苍生的忧患意识和对自由锲而不舍的坚定追求。作为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多愁善感而又木讷于表白的陆蠡,在理智与情感的错位之间,在时代的大我和小我之间一直找寻着一种平衡。而《囚绿记》则生动而细腻地描摹出他心灵起伏的痕迹,吞吐着他内心的呼声和渴望。当他以一个渺小的心灵去爱自己的幽暗的角落的时候,他的敦厚本身摄来的一种光度,在文字娓娓叙谈中,也将照亮了人性的深厚。纵观陆蠡的短暂一生,我们可以发现,《囚绿记》实际上是作者对自我生存困境的寓言。
其他文献
教师工作室,不仅是培养教师教学能力的空间,更是提升教师“课程”意识、“课程”改革能力的基地。“白云语文工作室”正是试图以“三一课堂”的建设为载体,实现教师教育能力提升的目的。  “三一课堂”指的是将“传统课堂”、“阅读课堂”、“行走课堂”进行对接的课堂,是有效整合课内、课间和课外时空,将学生的“阅读”、“写作”、“演说”结合起来的课堂,是将教师“导学”、学生“研学”、师生共同“游学”有效融通的课堂
梭罗的《瓦尔登湖》与《圣经》等书一起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的25本书”,在当代美国是拥有最多读者的散文经典。“《瓦尔登湖》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肺,动我衷肠。到了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此书毫不晦涩,清澈见底,吟诵之下,不禁为之神往了。”这是《瓦尔登湖》最初的译者徐迟先生所说的一番话。因为它的“安静”“深邃”“纯净”,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再加上编者为入选高中语文教材
当下,个性化阅读及文本多元解读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但这不是说学生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解读文本,而须遵守一定的规范,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范围约束。因此教师应重视文本多元解读的方法与对策研究,切实使学生在多元化的个性解读中,发展思维,张扬个性,完善人格。  阅读过程本是阅读个体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因而读者阅读鉴赏过程中
近几年来总觉得学生的作文进入一种怪局,教师备考也进入一种怪象。到底如何怪?常和同事谈论,但总苦于不能恰切地表达。某晚偶然看到江苏省特级教师陈兴才《中国式考试化写作,为何是“假写作”?》的文章,感觉他说得句句中的。他说:“作文命题总‘老生常谈’,学生怎会显露真个性?到现在为止,高考作文命题大多数是披着思维、思辨的皮,让学生来代证观点,这个观点是我出题者给你的,你得去证明它或用故事演绎它……很多时候,
一  近来随着读经班争议的发酵,“国学热”话题重新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之中,再次引起了学术界及教育界对于如何学习传统文化的思考,尤其是关于“国学”应当如何被引入当代教育之中的问题。伴随着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人对传统文化重拾信心,新世纪以来掀起的复兴国学热潮其实是多重因素影响下的产物。它既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也隐含着大众对社会不良风气的不满,更反映出家长对于体制教育的失望。而资本力量的介入,又使得
诗歌是一种富有节奏和韵律,用高度凝炼的文字描述意境、抒情达意的文学体裁。诗歌语言凝炼、结构跳跃,这就给学生理解诗句含义带来极大的困难,就更不用说透过语言文字去理解文本的内涵,挖掘作者的思想感情了。笔者认为在诗歌教学中若是把握好意境感受与思维引导这两个方面,必能让学生轻松而又深刻地读懂诗歌。下面笔者以《蒹葭》课堂教学为例,尝试探索诗歌教学中的意境感受与思维引导。  一、意境感受的唯美  意境是指借助
“体验”指的是什么?“体验”就是“体”和“验”。体:身体(大脑、肢体、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学习要重视身体参与以获得充分的感性知识——即“亲身体验”,才能进而升华出理性知识。其次,这一过程是个体性的,要让每个学生最佳投入,而不是“一刀切”追求标准化。验:经验(“既包括经验的过程又包括获得的结果”)。总之,“体验”是指学生经历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过程并获得经验(包括学习对象的知识和获得这些知识的方法)
公民意识是每个社会成员对自己所在的公民社会的认同、参与、支撑、忠诚和负责任的意识,现代国家民主化进程离不开现代公民意识培育的推动,国家民主化进程需要公民意识教育提供动力支持和政治保障,因此公民意识教育成为21世纪各国教育共同关注的课题。而公民教育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即从学校层面进行,因学校可通过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公民教育。而语文教育因其源远流长,自古便与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丰富的德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春节、清明、国庆等长假期间,湖南岳阳楼景区开展优惠活动,游客10分钟内背诵出《岳阳楼记》可免费领取门票。一时间,景区之内书声琅琅。该项活动把自身蕴含的文化因子与游客的文化素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无论从主观动机上还是从客观效果上,都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追求和倡导,准确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赢得了全社会的普遍好评,成为传递正能量的典型。   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
当下的语文课可谓是“见花乱欲”“异彩纷呈”,很多老师打着“XX语文”的旗号游走于大江南北,很难说这些都是真正的语文课。很多老师不是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课文上反复讲读,就是把语文课当做输送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大卡车,语文学科要想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价值的学科的路还很遥远。拨开笼罩在语文上空的层层迷雾,廓清语文学科的真实位置,这是当下所有语文教师必修课。本文试图通过对学科的讲授方式,学科性质和运用的分